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一·神照集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神照集 (7)

1. 膀胱經穴法分寸歌

六十三穴膀胱經,目眥內角始睛明,

攢竹眉端陷中是,曲差寸五伴神庭,

五處挨排夾上星,承光五處後寸半,

通天絡卻一停勻,玉枕橫夾於腦戶,

一寸三分相旁助,天柱髮際大筋外,

大杼在項一椎下,夾脊相去寸五分,

第一大杼二風門,肺俞三椎心包四,

心俞五椎之下淪,督俞膈俞相梯級,

第六第七次第立,第八椎下穴無有,

肝俞相椎當第九,十椎膽俞脾十一,

十二椎下胃俞取,三焦腎俞氣海俞,

十三十四十五主,大腸關元俞要量,

十六十七椎兩旁,十八椎下小腸俞,

十九椎下尋膀胱,中膂內俞椎二十,

白話文:

膀胱經有六十三個穴位,從眼角內側的睛明穴開始,接著是眉頭凹陷處的攢竹穴,再向上寸五分是神庭穴,然後依序是上星穴、承光穴、通天穴、絡卻穴、玉枕穴、腦戶穴、一寸三分穴、天柱穴、大杼穴、夾脊穴。第一椎下是風門穴,第二椎下是肺俞穴,第三椎下是心包穴,第四椎下是心俞穴,第五椎下是督俞穴,第六椎下是膈俞穴,第七椎下是第七椎穴,第八椎下無穴,第九椎下是肝俞穴,第十椎下是膽俞穴,第十一椎下是脾俞穴,第十二椎下是胃俞穴,第十三椎下是三焦俞穴,第十四椎下是腎俞穴,第十五椎下是氣海俞穴,第十六椎下是大腸俞穴,第十七椎下是關元俞穴,第十八椎下是小腸俞穴,第十九椎下是膀胱俞穴,第二十椎下是中膂俞穴、內俞穴。

白環二十一椎當,上髎次髎中與下,

一空二空夾腰胯,並同夾脊四個髎,

載在《針經》人勿訝,會陽在尾髎骨旁,

相看督脈一分詳,第二椎下外附分,

夾脊相去古法云,先除脊後量三寸,

不爾灸之能傷筋,魄戶三椎膏肓四,

四椎微多五椎上,虛損灸之精神旺,

第五椎下索神堂,第六譩譆穴最強,

膈關第七魂門九,陽綱意舍依次數,

胃倉肓門屈指彈,椎看十二與十三,

志室次之胞十九,秩邊二十椎下詳,

承扶臀下紋中央,殷門承扶下六寸,

浮郄一寸上委陽,委陽卻與殷門並,

膕中外廉兩筋鄉,委中膝膕約紋里,

白話文:

白環二十一椎骨附近,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依次排列。

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之間的空隙,以及腰部和胯骨之間的空隙,分別有夾脊穴和腰俞穴。

這些穴位在《針經》中都有記載,不要感到奇怪。會陽穴在尾骨旁,

與督脈相連,位置詳細地記載在古籍中。第二椎骨下方外側,是第二椎骨的附分穴。

夾脊穴的位置,古書中記載要先找到脊椎骨,再向外量三寸,

否則灸治就會傷到筋脈。魄戶穴在第三椎骨附近,膏肓穴在第四椎骨附近。

第五椎骨上方,稍微偏向第四椎骨,是第五椎骨的附分穴。虛損的人,灸此穴可增强精神。

第五椎骨下方是索神堂穴,第六椎骨下方是譩譆穴,此穴效力最強。

膈關穴在第七椎骨下方,魂門穴在第九椎骨下方,陽綱穴、意舍穴依次排列。

胃倉穴和肓門穴,用手輕彈椎骨,分别在第十二椎骨和第十三椎骨附近。

志室穴在第十四椎骨附近,胞穴在第十九椎骨附近,秩邊穴在第二十椎骨下方。

承扶穴位於臀部下方,兩條紋路的中央。殷門穴在承扶穴下方六寸。

浮郄穴在委陽穴上方一寸,委陽穴與殷門穴相鄰。

膕中穴位於膝盖后方,外側两条筋的中间。委中穴在膝盖腘窝凹陷處,約等於膕紋的位置。

此下三寸尋合陽,承筋腨腸中央是,

承山腨下分肉陷,飛揚外踝上七寸,

附陽踝上三寸量,金門正在外踝下,

崑崙踝後跟骨上,僕參跟骨後陷是,

申脈分明踝下容,京骨外側大骨下,

束骨本節後陷中,通谷本節前陷索,

至陰小指外側當。

白話文:

從腳踝向下三寸尋找合陽穴,承筋穴在小腿肚中央,承山穴則位於承筋穴下方肌肉凹陷處,飛揚穴在外踝骨上方七寸,附陽穴在踝骨上方三寸,金門穴位於外踝骨下方,崑崙穴在腳後跟骨上方,僕參穴在跟骨後方凹陷處,申脈穴位於踝骨下方明顯的凹陷處,京骨穴在腳踝外側大骨下方,束骨穴位於腳踝關節後方凹陷處,通谷穴在腳踝關節前方凹陷處,至陰穴則位於小指外側。

2. 足少陰腎經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貫腨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

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癖,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灸則強食生肉,緩帶被髮,拽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二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腎經,從小指下方開始,斜著經過足心,從然谷穴下方出來,沿著內踝後方走,分出一支進入跟中,然後向上穿過腿內側,從膝窩內側出來,沿著大腿內側後方向上,貫穿脊柱,連接著腎臟和膀胱。主幹部分,從腎臟向上穿過肝臟和膈肌,進入肺臟,沿著喉嚨走,靠近舌根。支脈部分,從肺臟出來連接著心臟,注入胸腔。如果腎經有問題,就會出現一些症狀,像是食慾不振、面色蒼白、咳嗽帶血、呼吸急促、想坐著卻又想站起來、視力模糊、心慌、容易恐懼、心神不安等。

腎經生病還會出現一些其他症狀,例如口渴舌燥、咽喉腫痛、咽喉乾燥疼痛、心煩心痛、黃疸、腸胃不適、脊柱和腿內側後方疼痛、四肢無力嗜睡、足部發熱疼痛。治療這些病症,要根據病情判斷是實證還是虛證,是熱證還是寒證,是氣血下陷還是其他問題,然後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比如實證就瀉,虛證就補,熱證就清熱,寒證就溫補,氣血下陷就灸。灸法可以幫助患者恢復食慾,增強體力。脈象上,如果脈搏在寸關尺三部中的寸口部位比人迎部位大兩倍,就說明是實證;如果寸口部位比人迎部位小,就說明是虛證。

3. 足少陰腎經所發二十七穴

(左右共五十四穴)

湧泉二穴,木也。一名地衝。在足心陷中,屈足蜷指宛宛內,跪取之。一方云:蜷足第三縫中,與大指本節平等。一方:用線於中指量至後跟盡處,折中是穴。足少陰脈所出,為井。《針經》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銅人》云:無令出血。《明堂》云:灸不及針。此各有見。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

然谷二穴,火也。一名龍淵,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足少陰脈所溜,為滎。太陰、蹻脈之郄。《針經》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五分,灸二七壯。《甲乙》云:刺之多見血,使人立飢欲食。

太谿二穴,土也。一名呂細。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足少陰脈所注,為俞。《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透崑崙穴,灸五十壯。東垣曰:治痿宜導濕熱,不令濕土克堅腎水,其穴在太谿。

白話文:

腳底湧泉穴是木,又名地衝,位於腳心凹陷處,屈起腳趾,將腳掌蜷縮,跪著就能找到。也有說法是腳趾蜷縮後,第三個縫隙中,與大拇指第一節骨頭平齊的地方。還有一種說法是用線從中指量到腳跟最末端,折半就是穴位。湧泉穴是足少陰脈的起始點,屬於井穴。《針經》說刺入三分,留針三呼,灸三壯。《銅人》說不要讓它出血。《明堂》說灸法不如針法,這些都是不同的見解。竇氏針法則是刺入一分,沿著皮膚向後刺入三分。

腳內踝前側,大骨下凹陷處的然谷穴屬火,又名龍淵,是足少陰脈流經的穴位,屬於滎穴,也是太陰脈和蹻脈的郄穴。《針經》說刺入三分,留針三呼,灸三壯。竇氏針法是刺入五分,灸二七壯。《甲乙》說刺這個穴位容易出血,會讓人立刻感到飢餓想吃東西。

腳內踝後方,跟骨上方動脈凹陷處的太谿穴屬土,又名呂細,是足少陰脈匯聚的穴位,屬於俞穴。《針經》說刺入三分,留針七呼,灸三壯。竇氏針法是刺透崑崙穴,灸五十壯。東垣說治療痿證應該引導濕熱,不要讓濕土克制腎水,太谿穴就是這個穴位。

照海二穴,陰蹻脈所生。在足內踝骨下一寸,赤白肉際。《針經》刺入四分,留六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五分,灸二七壯。照海為八法之一,以其合陰蹻任脈於喉嚨也。

太鍾二穴,在足後跟沖中。足少陰絡,別走太陽者。《針經》刺入二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三分,灸七壯。

水泉二穴,足少陰郄。去太谿穴一寸,在足內踝下。《針經》刺入四分,灸三壯。

腎有二枚,重一斤二兩。主藏志。

復溜二穴,一名昌陽,一名伏白,金也。在足內踝上二寸,筋骨陷中。足少陰脈所行,為經。《針經》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五壯。

交信二穴,在足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筋骨間,居復溜之後,二穴相平,前旁骨是復溜,後旁筋是交信,二穴只隔一筋。為陰蹻之郄。《針經》刺入四分,灸三壯。

白話文:

照海穴位於足內踝骨下方一寸,赤白肉交界處,是陰蹻脈的起始點。針刺深度四分,留針六次呼吸,艾灸三壯。竇氏針法則刺入五分,艾灸二十七壯。照海穴屬於八法中的「合」,因為它連結陰蹻脈和任脈於喉嚨。

太鍾穴位於足後跟沖中穴,是足少陰絡脈分支,與太陽經相連。針刺深度二分,留針七次呼吸,艾灸三壯。竇氏針法則刺入三分,艾灸七壯。

水泉穴是足少陰脈的郄穴,位於太谿穴下方一寸,足內踝下方。針刺深度四分,艾灸三壯。

腎臟兩個,重量為一斤二兩,主要負責儲藏志氣。

復溜穴又名昌陽、伏白,屬金,位於足內踝上方二寸,筋骨陷凹處。是足少陰脈的經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次呼吸,艾灸五壯。

交信穴位於足內踝上方二寸,少陰脈前方,太陰脈後方,筋骨之間,位於復溜穴後方,兩穴相平。復溜穴位於前側骨骼處,交信穴位於後側筋膜處,兩穴僅隔一筋。是陰蹻脈的郄穴。針刺深度四分,艾灸三壯。

築賓二穴,陰維之郄。在足內踝上六寸腨分中。《針經》刺入三分,灸五壯。

陰谷二穴,水也。在膝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按之動脈應手,屈膝取之,縫尖是穴。足少陰脈所入,為合。《針經》刺入四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五分,灸二七壯。

橫骨二穴,一名下極。在腹部大赫下一寸,肓俞下五寸。《針經》云:夾任脈兩旁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大赫二穴,一名陰維,一名陰關。在氣穴下一寸,夾任脈兩旁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氣穴二穴,一名胞門,一名子戶。在四滿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白話文:

築賓穴位於腳內踝上方六寸,在腓腸肌的中心位置。《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三分,灸灸五壯。

陰谷穴是水穴,位於膝蓋內側輔骨後方,大筋下方、小筋上方,按壓時可感受到動脈搏動。屈膝取穴,縫尖處就是穴位。它是足少陰脈所入之處,為合穴。《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四分,灸灸三壯。竇氏針刺深度為五分,灸灸二七壯。

橫骨穴又稱下極,位於腹部大赫穴下方一寸,肓俞穴下方五寸。《針經》記載,橫骨穴位於任脈兩側各五分,是衝脈和足少陰脈的交匯點。《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一寸,灸灸五壯。

大赫穴又稱陰維穴、陰關穴,位於氣穴下方一寸,夾任脈兩側各五分。它是衝脈和足少陰脈的交匯點。《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一寸,灸灸五壯。

氣穴又稱胞門穴、子戶穴,位於四滿穴下方一寸,夾任脈兩側各五分。它是衝脈和足少陰脈的交匯點。《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一寸,灸灸五壯。

四滿二穴,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中注二穴,在肓俞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肓俞二穴,在商曲下一寸,直臍中兩旁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商曲二穴,在石關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食關二穴,在陰都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陰都二穴,一名食宮。在通谷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白話文:

「四滿」穴,又名「髓府」,位於「中注」穴下方一寸,靠近任脈兩側各五分。它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會穴。《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一寸,灸五壯。

「中注」穴,位於「肓俞」穴下方一寸,靠近任脈兩側各五分。它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會穴。《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一寸,灸五壯。

「肓俞」穴,位於「商曲」穴下方一寸,與臍中兩側各五分處對應。它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會穴。《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一寸,灸五壯。

「商曲」穴,位於「石關」穴下方一寸,靠近任脈兩側各五分。它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會穴。《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一寸,灸五壯。

「食關」穴,位於「陰都」穴下方一寸,靠近任脈兩側各五分。它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會穴。《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一寸,灸五壯。

「陰都」穴,又名「食宮」,位於「通谷」穴下方一寸,靠近任脈兩側各五分。它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會穴。《針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一寸,灸五壯。

通谷二穴,在幽門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五分,灸五壯。

幽門二穴,一名上門。在巨闕兩旁各五分陷中。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五分,灸五壯。(自橫骨至幽門十一穴。《針經》云:夾任脈兩旁各半寸。《千金方》云:幽門在巨闕旁半寸,肓俞直臍旁各五分,與《針經》符合。《明堂》穴法、王冰《素問》注:「去中行一寸。

」《資生經》作夾任脈兩旁一寸五分。諸家不同如此,今從上古《針經》,以五分為訓。)

步廊二穴,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者中,夾任脈兩旁各二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白話文:

通谷穴位於幽門下一個手指寬度的位置,在任脈兩側各五分。通谷穴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針經》記載,針刺通谷穴深度為五分,艾灸五壯。

幽門穴位於巨闕穴兩側各五分陷凹處,又名上門穴。幽門穴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針經》記載,針刺幽門穴深度為五分,艾灸五壯。從橫骨到幽門穴共有十一穴。根據《針經》,這些穴位都位於任脈兩側半寸處。《千金方》則記載,幽門穴位於巨闕穴旁半寸,肓俞穴位於臍旁五分,與《針經》的說法一致。《明堂》穴法和王冰注《素問》中都記載,幽門穴距離中線一個手指寬度。《資生經》則記載,幽門穴位於任脈兩側一寸五分處。各家說法不一,現今以古籍《針經》中的五分為準。

步廊穴位於神封穴下一個手指寬度六分陷凹處,在任脈兩側各二寸,仰頭取穴。《針經》記載,針刺步廊穴深度為四分,艾灸五壯。

神封二穴,在靈墟下一寸六分陷中,夾任脈兩旁各二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靈墟二穴,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夾任脈各二寸,仰而取之。《針經》入四分,灸五壯。

神藏二穴,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夾任任脈各二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彧中二穴,在俞府下一寸六分陷中,夾任脈各二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二七壯。

俞府二穴,在巨骨下,去璇璣穴兩旁各開二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竇氏針入一分,沒皮向外一寸半。灸二七壯。

白話文:

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這五個穴位,都位於任脈兩側,位置分別是在靈墟下、神藏下、彧中下、俞府下各一寸六分陷中,距離任脈各二寸,仰着取穴。針灸時,針刺深度為四分,灸五壯,其中俞府穴還可以根據竇氏針法,針刺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二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