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方六集》~ 卷之一·神照集 (7)
卷之一·神照集 (7)
1. 膀胱經穴法分寸歌
六十三穴膀胱經,目眥內角始睛明,
攢竹眉端陷中是,曲差寸五伴神庭,
五處挨排夾上星,承光五處後寸半,
通天絡卻一停勻,玉枕橫夾於腦戶,
一寸三分相旁助,天柱髮際大筋外,
大杼在項一椎下,夾脊相去寸五分,
第一大杼二風門,肺俞三椎心包四,
心俞五椎之下淪,督俞膈俞相梯級,
第六第七次第立,第八椎下穴無有,
肝俞相椎當第九,十椎膽俞脾十一,
十二椎下胃俞取,三焦腎俞氣海俞,
十三十四十五主,大腸關元俞要量,
十六十七椎兩旁,十八椎下小腸俞,
十九椎下尋膀胱,中膂內俞椎二十,
白環二十一椎當,上髎次髎中與下,
一空二空夾腰胯,並同夾脊四個髎,
載在《針經》人勿訝,會陽在尾髎骨旁,
相看督脈一分詳,第二椎下外附分,
夾脊相去古法云,先除脊後量三寸,
不爾灸之能傷筋,魄戶三椎膏肓四,
四椎微多五椎上,虛損灸之精神旺,
第五椎下索神堂,第六譩譆穴最強,
膈關第七魂門九,陽綱意舍依次數,
胃倉肓門屈指彈,椎看十二與十三,
志室次之胞十九,秩邊二十椎下詳,
承扶臀下紋中央,殷門承扶下六寸,
浮郄一寸上委陽,委陽卻與殷門並,
膕中外廉兩筋鄉,委中膝膕約紋里,
此下三寸尋合陽,承筋腨腸中央是,
承山腨下分肉陷,飛揚外踝上七寸,
附陽踝上三寸量,金門正在外踝下,
崑崙踝後跟骨上,僕參跟骨後陷是,
申脈分明踝下容,京骨外側大骨下,
束骨本節後陷中,通谷本節前陷索,
至陰小指外側當。
白話文:
膀胱經總共有六十三個穴位,起始點在眼睛眼角內側的睛明穴。
眉毛端點凹陷中的即是攢竹穴,而曲差穴位於神庭穴旁的一寸五分位置。
五處穴則是緊鄰上星穴兩旁排列,承光穴在五處穴後的一寸半處。
通天穴和絡卻穴間的距離均等,玉枕穴則是橫向夾在腦戶穴旁。
天柱穴在頭髮邊緣和大筋外側,大杼穴則在頸部第一椎骨下方,且離脊椎一寸五分處。
第一椎骨下的大杼穴,第二椎骨下的風門穴,第三椎骨下的肺俞穴,第四椎骨下的心包俞穴,第五椎骨下的心俞穴。
督俞穴和膈俞穴像是階梯般排列,分別位於第六、第七椎骨下。
第八椎骨下沒有特定穴位,第九椎骨下的肝俞穴,第十椎骨下的膽俞穴,第十一椎骨下的脾俞穴。
第十二椎骨下的胃俞穴,第十三椎骨下的三焦俞穴,第十四椎骨下的腎俞穴,第十五椎骨下的氣海俞穴。
大腸俞穴、關元俞穴在第十六、十七椎骨兩旁,第十八椎骨下的小腸俞穴,第十九椎骨下的膀胱俞穴。
中膂內俞穴在第二十椎骨下,白環穴在第二十一椎骨下,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四穴則是在腰胯兩側,且與脊椎平行。
《針經》中記載了這些資訊,請不要驚訝,會陽穴在尾骶骨旁,且離督脈一分的位置。
第二椎骨下的附分穴,離脊椎的距離,古法記載是從脊椎後方量三寸,否則灸療可能會傷到筋絡。
魄戶穴在第三椎骨下,膏肓穴在第四椎骨下,第五椎骨上的穴位比第四椎骨稍多,第六椎骨上的虛損穴,灸療可以提升精神。
第五椎骨下的神堂穴,第六椎骨下的譩譆穴,第七椎骨下的膈關穴,第八椎骨下的魂門穴,第九椎骨下的陽綱穴和意舍穴。
胃倉穴和肓門穴則像是用手指彈奏般排列,志室穴在第十二椎骨下,胞俞穴在第十九椎骨下,秩邊穴在第二十椎骨下。
承扶穴在臀部下緣的中央,殷門穴在承扶穴下六寸的位置,浮郄穴在一寸上方的委陽穴。
委陽穴和殷門穴並列,位於膝蓋後方,兩條大筋之間。委中穴在膝蓋後方的褶皺中,向下三寸即是合陽穴。
承筋穴在小腿肚的正中央,承山穴在小腿肚下方的肌肉凹陷處,飛揚穴在外踝上方七寸處。
附陽穴在腳踝上方三寸,金門穴正好在外踝下方,崑崙穴在腳踝後方的跟骨上。
僕參穴在跟骨後方的凹陷處,申脈穴在外踝下方,京骨穴在外側的大骨下方,束骨穴在本節後的凹陷中。
通谷穴在本節前的凹陷中,至陰穴則在小趾的外側。
2. 足少陰腎經圖穴十五
3. 足少陰腎經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貫腨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
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癖,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灸則強食生肉,緩帶被髮,拽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二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
腎臟相關的足少陰腎經,起源於小腳趾下方,斜向行走至足底心部,再穿出到然谷穴的下方,沿著內踝骨後方行進,分支進入腳跟中心,然後向上貫穿小腿內部,從膝窩內側出來,再上行至大腿內側後方,穿過脊椎,連接腎臟並與膀胱相聯繫。
其中一條直線路徑,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沿著喉嚨,夾在舌頭根部兩旁。另外一條分支,從肺部延伸出來,網絡心臟,注入胸腔中。
當這條經絡發生問題時,會出現不想吃東西但感覺餓、面色晦暗無光、咳嗽或吐痰時有血、呼吸困難、坐著時想站起來、視線模糊彷彿什麼都看不見、心臟感覺懸空像飢餓狀態、氣力不足容易感到恐懼、心悸,像是有人要逮捕自己一樣,這些都是骨髓失調的表現。
這條經絡主管腎臟相關疾病,例如口腔發熱、舌頭乾燥、咽喉腫脹、上氣不接下氣、咽喉乾燥疼痛、心情煩躁、心痛、黃疸、腸胃問題、脊椎和大腿內側後方疼痛、肌肉萎縮、疲倦想躺著、腳掌底部發熱且疼痛。
對於這些疾病,病情嚴重時應施以瀉法,病情虛弱時應施以補法,身體過熱時應快速針刺,身體過冷時應讓針留置一段時間,如果皮膚凹陷下去則應使用艾灸,如果病情既不是太嚴重也不是太虛弱,則依循經絡的原則來治療。
治療時,應鼓勵病人多進食、多吃生肉,放鬆腰帶、披散頭髮,拖著柺杖、穿著厚鞋緩慢步行。病情嚴重時,寸口脈搏會比人迎脈搏大兩倍;病情虛弱時,寸口脈搏反而會比人迎脈搏小。
4. 足少陰腎經所發二十七穴
(左右共五十四穴)
湧泉二穴,木也。一名地衝。在足心陷中,屈足蜷指宛宛內,跪取之。一方云:蜷足第三縫中,與大指本節平等。一方:用線於中指量至後跟盡處,折中是穴。足少陰脈所出,為井。《針經》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銅人》云:無令出血。《明堂》云:灸不及針。此各有見。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
然谷二穴,火也。一名龍淵,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足少陰脈所溜,為滎。太陰、蹻脈之郄。《針經》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五分,灸二七壯。《甲乙》云:刺之多見血,使人立飢欲食。
太谿二穴,土也。一名呂細。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足少陰脈所注,為俞。《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透崑崙穴,灸五十壯。東垣曰:治痿宜導濕熱,不令濕土克堅腎水,其穴在太谿。
照海二穴,陰蹻脈所生。在足內踝骨下一寸,赤白肉際。《針經》刺入四分,留六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五分,灸二七壯。照海為八法之一,以其合陰蹻任脈於喉嚨也。
太鍾二穴,在足後跟沖中。足少陰絡,別走太陽者。《針經》刺入二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三分,灸七壯。
水泉二穴,足少陰郄。去太谿穴一寸,在足內踝下。《針經》刺入四分,灸三壯。
腎有二枚,重一斤二兩。主藏志。
復溜二穴,一名昌陽,一名伏白,金也。在足內踝上二寸,筋骨陷中。足少陰脈所行,為經。《針經》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五壯。
交信二穴,在足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筋骨間,居復溜之後,二穴相平,前旁骨是復溜,後旁筋是交信,二穴只隔一筋。為陰蹻之郄。《針經》刺入四分,灸三壯。
築賓二穴,陰維之郄。在足內踝上六寸腨分中。《針經》刺入三分,灸五壯。
陰谷二穴,水也。在膝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按之動脈應手,屈膝取之,縫尖是穴。足少陰脈所入,為合。《針經》刺入四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五分,灸二七壯。
橫骨二穴,一名下極。在腹部大赫下一寸,肓俞下五寸。《針經》云:夾任脈兩旁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大赫二穴,一名陰維,一名陰關。在氣穴下一寸,夾任脈兩旁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氣穴二穴,一名胞門,一名子戶。在四滿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四滿二穴,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中注二穴,在肓俞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肓俞二穴,在商曲下一寸,直臍中兩旁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商曲二穴,在石關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食關二穴,在陰都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陰都二穴,一名食宮。在通谷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一寸,灸五壯。
通谷二穴,在幽門下一寸,夾任脈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五分,灸五壯。
幽門二穴,一名上門。在巨闕兩旁各五分陷中。衝脈、足少陰之會。《針經》刺入五分,灸五壯。(自橫骨至幽門十一穴。《針經》云:夾任脈兩旁各半寸。《千金方》云:幽門在巨闕旁半寸,肓俞直臍旁各五分,與《針經》符合。《明堂》穴法、王冰《素問》注:「去中行一寸。
」《資生經》作夾任脈兩旁一寸五分。諸家不同如此,今從上古《針經》,以五分為訓。)
步廊二穴,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者中,夾任脈兩旁各二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神封二穴,在靈墟下一寸六分陷中,夾任脈兩旁各二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靈墟二穴,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夾任脈各二寸,仰而取之。《針經》入四分,灸五壯。
神藏二穴,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夾任任脈各二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彧中二穴,在俞府下一寸六分陷中,夾任脈各二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二七壯。
俞府二穴,在巨骨下,去璇璣穴兩旁各開二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竇氏針入一分,沒皮向外一寸半。灸二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