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脈圖考》~ 卷一 (1)
卷一 (1)
1. 內景賦
嘗計夫人生根本兮,由乎元氣。表裡陰陽兮,升降沉浮。出入運行兮,周而復始。神機氣立兮,生化無休。經絡兮,行乎肌表;臟腑兮,通乎咽喉。喉在前,其形堅健;咽在後,其質和柔。喉通呼吸之氣,氣行五臟;咽為飲食之道,六腑源頭。氣食兮何能不亂,主宰者會厭分流。
白話文:
生命來自於元氣。外在的表象和內在的陰陽互相升降沉浮。出入和運行的過程週而復始。神奇的元氣生生不息,生化作用永不停止。經絡運行在人體表面,臟腑則通過咽喉相通。
咽喉位於前面,形狀堅硬;咽部位於後面,質地柔軟。咽喉通暢呼吸之氣,這些氣息運行到五臟;咽又是飲食的通道,是六腑的源頭。氣息和食物怎能不混亂呢?主宰分流的是會厭。
從此兮下咽入膈,臟腑兮陰陽不侔。五臟者,肺為華蓋而上連喉管;肺之下,心包所護而君主可求。此即膻中,宗氣所從,膈膜周蔽,清虛上宮。脾居膈下,中州胃同,膜連胃左,運化乃功。肝葉障於脾後,膽腑附於葉東。兩腎又居脊下,腰間有脈相通,主閉蟄封藏之本,為二陰天一之宗。
白話文:
從喉嚨進入,穿過膈肌,進入臟腑,導致陰陽失調。
五大臟器中,肺像華蓋罩在喉部上方。肺的下方是心包所守護的心臟,是人體的君主。這裏就是膻中穴,宗氣的來源,被膈肌包圍,清虛向上的宮殿。
脾臟位於膈肌下方,胃部在中部與脾臟相連,一層膜連接在胃的左側,運化食物是脾胃的主要功能。
肝臟像樹葉一樣在脾臟後方遮擋,膽囊附在肝臟的東側。
兩腎又位於脊柱下方,腰間有脈絡相通,主導人體的閉藏功能,是兩陰之氣和天一之氣的來源。
此屬喉之前竅,精神須賴氣充。又如六腑,陽明胃先。熟腐水穀,胃脘通咽。上口稱為賁門,穀氣從而散宣。輸脾經而達肺,誠臟腑之大源。歷幽門之下口,聯小腸而盤旋。再小腸之下際,有闌門者在焉。此泌別之關隘,分清濁於後前。大腸接其右,導渣穢於大便;膀胱無上竅,由滲泄而通泉。
白話文:
這是位於喉嚨前面的器官,精神需要充足的氣才能維持。就像六腑一樣,陽明胃是首當其衝的。它將食物和水消化成熟後,通過胃部送至食道。上面的開口稱為賁門,食物的氣息從這裡散發出來。它輸送到脾經,到達肺部,是臟腑的重要來源。經過幽門的下口,連接小腸並盤旋著。再往下,小腸的末端,有一個闌尾。這是分辨水穀的關卡,將水穀分為清澈和渾濁的部分。大腸連接著它的右側,將殘渣廢物導向大便;膀胱沒有上方的開口,通過滲透來完成排尿。
羨二陰之和暢,皆氣化之自然。再詳夫臟腑略備,三焦未宣。號孤獨之腑,擅總司之權。體三才而定位,法六合而象天。上焦如霧兮,靄氤氳之天氣。中焦如漚兮,化營血之新鮮。下焦如瀆兮,主宣通乎壅滯。此所以上焦主內而不出,下焦主出而如川。又總諸臟之所居,隔高低之非類,求脈氣之往來,果何如而相濟,以心主之為君,朝諸經之維繫。是故怒動於心,肝從而熾,欲念方萌,腎經精沸。
白話文:
欣賞陰陽氣息的和諧運行,這是氣化自然而然的表現。仔細觀察五臟六腑,發現三焦系統尚未完全具備。三焦被稱為「孤獨的腑」,卻總攬了全身的調節權。三焦對應三才(天、地、人)而定位,參照六合(天地四方)而象徵天。上焦像霧氣一樣,瀰漫著天之氣。中焦像水泡一樣,化生營血。下焦像河道一樣,負責宣通壅滯之氣。因此,上焦主導內部而不出現,下焦主導排泄而如江川。三焦統領著所有臟腑的所在,隔開了不同部位的臟腑,調和脈氣的往來。心主為君,統領眾經脈的運作。所以,當心動怒時,肝火會隨之旺盛;當慾念萌動時,腎精會沸騰。
構難釋之苦思,枯脾中之生意,肺脈澀而氣沉,為悲憂於心內。惟脈絡有以相通,故氣得從心而至。雖諸臟之歸心,實上系之聯肺。肺氣何生,根從脾胃。賴水穀於敖倉,化精微而為氣,氣旺則精盈,精盈則氣盛。此是化源根,坎里藏真命。雖內景之緣由,尚根苗之當究。
白話文:
心靈受到困擾會導致苦思,消耗脾臟的生機。肺部脈絡阻塞,導致氣血下沉,這是內心悲傷憂鬱所致。人的脈絡相互貫通,所以肺氣通暢則來自心臟。雖然各臟腑都與心臟相連,但從根源上來說,肺氣與大腸和胃相聯。肺氣從何而來?根源於脾胃。脾胃依賴水穀化生精微而為氣,氣血旺盛則精氣充盈,精氣充盈則氣血旺盛。這是氣血生成之源,脾胃中蘊藏著真氣。雖然內在事物的緣由很深奧,但還是要從根本上探究。
既云兩腎之前,又曰膀胱之後,出大腸之上左,居小腸之下右,其中果何所藏,蓄坎離之交姤。為生氣之海,為元陽之竇,闢精血於子宮,司人生之夭壽,稱命門者是也,號天根者非謬。使能知地下有雷聲,方悟得春光彌宇宙。
白話文:
它既在兩個腎臟的前面,又說在膀胱的後面,從大腸的左上方出來,位於小腸的右下方。請問其中究竟藏著什麼,蓄積著坎(水)離(火)的交合。它作為生命的海洋,是元陽之宮,供應精血給子宮,掌管人的生死,稱它為命門是合適的,稱它為天根也不算錯。如果能知道地下有雷聲,才能領悟到春天的光明照耀整個宇宙。
2. 內景圖
(心系七節。七節之傍,中有小心,以腎系十四椎下,由下而上,亦七節也。
舊圖有精道循脊背、過肛門者,甚屬非理,而且無子宮命門之象,皆大失也,今改正之。)
白話文:
心臟連接著七個部位。在這七個部位的旁邊,有一個比較小的部分,腎臟則位於第十四節椎骨下方,從下往上數也是七個部位。
舊的圖示中顯示有精道沿著脊背走行並且通過肛門,這是不合常理的,而且舊圖中沒有顯示子宮和命門,這些都是很大的缺失,現在已經對此進行了修正。
3. 唇口喉舌腸胃尺寸數
唇至齒長九分。齒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難經》曰:重十二兩。)喉嚨,《難經》曰: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計九節。腸胃,自胃至腸總長五丈八尺四寸,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
自唇所入至肛門所出,共長六丈四寸四分,小大回腸共三十二曲。(上義俱出《腸胃篇》)
白話文:
嘴脣(開度)約為9分(約1.2釐米)。牙齒到懸雍垂(會厭)的深度為3.5寸(約10釐米),能容納5合(約0.9升)液體。舌重約10兩(約400克),長7寸(約21釐米),寬2.5寸(約7.5釐米)。咽喉重約10兩(約400克),寬2.5寸(約7.5釐米),到胃的長度為1尺6寸(約48釐米)。(《難經》記載:重12兩(約480克)。)喉嚨,《難經》記載:重12兩(約480克),寬2寸(約6釐米),長1尺2寸(約36釐米),共分為9段。腸胃,從胃到腸道總長5丈8尺4寸(約17.5米),能容納水和穀物9鬥2升1合(約186升),大約能容納一半。
4. 考正內景圖說(壽田)
張介賓先生改正精道由命門而出於莖端,其理甚屬明顯,有補大造。但於喉咽二門分為二歧,不相依副,未免有失。夫唇口到喉咽處,通為一道,至呼氣吸食所始,分二門,喉門有會厭為之主宰,故氣食不亂。今改一大圈象,通口一道又分二小門,前為會厭門,後為吸食門,合於喉在前,咽在後之旨,豈不喉咽相為附著。再胃之下口名幽門,即小腸上口。
白話文:
張介賓先生修正的理論認為,精道自命門發出,貫穿生殖器官的頂端,這個道理非常明顯,而且補充了大自然造化的道理。不過,在喉嚨和咽喉兩處分為兩個支道,並且互不相關,這一點就有點缺陷。
從嘴脣和口腔到喉嚨和咽喉,它們本是一條管道,是呼氣和進食的起點。分為兩個門戶,喉門有會厭來主管,所以氣息和食物不會混亂。現在改為一個大圓圈的圖像,全身通為一條管道,又分為兩個小門,前面是會厭門,後面是進食門,與喉在前,咽在後的說法相符。難道這樣喉嚨和咽喉不是相連的嗎?
再者,胃的下口稱為幽門,也就是小腸的上口。
《經》云:小腸後附於脊,前附於臍上。又云:小腸上口,在臍上二寸近脊。既云近脊,則幽門當在近脊之處。小腸下際,號曰闌門,即大腸上口。《經》云:迴腸當臍,廣腸附脊。由此而觀,則闌門必定近臍,附於膀胱之上,始與秘別清濁之意相合。而舊圖幽門近臍,闌門附脊,位置有乖,經旨不合。
茲遵經旨改正,幽門附脊,闌門近臍,不知有當醫門之考覈否也。
白話文:
《靈樞經》記載:小腸背部連接著脊椎,正面連在上腹部臍上。又記載:小腸上端開口在臍上兩寸靠近脊椎處。既然是靠近脊椎,那麼幽門就應該在靠近脊椎的地方。小腸下端稱為闌門,就是大腸的上端。經文記載:迴腸(小腸)位於臍部,廣腸(大腸)連接著脊椎。由此可見,闌門必定靠近臍部,附著在膀胱之上,才能符合經文區分清濁的理論。而舊圖中幽門靠近臍部,闌門附著在脊椎上,位置不對,不符合經文旨意。
5. 周身骨部名目
巔:頂巔也。腦:頭中髓也。囟:音信,腦蓋骨也。嬰兒骨未合,軟而跳動之處,謂之囟門是也。額顱:顱前為髮際,髮際前為額顱。顏:額上曰顏。《說文》曰:眉目之間也。頞:音遏,鼻梁,亦名下極,即山根也。䪼:音拙,目下為䪼。顳顬:顳,柔涉切。顬,音儒。耳前動處,蓋即俗所云兩太陽也。
白話文:
**顛:**頭頂。 腦: 頭骨裡面的髓。 囟: 讀作「信」,指嬰兒的頭蓋骨。新生兒的頭骨尚未完全癒合,在柔軟的地方跳動,稱為囟門。 額顱: 在髮際之前稱為顱,髮際之前則稱為額顱。 顏: 額頭上方稱為顏。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眉目之間也稱為顏。 頞: 讀作「遏」,指鼻子上的鼻樑,又稱為下極,也就是山根。 䪼: 讀作「拙」,指眼睛下方。 顳顬: 顳,讀作「柔涉」。顬,讀作「儒」。耳朵前方的動處,就是一般所說的兩太陽穴。
一曰鬢骨。顑:音坎,又海敢切。《釋義》曰:飢而面黃。與經義未合。詳見《經絡類》部分。頄:音求,顴頰間骨。頰:耳下曲處為頰。頤:音移,頷中為頤。頷:何敢切。腮下也。虎頭燕頷義即此。目系:目內深處脈也。目內眥:目內角也。目銳眥:目外角也。人中:唇之上、鼻之下也。
白話文:
齒牙: 齒牙:前小者曰齒,後大者曰牙。舌本:舌根也。咽:所以通飲食,居喉之後。喉:所以通呼吸,居咽之前。嗌:音益,喉也。會厭:在喉間,為音聲啟閉之戶。肺系:喉嚨也。頏顙:頏音杭,又上去二聲。顙,思嘗切。咽顙也。頸項:頭莖之側曰頸,頭莖之後為項。又腦後曰項。
前面小顆的是「齒」,後面大顆的是「牙」。
舌本: 舌頭根部。
咽: 用於通過飲食,位於喉嚨後面。
喉: 用於通過呼吸,位於咽嚨前面。
嗌: 讀音與「益」相同,指喉嚨。
會厭: 位於喉嚨間,是控制聲音開閉的「門戶」。
肺系: 喉嚨。
頏顙: 「頏」發音為「杭」,也可以讀第二聲。「顙」發音為「思嘗」。指咽喉。
頸項: 頭部兩側稱「頸」,頭部後方稱「項」。也有人將後腦勺稱作「項」。
天柱骨:肩骨上際,頸骨之根也。肩解:膂上兩角為肩解。肩胛:胛,音甲,肩解下成片骨也。亦名肩膊。巨骨:膺上橫骨。膺:音英,胸前為膺。一曰胸兩旁高處為膺。胸中:兩乳之間也,膈:膈膜也。膈上為宗氣之所聚,是為膻中。腋:脅之上際。腹:臍之上下皆曰腹,臍下為少腹。
白話文:
**天柱骨:**肩胛骨上緣,是頸椎根部的骨頭。
肩解: 背脊上兩側的凸起的部分。
肩胛: 肩解下方的扁平面骨骼。也叫肩膊。
巨骨: 胸前橫著的骨頭。胸前稱為膺。又說,胸部兩側較高的部分叫膺。
胸中: 兩乳之間的部位。
膈: 隔膜。隔膜以上的區域是宗氣聚集的地方,稱為膻中。
腋: 腋窩的上緣。
腹: 肚臍上下都稱為腹,肚臍以下稱為少腹。
季脅:脅下小肋。胠:區去二音,腋之下、脅之上也。鳩尾:蔽心骨也。𩩲骬:音結於,即鳩尾別名。眇中:眇,音秒,季脅下兩旁空軟處也。脊骨:脊,音即,椎骨也。胂:音申,膂內曰胂,夾脊肉也。膂:同呂,脊骨曰呂,象形也。又曰:夾脊兩旁肉也。髃骨:髃,音魚,端也。
白話文:
季脅:肋骨下緣的小肋骨。
胠:腋下、脅骨上方。
鳩尾:覆蓋心臟和肋骨的部位。
𩩲骬:鳩尾的別名。
眇中:季脅下方兩側空軟的地方。
脊骨:椎骨。
胂:脊椎骨內側的肌肉。
膂:脊椎骨,形狀像呂。又指脊椎骨兩側的肌肉。
髃骨:脊椎骨最上端的骨頭。
肩端之骨。腰骨:尻上橫骨也。腰髁:髁,苦瓦切,中原雅音作去聲,即腰髃骨,自十六椎而下,俠脊附著之處也。毛際:曲骨兩旁為毛際,其動脈即足陽明之氣衝也。睪:音高,陰丸也。篡:初貫切,屏翳兩筋間為篡,篡內深處為下極。下極:兩陰之間,屏翳處也。即會陰穴。
白話文:
肩端骨: 位於肩部的骨頭。
腰骨: 位於臀部上方的橫向骨頭。
腰髁: 骨頭突出部分,位於第十六椎骨以下,緊貼脊柱的地方。
毛際: 位於曲骨兩側的部位,有足陽明經氣通過。
睪: 陰囊。
篡: 位於屏翳兩根筋之間的部位,其更深處稱為下極。
下極: 屏翳所處的部位,即會陰穴。
臀:音屯,機後為臀,尻旁大肉也。機:挾腰髓骨兩旁為機。髖:音寬,尻臀也,一曰兩股間也。尻:開高切,尾骶骨也,亦名窮骨。肛:音工,又好綱切,俗作綱大腸門也。臑:儒、軟二音,又奴刀切,肩膊下內側對腋處,高起白肉也。肘:手臂中節也。一曰自曲池以上為肘。
白話文:
**臀:**讀作「屯」,指大腿後面的部位,屁股兩側的大塊肉。
機: 夾著腰椎兩側的部位,稱作「機」。
髖: 讀作「寬」,指臀部,也指兩條大腿之間的部位。
尻: 讀作「開高」,指尾骨和骶骨,也稱作「窮骨」。
肛: 讀作「工」,也讀作「綱」,俗稱大腸的出口。
臑: 讀作「儒」或「軟」,也讀作「奴刀」,指肩胛骨下方內側,靠近腋窩處,凸起的白色肉塊。
肘: 指手臂中部的關節。也有人認為,從「曲池穴」以上的部分都屬於「肘」。
臂:肘之上下皆名為臂,一曰自曲池以下為臂。腕:臂掌之交也。兌骨:手外踝也。寸口:關前後兩手動脈處皆曰寸口。關:手掌後動脈高骨處曰關。魚際:在手腕之前,其肥肉隆起處,形如魚者,統謂之魚。寸之前,魚之後曰魚際穴。大指次指:謂大指之次指,即食指也,足亦同。
白話文:
**手臂:**從肘部上下都稱為手臂,也有人說從曲池穴以下為手臂。
手腕: 手臂和手掌的交界處。
兌骨: 手外側的腳踝骨。
寸口: 手腕前後兩側的動脈搏動處都稱為寸口。
關: 手背後方,動脈處的高骨部位稱為關。
魚際穴: 在手腕前面,隆起的肥肉處,形狀像魚,統稱為魚。寸口穴前面,魚後面的部位。
大指次指: 指的是大拇指旁邊的第二個手指,即食指,腳上的手指也是如此。
小指次指:小指之次指,即無名指也。足同。髀:比、婢二音,股也。一曰股骨。髀關:伏兔上交絞處曰髀關。髀厭:捷骨之下為髀厭,即髀樞中也。髀樞:捷骨之下,髀之上曰髀樞。當環跳穴。股:大腿也。伏兔:骸前膝上起肉處曰伏兔。臏:頻、牝二音,膝蓋骨也。膕:音國,膝後曲處曰膕。
白話文:
無名指:小拇指旁邊的手指,就是無名指。腳上的無名指也是如此。
大腿:讀作「比」或「婢」,指大腿的骨頭。另外也稱作股骨。
髀關:大腿前側兩筋交會的地方,稱為髀關。
髀厭:膝蓋骨下方的凹陷處,稱為髀厭,也就是大腿骨轉動的地方。
股:大腿。
伏兔:大腿前側膝蓋以上隆起的地方,稱為伏兔。
髕骨:讀作「頻」或「牝」,指膝蓋骨。
膕窩:讀作「國」,指膝蓋後側彎曲的地方,稱為膕窩。
輔骨:膝下內外側大骨也。成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腨:音篆,一名腓腸,下腿肚也。腓腸:腓,音肥,足肚也。胻骨:胻,音杭,又形敬切,足脛骨也。骭:音干,足脛骨也。脛:形景、形敬二切,足莖骨也。絕骨:外踝上尖骨曰絕骨。㿉:劬允切,筋肉結聚之處也,直音云腸中脂。
白話文:
**輔骨:**膝蓋以下內外側的大骨頭。
成骨: 膝蓋外側邊緣獨自分離出來的骨頭。
腨(篆): 又稱腓腸,小腿肚。
腓腸: 小腿肚。
胻骨: 腳脛骨。
骭: 腳脛骨。
脛: 腳莖骨。
絕骨: 外踝上方的尖骨。
㿉(劬允): 肌肉交結的地方,也有說法是指腸道中的脂肪。
王氏曰:肘膝後肉如塊者。踝骨:踝,胡寡切,足跗後兩旁圓骨。內曰內踝,外曰外踝。俗名孤拐骨。手腕兩旁圓骨,亦名踝骨。跗:附、敷二音,足面也。內筋:內踝上大筋、在太陰後,上踝二寸所。足岐骨:大指本節後曰岐骨。跟音根骨:足根也。覈骨:覈,亥陌切,又胡骨、亥不二切,一作核骨,足大指本節後內側圓骨也。
白話文:
王氏說:肘關節和膝關節後方肌肉隆起。
踝骨:
- 踝,讀音為「胡寡」。
- 是足跗骨後面兩側的圓形骨頭。
- 內側稱為「內踝」,外側稱為「外踝」。
- 一般俗稱為「孤拐骨」。
- 手腕兩側的圓形骨頭也稱為「踝骨」。
跗骨:
- 讀音為「附」或「敷」。
- 是足背的骨頭。
內筋:
- 位於內踝上方的大筋腱。
- 在太陰經(脾經)的後方,距踝關節約二寸處。
岐骨:
- 拇指第一個關節後方的骨頭。
跟骨:
- 讀音為「跟」。
- 是足部的跟骨。
覈骨:
- 讀音為「亥陌」或「亥不」。
- 又稱為「胡骨」或「核骨」。
- 是拇指第一個關節後方內側的圓形骨頭。
踵:足跟也。踹:音煅,足跟也,本經與通用。臚:閭、盧二音,皮也。一曰腹前曰臚。三毛:足大指爪甲後為三毛,毛後橫紋為聚毛。
白話文:
**踵:**腳後跟。
踹: 讀音同「煅」,也指腳後跟,在本經中與「踵」通用。
臚: 讀音同「閭」或「盧」,指皮膚。另一種說法認為,腹部的前面叫做「臚」。
三毛: 腳的大拇指指甲後面的部分叫做「三毛」,三毛後的橫紋叫做「聚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