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脈圖考》~ 卷一 (3)
卷一 (3)
1. 骨數
王金壇曰:人之周身,總有三百六十五骨節,以一百六十五字都關次之。
白話文:
王金壇說:人全身總共有三百六十五個骨節,用一百六十五個穴位來對應它們。
首自鈴骨之上為頭,左右前後至轅骨,以四十九字共關七十二骨。巔中為都顱骨者一。(有勢,微有髓及有液。)次顱為數髏骨者一。(有勢,微有液。)髏前為頂威骨者一。(微有髓,女人無此骨。)髏後為腦骨者一。(有勢,微有髓。)腦後為枕骨者一。(有勢,無液。
白話文:
從鈴骨上面開始到頭部,左右前後連接到轅骨的七十二塊骨頭,用四十九個漢字全部連接起來。頭頂正中是都顱骨,一塊骨頭。(形狀有勢,稍微有些髓和液體。)接著是顱骨,一塊骨頭。(形狀有勢,稍微有些液體。)顱骨前面是頂威骨,一塊骨頭。(稍微有些髓,女性沒有這個骨頭。)顱骨後面是腦骨,一塊骨頭。(形狀有勢,稍微有些髓。)腦骨後面是枕骨,一塊骨頭。(形狀有勢,沒有液體。)
)枕就之中附下為天蓋骨者一。(下為肺系之本。)蓋骨之後為天柱骨者一。(下屬脊窳,有髓。)蓋前為言骨者一。(言上覆合於髏骨,有勢,無髓。)言下為舌本骨者,左右共二。(有勢,無髓。)髏前為囟骨者一。(無勢,無液。)囟下為伏委骨者一。(俚人訛為伏犀骨是也,無勢髓。
白話文:
枕骨下方連接的骨頭叫做「天蓋骨」,它是肺系統的根本所在。
天蓋骨後面的骨頭叫做「天柱骨」,下面連接脊椎,裡面有骨髓。
天蓋骨前面的骨頭叫做「言骨」,上面與頭骨相連接,有筋膜,但沒有骨髓。
言骨下面的骨頭叫做「舌本骨」,左右各一塊,有筋膜,但沒有骨髓。
頭骨前面的骨頭叫做「囟骨」,沒有筋膜,也沒有液體。
囟骨下面的骨頭叫做「伏委骨」,民間俗稱「伏犀骨」,沒有筋膜也沒有骨髓。
)伏委之下為俊骨者一。(附下即眉宇之分也,無勢髓。)眉上左為天賢骨者一,右為天貴骨者一。(眉上直目睛也。俱無勢髓。)左睛之上為智宮骨者一。(無勢髓。)右睛之上為命門骨者一。(兩睛之下,中央屬鼻。)鼻之前為梁骨者一。(無勢髓。)梁之左為顴骨者一。
白話文:
眉毛下方的凸起部分被稱為「俊骨」。
眉頭偏左的凸起部分被稱為「天賢骨」,偏右的凸起部分被稱為「天貴骨」。
左眼上方凸起的部位被稱為「智宮骨」。
右眼上方凸起的部位被稱為「命門骨」。
兩眼下方、鼻子的中央部位被稱為「梁骨」。
梁骨的左邊部位被稱為「顴骨」。
(有勢無髓,下同。)梁之右為糾骨者一。(顴糾之後,即耳之分。)梁之端為嵩柱骨者一。(無勢髓。)左耳為司正骨者一。(無勢髓。)右耳為司邪骨者一。(同上)正邪之後為完骨者,左右共二。(無勢髓。)完骨之上附內為嚏骨者一。(無勢,少液。)嚏後之上為通骨者左右前後共四。
白話文:
(以下具有形狀但沒有空洞)
下顎右側有一塊骨頭稱為「糾骨」(顴骨後方,與耳朵相連)。
下顎前端有一塊骨頭稱為「嵩柱骨」(沒有形狀和空洞)。
左耳有一塊骨頭稱為「司正骨」(沒有形狀和空洞)。
右耳有一塊骨頭稱為「司邪骨」(與上同)。
司正骨和司邪骨的後方各有一塊骨頭稱為「完骨」(沒有形狀和空洞)。
完骨之上,內側有一塊骨頭稱為「嚏骨」(沒有形狀,空洞較小)。
嚏骨後上方有四塊骨頭,分別位於左右前後方,稱為「通骨」。
(有勢少液。)嚏上為齶骨者一。(無勢,多液。)其齶後連屬為頷也,左頷為乘骨者一。(有勢,多液。)右頷為車骨者一。(同上。)乘車之後為轅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乘車上下出齒牙三十六事。(無勢髓,庸下就一,則不滿其數。)
白話文:
- **鼻涕濃厚量少。**打噴嚏時外現的是上齶骨。
- **無鼻涕,量多。**齶骨後方連接的骨頭稱為下頷骨,左側稱為「乘骨」。
- **鼻涕濃厚,量多。**右側稱為「車骨」。
- **乘骨和車骨之後的骨頭稱為「轅骨」。**左右各一,共兩塊。
- **鼻涕濃厚,量有。**乘骨和車骨上下共有三十六顆牙齒。
- **無鼻涕,或量少。**牙齒發育不良,上下合計少於三十六顆。
復次鈴骨之下為膻中,左右前後至䃩,以四十字關九十七骨。轅骨之下,左右為鈴骨者二。(多液。)鈴中為會厭骨者一。(無勢髓。)鈴中之下為咽骨者,右中及左共三。(無髓。)嚥下為喉骨者,左中及右共三。(同上。)喉下為嚨骨者,環次共十事。(同上。)嚨下之骨為肺系骨者,累累然共十二。
白話文:
再往下是肚臍上的膻中穴,左右前後到腋下,共有四十字關節,九十七塊骨頭。胸骨的下面,左右兩側是鈴骨,共有兩塊。(多液。)鈴骨的中央是會厭骨,一塊。(沒有骨髓。)會厭骨的下面是咽骨,包括中間和左右共三塊。(沒有骨髓。)咽骨的下面是喉骨,包括中間和左右共三塊。(與咽骨相同。)喉骨的下面是嚨骨,包括環狀軟骨和甲狀軟骨等,共十塊。(與喉骨相同。)嚨骨下面的骨頭是肺系骨,一連串排列,共十二塊。
(無勢髓。)肺系之後為谷骨者一。(無髓。)谷下為㿠道骨者,左右共二。(同上。)嚨外次下為順骨者共八。(少液。)順骨之端為順隱骨者共八。(同上。順之下左為洞骨者一。(女人無此。)順之下右為掤骨者一。(女人無此。)洞掤之下中央為𩩲骬骨者一。(無髓,俚人呼為鳩尾。
白話文:
(沒有骨髓。)肺部的後面有谷骨,一塊。(沒有骨髓。)谷骨下面是道骨,左右共兩塊。(同上。)喉嚨外側往下依次是順骨,共八塊。(少量液體。)順骨的末端是順隱骨,共八塊。(同上。)順骨下面左邊是洞骨,一塊。(女性沒有。)順骨下面右邊是掤骨,一塊。(女性沒有。)洞骨和掤骨下面中間是骬骨,一塊。(沒有骨髓,民間俗稱鳩尾。)
)𩩲骬直下為天樞骨者一。(無髓。)鈴下之左右為缺盆骨者二。(有勢,多液。)左缺盆前之下為下魘骨者一。(無髓。)右缺盆前之下為分饍骨者一。(同上。)魘饍之後,附下為倉骨者一。(同上。)倉之下,左右為髎骨者共八。(有勢,無液。)髎下之左為胸骨者一。
白話文:
- 髖骨以下垂直向下,碰到的是天樞骨。(沒有骨髓)
- 鈴穴以下左右兩側,碰到的是缺盆骨。(有突起,多液體)
- 左側缺盆骨的前下方,碰到的是下魘骨。(沒有骨髓)
- 右側缺盆骨的前下方,碰到的是分饍骨。(與下魘骨相同)
- 下魘骨和分饍骨之後,附著在下方的是倉骨。(與上述相同)
- 倉骨下方左右兩側,碰到的是髎骨,共計八塊。(有突起,沒有液體)
- 髎骨下方左側,碰到的是胸骨。
(男子此骨大者好勇。)髎下之右為蕩骨者一。(女子此骨大則大夫。)胸之下為烏骨者一。(男子此骨滿者發早白。)蕩之下為臆骨者一。(此骨高多訛妄。)鈴中之後為脊窳骨者共二十二。(上接天柱有髓。)脊窳次下為大動骨者一。(上通天柱,共成二十四椎。)大動之端為歸下骨者一。
白話文:
男人如果這塊骨頭很大,就喜歡逞勇好鬥。髎骨下方右側有一塊叫蕩骨的骨頭。女人如果這塊骨頭很大,就會成為大夫。胸部下方有一塊叫烏骨的骨頭。男人如果這塊骨頭飽滿,頭髮就會早白。蕩骨下方有一塊叫臆骨的骨頭,這塊骨頭高的人容易說謊。鈴骨之後有二十二塊叫脊窳骨的骨頭,它們連接著天柱骨,裡面有骨髓。脊窳骨下方有一塊叫大動骨的骨頭,它連接著天柱骨,組成了二十四大椎骨。大動骨的末端有一塊叫歸下骨的骨頭。
(道家謂之尾閭。)歸下之後為篡骨者一。(此骨能限精液。)歸下之前為䃩骨者一。(此骨薄者,多處貧下。)
白話文:
接著在缺盆骨的上方,左右各有一個襯墊,用二十五根串連著六十塊骨頭。(這裡開始,分為兩條手臂,一直延伸到十指的指端所有骨頭。)支撐在缺盆骨後面的,是傴甲骨,左右一共有兩塊。(有力量,液體較多。)傴甲骨的末端是甲隱骨,左右一共有兩塊。(這塊骨頭如果太長,會延伸到腎臟。)在缺盆骨前方的,是飛動骨,左右一共有兩塊。(這塊骨頭如果有問題,會產生痱子、行動緩慢。)在飛動骨的左側,是龍臑骨,只有一塊。 復次缺盆之上,左右至襯,以二十五字關六十骨。(此下止,分兩手臂至十指之端眾骨。)支其缺盆之後為傴甲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液。)傴甲之端為甲隱骨者,左右共二。(此骨長則至腎。)前支缺盆為飛動骨者,左右共二。(此骨病,痱緩。)次飛動之左為龍臑骨者一。
(有勢,並無髓液。)次飛動之右為虎沖骨者一。(同上。)龍臑之下為龍本骨者一,虎沖之下為虎端骨者一。(俱有勢,有髓。)本端之下為腕也,龍本上內為進賢骨者一。(男子此骨隆,為名臣。)虎端上內為及爵骨者一。(女人此骨高,為命婦。)腕前左右為上力骨者共八。
白話文:
(有形勢,但沒有滋養的骨髓。)在飛動骨的右側,有一個虎沖骨。(同上。)在龍臑骨的下方,有一個龍本骨;在虎沖骨的下方,有一個虎端骨。(這些骨骼都有形勢,有滋養的骨髓。)龍本骨和虎端骨下方就是腕骨了。在龍本骨的內上方,有一個進賢骨。(男性的這塊骨隆起,容易成為名臣。)在虎端骨的內上方,有一個及爵骨。(女性的這塊骨高聳,容易成為有品階的婦人。)在腕骨的前後左右,共有八塊上力骨。
(有勢,多液。)次上力為駐骨者,左右共十。(同上。)次駐骨為搦骨者左右共十。(同上。)次搦為助勢骨者,左右共十。(左助外為爪,右助外為甲。)爪甲之下,各有襯骨,左右共十。(無勢,無液。)
白話文:
有勢,多液。
→ 力道好,分泌液較多。
次上力為駐骨者,左右共十。
→ 次於上述力道的,是負責固定骨頭的骨骼,左右共有十塊。
次駐骨為搦骨者左右共十。
→ 次於固定骨骼的,是負責移動骨骼的骨骼,左右共有十塊。
次搦為助勢骨者,左右共十。
→ 次於移動骨骼的,是負責增加力道的骨骼,左右共有十塊。(左邊助外稱爪,右邊助外稱甲。)
爪甲之下,各有襯骨,左右共十。
→ 在爪甲下方,各有一塊襯託的骨骼,左右共有十塊。
無勢,無液。
→ 力道不足,分泌液較少。
復次𩩲骬之下,左右前後至初步,以五十一字關一百三十六骨。此下至兩乳下,分左右自兩足心眾骨所會處也。𩩲骬之下為心蔽骨者一。(無髓。)𩩲骬之左為脅骨者,上下共十二。(居小腸之分也。)左脅之端,各有脅隱骨者,分次亦十二。(無髓。)脅骨之下為季脅骨者共二。
白話文:
脊柱下方,左右前後直到腳底,共有 51 個關節,連接 136 塊骨頭。這個部位一直延伸到雙乳下方,左右兩側分開自雙腳腳心所有骨頭的交會處。
脊柱下方有 1 塊名為心蔽骨的骨頭。(沒有骨髓。)
脊柱左方有 12 塊肋骨。(位於小腸下方。)
左肋骨的末端,各有 12 塊名為脅隱骨的骨頭。(沒有骨髓。)
脅骨下方有 2 塊名為季脅骨的骨頭。
(多液。)季脅之端為季隱骨者共二。(無髓。)𩩲之右為肋骨者共十二。(處大腸之也分也。)右肋之端為肋隱者共十二。(無髓。)肋骨之下為眇肋骨者共二。(名無隱骨,唯獸有之。)䃩骨之前為大橫骨者一。(有勢,少髓。)橫骨之前為白環骨者共二。(有勢,有液。
白話文:
多液:季肋兩端的骨頭,共兩塊。
無髓 :肋骨右側的骨頭,共十二塊。
分兩處在大腸 :右肋的兩端,共十二塊。
無髓 :肋骨下方的骨頭,共兩塊。(不叫隱骨,只有動物才會有。)
無髓 :脊骨的前面,共一塊。(有勢,少髓。)
有勢,有液 :橫骨的前面,共兩塊。(有勢,有液。)
)白環之前為內輔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內輔之後為骸關骨者,左右共二。(同上。)骸關之下為揵骨者,左右共二。(同上。)揵骨之下為髀樞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髓。)髀樞下端為膝蓋骨者,左右共二。(無勢,多液。)膝蓋左右各有俠升骨者共二。
白話文:
在白環的前面有內輔骨,左右各一。(有凹陷,有液體)
在內輔骨的後面有骸關骨,左右各一。(同內輔骨)
在骸關骨的下面有揵骨,左右各一。(同上)
在揵骨的下面有髀樞骨,左右各一。(有凹陷,很多骨髓)
在髀樞骨的下端有膝蓋骨,左右各一。(沒有凹陷,很多液體)
在膝蓋骨的左右各有一塊俠升骨。
(有勢,多液。)髀樞之下為䯒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髓。)䯒骨之外為外輔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髓。)䯒骨之下為立骨者,左右共二。(同上。)立骨左右各有內外踝骨者共四。(有勢,少液。)踝骨之前各有下力骨者,左右共十。(有勢,多液。)踝骨之後各有京骨者,左右共二。
白話文:
大腿骨下方是股骨,左右各一。股骨外侧是外侧辅助骨,左右各一。股骨下方是胫骨,左右各一。胫骨左右各有内侧和外侧踝骨,共四。踝骨前方左右各有下力骨,共十。踝骨后方左右各有跟骨,左右各一。
(有勢,少液。)下力之前各有釋欹骨者,左右共十。釋欹之前各有起僕骨者共十。(有勢。)起僕之前各有平助骨者,左右共十。(有勢。)平助之前各有襯甲骨者,左右共十。(無勢,少液。)釋欹兩旁各有核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液。)起僕之下各有初步骨者,左右共二。
(有勢,無髓,有液,女人則無此骨。)
白話文:
(有勢,少液)
釋欹骨 :用力之前,左右各有 10 塊骨頭,負責釋放壓力。
起僕骨 :釋欹骨之前,左右各有 10 塊骨頭,負責抬起身體。
(有勢)
平助骨 :起僕骨之前,左右各有 10 塊骨頭,負責平衡身體。
襯甲骨 :平助骨之前,左右各有 10 塊骨頭,負責支撐身體。
(無勢,少液)
核骨 :釋欹骨兩側,左右各有 2 塊骨頭,負責穩定身體。
(有勢,多液)
初步骨 :起僕骨下方,左右各有 2 塊骨頭,負責承接身體重量。
凡此三百六十五骨也。天地相乘,惟人至靈。其女人則無頂威、左洞、右,及初步等五骨,只有三百六十骨。又:男子女人一百九十骨,或隱、或襯、或無勢髓。餘二百五十六骨,並有髓液,以藏諸筋,以會諸脈溪谷,相需而成身形,謂之四大。此骨度之常也。
白話文:
所有這些骨頭加起來有三百六十五塊。天地相乘相輔,只有人是最靈敏的。而女性則沒有頂威骨、左洞骨、右洞骨和初步骨等五塊骨頭,只有三百六十塊骨頭。另:男性和女性有190塊骨頭,有的隱藏、有的相襯、有的沒有骨髓。剩下的256塊骨頭都有骨髓,用來儲存筋脈,與身體各處的經脈穴位相連,互相依存形成身形,稱為四大骨。這就是骨骼的正常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