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匯參銅人圖說》~ 附錄王清任先生臟腑辨
附錄王清任先生臟腑辨
1. 附錄王清任先生臟腑辨
古人論脾,謂脾屬土,土主靜而不宜動,脾動則不安。既云脾動不安,又言脾聞聲則動,動則磨胃化食,脾不動,則食不化。此論脾之自相矛盾也。
白話文:
古代醫家討論脾臟時,認為脾屬土,土性質安定不宜活動,脾臟活動就會不安穩。既然說脾臟活動會不安穩,但又提到脾臟聽到聲音就會動,一動就會磨碎胃裡的食物幫助消化,如果脾臟不活動,食物就無法消化。這些說法互相矛盾。
古人論肺,如蜂窩,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既云下無透竅,又言肺中有二十四孔,行列分布,以行諸臟之氣。此論肺之自相矛盾也。
白話文:
古代醫書中把肺比作蜂窩,沒有底部通氣口,吸氣時充滿,呼氣時空洞。但又說肺中還有二十四個孔,排成行列,用於運送各臟腑之氣。這種說法在肺的構造上自相矛盾。
古人論腎,有兩枚,即腰子,兩腎為腎,中間動氣為命門。既雲中間動氣動為命門,又言左腎為腎,右腎為命門,兩腎一體,如何兩立其名,若以中間動氣為命門,藏動氣者又何物。此論腎之自相矛盾也。
白話文:
古人談論腎,有兩顆,就是腰子。兩顆腎稱為「腎」,中間流動的氣稱為「命門」。既然說中間流動的氣是命門,又說左腎是腎,右腎是命門。兩顆腎是一體的,怎麼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如果把中間流動的氣視為命門,那麼藏著流動之氣的東西是什麼?這說明古人在討論腎時存在自相矛盾之處。
古人論肝,左右有兩經,即血管,從兩脅肋起,上貫頭目,下由少腹環繞陰器,至足大趾而止。既云肝左右有兩經,又云肝居於左,左脅屬肝。此論肝分左右之自相矛盾也。
白話文:
古人對於肝臟的討論,認為它有左右兩條經絡,也就是血管。這些血管從兩側的肋骨處開始,向上貫通頭部和眼睛,向下從小腹環繞生殖器,一直延伸到腳的大姆趾。
既然說肝臟左右有兩條經絡,為何又說肝臟位於左側,左脅屬於肝臟?這樣的說法自相矛盾,表明了古人對於肝臟左右位置的論述不一致。
古人論胃,主腐熟水穀,又曰脾動磨胃化食,胃之上口名曰賁門,飲食精氣從賁門上輸於脾肺,宣播於諸脈。此段議論,無情無理。胃下口名幽門,即小腸上口。其論小腸,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言飲食入小腸,化糞下至闌門,即小腸下口。分別清濁,糞歸大腸自肛門出,水歸膀胱為尿。
白話文:
古代醫書裡說,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水分。脾臟運動會刺激胃消化食物。胃的上端開口叫賁門,食物和飲水的精華從賁門向上輸送給脾和肺,再通過經脈擴散到全身。這樣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胃的下端開口叫幽門,也就是小腸的上端。醫書裡說的「小腸」,它是負責接收食物和消化,然後排出廢物的器官。食物進入小腸後,經過消化後,食物殘渣從小腸下端(闌門)排入大腸,再從肛門排出。而被吸收的水分進入膀胱,變成尿液。
是尿從糞中滲出,其氣當臭,嘗用童便,並問及飲便之人,只言味鹹氣臊,不聞氣臭,且食與水合化為糞,糞必稀溏作瀉。小腸化食,水自闌門出一節,尤屬奇談。
白話文:
小便從大便中滲出,氣味應該很臭。曾經用小孩子的尿液,並詢問喝尿的人,他們只說味道鹹、氣味臊臭,沒有聞到臭味。而且食物和水混合後變成糞便,糞便一定稀稀軟軟的,變成腹瀉。小腸消化食物,水從賁門出來一段,這更是奇談。
古人論心包絡,細筋如絲,與心肺相連者,心包絡也。又云心外黃脂是心包絡。又云心下橫膜之上,豎膜之下,黃脂是心包絡。又云膻中有名無形者,乃心包絡也。既云有名無形,又云手中指之經,乃手厥陰心包絡之經也。究竟心包絡是何物,何能有如許之多耶。
白話文:
古人談論心包絡,說它像細絲一樣,與心臟和肺臟相連,這就是心包絡。還有人說,心臟外面的黃色脂肪是心包絡。有人說,心臟以下,橫膈膜以上,豎膈膜以下的黃色脂肪是心包絡。還有人說,胸腔中間那個有名字卻看不到形狀的部位,纔是心包絡。既然說它有名字卻看不見形狀,但又有人說,手的中指經絡就是手厥陰心包絡經絡。那麼,心包絡到底是什麼東西,怎麼會有這麼多種說法呢?
古人論三焦者,如《靈樞》曰:手少陰三焦主乎上,足太陽三焦主乎下,已是兩三焦矣。《難經·三十一難》:上焦在胃之上,主內而不出;中焦在胃中脘,主腐熟水穀;下焦在臍下,主分別清濁。又云: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此論三焦為有形之物。又云:兩腎動氣,是三焦之本,此論三焦為無形之氣。
白話文:
古人討論三焦時,比如《靈樞》中說:手少陰經絡所屬的三焦主宰人體上部,足太陽經絡所屬的三焦主宰人體下部,這已經有了兩個三焦。
《難經·三十一難》中說:上焦位於胃的上方,主宰體內的氣血津液運行而不外泄;中焦位於胃的中脘,主宰食物的消化吸收;下焦位於臍下,主宰清陽之氣和濁陰之氣的分別。
又說:三焦是水穀運行的道路。這些論述認為三焦是有形之物。
而另一方面,古人也說:兩腎推動氣血運行,是三焦的根本。這又認為三焦是無形的氣。
在《難經》一有形,一無形,又是兩三焦。王叔和所謂有名無狀之三焦者,蓋由此也。至陳無擇以臍下脂膜為三焦;袁淳甫以人身著內一層,形色最赤者為三焦;虞天民指空控子為三焦;金一龍有前三焦後三焦之論。論三焦者,不可以指屈,有形無形,尚無定論。何得雲手無名指之經,為手少陽三焦之經耶(先生《醫林改錯》一書,雖未盡合,而所辨臟腑各節,足為千載以誤傳誤者當頭一棒,故錄之)。
白話文:
《難經》中論述的三焦,一有形,一無形,它們又分別指的是上焦、中焦、下焦。王叔和所說的「有名無狀」的三焦,正是源於此。
後來,陳無擇將臍下的脂膜部位定義為三焦;袁淳甫則認為人體內層最為紅潤的部分是三焦;虞天民將空腔的意思中的「空」理解為三焦;金一龍提出了「前三焦、後三焦」的說法。
對於三焦的討論,沒有明確的定論,既有認為是有形的,又有認為是無形的。因此,何能斷言手上的無名指經絡就是手少陽三焦經絡呢?(先生在《醫林改錯》一書中,雖然有部分觀點有待商榷,但其對臟腑各個部位的辨析,對於長久以來被誤傳的錯誤觀念來說,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因此在此將其部分內容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