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匯參銅人圖說》~ 附傳小兒初生拔毒奇方(兼治痧症屢試屢效)
附傳小兒初生拔毒奇方(兼治痧症屢試屢效)
1. 附傳小兒初生拔毒奇方(兼治痧症屢試屢效)
初生小兒,於三朝日,用雞蛋白調水粉,放在手心,摩擦小兒腰俞、陽關、命門等穴,須臾有毛出如發而粗,長分許,不必拔動,照方連擦三日,毛自脫落,黏於裡衣,依此擦過,可除先天胎毒,痘疹輕稀,令兒易於長養。此法方書不載入,所罕聞傳自閩中老嫗,試之屢驗,但毛之疏密稍有不同。
初不解其何故,曾經函詢格致報館,據答考證,西書多種亦未道其所以然。予繼思病症之險者,如羊毛痧、羊毛瘟、羊毛疔及七十二種痧症,本不宜有毛之處,而忽焉見毛,或紅,或白,或黑,危在旦夕,或手足直硬麻木,身發寒熱,或不寒熱而心胸脹痛,神昏,或喉痛,腰腹作脹,或腰中如帶捆住,或指甲青黑,上吐下瀉,或不青黑,不吐瀉,不看。
頭頂有細紅毛,急拔去,一面用多年旱菸袋,取筒內煙屎油沖水服之,如味甜而不辣,或不甜不辣,即是對症,隨將煙神沖服,可稱仙丹(按:煙油又有一方,如被蛇咬者,用煙油沖服,可免毒氣攻心)。惟忌食飯粥,只宜酌食蕎麥。若飲油味辣者,須另辨別症。
又凡遇此等痧症,用雞蛋白擦前心(指中庭穴)、背心(指肺俞穴)、兩腰眼(即左右兩腎部位)、尾脊(指腰俞穴)五處,每處擦三、四次,如雞蛋白三四分,放在手心輕力擦完為一次。如有脹痛,即在脹處擦之,擦後又脹再擦自安,擦出黑白毛,或如雞毛管樣不可拔動,用新棉花鋪毛上,毛落黏棉。擦後量力放生,以免復發。
若用刀針挑刮,不能拔除病根,不如此法多擦自住。此統治七十二痧症之妙法也。夏秋之交,脾濕交盛,滯其升降之機,則濁反厥逆於上,清反抑陷於下,厄於此症者多。尚祈□大君子將此法廣為傳布,俾眾周知,尤令窮鄉僻壤不能延醫服藥者,自知急救之方,益人實非淺鮮。
按:此與小兒擦背法,事同一律。特小兒胎毒秉先天,由漸而深,痧毒由於後天感染而成,其發速而其患較劇耳。
白話文:
這個是關於新生兒在出生三天後去除胎毒的奇特療法,同時也能治療痧症,經過多次嘗試,效果顯著。具體方法如下:
對於剛出生的嬰兒,在第三天的時候,可以用雞蛋清混合一些水粉,然後將這混合物放在手掌心,再摩擦嬰兒的腰部俞穴、陽關穴、命門穴等位置。不久後,會發現像頭髮一樣粗的毛髮出現,約一分長。不用特別去拔這些毛髮,只要按照上述方法連續擦三天,這些毛髮會自然脫落,並黏附在嬰兒的衣服裏面。這樣做可以去除嬰兒從母體帶來的胎毒,使得嬰兒長出的疹子輕微且稀少,使孩子更容易成長茁壯。這個方法在一般的醫書上並沒有記載,是由福建地區的一位老婦人口述傳下來的,經過多次實踐,效果明顯,只是毛髮的疏密程度可能有些許差異。
初時不明白為何會有這種現象,曾經寫信到科學雜誌社求解,根據回覆,西方的醫學書籍也無法解釋其中原因。但想到有些疾病危險性極高,例如羊毛痧、羊毛瘟、羊毛疔以及72種痧症,這些疾病通常在本不應該長毛的地方忽然長出毛髮,毛髮可能是紅色、白色或黑色,病情隨時可能惡化。患者可能手腳僵硬麻木,身體忽冷忽熱,或者雖然不冷熱,但是心胸脹痛、神智混亂,或者喉嚨痛、腰腹脹痛,或者腰部像被束縛,或者指甲變青黑色,上下吐瀉,或者指甲不青黑,不吐不瀉。
如果在頭頂發現纖細的紅色毛髮,要立即拔除,同時使用多年的旱菸鬥,取出菸鬥內的菸油,用水沖泡服用,如果味道是甜的且不辣,或者不甜不辣,就是對症下藥,隨即服用,效果堪比仙丹。但要注意不要吃飯和粥,可以適量食用蕎麥。如果喝菸油感覺味道辛辣,那就要考慮其他病情。
對於這類痧症,可以使用雞蛋清擦抹胸口(中庭穴)、背部(肺俞穴)、腰部兩側(左右兩腎部位)、尾椎(腰俞穴)這五個地方,每個地方擦拭3-4次,每次使用雞蛋清約3-4分,放在手掌心輕輕摩擦,直到摩擦完畢。如果有脹痛感,就在脹痛的地方擦抹,擦完後如果還脹痛,就再擦一次,直到舒緩。擦出的毛髮,不管是黑色、白色,還是像雞毛一樣,都不用刻意去拔,用新棉花鋪在毛髮上面,讓毛髮自然脫落在棉花上。擦抹後,要量力而行,避免病情復發。
如果使用刀或針來挑刮,是無法根除病根的,不如用這個方法多次擦抹,病情自然會好轉。這是治療72種痧症的絕妙方法。在夏秋之交,脾臟濕氣旺盛,影響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導致渾濁之氣向上反逆,清潔之氣向下抑制,因此容易發生此症。希望有德行的君子能夠廣泛傳播這個方法,讓大家都知道,特別是在偏遠貧困的地區,無法請醫生開藥的人們,能夠自我急救,確實能救很多人。
另外,這個方法和幫小孩擦背的方法原理相同。只是小孩的胎毒來自先天,由輕微逐漸加重,而痧毒是由後天感染造成的,發病迅速且病情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