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卷之三 (1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8)

1. 膏藥門

萬安膏,此方乃修德堂望林氏創,屢試屢驗,百發百中之奇方也。

川烏,草烏,歸尾,蝦蟆,巴豆,白及,大黃,血餘,連翹,蜂房,白蘞,川山甲,蒺藜,木鱉子,何首烏(各一兩)槐、柳、桑、榆、椿、桃等枝(以上各一兩)

上芝麻油七斤,將藥入油泡,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然後用火炸黑枯色,去渣淨,入飛過黃丹三斤,用槐條攪,令煙盡,滴水成珠,待溫再入乳香、沒藥、血竭各一兩,麝香一錢,研末,攪令均入水中退火毒,或絹、或紙憑意攤貼。無論跌打損傷,瘡毒痞塊,背寒腫痛等症,貼之大有神功。

混元膏,(王永光方),治一切癱瘓,損傷跌打、筋骨疼痛神效。

香油(八斤),良薑(一斤),穿山甲(一斤)

上二味入油炸至枯焦,去渣,入官粉四斤,離火候溫再入乳香、沒藥、兒茶、血竭各二兩,麝香三錢,共為細末,入鍋內攪均,不必退火毒,任用。百發百中。

狗皮膏,貼痞疾,氣塊,身體口內生疳。

秦艽,三稜,莪朮,蜈蚣(各五錢),當歸,大黃,黃連(各三錢),穿山甲(十四片),全蠍(十四個),木鱉子(七個),巴豆(五錢,連皮打破)

真香油二斤十兩,將藥泡油內,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炸藥黑色撈出,將渣搗極細爛聽用,復將藥上火,入飛過黃丹一斤二兩,用槐條攪均,滴水成珠,將前研藥渣入膏內,再入阿魏、蘆薈各三錢,阿膠一兩,麝香一錢,冰片二錢,乳香、沒藥各二錢,共研極細,候膏溫將藥入內攪均,磁罐秘收,再勿見火,用時狗皮攤,每張重七錢貼患處,三日發熱,七日腹內覺痛,十日大便下膿血。一張可貼一百二十日。

惟忌生冷、腥膻、硬物一百日。

封臍膏,專貼夏月小兒、大人失其蓋被及至肚腹不調,以此預先貼肚臍一張,則無肚腹瀉痢等症。

穿山甲(五錢),木鱉仁(三錢),香油(一斤)

將油入鍋內,炸藥黑色,去渣下黃丹七兩,攪滴水成珠,後下乳香、沒藥各二錢半,冷溫下麝香一分,攪均任意攤貼。

疔毒諸瘡膏(孫望林創建方),蘇油(八兩),豬油(四兩)

上將二味熬,俟豬油枯濾去渣,入人筋洗淨二錢,頭髮二錢,將二味炸化盡,再入陀僧研細四兩,槐條攪令煙盡,滴水成珠,住火,再入松香淨末四兩,攪均看火候足,入水內去火毒,收貯遇症攤帖效。

紅玉膏(修德堂方),貼惡瘡,疔毒,乳花無名等症,痛不可忍者。

用香油二十兩熬滾,入雞蛋十個,炸黑枯撈去,入頭髮五錢(炸令盡),再入黃臘五兩化開,住火,看鍋內四邊油完,下飛過黃丹五兩,上攪均成膏,憑用攤貼。

膏藥方,治水瀉痢疾。兼帖疼痛、跌打損傷。

白話文:

[膏藥類]

【萬安膏】這個配方是由修德堂的望林氏所創,經過多次實驗,效果顯著,堪稱是百發百中的奇效膏藥。

藥材包括:川烏、草烏、歸尾、蝦蟆、巴豆、白及、大黃、血餘、連翹、蜂房、白蘞、川山甲、蒺藜、木鱉子、何首烏(各一兩)、槐樹、柳樹、桑樹、榆樹、椿樹、桃樹等樹枝(各一兩)。在七斤的芝麻油中浸泡這些藥材,春天需五天,夏天三天,秋天七天,冬天則需十天,之後用火炸至藥材呈黑色且枯萎,去渣淨,加入三斤的黃丹,用槐樹條攪拌至煙消,滴入水中能形成珠狀,待溫度適中後,再加入乳香、沒藥、血竭各一兩,麝香一錢,研磨成粉末,攪拌均勻後放入水中以去除火毒,然後可以選擇以絹或紙隨意鋪展貼敷。無論是跌打損傷,瘡毒痞塊,背寒腫痛等症狀,使用後皆會發揮神奇的功效。

【混元膏】(王永光的配方),對所有癱瘓、損傷跌打、筋骨疼痛有顯著療效。

香油(八斤)、良薑(一斤)、穿山甲(一斤)。將這兩種藥材放入油中炸至焦黑,去渣,加入四斤的官粉,待溫度適中後再加入乳香、沒藥、兒茶、血竭各二兩,麝香三錢,全部研磨成細末,再攪拌均勻,即可隨時使用。

【狗皮膏】適用於治療痞疾,氣塊,以及身體和口內生瘻。

藥材包括:秦艽、三稜、莪朮、蜈蚣(各五錢)、當歸、大黃、黃連(各三錢)、穿山甲(十四片)、全蠍(十四個)、木鱉子(七個)、巴豆(五錢,連皮打破)。將真香油二斤十兩倒入鍋中,將藥材浸泡在油中,春天需五天,夏天三天,秋天七天,冬天則需十天,炸藥至黑色後取出,將渣滓搗碎至極細,再將藥材回鍋,加入一斤二兩的黃丹,用槐樹條攪拌均勻,滴入水中成珠狀,將之前研磨的藥渣加入膏藥內,再加入阿魏、蘆薈各三錢,阿膠一兩,麝香一錢,冰片二錢,乳香、沒藥各二錢,全部研磨至極細,待膏藥溫度適中後將藥材加入膏藥內攪拌均勻,放入磁罐密封保存,不再接觸火源,使用時將膏藥鋪在狗皮上,每張膏藥重七錢,貼在患處,三日後會感覺到發熱,七日後會感覺到腹內疼痛,十日後會有大量膿血排出。一張膏藥可使用一百二十日。

在此期間,應避免生冷、腥羶、硬物一百日。

【封臍膏】專門用於夏季,對於因蓋被不足導致大人、小孩肚子不舒服的情況,提前將膏藥貼在肚臍上一張,可以有效防止拉肚子等症狀。

藥材包括:穿山甲(五錢)、木鱉仁(三錢)、香油(一斤)。將油倒入鍋中,炸藥至黑色,去渣,加入七兩的黃丹,攪拌均勻,滴入水中成珠狀,再加入乳香、沒藥各二錢半,待溫度適中後加入麝香一分,攪拌均勻後隨意鋪展貼敷。

【疔毒諸瘡膏】(孫望林創建的配方),蘇油(八兩)、豬油(四兩)。將這兩種油熬煮,待豬油完全溶解後去渣,加入清潔的人筋二錢、頭髮二錢,炸至完全溶解,再加入陀僧研細四兩,用槐樹條攪拌至煙消,滴入水中成珠狀,停止加熱,再加入四兩的松香淨末,攪拌均勻,觀察火候足夠後,放入水中去除火毒,儲存以備不時之需。

【紅玉膏】(修德堂的配方),適用於惡性瘡瘍、疔毒、乳花無名等症狀,尤其是痛到無法忍受的情況。

使用香油二十兩熬煮,加入十個雞蛋,炸至黑色並撈出,加入五錢的頭髮(炸至完全溶解),再加入五兩的黃臘使其溶解,停止加熱,待鍋內四周油份消失後,加入五兩的黃丹,攪拌均勻成膏,隨意鋪展貼敷。

【膏藥方】適用於水瀉、痢疾,同時可以緩解疼痛、跌打損傷。

藥材包括:豬毛(三斤,用清水清洗乾淨並曬乾)、松香(三斤,烤過)。將這兩種藥材放在鐵鍋內,將鍋直立放置在鐵條上,用火燒至成珠狀,只需使用四兩。加入半斤的蔥、半斤的蒜、半斤的薑,搗碎並榨成汁。再加入二斤的定油,十二兩的黃丹(需飛過),炒製後加入一錢五分的潮腦。將汁油先倒入鍋中,熬煮至煙消,再加入黃丹,熬煮至滴入水中成珠狀,待溫度適中後,再加入潮腦、毛灰,攪拌均勻後鋪展貼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