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卷之一

2. 中風門

通關散,治中風不語,不省人事,牙關緊閉,湯水不入者,以此吹之。

生南星,生半夏,豬牙皂(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少許吹鼻內。有嚏可治,無嚏不可治。

又通關散,治中風痰厥、昏迷卒倒、不省人事欲絕者。

用巴豆去殼,紙包捶油,去豆不用,用紙捻作條送入鼻內。或加牙皂末尤良;或用前紙條燒煙燻入鼻內亦可。

大秦艽湯,治卒中風酸厥,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語言微澀症。

秦艽,石膏(生,各一錢),川芎,當歸,茯苓,生地,熟地(各八分),白芍,羌恬,獨活,白朮(各六分),防風,黃芩(各七分),白芷,細辛(各五分),甘草(三分)

用水二鍾煎一鍾,去渣溫服。時遇天陰加生薑七片,如心下痞滿加枳實一錢。此是秋冬之藥,如春夏時,加知母一錢煎服立效。

又方,治厥不省人事,六脈俱閉。

用折絹子的紙卷捻點菸熏入鼻內,久則火痰吐出甚效。

口眼歪斜方,蓖麻子研爛,右歪塗左邊,左歪塗右邊,一經復正即速洗去,神效。

治中風半身不遂效方

石斛,牛膝,木爪,當歸,白芍(各三錢)

上用煮酒煎,溫服。

治風癱怪方(呂道人),用油核桃(搗爛如泥)黃蠟(各三錢)

上二味滾黃酒沖服,出微汗。停三日又進一次,各用四錢照前沖服。又停三日再服一次。三次服完全愈。

史國公浸酒方,專治左癱右瘓,半身不遂,四肢麻木,骨節疼痛,諸般寒濕風氣。

當歸,羌活,松節,秦艽,防風(去蘆),川牛膝,晚蠶砂,虎脛骨(酒浸一日,焙乾酥炙),萆薢(各二兩),枸杞子(五兩),干茄根(八兩,飯鍋蒸熟)

用東酒一斗,絹袋盛藥入酒肉,封固,停十日飲。取時不可面向壇口,恐藥氣衝入眼目。飲酒無間斷,飲盡將藥曬乾研末,米糊丸梧桐子大,空心酒下。

白丸子藥,專治男、婦手足癱瘓,風痰壅盛,嘔吐涎沫及小兒驚風,婦人血風

生半夏(水洗,七兩),生南星(二兩),白附子(生,二兩),生川烏(去皮臍,五錢)

上共為細末,以生絹袋盛,於井水內擺出。如未出者,更以手揉。有渣再研細末,更以袋盛,擺盡為度。置磁盆中日曬夜露,至曉撒去舊水再加新水,每日換水攪。時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曬乾後若玉片,研末,以糯米粉打稀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薑湯送下。如癱瘓風症,溫酒下;小兒驚風,薄荷湯送下三五丸可也。

又一方,治風痹四肢攣急。

用薏苡仁、大粳米等分煮粥,空心食之。久服即愈。

清痰順氣湯,專治口眼喎斜症。

南星(薑製),貝母,陳皮,蒼朮(米泔浸炒),官桂,防風,荊芥,黃芩(酒炒),黃連(酒炒),半夏(薑製),瓜蔞仁,甘草(各等分)

白話文:

通關散:這個藥方用來治療中風導致的失語、昏迷不醒、牙關緊閉、無法進食的狀況,使用方法是把藥粉吹入鼻孔。 藥材:生南星、生半夏、豬牙皂(各等量)。 製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取少量吹入鼻孔。如果病人打噴嚏,就表示可以治療;如果沒有打噴嚏,就表示無法治療。

又通關散:這個藥方用來治療中風引起的痰厥、昏迷、突然倒地、失去意識、危在旦夕的狀況。 藥材:巴豆(去殼,用紙包起來捶打出油,去掉豆子不用),紙捻(可用牙皂末加強效果,或將紙條點燃,用煙燻入鼻孔)。 製法:將紙條塞入鼻孔。

大秦艽湯:這個藥方用來治療中風引起的酸痛、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說話困難等症狀。 藥材:秦艽、生石膏(各一錢)、川芎、當歸、茯苓、生地、熟地(各八分)、白芍、羌活、獨活、白朮(各六分)、防風、黃芩(各七分)、白芷、細辛(各五分)、甘草(三分)。 製法:用水兩碗煎成一碗,去渣溫服。天氣陰冷時可加生薑七片。如果胸悶,可加枳實一錢。這個藥方適合秋冬季節服用,春夏季節服用時,可加入知母一錢,效果會更好。

又方:這個藥方用來治療昏厥不醒、脈搏全無的狀況。 製法:將紙捲起來點燃,用煙燻入鼻孔,很快就會將痰吐出,效果非常好。

口眼歪斜方:用蓖麻子磨成泥狀,如果右邊歪斜就塗在左邊,左邊歪斜就塗在右邊,一旦恢復正常就立刻洗掉,效果神奇。

治中風半身不遂效方: 藥材:石斛、牛膝、木瓜、當歸、白芍(各三錢)。 製法:用酒煮開,溫服。

治風癱怪方: 藥材:油核桃(搗爛成泥)、黃蠟(各三錢)。 製法:將以上兩味藥用熱黃酒沖服,會微微出汗。停三天後再服用一次,用量為四錢。再停三天,再服用一次。三次服完就可以痊癒。

史國公浸酒方:這個藥方專門治療左癱右瘓、半身不遂、四肢麻木、關節疼痛、各種寒濕風氣。 藥材:當歸、羌活、松節、秦艽、防風(去蘆)、川牛膝、晚蠶砂、虎脛骨(用酒浸泡一天後烤乾酥脆)、萆薢(各二兩)、枸杞子(五兩)、乾茄根(八兩,用飯鍋蒸熟)。 製法:用東酒一斗,將藥材放入絹袋中浸泡在酒裡,密封十天后飲用。取酒時不要面向壇口,以免藥氣衝到眼睛。飲酒要持續不斷,喝完後將藥渣曬乾磨成粉,用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酒送服。

白丸子藥:這個藥方專門治療男女手足癱瘓、風痰壅盛、嘔吐痰涎、小兒驚風、婦女血風。 藥材:生半夏(水洗,七兩)、生南星(二兩)、白附子(生,二兩)、生川烏(去皮臍,五錢)。 製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用生絹袋裝好放入井水中擺動,如果沒散開,就用手揉搓。有渣滓就再磨細,繼續放入絹袋中擺動直到完全溶散。然後將藥粉放在瓷盆中,白天曬太陽,晚上露宿,每天早上倒掉舊水換新水並攪拌。春天五天、夏天三天、秋天七天、冬天十天后,將水倒掉,曬乾後會像玉片,再磨成粉,用糯米粉打成稀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薑湯送服。如果治療癱瘓風症,用溫酒送服;治療小兒驚風,用薄荷湯送服三到五丸即可。

又一方:這個藥方用來治療風濕痹痛導致的四肢攣縮。 製法:用薏苡仁和大粳米等量煮粥,空腹食用。長期服用就會痊癒。

清痰順氣湯:這個藥方專門治療口眼歪斜症狀。 藥材:南星(薑製)、貝母、陳皮、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官桂、防風、荊芥、黃芩(用酒炒)、黃連(用酒炒)、半夏(薑製)、瓜蔞仁、甘草(各等量)。 製法: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