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卷之五(外科)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外科) (1)

1. 癰疽門

凡人初覺癰疽、發背,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上,立視候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疽頭處。取獨頭蒜切片如三個錢厚,安在頭上,用大艾三壯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方發一二日者,十灸十愈;三四日者,六七愈;五六日者三四愈。

過七日則不可灸矣。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用大蒜成膏,作餅子鋪上,聚艾燒之亦能安也。若背上初發赤腫,內有一粒黃如粟米者,即用獨蒜切片,如前灸法治之。次日去痂膿自潰也。

追風通氣散,治癰疽、發背、腦疽、流注、腫毒,救壞病,活死肌,彌患於未萌之前,拔根於即愈之後。此藥順氣、勻血、扶植胃土,不傷元氣,滌盪邪穢,自然通氣,不生變症。兼治打傷、疝氣、腳氣、諸氣、痞寒、腰痛、一切痰飲等症。

當歸何首烏木通赤芍白芷,小茴香烏藥枳殼(麩炒),甘草(各等分)

水二鍾,煎一鍾,溫服。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

槐花酒(李永福方)

治百種瘡毒,初覺頭腦面目及身上下有瘡,腸風痔漏或中毒,眼花頭暈、口乾舌苦、心驚背熱、四肢麻木,覺有紅腫在背等症。

槐子(二兩,或槐花四兩炒),胃寒人不可服,煮東酒一斤,煎一二滾去渣,乘熱服之,汗出即愈。如不退照前再服一劑,縱成膿者無不愈矣。

三聖錠,治初起無名大瘡、疔毒,上之能消。

石灰(水飛細末,一斤),蝸牛(五十個),馬齒莧(絞汁多些,曬乾作錠)

用水醋研上瘡,初覺便上五日,後留頂圈上,干則又換。新起未傳經者能消,已傳經者出膿亦斂。

移山倒海,(靈佑宮胡方),地牯牛(四十九個),麝香(一分),蟾酥(三分)

上為細末,丸如黍米大,硃砂為衣。凡腫毒以一丸水研,用新筆點藥,從患處書引到別處,其腫處自消。如上藥處腫,將針挑被以藥按上,膏藥貼之即愈。

得命丹(王永光集),專治無名腫毒、發背、癰疽、疔毒、惡瘡、噎食轉食、水蠱、氣蠱、心疼、腹疼、大小便不通、胸脹脅滿、水瀉痢疾、天疱、楊梅、風癬、疥癩、腸風下血、男子五淋白濁、婦人赤白帶下,風濕流注並皆治之。

沉香木香乳香丁香(各五分),苦葶藶(五分),牙皂(微焙),皂礬(各三分,生用),川芎(五錢),巴豆(去油少帶油性)四錢。

上為細末,棗肉合丸,豌豆大。每服一丸,生水送下。服藥後,不可吃一切熱物,如藥不受,嘔出藥來,再服一丸。大人壯者用大些丸,弱人小兒用小丸。孕婦忌服。

腫毒方,未成膿者圈上即消,已成者即破。

驢蹄(煅成灰存性為末),蕎麥麵(各一兩),生草烏(六錢),食鹽(五錢)

上研細末,水和成餅放鍋內烙黃色,曬乾研細末,醋調,從四圍上之。

白馬婆口傳方,一人肩臂生無名腫毒瘡數月,腫痛,百藥不效,一人教用金絲木鱉一個,研末,用童便一大碗調服,次日即消。

治癰疽無頭方蜀葵花子(一粒)

新汲水吞下,須臾即破。如要多破,服三四粒有驗。

治大癰小毒初起方(修德堂方),疔瘡發背識者稀,醋研京墨繞四圍。乳香沒藥同調上,天明恰似鬼神移。

臘礬丸,癰疽已成即服此藥,護心護膜止痛。

淨黃臘(一兩),明礬(一兩,研)

用勺化開臘,再入礬末,攪均為丸,綠豆大。每服六七十丸,滾水送下,一日三服。三日後每日一服。外科聖藥。用硃砂為衣更效。

忍冬花金銀花(一斤),粉甘草(二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黃酒送下,每日服三次。

一方,金銀花四斤,搗爛放罐內,水三碗、東酒三碗煎十餘沸,去渣取汁熬膏,滴水不散。再入甘草末二兩合一處曬乾,酒打麵糊為丸,綠豆大。每服八九十丸,黃酒送下或滾水亦可。

一方,治癰疽。

葵花搗爛敷患處。乾者為末蜜調搽之。

夏枯膏,治癰疽發背、無名腫毒、瘰癧馬刀等瘡。

夏枯草,去根,莖、葉搗爛,取汁熬膏貼之。破者,白滾水調服二三茶匙尖,茶用。

治癰疽及貼骨痛不破者白丁香(即麻雀糞)

唾黏在腫癤軟處自穿,一頭尖而堅者乃雄雀糞方妙。

治蛇頭瘡(即指上長),人糞、黃泥合一處,搗爛,裹患處即安。

治諸毒惡瘡蒲公英,金銀花(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熱黃酒調服。

治諸瘡癤扎內長出胬肉烏梅去核搗爛,加蜜少許,攤貼即清。

治一切瘡久不收口者,蜂房,蛇蛻皮,亂髮(各等分,俱燒灰存性)

為細末,每服一錢,水調服。

治癰疽真人活命引,此方專治一切癰疽、腫毒、發背、惡瘡初起,二服即消,已成易潰。其效如神。

川山甲(蛤粉炒黃),防風,赤芍,甘草,沒藥(去油培),白芷(以上各六分),歸尾(一錢),乳香(一錢),天花粉(八分),荊芥(一錢),川貝母(八分),陳皮(去白,三錢),金銀花(三錢)

其十三味,用無灰酒三茶鍾,煎三五滾溫服。瘡在上部食後服,在下部食遠眼,服藥之後再用酒三小鐘即愈。

皂角刺(炒)八分,在外用,要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