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卷之二 (13)
卷之二 (13)
1. 麻木門
醉仙散,治癘風遍身麻木。
胡麻子,牛蒡子,枸杞子,蔓荊子(炒,各一兩),白蒺藜,瓜蔞根,苦參,防風(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一兩五錢入輕粉二錢拌勻,每服一錢,茶清調,晨午各一服,至五七日於牙縫中出臭涎,令人如醉或下膿血,病根乃去。當量人病之輕重虛實用,如病重者須先以再造散下之,侯元氣將復,方用此藥。只可食淡粥時菜,余物切忌。
通天再造散,治大麻風惡疾。
鬱金(五錢),大黃(煨),皂角刺(黑大者,炒,各一兩),白牽牛(六錢,炒半生半熟)
上為末,每服五錢,日未出時,面東以無灰酒調下。
人參益氣湯,治五六月間兩手麻木,四肢困倦,怠惰嗜臥,乃濕熱傷元氣也。
黃耆(八錢),人參,生甘草(各五錢),炙甘草(二錢),升麻(二錢),柴胡(二錢五分),芍藥(三錢),五味子(一百二十粒)
每服用二錢、水二鍾煎一鍾,去渣空心服,服後少臥,於麻痹處按摩,屈伸少時,午飯前又一服,日二服。
防風湯,治血痹,皮膚不仁。
防風(二錢),桂心,秦艽,赤芍藥,杏仁(去皮尖),黃芩,甘草(炙),赤茯苓,川獨活(各一錢),川當歸(去蘆毛,一錢半)
水二鍾、生薑五片,煎一鍾,不拘時服。一方有葛根、麻黃,無獨活、赤芍。
蔓荊實丸,蔓荊實(去浮皮,七錢五分),枳殼(麩炒),蒺藜子(炒去刺),白附子(炮),桔梗(炒),羌活,防風(各五錢)
共為末聽用,再以牙皂角八兩打碎,水煮數沸去渣,少對白麵熬成膏,合上末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滾水送下。
白話文:
【麻木門】
醉仙散,用於治療痲瘋導致全身麻木。
胡麻子、牛蒡子、枸杞子、蔓荊子(炒過,各一兩)、白蒺藜、瓜蔞根、苦參、防風(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一百五十公克加入輕粉四十公克拌勻。每次服用十公克,以茶水調和,每日早晚各一次。服用五到七日後,會在牙縫中排出異味分泌物,可能使人感到如醉般的狀態,或是排出血膿,這表示病根正在被清除。應根據病情輕重和患者體質來調整藥量。若病情嚴重,需先使用再造散進行治療,待元氣恢復後,再使用此藥。飲食上只能食用清淡的粥和蔬菜,其他食物應完全避免。
通天再造散,用於治療嚴重的痲瘋病。
鬱金(五錢)、大黃(炒過)、皁角刺(黑色大的,炒過,各一兩)、白牽牛(六錢,炒半生半熟)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錢,在太陽尚未升起的時刻,面向東方,以無灰酒調和服用。
人參益氣湯,用於治療五六月份出現的雙手麻木,四肢疲倦,無力且嗜睡,這是濕熱損傷元氣的症狀。
黃耆(八錢)、人參、生甘草(各五錢)、炙甘草(二錢)、升麻(二錢)、柴胡(二錢五分)、芍藥(三錢)、五味子(一百二十粒)
每次取用二十公克,以兩碗水煎煮成一碗,濾掉藥渣空腹服用,服用後稍作休息,並在麻木部位進行按摩,稍微活動,午餐前再服用一次,每日兩次。
防風湯,用於治療血痹,皮膚失去知覺。
防風(二錢)、桂心、秦艽、赤芍藥、杏仁(去皮尖)、黃芩、甘草(炙)、赤茯苓、川獨活(各一錢)、川當歸(去蘆毛,一錢半)
以兩碗水、五片生薑煎煮成一碗,不限定時間服用。另一種配方中包含葛根、麻黃,但不含獨活、赤芍。
蔓荊實丸,蔓荊實(去浮皮,七錢五分)、枳殼(麩炒)、蒺藜子(炒去刺)、白附子(炮)、桔梗(炒)、羌活、防風(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備用,再取牙皁角八兩敲碎,用水煮沸數次後去掉渣滓,再加入少量的小麥粉熬成膏狀,與藥粉混合搓成小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二十粒,飯後以熱水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