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卷之二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2)

1. 自盜汗門

白龍湯,治男子遺精、女子夢交、自汗等症。

桂枝,白芍(酒炒),龍骨(煅),牡蠣(煅,各三錢),甘草(炙,二錢)

水二鍾、棗二枚,煎八分溫服。

又方,治自汗。

何首烏研末,用唾津調貼臍,滿則汗止。

一方,舊薄席燒灰,黃酒調服三錢愈。

三仙酒,黃耆(蜜炙),白芍(酒炒,各五錢),桂枝(三錢)

水二鍾,煎八分溫服。

當歸六黃湯,治盜汗。

當歸,黃耆(各一錢),生地黃,熟地黃,黃柏,黃芩,黃連(各七分)

水二鍾,煎一鍾,通口服。

又方,治氣血兩虛盜汗。

當歸,生地,熟地,白芍(酒炒),白朮,茯苓,黃芩(炒,各一錢),人參(五分),黃柏,知母,陳皮(各八分),甘草(三分),浮小表(二錢)

水二鍾,棗二枚,煎八分服。

一方,治自汗盜汗。

五倍子(研末)

以唾調填滿臍中,用帛束定一宿即止。

又方,香白芷不拘多少研末,用唾調敷臍上即止。

椒目散,治盜汗日久不止。

花椒目,麻黃根(各等分,研細末)

每服一錢,無灰酒調,食後服。

白朮散,治夜多盜汗,四肢作痛,飲食少進,面黃肌瘦。

白朮(一斤),浮麥(四兩),水(二斤)

共煮水乾,去浮麥不用,將白朮焙乾為末,每服二三錢,另煎浮麥湯調下。

一方,五倍子研末,用人乳調,蒸熟,丸如龍眼大。每用一丸入臍,核桃殼蓋之,以捐帛縛定一宿即止。

又方,用枯白礬一二錢為末,津唾調塞臍內,以膏藥封之即止。

一方,治盜汗。

母雞一隻,不用鐵器以瓷碗片殺之,取淨內物,入浮小麥灌滿,煮三炷香為度,不用鹽,勿與人嘗,連湯食完即效。

白話文:

【白龍湯】,用於治療男性遺精、女性夢交及自汗等症狀。

藥方成分有:桂枝,白芍(經過酒炒製),龍骨(煅燒過),牡蠣(煅燒過,各三錢),甘草(炙過,二錢)。

用水二杯,加入兩顆棗,煎至剩下八分,溫熱服用。

【另一方】,專治自汗。

使用何首烏研磨成粉,用口水調和貼在肚臍,汗出的情況就會停止。

【一方】,將舊薄席燒成灰,用黃酒調和服用三錢,病情可以痊癒。

【三仙酒】,黃耆(蜜炙),白芍(酒炒,各五錢),桂枝(三錢)。

用水二杯,煎至剩下八分,溫熱服用。

【當歸六黃湯】,用於治療盜汗。

藥方成分有:當歸,黃耆(各一錢),生地黃,熟地黃,黃柏,黃芩,黃連(各七分)。

用水二杯,煎至一杯,全口服用。

【另一方】,治療氣血兩虛引起的盜汗。

藥方成分有:當歸,生地,熟地,白芍(酒炒),白朮,茯苓,黃芩(炒,各一錢),人參(五分),黃柏,知母,陳皮(各八分),甘草(三分),浮小表(二錢)。

用水二杯,加入兩顆棗,煎至剩下八分,服用。

【一方】,治療自汗盜汗。

五倍子(研末)

用口水調和塗抹在肚臍中,用布綁緊一晚,汗出的情況就會停止。

【另一方】,香白芷不限量研末,用口水調和塗抹在肚臘上,汗出的情況就會停止。

【椒目散】,治療盜汗日久不止。

藥方成分有:花椒目,麻黃根(各等分,研細末)。

每次服用一錢,用無灰酒調和,飯後服用。

【白朮散】,治療晚上盜汗多,四肢疼痛,食慾不振,面色黃瘦。

藥方成分有:白朮(一斤),浮麥(四兩),水(二斤)。

一起煮到水分乾,去掉浮麥不用,把白朮烘乾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三錢,另外用浮麥煎湯調服。

【一方】,五倍子研末,用人奶調和,蒸熟,做成龍眼大小的丸子。每次用一丸放入肚臍,用核桃殼蓋住,用布綁緊一晚,汗出的情況就會停止。

【另一方】,使用枯白礬一二錢研成粉末,用口水調和塞在肚臍內,用膏藥封住,汗出的情況就會停止。

【一方】,治療盜汗。

用一隻母雞,不用鐵器,用瓷碗片殺死,取出乾淨的內臟,放入浮小麥灌滿,煮三炷香的時間,不用加鹽,不要讓人品嘗,連湯帶肉吃完整個,就能見效。

2. 眩暈門

清暈化痰湯,治頭目眩暈。

橘紅,半夏(薑製),茯苓(各一錢五分),甘草(三分),枳實,南星(薑製),防風,細辛(各六分),黃芩(酒炒),川芎(各八分),白芷,羌活(各七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溫服。以此作丸亦可。

氣虛加人參、白朮各七分,血虛加川芎、當歸各八分,有熱加黃連六分。

芎藭丸,治風。頭旋眼目昏痛,眩暈倦怠心忪。

芎藭,前胡,人參,白殭蠶(炒,各一兩),防風,天麻(酒浸焙),蔓荊子(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溫酒調下。

菊花散,治一切風,頭目昏眩,面浮腫。

菊花,羌活,獨活,牛藭子(各一錢),炙甘草(五分),旋覆花(一錢)

水二鍾,生薑三片,煎一鍾,食遠服。

芎術除眩湯,治感濕、感寒、頭重眩暈。

附子(生),白朮,川芎(各五錢),官核(三錢五分),甘草(二錢五分)

水二鍾,姜七片,煎八分,食前服,每服三錢。

白話文:

【眩暈門】

【清暈化痰湯】,用於治療頭部及眼睛的眩暈感。

藥方包含:橘紅、薑製半夏、茯苓(各約5公克),甘草(約1公克),枳實,薑製南星、防風、細辛(各約2公克),酒炒黃芩、川芎(各約3公克),白芷、羌活(各約2.5公克)。

用兩碗水與三片薑煮至剩八分之一,溫熱時服用。也可以將此配方做成藥丸服用。

若氣力不足,可增加人參、白朮各約2.5公克;若血液不足,則可增加川芎、當歸各約3公克;若有熱症,可增加黃連約2公克。

【芎藭丸】,用於治療風邪導致的頭部旋轉感、眼睛模糊疼痛,以及眩暈、疲倦和心悸。

藥方包含:芎藭、前胡、人參、炒白殭蠶(各約30公克),防風、酒浸焙天麻、蔓荊子(各約15公克)。

將以上材料磨成細粉,每次服用約6公克,飯後以溫酒送服。

【菊花散】,用於治療所有風邪引起的頭部及眼睛眩暈,以及面部浮腫。

藥方包含:菊花、羌活、獨活、牛藭子(各約3公克),炙甘草(約1.5公克),旋覆花(約3公克)。

用兩碗水與三片生薑煮至剩一碗,飯後一段時間服用。

【芎術除眩湯】,用於治療因受潮或受寒而引起的頭部沉重及眩暈。

藥方包含:生附子、白朮、川芎(各約15公克),官核(約10.5公克),甘草(約7.5公克)。

用兩碗水與七片薑煮至剩八分之一,飯前服用,每次服用約9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