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選秘》~ 卷五 (10)
卷五 (10)
1. 卷五
痘以紅為貴,有圈紅、噀紅、鋪紅之別。圈紅者,一線紅圈緊附痘根,最為佳兆;噀紅者,痘根血色隱隱散漫,亦氣不收之故,速宜大補氣血;鋪紅者,一片平鋪,無痘之處亦紅,所謂地界不分。若兼不惡寒,口臭而渴,小便臊而短,大便燥而結,內熱有據,宜白虎地黃湯以利之,熱退身涼即宜平補,不可多劑。又有一種錫光痘,身涼不溫,色白不紅,此乃陽虛陰象也。
宜大補氣血,附、桂同施,氣足陽回,痘根紅而漿稠痂結矣。又有一種根無紅盤,頂含黑水者,乃陽氣大虛,陰氣凝結,亦宜大補元煎兼用桂、附,黑水化而為膿矣。
痘有五泡,曰水泡、膿泡,灰泡、紫泡、血泡;痘有五陷,曰白陷、灰陷、血陷、紫陷、黑陷。水泡者,皮薄而明,經言氣熱生水,要知清漿皆水,何以不成膿?火少故也。必當薑、桂、附子等藥大劑陡進,水必成膿,若誤用涼藥作瀉後,轉為白陷。膿泡失治則破流膿水,灰泡失治轉為灰陷,二症亦宜參、熟、附、桂,大劑多進。
若有小顆粒發出,謂之子救母生,意在焉。血泡者,乃氣虛,非血熱亦宜大補元陽,否則變為血陷。紫泡者,其症有二:紫中帶青者,亦因氣虛不能攝血,陰血凝結而成,其人必身倦惡寒,舌苔白,飲食不多,大小便清白,速宜大補元陽,否則變為紫陷。又有一種紫黑焦枯者,乃純陽無陰之症。
其人必口乾惡熱,小便短,大便結,此實火也,宜清涼解毒。白虎地黃湯酌和大黃以行之。但得線漿尚可望生,失治轉為黑陷。又有一種小兒因服涼藥,腹中作痛,嘔吐瀉痢,將成慢驚,頭面大熱,唇焦舌黑,亦似實火,此乃火不歸元之故。實火者,二便臊結;虛火者,瀉利不止,全在細心體察,方得其真。
經云:有者求之,無者求之,實者責之,虛者責之。蓋言萬病皆當體察寒熱虛實,醫治痘症可概云。實火肆用苦寒克削,以斃人性命耶!
起脹
痘至開盤,頭面腮頰亦腫,謂之起脹;至膿成漿足痘回而脹消,謂之收脹。蓋緣毒氣由內達外,此時尚在肌膚之間,故腮頰亦隨之而腫,迨至膿成漿足,毒氣盡化為膿而脹自消,亦必脾胃強健方能如此。若當起脹而不起脹,乃由元氣內虛不能送毒出外之故,宜用大補氣血之藥,少加發散。
大補元煎、大溫中飲相同服之,盤自開而脹自起。若痘未開盤而頭面先腫,乃元氣大虛,此乃虛腫,非起脹也,其痘必不能起脹,亦宜大補元氣,腫自消而脹自起。又有痘已回而腫不消,乃元氣大虛不能攝毒,餘毒留於肌肉之間,不能盡化為膿所致,亦宜大補元煎、大溫中飲相間服之,餘毒盡化而脹消矣。痘書云:痘出稠密封眼者有救,不封眼者無救,此言不確。
白話文:
[卷五]
天花(痘)以紅色為佳,紅色的種類分為圈紅、噀紅、鋪紅三種。圈紅是指一圈紅暈緊緊圍繞在痘根周圍,這是最好的徵兆;噀紅是指痘根周圍的血色隱約散開,這是氣血不足的表現,需要迅速大補氣血;鋪紅是指一片平鋪的紅色,連沒有痘的地方也紅,也就是說紅暈擴散到全身。如果同時伴有不發冷、口臭口渴、小便短少且氣味濃厚、大便乾燥結實等症狀,表示體內有明顯的熱邪,應該服用白虎地黃湯來瀉熱。熱退體涼後,再改用平和的補益藥物,不要服用太多劑量。還有一種痘疹稱為「錫光痘」,患者身體冰冷,痘疹顏色發白不紅,這是陽氣虛弱的表現。
這類情況應該大補氣血,同時使用附子、桂枝,等到氣血充足,陽氣恢復後,痘根就會發紅,痘漿也會變稠,最後結痂。還有一種痘疹,痘根沒有紅暈,頂端卻含有黑水,這是陽氣極度虛弱,陰氣凝結的表現,也應該服用大補元煎,同時使用桂枝、附子,讓黑水轉化為膿液。
天花有五種痘泡,分別是水泡、膿泡、灰泡、紫泡、血泡;也有五種痘陷,分別是白陷、灰陷、血陷、紫陷、黑陷。水泡是指痘泡皮膚薄而透明,古書上說氣熱會生水,要知道清澈的痘漿都是水,為什麼不能變成膿?是因為火氣不足。必須使用薑、桂、附子等藥物大劑量服用,才能使水泡轉化為膿泡,如果錯誤地使用寒涼藥物瀉下,就會轉化為白陷。膿泡如果治療不當就會破裂流膿水,灰泡治療不當就會轉化為灰陷,這兩種情況也應該服用人參、熟地、附子、桂枝,大劑量服用。
如果長出一些小顆粒,稱為「子救母生」,這是好兆頭。血泡是氣虛的表現,不是血熱,也應該大補元陽,否則會轉化為血陷。紫泡的症狀有兩種:一種是紫中帶青,也是因為氣虛不能攝血,陰血凝結而成,患者會感覺身體疲倦、發冷、舌苔發白、食慾不振、大小便清稀,應該迅速大補元陽,否則會轉化為紫陷;還有一種是紫黑焦枯,這是純陽無陰的表現。
患者會口乾、怕熱、小便短少、大便乾燥,這是實火,應該服用清涼解毒的藥物,例如白虎地黃湯,可以酌加些大黃以利於通便。如果痘漿仍然存在,還有希望痊癒,治療不當就會轉化為黑陷。還有一種情況是小孩服用寒涼藥物後,腹部疼痛,嘔吐腹瀉,將要變成慢驚風,頭面發熱,嘴唇乾裂,舌頭發黑,看起來像是實火,這是火不歸元的表現。實火患者二便(大小便)氣味濃厚且乾燥;虛火患者則瀉利不止,必須仔細觀察才能判斷病情。
古書上說:「有的要尋找,沒有的要尋找,實的要責備,虛的要責備。」意思是說,治療任何疾病都應該仔細觀察寒熱虛實,治療天花也同樣如此。如果遇到實火,卻大量使用寒涼藥物,就會危及生命!
起脹
天花到了痘疹開始出現的階段,頭面、腮頰也會腫脹,稱為「起脹」;等到膿液形成,痘疹成熟,腫脹消退,稱為「收脹」。這是因為毒氣由內向外擴散,此時毒氣還在肌膚之間,所以腮頰也會腫脹,等到膿液形成,毒氣完全轉化為膿液,腫脹自然消退。這也需要脾胃強健才能做到。如果該起脹卻不起脹,是元氣不足,不能將毒氣排出體外,應該服用大補氣血的藥物,稍微加些發散的藥物。
服用大補元煎、大溫中飲,痘疹就會開始出現,腫脹也會開始。如果痘疹還沒有出現,頭面卻先腫脹,這是元氣大虛,這是虛腫,不是「起脹」,痘疹一定不能起脹,也應該大補元氣,腫脹自然消退。還有一種情況是痘疹已經成熟,但腫脹卻沒有消退,這是元氣大虛,不能攝住毒氣,殘餘的毒氣留在肌肉之間,不能完全轉化為膿液,也應該服用大補元煎、大溫中飲,交替服用,直到殘餘毒氣完全轉化,腫脹消退。痘疹書籍上說:「痘疹出現後濃稠密佈,遮蓋眼睛的有救,不遮蓋眼睛的沒有救」,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