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選秘》~ 卷五 (7)
卷五 (7)
1. 卷五
痘症總論
莊在田曰:諺云:走馬看痘症,極言其變症之速也。經云:痘稟於陰而成於陽。譬之種豆,亦必天氣陽和,地土溫暖,方能發生。人身之痘亦由是也。痘之將出,全仗真陽托送,斯時培補氣血,尚且不暇,何堪克削。無如近代痘師,但見發熱,便用寒涼,無非連翹、大黃及一切涼藥,元氣乍虧,痘瘡立陷。
又云:痘之一症,有神司之。某家子本好痘,轉瞬間換為壞痘而斃,如果神欲殺之,當其初何不即與以壞痘?先與以好痘而換為壞痘,神何心哉?委因不知培補,妄行攻伐,此立時造變之明徵也。走馬看痘症,痘神換壞痘,此二語舉世相傳,迷而不語。縱更換醫師,亦總是寒涼克削,愛女嬌兒,必驅之於萬不能生而後己,或亦生民之厄也。
言念及此,不禁為斯世斯人痛哭耳。余性嗜岐黃,身試既久,乾隆丙申,侄孫女染患慢驚,為中州庸醫誤用黃連致斃。聞信之下,深為惻然。旋於丁酉,著得《福幼編》,專治慢驚一症。彼時胞客鈞為南陽大守,當付梓人行世收效,此書遂傳。嗣見痘殤者甚多,不勝扼腕。遂考究痘症一門,二十年來博覽群書,竟得箇中秘訣,臨危治愈,頗獲其效,萬無一失。
治痘之法,宜溫補兼散;治疹之法,宜養血兼散,二症俱忌寒涼削導。所謂秘訣者,如是而已。竊取先哲名言與鄙見相符者,集成一帙,願後之得此書者,不致為庸醫所誤。依方療治,定可以順遂其生,爰名之曰《遂生編》。請政方家採擇,或活人之一助云爾。
治法
痘科一症,順者不必治,逆者不能治,可治者唯險症耳。險症治之得法則生,不得法則不生,是治法之不可下精也。《內經》未嘗言及,今行世諸書,皆本之於「諸瘡痛癢皆屬於熱」八字。所以立意先言解毒,開方定用寒涼。在其父母,聞之解毒最為入耳,寒涼似亦應然。
殊不知痘瘡全以發透為吉,起發必賴氣血滋培,方能自內達外,齊苗灌漿結痂,無非陽氣為之主也。寒涼則血滯,克削則氣破,血滯氣破、毒氣乘虛深入,此痘症陷塌之所由來也。譬之豬脬(即尿胞)若欲其脹滿,必需以氣充之,散其氣立即陷矣。此理相同,顯而易見。痘之始終,全憑氣血,但得氣血充足則易出易結:血氣不足,則變症百出。
痘之欲出,陽氣蒸騰,小兒發熱,正是痘欲見苗,斯時氣虛者,宜服補中益氣湯;血虛者,宜服荊防地黃湯;兼寒者,宜服大溫中飲,或大補元煎。察其體氣之虛實,酌而用之,所謂培補氣血、疏通經絡,無不立奏全功。時師不明此理,定言用補太早,則補住毒氣,乃愚陋之見也。
不知補中即所以托毒,灌根即所以發苗,萬無補住之理。且有散藥在內,此實先哲治痘之心傳,高明者必以為然,淺學者何能窺其萬一。要知治痘之法,總不外乎虛寒實熱四字,何者為虛寒?凡小兒向日氣體薄弱,面色青黃,唇淡畏寒,大便溏而不結,小便清白,飲食減少,或不甚消化等症。知腹中火少,出痘時必難灌漿,亦難結痂,氣血不足之故,是名虛寒。
白話文:
[卷五]
痘症總論
俗話說「走馬看痘症」,形容痘症變化迅速。古籍記載,痘症的發生,陰氣為本,陽氣促成。就像種豆子,需要陽光充足,土地溫暖才能發芽,人體長痘也是一樣。痘疹將要長出,全靠陽氣的推動,此時應該補充氣血,哪能用寒涼藥物去抑制它?然而現代許多痘疹醫生,一見病人發熱就用寒涼藥物,例如連翹、大黃等,這樣元氣受損,痘疹就會陷下去。
又說,痘症的吉凶,有神靈主宰。有的孩子原本痘疹良好,轉瞬間卻變成惡性痘疹而死亡。如果神靈想要殺他,為何一開始不讓他長惡性痘疹?為何先讓他長好痘疹,再變成惡性痘疹呢?這是因為不懂得培補氣血,反而妄自攻伐,這是造成痘疹變化迅速的明顯證據。「走馬看痘症」、「痘神換壞痘」這兩句話,流傳已久,卻被人誤解。即使換了醫生,也總是使用寒涼藥物去抑制,結果害死許多孩子,真是令人痛心。
想到這些,我不禁為世人悲痛。我一生熱愛醫學,臨床經驗豐富。乾隆丙申年,我的侄孫女患慢驚病,被庸醫誤用黃連致死。我聞訊後悲痛萬分,在丁酉年撰寫了《福幼編》,專門治療慢驚病。當時我的朋友鈞大人擔任南陽太守,協助出版發行,此書因此廣為流傳。後來,我看到許多因痘疹而死的孩子,非常痛心,於是潛心研究痘症二十年,終於掌握了其中的訣竅,臨危救治,屢獲成功,從未失手。
治療痘症的方法,應該溫補兼散;治療疹子的方法,應該養血兼散,兩種病症都忌諱寒涼藥物。這就是我的秘訣。我將前賢的精闢論述和我自己的心得體會,編纂成冊,希望後人讀到此書,不會再被庸醫誤導,依方治療,就能保全性命,因此命名為《遂生編》。希望當政者能採納,為救治病人貢獻一份力量。
治法
痘症,順利的不用治療,逆轉的無法治療,可以治療的只有危重病例。危重病例,治療得當就能活,治療不得當就不能活,可見治療方法的重要性。《內經》從未提及痘症的治療,現在流傳的醫書,都基於「諸瘡痛癢皆屬於熱」這八個字,所以治療的重點都在解毒,處方一定用寒涼藥物。家長們聽到解毒,覺得很合理,寒涼藥物似乎也是理所當然。
殊不知痘瘡的痊癒關鍵在於發透,痘疹的出現依靠氣血的滋養,才能由內而外,長出痘苗、結痂,這都是陽氣的作用。寒涼藥物會導致氣血凝滯,抑制痘疹會使氣機受損。氣血凝滯、氣機受損,毒氣乘虛而入,這就是痘疹陷下去的原因。就像豬膀胱,要想讓它脹滿,必須充氣,如果泄氣,它就會癟下去。這個道理相同,一目瞭然。痘疹的始終,全靠氣血,氣血充足,痘疹就容易長出和結痂;氣血不足,就會出現各種變症。
痘疹將要長出時,陽氣上升,孩子發熱,正是痘疹要長出來的徵兆。此時氣虛的孩子,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血虛的孩子,應該服用荊防地黃湯;兼有寒症的孩子,應該服用大溫中飲或大補元煎。根據孩子的體質虛實,靈活運用,這就是培補氣血、疏通經絡的方法,效果顯著。有些醫生不明白這個道理,認為用補藥太早,會把毒氣悶住,這是非常愚昧的觀點。
其實補中就是托毒,灌根就是發苗,根本不可能把毒氣悶住。而且藥方裡還含有散藥,這是前賢治療痘疹的心得,高明的醫生一定會認同,學識淺薄的人怎能窺其一二呢?總之,治療痘症的方法,不外乎虛寒實熱四個字。什麼是虛寒?凡是孩子先天體質虛弱,面色青黃,嘴唇淡白畏寒,大便稀溏不成形,小便清稀,食慾減少或消化不良等等症狀,說明腹中陽氣不足,長痘疹時就難以結痂,這是氣血不足造成的,這就是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