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增彬

《經驗選秘》~ 卷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五 (6)

1. 卷五

急驚治論

聶久吾曰:急驚之候,身熱而赤,搐溺上視,牙關緊硬,口鼻中熱氣,痰涎潮壅,忽然而發,發過容色如故。有偶因驚嚇而發者,有不因驚嚇而發者。然多是身先有熱而後發驚搐,未有身涼而後發者也。此陽症也。蓋熱生於痰,痰盛生驚生風,宜用涼劑以除熱而化其痰,則驚風自除矣。

切不可用辛燥驅風之藥,反助心火而為害也。當其搐搦大作時,但可扶持,不可把捉,恐鳳痰流入經絡,或至手足拘攣也。又不可驚惶失措,輒用艾火灸之,燈火燒之,此陽症大不宜於火攻。曾見有火攻而壞事老矣,戒之戒之。此症雖急,若從容服清涼之劑調理,自可平安,不可聽信時醫峻用攻擊,如巴豆、輕粉之類,以取速效,傷害不小。古諺云:急驚風,慢慢醫。

此邇言言之切當而可用者也。

幼兒將要出痘,有發熱二三日全無痘點形影,而忽然驚搐,狀與驚風一樣,醫者不知,而誤作驚風施治。若以寒涼之劑。或以驅痰峻藥下之,必致難救。遇有此症,宜留辨別,以免誤事。

清熱鎮驚湯

連翹(去心,研),柴胡,地骨皮,龍膽草,鉤藤,黃連,梔仁(炒黑),酒芩,麥冬(去心),木通,赤苓(去皮),車前子,枳實(炒,各四分),甘草,薄荷(各二分),滑石末(八分),燈心(一團),淡竹葉(三片)

水煎,分數次服。凡急驚初起,宜服此劑。如服後痰熱未除者,以後二方隨用一方,泄一二次即愈。若此方已效,後方即不必服。

加減涼膈散

連翹,酒芩,梔仁(炒黑),枳實(炒),前胡(各五分),大黃(酒炒,一錢),薄荷,甘草(各二分)

水煎,分數次服,泄一二次痰熱自退,已泄則不必服。

宣風散,陳皮(去白為末),檳榔末(各五錢),甘草末(二錢半),黑牽牛(四兩,半生半炒)

取頭末一兩二錢五分,共和勻。一歲以下服三分,二步以上服五分,五歲以上服七分。俱用蜜水調服,微泄一二次為妙。已泄則不必服。(已上見《活幼心法》。

又方,甜杏仁(六粒),黃梔子(七個)

上藥研爛,加燒酒、雞蛋清、白乾面,量兒年歲作丸如元宵樣之大小,置於手足二心,布條紮緊一周時,手足心均青藍色則病已除。但須切記男左女右,不可錯置,是所至要,真有起死回生之功。

又方,慢驚風亦可治。用白絲毛雞(烏骨絲耳,又名白鳳凰,多出江西泰和縣),以雞尾糞門向小兒肚臍上,無風雞則遠去,有風雞必貼緊吸拔風毒,少時即愈,神效之至。愈後須用麻油灌入雞口,以解其毒。

又方,通治急慢驚風。

辰砂,輕粉(各一錢),殭蠶(七條),全蠍(三個)

共研細,用青蒿節內蟲(九月中節內之紅蟲者是)搗和為丸,如綠豆大,臨用取一丸研細,入乳調服。

白話文:

[卷五]

聶久吾說:急驚的症狀是身體發熱發紅,抽搐、尿失禁、往上看,牙關緊閉,口鼻中冒熱氣,痰涎壅塞,突然發作,發作完後容貌如常。有些是因為受驚嚇而發作,有些則不是因為受驚嚇而發作。但是大多數都是身體先有熱症,然後才發作驚搐,沒有身體冰冷然後才發作的。這是陽證。因為熱從痰生,痰盛則生驚生風,應該用涼性的藥物來去除熱症,化解痰液,這樣驚風自然就好了。

絕對不能用辛辣燥熱的驅風藥,反而會助長心火而造成危害。當抽搐嚴重時,只能扶持,不能抓握,以免痰液流入經絡,導致手腳拘攣。又不能驚慌失措,隨便用艾灸、燈火燒灼,這是陽證,非常不適合火攻。曾經見過用火攻反而把事情搞砸的例子,要記住,要記住!這個病雖然急,但如果從容服用清涼的藥物調理,自然可以平安無事,不要輕信庸醫峻猛攻治,例如使用巴豆、輕粉之類的藥物,想追求快速見效,反而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古諺說:「急驚風,慢慢醫。」

這句話說得非常恰當,而且可以使用。

小孩子將要出痘,發熱二三天完全沒有痘疹的跡象,卻突然驚搐,症狀與驚風一樣,醫生不明所以,誤認為驚風而治療。如果用寒涼的藥物,或者用驅痰峻猛的藥物攻下,必定難以挽回。遇到這種情況,應該仔細辨別,以免誤事。

清熱鎮驚湯

連翹(去心,研磨)、柴胡、地骨皮、龍膽草、鉤藤、黃連、梔仁(炒黑)、酒芩、麥冬(去心)、木通、赤苓(去皮)、車前子、枳實(炒,各四分)、甘草、薄荷(各二分)、滑石末(八分)、燈心(一團)、淡竹葉(三片)

水煎,分幾次服用。凡急驚初期,都應該服用此方。如果服用後痰熱未除,可以再用後面兩種方子中的任一方,瀉下一次或二次就好了。如果此方已經有效,後面的方子就不用服用了。

加減涼膈散

連翹、酒芩、梔仁(炒黑)、枳實(炒)、前胡(各五分)、大黃(酒炒,一錢)、薄荷、甘草(各二分)

水煎,分幾次服用,瀉下一次或二次,痰熱自然退去,已經瀉下就不用再服用了。

宣風散

陳皮(去白磨成粉)、檳榔末(各五錢)、甘草末(二錢半)、黑牽牛(四兩,半生半炒)

取藥末一兩二錢五分,混合均勻。一歲以下服用三分,二歲以上服用五分,五歲以上服用七分。都用蜜水調服,輕微瀉下一次或二次就好了,已經瀉下就不用再服用了。(以上見《活幼心法》)。

又一方

甜杏仁(六粒)、黃梔子(七個)

以上藥物研磨成泥,加入燒酒、雞蛋清、白麵粉,根據孩子的年齡做成像元宵一樣大小的丸藥,放在孩子的手心和腳心,用布條紮緊一圈,等到手腳心都變成青藍色,病就好了。但是必須記住,男左女右,不能放錯,這是最重要的,真的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又一方

慢驚風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治療。用白絲毛雞(烏骨絲毛雞,又名白鳳凰,多產於江西泰和縣),將雞的尾部和肛門朝向孩子的肚臍,沒有風的雞會走開,有風的雞就會緊貼著吸出風毒,很快就好了,效果神奇。治好後,必須用麻油灌入雞嘴,以解雞毒。

又一方

通治急慢驚風。

辰砂、輕粉(各一錢)、殭蠶(七條)、全蠍(三個)

一起研磨成細粉,用青蒿莖節內的蟲子(九月中旬莖節內的紅色蟲子)搗碎和成藥丸,像綠豆一樣大小,臨用時取一丸研細,加入母乳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