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

《四科簡效方》~ 丁集 (3)

回本書目錄

丁集 (3)

1. 疳瘡

身面爛成孔臼者,蒸糯米取滴下氣汗水掃之。

嚼脂麻敷。

鉛粉研末,豬油調搽。

白話文:

【疳瘡】

如果身體或臉上的皮膚爛到形成洞狀,可以蒸煮糯米,用蒸氣和汗水滴下的水來清潔患部。

另外,將芝麻嚼碎後敷在患處。

或是將鉛粉磨成粉末,用豬油調和後塗抹於患處。

2. 牙疳

五倍子一個,不破者於頂上開一孔,去其穰,以蘆薈研細填滿,更入生蟾酥少許,以厚紙面糊封好,文武火煅存性,放泥地去火氣,以雄黃、麝香(各少許),共研細末,每用少許糝之。咽津無妨。

蘆薈、青黛、黃柏、雄黃等分為末,加麝香少許糝貼。

銅綠、杏仁、滑石等分為末,擦之。

白話文:

[牙周病]

使用方法如下:取一個五倍子,在其頂端開一個小孔,然後挖出裡面的果肉,用蘆薈磨碎後填滿五倍子內,再加入少量的生蟾酥,用厚紙沾麵糊將五倍子封口,然後先用文火後轉武火煅燒,使其保持藥效,之後放在泥地上讓它散去火氣。接著,把雄黃和麝香(各取少量)一同研磨成細末,每次使用時只需取少量塗抹在患處。即使吞下口水也無妨。

另一種方法是,將蘆薈、青黛、黃柏、雄黃等量磨成粉末,再加入少量麝香,將混合物塗抹在患處。

還有一種方式是,將銅綠、杏仁、滑石等量磨成粉末,直接擦拭患處。

3. 疳眼

海螵蛸、牡蠣等分為末,每三錢同豬肝一兩,泔水煮食。

白話文:

對於患有疳眼這種疾病的人,可以用海螵蛸和牡蠣磨成粉,然後每次取三錢的份量,搭配一兩的新鮮豬肝,一起用米湯水煮熟後食用。

4. 蟲積

每月上旬,日食生榧肉最妙,殺蟲而不傷元氣也,蠶蛹炒食亦良。

白話文:

在每個月的上旬,每天吃生的榧子肉是最理想的,因為它能消滅體內的寄生蟲,同時又不會損傷身體的基本能量。吃炒過的蠶蛹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5. 溺床

龜溺滴臍中。

白話文:

將烏龜的尿液滴入肚臍中,這是古代用來治療遺尿或尿牀的方法。在現代白話文中,這句話可以被理解為:把烏龜的尿,滴到患者的肚臍裡。

6. 痘疹諸證

7. 免痘

白鴿卵一對,入竹筒內封,置糞缸中半月,取出以卵白和辰砂二錢,丸綠豆大,每三十丸,三豆湯下。雞子十五枚,於冬至日屋內掘坑埋之,立春日取起,每日綠豆湯煮食一枚,依法服三年。

橄欖三斤,連核焙乾研細,每日拌粥飯食之。

白話文:

【預防天花】

內容如下:

  1. 取一對白鴿蛋,放入竹筒密封,然後將竹筒放在糞缸中保存半個月。取出後,用蛋白混合辰砂二錢,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粒,需配以三豆湯吞服。

  2. 在冬至那天,在室內挖一個坑,將十五顆雞蛋埋入,直到立春那天再取出。每天用綠豆湯煮食一顆雞蛋,依法服用三年。

  3. 取三斤橄欖,連核一起烘乾後研磨成細粉,每天與粥飯一起食用。

以上是古人的預防天花的方法。

8. 稀痘

當歸、川芎、升麻、甘草(各六兩),銼粗末,於臘月初八日,取東流水(井水、天泉皆不用。)七大碗,煎至三大碗,去渣,再選明淨完體辰砂四兩,盛細絹袋內,以線扎口,懸系新砂鍋內,約離鍋底一指,將藥汁入鍋,用桑柴慢火,煮至汁盡,取起研細末,瓷瓶收藏。

另用淘淨好糯米半升,控干米泔,以鹽滷和黃土包米為團,入炭火內煅令通紅,取出冷定劈開,揀米粒色黃有性者,亦為細末,別裝瓷瓶收置。凡小兒一歲足者,用辰砂末、米末各一分,(分數依歲遞加,)白蜜一茶匙,米湯半杯,醇酒三匙,合二末調勻,以茶匙徐徐喂服,未出者兔出,已見點者出亦稀少,陷沒者片時即起,合藥一料,施送可救數百人,名順流丹。惟合時須焚香齋沐淨室吉人,勿令雞犬、陰宦、孝服、殘疾、穢病人見,慎之珍之。

白話文:

【稀痘】

配方如下:當歸、川芎、升麻、甘草各六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粗末。在臘月初八那天,取來東面流動的河水七碗,不可使用井水或雨水,將藥材放入水中煎煮至只剩三大碗。然後將藥渣過濾掉,再挑選四兩純淨完整的辰砂,裝入細絹袋內,用線綁緊袋口,懸掛在新的砂鍋中,大約離鍋底一寸的距離。將藥汁倒入鍋中,用桑木柴慢慢燒火,煮至藥汁完全蒸發,取出辰砂研磨成細末,裝入瓷瓶中保存。

另外,取半升淘洗過的優質糯米,瀝乾米泔水,用鹽滷和黃土包裹糯米成團,放入炭火中煅燒至通紅,取出待冷卻後劈開,挑選顏色黃且質地好的米粒,也研磨成細末,分別裝入瓷瓶中存放。

對於滿一歲的小孩,取辰砂末和米末各一分,(年齡增加則份量遞增),加上一茶匙的白蜜,半杯的米湯,三匙的醇酒,將所有材料混合均勻,用茶匙緩緩餵食小孩。尚未出痘的可以預防,已出痘的也能使痘疹稀少,若痘疹下陷的,片刻後就能恢復。這一個劑量的藥可以救助數百人,此藥名爲順流丹。

製作時需在潔淨的房間,由吉祥的人在焚香齋戒後進行,避免讓雞、狗、太監、穿着喪服的人、殘疾人以及病患者看到,務必謹慎珍惜。

以上就是稀痘的製作與服用方法。

9. 預解

時痘流行,恐其舉發,用生麻油一盞,以水一盞,旋傾入油內,柳枝攪稠如蜜,每服二三蜆殼,大人服一盞,但使大便快利,毒自去矣。

雞子一枚,童溺浸七日,水煮食之。

老絲瓜近蒂者三寸,連皮煅存性研,砂糖湯調服,即出亦稀。

白話文:

當痘疹正在流行,擔心自己也會發病,可以使用生麻油一杯,再加入一杯水,迅速地倒入油中,用柳樹枝攪拌至稠狀如蜜,每次服用量約為二到三個蜆殼大小,成人則可服用一杯,只要讓大便順暢,毒素自然會排出。

取一顆雞蛋,浸泡在兒童的尿液中七天,然後用水煮熟食用。

取長在藤上靠近瓜蒂的老絲瓜三寸長,連皮一起燒燼後研磨成粉,用砂糖水調和服用,即使發病,症狀也會較輕微。

10. 痘發不快

韭根煎湯服。

蘆菔子生研,米飲服二錢。

荸薺汁、白酒釀,調勻溫服。

白話文:

[對於痘疹發出不順暢的情況]

可以使用韭菜根煮水來喝。

或是將蘿蔔籽生磨,用米湯送服兩錢的量。

亦可將荸薺搾汁,與白酒混合均勻,溫熱後飲用。

11. 煩渴

炙甘草、天花粉等分煎服。

白話文:

對於口乾舌燥、極度渴望喝水的症狀,可以使用炙甘草和天花粉,兩者份量相等,煎煮後服用。

12. 狂亂

六一散加硃砂(二分),冰片(三分),麝香(一分),燈心湯下。

白話文:

對於有精神混亂、躁動不安的情況,可以使用六一散,並在其中加入硃砂兩分,冰片三分,以及麝香一分。服用時,應以燈心草煎煮的湯水送服。

13. 黑陷

生犀角、生玳瑁(各一錢),同磨汁,入豬心血少許,紫草湯五匙和服。

箬葉灰(一錢),麝香少許,酒調服。

白話文:

【黑陷】

內容翻譯如下:

取生犀角與生玳瑁各一錢,一同研磨成汁,再加入少量的豬心血,以及五匙的紫草湯混合後服用。

另取箬葉燒成的灰一錢,加上微量的麝香,用酒調和後飲下。

以上即為古代中醫文獻中對於「黑陷」所記載的藥方內容。

14. 作癢

房中燒茶葉熏之。

蟬蛻(二十一個),甘草(炙,一錢),水煎服。

上好白蜜湯,和以翎頻刷。

白話文:

對於癢的情況,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緩解:

  1. 在室內燃燒茶葉進行薰蒸。

  2. 取用二十一個蟬蛻和一錢的炙甘草,用水煎煮後服用。

  3. 使用上等的白蜜調入熱水中,再用羽毛沾取此液體頻繁地塗抹於患處。

15. 潰爛

枇杷葉煎湯洗。

黑大豆研末敷。

蕎麥粉敷。

白話文:

【對於潰爛】

可以使用枇杷葉煮水來清潔患部。

將黑大豆磨成粉末後敷在患處。

也可以用蕎麥粉敷在潰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