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2)

1. 風痹

夫痹者為風寒濕三氣共合而成痹也,其狀肌肉頑厚,或則疼痛。此由人體虛,腠理開則受於風邪也。其邪先中經絡,後入於五臟。其以春遇痹者為筋痹,筋痹不已,又遇邪者則移入於肝也。肝痹之狀,夜臥則驚,飲食多,小便數。夏遇痹者為脈痹,血脈不流,令人萎黃,脈痹不已,又遇邪者則移入於心,心痹之狀,心下鼓氣,卒然逆喘不通,咽乾喜噫。仲夏遇痹為肌痹,肌痹不已,後遇邪者則入於脾,脾痹之狀,四肢懈惰,發咳嘔吐。

白話文:

所謂痹症,是由於風、寒、濕三種邪氣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症狀是肌肉僵硬、疼痛。這是由於人體虛弱,腠理疏鬆,風寒之邪乘虛而入。邪氣先侵犯經絡,然後進入五臟。春天感染痹症的稱為筋痹,筋痹不愈,再感邪氣,則移入肝臟。肝痹的症狀是,夜間臥牀時驚悸,飲食增多,小便次數增多。夏天感染痹症的稱為脈痹,脈絡不通,令人萎黃。脈痹不愈,再感邪氣,則移入心臟。心痹的症狀是,心下鼓脹,突然喘息不通,咽乾、喜噫。仲夏感染痹症的稱為肌痹,肌痹不愈,再感邪氣,則移入脾臟。脾痹的症狀是,四肢懈怠,發咳嘔吐。

秋遇痹者為皮痹,則皮膚都無所覺,皮痹不已則入於肺,肺痹之狀,氣奔喘痛。冬遇痹者為骨痹,骨重不可舉,不遂而痛,骨痹不已,又遇邪者則移入於腎,腎痹之狀,喜脹。診其脈大澀者為痹,脈來急者為痹,脈澀而緊者為痹。

白話文:

在秋天患上痹症的人為皮痹,皮膚完全沒有知覺,皮痹若不能及時治癒,就會侵入肺部,肺痹的症狀是呼吸急促、氣喘、疼痛。在冬天患上痹症的人為骨痹,骨骼沉重無法抬起,活動不利並且疼痛,骨痹若不能及時治癒,再次遇到邪氣就會轉移到腎臟,腎痹的症狀是喜歡脹氣。診斷時,脈搏大而澀的人患有痹症,脈搏來得急促的人患有痹症,脈搏澀而緊的人患有痹症。

2. 癱瘓

世傳左為癱,右為瘓,此說尤非何者?經既有偏中半身不遂之候,即癱瘓之候,當以左右俱中者名之。又說以春夏得之難治,秋冬得之易療。春夏者,陽氣上騰,火力方盛,風火相得而王,故難治也。秋冬者,陽氣降下漸微,即易療也。此說亦未可必,惟其中之淺深為難易爾。治法兼理肝腎為得。蓋肝主筋,腎主骨,風中肝腎則筋骨癱瘓也。

白話文:

世人經常說左邊的癱瘓叫中風,右邊的癱瘓叫中瘓,這種說法並不正確。中醫典籍中的確提到了半身不遂的症狀,也就是癱瘓的症狀,但沒有區分左右邊的說法,都應該稱為中風。還有人說,在春夏季節得的中風難以治癒,在秋冬季節得的中風容易治療,因為春夏季節,陽氣上升,火力旺盛,風和火互相作用而加劇,所以難以治癒,秋冬季節,陽氣下降逐漸減弱,所以容易治療。這種說法也不一定正確,中風的難易程度取決於病情是否嚴重。治療中風的方法應該同時兼顧肝臟和腎臟的臟器。肝臟主筋,腎臟主骨,風邪侵襲肝腎,就會導致筋骨癱瘓。

3. 偏枯

經有偏風候,又有半身不遂候,又有風偏枯候。此三者大要同,而古人別為之篇目。蓋指風則謂之偏風,指疾則謂之半身不遂,其肌肉偏小者呼為偏枯。皆由脾胃虛弱所致也。夫脾胃為水穀之海,水穀之精化為血氣,潤養身體。今脾胃虛弱,則水穀之精養有所不周,血氣偏虛,為邪所中,故半身不遂,或至肌肉枯小爾。治法兼治脾胃。

白話文:

經書上記載了偏風的病候、半身不遂的病候,以及風偏枯的病候。這三者的病症大體相似,但古人將它們分別列為不同的篇目。所謂偏風,是指風邪偏勝;所謂半身不遂,是指疾病影響到身體的一半;所謂偏枯,是指肌肉偏小。這些病症都由脾胃虛弱所致。脾胃是水穀(即食物)的海洋,水穀的精華可以化為血氣,滋潤身體。如果脾胃虛弱,那麼水穀的精華不能被充分吸收和利用,血氣偏虛,邪氣入侵,就會導致半身不遂,甚至肌肉枯萎。治療的方法是兼治脾胃。

4. 傷寒表證

傷寒脈浮緊,表證病不解,心下有水氣,嘔而發熱,或嗽,或渴,或痢,小便數,或噦,或微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又太陽證,脈浮緊,病在表,慎不可下,下之不愈。若微喘者,是表未解,再宜表之。外證未解,慎不可下,下之則逆喘重者,變結胸。未解者,且宜桂枝、麻黃、青龍湯,細辯前證而服之。

白話文:

脈搏浮起而緊促,沒有汗卻發熱,疼痛了八九天,應該發汗,症狀會稍微減輕,但煩躁和眼睛閉著的症狀加重,必定會流鼻血才會好。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陽氣太盛的緣故。有時應該發汗,麻黃是主要的藥物。太陽病,脈搏浮起而緊促,發熱,身上沒有汗,自己流鼻血而痊癒。

夫傷寒頭不甚痛,脈不緊實,慎不可下,下之必甚,或作結胸,則難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