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爔

《張愛廬臨證經驗方》~ 勞瘧

回本書目錄

勞瘧

1. 勞瘧

陳(左),間瘧止後復瘧,瘧不準期,或三五日,或七八日,發則寒戰熱甚,兩三月若此,從無汗泄。脈沉而細,形瘦骨立,胃納式微。症由久瘧傷陰,陰損不復,其為勞瘧顯然。現屆夏令,汗易得時,且服存陰泄達,以冀汗泄於表,陰復於裡,或轉准期,庶是畔岸有依。擬少陽少陰並治。

柴胡(四分),大生地(四錢,片),炒淡芩(一錢五分),地骨皮(三錢),細辛(二分),炙鱉甲(七錢),青蒿(一錢五分),丹皮(一錢五分),歸鬚(一錢五分)

復診,藥四服,而值瘧來,寒戰依然,熱勢較短,熱退時汗已暢達,脈沉轉出,神氣覺爽,而食物有味,察其佳處,皆從汗後所有,究是外感乘虛蘊伏,愈伏愈深,延為怯象。茲既有向外泄化之機,再宗前擬加減守之,必得或轉間瘧乃妥。

柴胡(五分,鱉血拌),炒淡芩(一錢五分),炒歸鬚(一錢五分),丹皮(一錢五分),青蒿(一錢五分),炒知母(一錢五分),炒秦艽(一錢五分),荊芥炭(一錢),細生地(四錢),淡豆豉(三錢)

三診,瘧准日作,解後有汗,寒熱之勢大減矣。脈形細小,舌不立苔,久瘧陰傷,復其陰可耳。症屬轉機,得許坦途,凡腥羶鮮發,以及麥食等,需慎兩三月。擬清養法,再參泄化。

生西洋參(一錢五分),青蒿子(一錢五分),桑葉(一錢五分),川石斛(三錢),炙鱉甲(一兩),丹皮炭(一錢),秦艽(一錢五分,炒),穭豆衣(二錢),穀芽(一兩,煎湯代水)

白話文:

[勞瘧]

患者陳先生,原本間歇性瘧疾已經停止,但後來又再次發病,發病時間變得不規律,可能是每隔三五天或是七八天才會發作一次。每次發作時,會出現嚴重的寒顫與高燒,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兩三個月,而且始終沒有出汗或排便的情況。他的脈搏呈現沉而細的特徵,身體非常消瘦,幾乎只剩下皮包骨,食慾也大幅下降。根據長期瘧疾導致陰虛的症狀判斷,這明顯是勞瘧的表現。現在正值夏季,出汗相對容易,我們將服用一些調理陰虛,促進排汗的藥物,期望能夠在表層出汗,內裡恢復陰虛,或許能讓發病時間變得規律,病情就能有所依循。接下來的治療將同時針對少陽和少陰進行。

藥方包括:柴胡、大生地、炒淡芩、地骨皮、細辛、炙鱉甲、青蒿、丹皮和歸鬚。

經過再次診療,患者在服用了四劑藥物後,瘧疾仍然如期到來,寒顫的現象仍然存在,但發燒的時間縮短,退燒時汗液已經順利排出,脈搏從沉轉為浮出,精神狀態也有所改善,對於食物也開始有了慾望。這些好的變化,都是在出汗後所產生的。究其原因,是因為外邪趁虛而入,越積越深,逐漸形成怯弱的狀態。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一種可以向外排解的機制,接下來將根據先前的藥方進行調整,只要能夠轉變為間歇性瘧疾,就已經是不錯的結果。

第二次的藥方包括:柴胡、炒淡芩、炒歸鬚、丹皮、青蒿、炒知母、炒秦艽、荊芥炭、細生地和淡豆豉。

第三次診療,患者的瘧疾已經按預期發生,發病後也有汗液排出,寒熱的症狀已經大幅減輕。脈搏仍然細小,舌頭上沒有厚重的舌苔,長期瘧疾導致的陰虛,現在要做的就是恢復陰虛。病情已經出現轉機,接下來的路途將更加平坦,但對於腥羶鮮美的食物以及小麥類的食物,仍需要在接下來的兩三個月內謹慎食用。我們將採取清養的療法,並加入排解的成分。

第三次的藥方包括:生西洋參、青蒿子、桑葉、川石斛、炙鱉甲、丹皮炭、秦艽、穭豆衣和穀芽,其中穀芽需要用煎湯代替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