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良方全集》~ 卷一 (2)
卷一 (2)
1. 保養
書曰:恣意竭精,不知愛惜,虛損生矣。譬枯朽之木,遇風則折。將潰之岸,值水先頹。苟能愛惜自得長壽也。人生以心為根,以腎為蒂,天地相去八萬四千里,人之心腎八寸四分,此腎是內腎,臍下一寸三分是也。中有一脈,以通元息之浮沉,總百脈。一呼則百脈皆開,一吸則百脈皆闔。
天地化工流行,亦不出呼吸二字。人之呼吸常在於臍內正中處,則血氣自固,元氣自壯,七情不熾,百病不治自消矣。
康節先生詩:閒居慎勿說無妨,才說無妨便有妨。爭先徑路機關惡,退後語言滋味長。爽口物多須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與其病後能求藥,不若病前能自防。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欲勿勞心。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
病有四百四種,惟以宿食為根本。又云:百病從口而入,誠以飲食固養生之資,而亦傷身之物也。脾胃乃後天之本,脾胃得其養,氣血日生,則諸病不起。即有病亦輕而易療。如脾胃傷損,則氣血受傷,諸病叢生。凡風寒暑濕,一有所感,便成大病。但脾胃喜清虛恬淡,不食冷物,不食難化之物。
俾其內無積滯,真氣常舒,方得其養。若任意恣食甘脆肥濃,燒煿煎炒之物,或食生冷難化之物,日積月久,脾胃受傷,後天之根本一損,則在外之諸症蜂起,損之輕而淺者,猶可治療。若損之重而深者,雖有盧扁,未如之何?故人之養生,當以節簡飲食,調理脾胃為第一義。
婦人以血為主,常有血虛發熱之病,俗醫不知,每見婦人發熱口渴,便用發散之藥,一劑不效,不知另作斟酌,仍連用發散之藥,以致陰愈涸,漸成經閉之症。及見經閉,又用通經峻利之藥,元氣愈傷,往往致死者不少。
古人以小兒為啞科,最難醫治。不知小兒只有內傷、外感、驚風、痘疹數症,並無奇異別病。但小兒氣血未充,易虛易實。一切諸病由於過飽者多,由於過飢者少;由於過暖者多,由於過寒者少;一見身熱痰喘咳嗽,當用疏解之藥,而不可過於發散。若真知有內傷乳食之症,當用消導之藥,而不可過於峻利。
一面治病,一面照管,其元氣不可傷損。俟病勢一退,便宜補助真氣,不可仍用發散消導之藥。若一味發散消導,而不補助其元氣,則數日熱退,數日又熱,變成慢驚者不少矣。
白話文:
保養
書上說:任意縱慾耗損精氣,不懂得愛惜身體,就會導致虛損。就像枯朽的木頭遇到風就折斷,將要潰堤的河岸遇到水就崩塌一樣。只要能愛惜自己的身體,就能長壽。人以心為根本,以腎為蒂根,天地相隔八萬四千里,人的心與腎相距八寸四分,這裡所說的腎是指內腎,位於肚臍下約一寸三分處。這裡有一條經脈,貫通元氣的浮沉,統攝全身經脈。呼氣時,所有經脈都舒張;吸氣時,所有經脈都收縮。
天地運化的根本,也離不開呼吸這兩個字。人的呼吸如果始終保持在肚臍正中,那麼血氣自然充盈,元氣自然旺盛,七情不會過於激烈,百病不治自會消除。
康節先生的詩說:閒居時千萬別說「沒關係」,一說「沒關係」就真的有關係了。爭先恐後,處處算計,結果反而不好;退讓一步,言語溫和,滋味更長久。爽口的食物吃多了會生病,痛快的事做過了頭會招災。与其生病後再求醫,不如生病前就做好預防。愛惜元氣、保存精氣、保養精神,少思少欲,不要勞累心神。飲食只到半飽,不要樣樣都吃;喝酒只喝三分,不要過量頻繁。少說些戲謔玩笑的話,常懷歡樂的心情,不要動怒。不管天氣如何變化,都別去過問,讓我逍遙自在活過一百歲。
疾病有四百四種,但都以宿食積滯為根本。又說:百病從口入,確實飲食是養生的根本,但也是傷身的原因。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得到滋養,氣血就會日益充盈,各種疾病就不會產生;即使生病了,也會輕而易易治癒。如果脾胃受損,那麼氣血就會受損,各種疾病就會叢生。凡是風寒暑濕,只要受了侵襲,就會變成大病。脾胃喜歡清淡,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難以消化的食物。
讓腸胃內部沒有積滯,真氣才能舒暢,才能得到滋養。如果任意暴飲暴食,吃甘甜肥膩辛辣的食物,或吃生冷難消化的食物,日積月累,脾胃就會受損,後天之本受損,外在的各種疾病就會接踵而至。損傷輕微淺表者,尚可治療;如果損傷嚴重深重,即使是名醫扁鵲,也無能為力。所以,養生應該以節制飲食,調理脾胃為首要。
婦女以血為本,常有血虛發熱的疾病,庸醫不懂得這個道理,每見婦女發熱口渴,就用發散的藥物,一劑無效,也不懂得另作考慮,仍然繼續使用發散的藥物,以致陰液枯竭,漸漸形成閉經的症狀。等到發現閉經,又用通經的峻利藥物,元氣更加受損,往往導致死亡的不在少數。
古人認為小兒科最難治療,其實小兒只有內傷、外感、驚風、痘疹幾種疾病,並沒有什麼奇特的疾病。只是小兒氣血未充盈,容易虛容易實。所有疾病大多數是由於飲食過飽造成的,由於飢餓造成的很少;大多數是由於過於溫暖造成的,由於過於寒冷造成的很少。見到孩子發熱、痰喘、咳嗽,應該用疏通解表的藥物,而不能過於發散。如果確實是內傷乳食的症狀,應該用消導的藥物,而不能過於峻利。
一邊治療疾病,一邊注意保養,不能損傷元氣。等到病情好轉,就應該及時補充元氣,不能再使用發散消導的藥物。如果只是一味地發散消導,而不補充元氣,那麼幾天熱退,幾天又熱,就會變成慢驚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