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串雅外編》~

回本書目錄

1. 卷二

2. 針法門

3. 猢猻癆

小兒有此症,求食不止,終夜不睡,用針刺兩手面中三指中節能曲處。周歲者用中號針。六七歲用大號針,刺進半分許,遇骨微位即拔出,不可誤針筋上。若疳甚無水,刺數日方有白水,不甚者,即有白漿,刺數日,隨有血,一指有血,一指不刺,二指有血,停此二指不刺,若六指俱有血,病痊,不復刺矣。凡刺,須隔一日,俟天晴,雨則無益,刺後即得睡。

減貪饞,忌棗慄干甜果物,食則復發。如初刺有血,非此症矣。

白話文:

【猢猻癆】

小孩如果患有這種病症,會一直要求吃東西,整晚都無法安眠。治療方法是使用針灸,針對雙手手背中間三個手指的中段可彎曲的地方進行刺針。一週歲的小孩應使用中號針,六到七歲的小孩則使用大號針,刺入約半分深,遇到骨頭時稍微移動位置再拔出,千萬不要誤刺到筋脈上。如果病情嚴重到沒有水分,可能要刺幾天才會有白色的水液出現;病情較輕者,刺針後立即會有白色膿漿,再刺幾天,就會有血液流出。一旦某一手指出現血液,就不用再刺該手指,如果有兩根手指都有血液,這兩根手指就可以停止刺針,等到六個手指都有血液時,病狀就會好轉,就不必再刺針了。每次刺針必須間隔一天,且要在天氣晴朗的日子進行,下雨天刺針效果不佳,刺針後孩子就能安穩入睡。

同時,也要減少孩子對食物的過度需求,避免食用棗子、栗子等乾燥的甜食,否則病情會再次發作。如果第一次刺針就有血液流出,那可能就不是這種病症了。

4. 挑悶疹子

分開頂門內有紅筋紅瘰,挑破即止。

白話文:

對於處理悶疹,如果看到頭皮下有紅色的血管或紅腫的淋巴結,只要將其輕輕刺破,症狀就會得到紓解。

5. 喉痹

覓喉上紅疙瘩,用針挑破即愈。

白話文:

【喉痹】

如果發現喉嚨上有紅色的疙瘩,可以用消毒的針將它挑破,症狀就會得到緩解。

6. 百發神針

治偏正頭風,漏肩鶴膝寒濕氣,半身不遂,手足癱瘓,痞塊腰痛,小腸疝氣,癰疽發背,對口發,痰核初起,不破爛,俱可用針,按穴針之,真神妙百中。

乳香,沒藥,生川附子,血竭,川烏,草烏,檀香末,降香末,大貝母,麝香(各三錢),母丁香(四十九粒),淨蘄艾綿(一兩或二兩),作針。

白話文:

[百發神針]的療法可以治療偏頭痛、正頭痛、肩關節疼痛、類似鶴膝的寒濕症狀、半身不遂、手腳癱瘓、腹部有硬塊、腰痛、小腸疝氣、膿腫、背部發炎、對口瘡、剛開始的痰核(尚未破潰)等病症。只要按照穴位來針灸,效果神奇且百發百中。

所需藥材包括:乳香、沒藥、生川附子、血竭、川烏、草烏、檀香粉、降香粉、大貝母、麝香(各約9克)、母丁香(49粒)、純淨蘄艾綿(30或60克),用這些材料製作針灸針。

請注意,這裡的「作針」不是指實際上用這些材料做針,而是指使用這些藥物作為針灸治療的輔助。在古代,這種方法可能是指在針灸前後服用或外敷這些藥物,或者將藥材研磨成粉,然後與針灸結合使用,以增強療效。

7. 消癖神火針

蜈蚣(一條),木鱉,五靈脂,雄黃,乳香,沒藥,阿魏,三稜,蓬朮,甘草,皮硝(各一錢),鬧羊花,硫黃,山甲,牙皂(各二錢),麝香(三錢),甘遂(五分),艾絨(二兩),作針。

白話文:

【製做消癖神火針】

所需材料如下:蜈蚣一條、木鱉子、五靈脂、雄黃、乳香、沒藥、阿魏、三棱、蓬術、甘草、皮硝各取一錢、鬧羊花、硫磺、山甲、牙皁各取二錢、麝香需三錢、甘遂則只需五分、艾絨則需二兩。以上材料準備好後,按一定方式製成針狀物,即爲消癖神火針。

8. 陰症散毒針

乳香,沒藥,羌活,獨活,川烏,草烏,白芷,細辛,牙皂,硫黃,山甲,大貝,靈脂,肉桂,雄黃(各一錢),蟾酥,麝香(三分),艾絨(一兩),作針。

白話文:

【陰症散毒針】

所需材料如下:乳香、沒藥、羌活、獨活、川烏、草烏、白芷、細辛、牙皁、硫磺、山甲、大貝、靈脂、肉桂、雄黃(以上各需一錢)、蟾酥、麝香(需三分)、艾絨(需一兩)。將上述所有材料製作成針劑。

在製作「陰症散毒針」時,需要準備以下的藥材:乳香、沒藥、羌活、獨活、川烏、草烏、白芷、細辛、牙皁、硫磺、山甲、大貝、靈脂、肉桂、雄黃(每一種藥材用量為一錢)、蟾酥和麝香(這兩種藥材用量為三分)、艾絨(用量為一兩)。把這些藥材製作出來,用於製成針劑。

9. 灸法門

10. 醫小兒

小兒目視不轉睛,指甲黑,作鴉聲,是死形無可治。惟用此法灸,十灸十生,將左右兩手彎處,各灸一穴,左右兩腳趾,將第二腳趾縫頭處亦必各灸一灸,將痰瀉出,即回生,奇妙不可言,醫小兒之神灸也。

白話文:

這段古代中醫文獻談的是兒童病情判斷與治療方式。如果兒童眼睛直視不轉動、指甲顏色變黑、發出如鴉啼般的聲音,這些都是病情嚴重,一般而言很難救治。但這裡提供一種灸療方法,據說非常有效,實踐十次就有十次能救命。具體操作是,在兒童雙手彎曲處各灸一穴,以及在雙腳的第二腳趾縫頭處也各灸一次。透過這種灸療,可以促使病童排出痰液,病情隨即會有好轉,其效果奇佳,難以言喻,這是治療兒童疾病的神奇灸療法。

11. 雞爪風

婦人月家得此,不時發手足及指拘攣,拳縮如雞爪,頗疼痛,急於左右膝蓋骨下兩旁,各有小窩共四穴,(俗謂鬼眼。)各灸三壯立愈。

白話文:

女性在月經期間可能會出現這種症狀,手腳和手指會不定期地發生抽筋,蜷縮的樣子像雞爪一樣,且伴隨著劇烈的疼痛。應立即在雙腿膝蓋骨下方兩側的小窩處,共有四個穴位(一般稱之為鬼眼穴),每處施灸三次,便能迅速緩解症狀。

12. 乾霍亂死灸法

心頭微熱者,以鹽填臍內,納艾灸,不計數,以醒為度。

白話文:

如果感覺到心口有微微的熱感,這可能是乾霍亂的症狀。治療方法是先在肚臍內填滿鹽,然後將艾草放置於鹽上進行灸療,重複此動作不限次數,直到患者意識清醒為止。

13. 附子灸

癰疽久漏,瘡口冷,膿水不絕,內無惡肉,以大附子水浸透,切大片,厚三分,安瘡口,艾隔灸,數日一灸,至五六七次,服內托藥,自然長滿。為末作餌用亦甚可。

白話文:

對於長時間未癒合的膿腫或瘍口,如果傷口呈現冰冷,且持續有膿液滲出,但傷口內並無壞死組織,可以使用大附子進行治療。首先將大附子用水浸泡直至完全吸水,然後切成厚度約三分的大片,將這些附子片放置在傷口上,再用艾草進行間接灸療,每幾天進行一次灸療,重複五到六次或七次。同時,配合服用內服的扶正固本藥物,傷口將會自然癒合長滿。另外,將附子研磨成粉末作為食療使用,效果也相當不錯。

14. 黃蠟灸

治癰疽等毒。

白麵水和成塊,照毒根盤大小作圈,厚一指,高寸余,黏肉上,外以絹帛加濕布圍住,將黃蠟掐薄片入面圈內,以熨斗火運逼蠟化。即痛則毒淺,若不覺,至蠟滾沸,逐漸添蠟,俟不可忍,沃冷水候凝。瘡勿痛者毒盛,灸未到也,不妨再灸,輕三次,重三四次。忌房事、氣惱、發物。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在講述一種用黃蠟進行的灸療方法,用來治療像癰疽這樣的感染性疾病。

首先,將白麵與水混合成團,根據患處的大小製作一個厚度約一指、高度超過一寸的圓圈,並將其緊貼在皮膚上。然後,在外面用絹帛加上濕布包圍起來。接著,將黃蠟捏成薄片放入這個麵圈內,並使用熨斗的熱力讓蠟融化。如果感到疼痛,表示毒素較淺;如果沒有感覺,直到蠟開始沸騰,可以逐漸添加更多的蠟。當疼痛難忍時,可以澆冷水等待蠟凝固。如果傷口並不感到疼痛,說明毒素較深,灸療還未到位,可以再進行一次灸療,輕微情況可進行三次,嚴重的則需要三到四次。在此期間,應避免性行為、情緒激動以及食用可能引起病情加重的食物。

15. 灸癬

日中時,灸病處影上三炷,灸之咒曰:癬中蟲毛戎戎,若欲治待日中。

白話文:

在中午的時候,應在病患部位的影子上方點燃三炷香進行艾灸,並同時唸咒語:「皮膚癬中的蟲子毛茸茸的,如果想要治療它,就等待到中午時分。」

16. 又法

八月八日,日出時,令病人正向東面戶內長跪,平舉兩手,持胸兩邊,取肩頭小垂際骨宛宛中灸之,兩火俱下,各三壯,若七壯十壯愈。

白話文:

在八月八日的日出時分,讓患者面向正東方,在室內長跪,然後雙手平舉支撐在胸部兩側,位置大概在肩膀頭下方稍微凹陷的骨縫處,進行艾灸。兩邊同時開始,各灸三個點,如果病情需要,可以增加到七個點或十個點,這樣效果會更好。

17. 灸耳聾

濕土瓜根削半寸,塞耳內,以艾灸七壯,每旬一壯乃愈。

白話文:

將濕潤的土瓜根削成約半寸長,塞入耳內,然後在耳朵上用艾草進行灸療,每次灸七次。每個月裡,只需做一次這樣的灸療,耳聾的情況就會得到改善。

18. 疝氣偏墜

淨草一條,量患人口兩角為一,則折斷,如此三,則折成二角,如厶字樣,以一角安臍中心,兩角安臍下兩旁,尖盡處是穴。若患在左灸右,在右灸左,兩邊俱患,兩穴皆灸。艾炷如麥粒大,灸十四壯,或二十一壯即安。又灸兩足三陰交穴尤效。

白話文:

[治療疝氣偏墜]:取一根乾淨的草,其長度約等於患者兩嘴角的距離。將此草折斷三次,使其成為類似「厶」字形狀,其中一角置於肚臍正中央,另外兩角分別置於肚臍下方兩側,尖端所指位置即是穴位。如果病患在左側,則在右側的穴位施灸;反之亦然。如果兩側都有病狀,則兩側的穴位都需施灸。使用的艾炷大小約如麥粒,需灸十四次或二十一次,即可緩解病情。此外,再灸雙腳的三陰交穴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