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醫方彙編》~ 第一冊 (6)
第一冊 (6)
1. 項中疽(亦名對口)
生於頸後啞門穴,前與口相對,俗名對口。正者,屬督脈;偏者,兼屬膀胱經,乃陰氣獨盛,相火上炎而發。未潰,外用八陣圖散,內服內托之劑。已潰,用太乙膏、對口散。藥審形色,斟酌用之。子始至終,兼服地黃湯,庶可全疴。如偏對口易於走黃,連腦項俱腫,當用千墜鎮住,再以圍藥束之。
如頸兩旁,一邊腫痛,乃內有積熱,為風寒所束而致,用生薑自然汁捻之自消。如不早治,必成癰膿,甚是難潰。大人容或有之,惟小兒生此者極多。
八陣圖
白話文:
脖子後方啞門穴附近生瘡,位於嘴巴正前方,俗稱對口。如果瘡長在正中,屬於督脈;偏一邊,則兼屬膀胱經,這是由於陰氣過盛,相火上炎導致。還沒潰爛,可外用八陣圖散,內服內托藥物。已潰爛,可用太乙膏和對口散。需根據瘡的形狀和顏色,酌情用藥。從開始到痊癒,需服用地黃湯,才能徹底治好。如果瘡偏一邊,容易化膿,並且頭和脖子都腫脹,要用千墜鎮住,再用藥包圍住。
如果脖子兩邊,有一邊腫痛,是體內有積熱,被風寒阻礙導致,可以用生薑汁揉搓,自然會消腫。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形成膿瘡,很難潰爛。大人偶爾會長,但小兒生這種瘡的非常多。
治一切發背、癰疽,陰毒尤效。
紅藥子(四兩),白及(兩半),白蘞(兩半),乳香(去油),沒藥(去油各二錢),硃砂(三錢,飛),冰片(二分),麝(二分),雄黃(三錢,飛),黑狗(下頦一個,煅存性)
共為末,蜜醋調敷四周。
太乙膏
元參,白芷,當歸,赤芍,肉桂,大生地,生大黃,防風(各五錢),頭髮(一撮),香油(斤四兩)
將油熬成,按油加丹成膏。
白話文:
這方劑用於治療各種發背、癰疽,特別對陰毒效果顯著。將紅藥子、白及、白蘞、乳香(去油)、沒藥(去油)、硃砂(飛)、冰片、麝香、雄黃(飛)、黑狗下頦(煅存性)研成細末,用蜜醋調勻敷於患處周圍。
另一種膏藥則使用元參、白芷、當歸、赤芍、肉桂、生地、生大黃、防風、頭髮、香油熬製而成,比例為每斤香油加入四兩丹藥,製成膏狀。
2. 結喉癰
《靈樞》云:發於嗌中,名猛疽。如不急治,毒化為膿,膿不得瀉,閉塞咽喉而死。在外者,名鎖喉癰。生咽正中,屬任脈,倒屬胃經,由積熱憂憤所致,急用托裡越鞠湯或柴胡清肝散,甚者黃連解毒湯。遲則內潰,慎之慎之!
柴胡清肝散
治鬢疽,及肝、膽、三焦風熱怒大之症,或項胸作痛,或瘡毒發熱。
柴胡(錢半),黃芩(錢,炒),山梔(錢半,炒),川芎(一錢),桔梗(八分),甘草(五分),連翹(一錢)
白話文:
《靈樞》記載:咽喉部位的腫痛,稱為猛疽。如果不及时治疗,毒气会化成脓,脓液无法排出,阻塞咽喉而致死。如果肿痛在外,则称为锁喉痈。生于咽喉正中,属于任脉,倒属胃经,是由积热忧愤所致,需立即用托里药方如越鞠汤或柴胡清肝散治疗,病情严重者需用黄连解毒汤。若延误治疗,则会导致内溃,务必谨慎!
柴胡清肝散
主治鬢疽,以及肝、胆、三焦风热怒火旺盛之症,或项胸作痛,或疮毒发热。
处方:柴胡(半钱),黄芩(一钱,炒),山栀(半钱,炒),川芎(一钱),桔梗(八分),甘草(五分),连翘(一钱)。
上水煎服。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各等分)
此方非實症不可輕投。本方梔子、黃柏,加熟大黃,名三化丸,治頭項腫痛,目赤口瘡,心膈煩躁,大便秘結,小便赤澀。
白話文:
將藥材用水煎煮服用。
黃連解毒湯是由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各等份)組成。此方只適用於實證,不可輕易服用。如果在黃連解毒湯中加入熟大黃,則稱為三化丸,用於治療頭項腫痛、目赤口瘡、心膈煩躁、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等症狀。
3. 瘰癧
此症由積怒怫鬱,或憂思過甚,風熱邪氣內搏所致。故令筋縮結核,初如豆粒,後若梅李,累累相連,大小不一。其候生於頸項,沿及頤頷,連至缺盆。其毒出肝經,非追肝經之毒不效。氣血勝者,用立應散;稍弱者,用連翹散堅湯。如已破者,用太乙膏蓋之。靈樞云:患瘰癧者,審其目中有赤脈貫瞳子。
見一脈者,一歲死;見二脈者,二歲夭。脈不下貫者,可治。
立應散
治瘰癧,無論遠年近日、已潰未潰,氣血盛者,立效。
白話文:
這種病症是因長期積累的怒氣鬱結,或過度憂思,導致風熱邪氣入侵身體而引起。因此,患者會出現筋絡收縮、結核形成,初期如豆粒大小,後期則如梅子或李子般,大小不一,連成一片。這些結核通常發生在頸項部位,並沿著下巴、臉頰延伸至鎖骨附近。由於病邪來自肝經,因此必須針對肝經進行治療才能有效。體質較強的患者可以使用立應散治療,體質較弱者則可使用連翹散堅湯。如果結核已經破潰,則可用太乙膏敷蓋。靈樞經中提到,患有瘰癧的人,眼睛中會出現紅色的血脈穿過瞳孔。如果只有一條血脈,患者會在一歲內死亡;如果出現兩條血脈,患者則會在兩歲夭折。如果血脈沒有穿過瞳孔,則仍有治癒的可能性。
白姜蠶(洗去絲灰,二十八條),紅花斑蝥(同江米炒,二十八個),乳香(去油),沒藥(去油),黑醜(取頭末,各一錢)
共為細末,每付一錢五,更溫酒調服,午後小便見膿為效。如腹痛者,以琥珀為末湯調解之;如不應,再以茶滷解之;如再不應,用羌活三錢煎湯解之,一付病去。如失下膿後小便澀痛,以利小便之方二三付方可。
連翹散堅湯
白話文:
將白姜蠶洗淨去絲灰,取二十八條,紅花與斑蝥一同用江米炒至熟,取二十八個,乳香、沒藥分別去油,黑醜取頭末,各取一錢,共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五分,溫酒調服,午後小便見膿即為有效。若腹痛,可將琥珀研末用湯調服;若無效,再用茶滷解之;若仍無效,可用羌活三錢煎湯解之,服用一劑即可痊癒。如失下膿後小便澀痛,可服用利小便方二三劑。此為連翹散堅湯方。
已潰未潰瘰癧,並皆治之。
當歸,黃芩,連翹,莪朮,三稜(各五分),花粉,膽草(各一錢),柴胡(二分),炙草(六分),黃連,蒼朮(各三分),白芍(二分)
壯人加大黃,服一二付。
瘰癧驗方
用八兩熟地的六味地黃湯劑,加酒製香附四兩,用夏枯草二斤熬膏。以川貝末四兩同煉蜜收,開水沖服。
白話文:
無論是已經化膿或尚未化膿的瘰癧,都可以用以下方法治療。
將當歸、黃芩、連翹、莪朮、三稜(各五分)、花粉、膽草(各一錢)、柴胡(二分)、炙草(六分)、黃連、蒼朮(各三分)、白芍(二分)一起煎服。體質強壯的人可以加些大黃,服用一到兩劑。
另外,也可以用八兩熟地的六味地黃湯,加入酒製香附四兩,用夏枯草二斤熬成膏,再加入川貝末四兩,用蜂蜜收膏,以開水沖服。
瘰癧初起
川芎(三錢),生梔(連皮研,三錢)
水二盅,煎四分,調蕎麵為稀糊,臨臥㧾之。清晨揭去,至晚再㧾,數天自愈。
瘰癧潰爛
屢試屢驗。
雞子十數個,連皮置白米中,或蒸或煮十數次,去清將黃炒黑枯,帶渣並其內自來油碾細,以臘月豬脂調敷患處。
烏金丹
乾花椒木(二三寸長,四五段,香油內浸一晝夜,燒炭研細,一兩),白砒(打為豆許,以生棗去核入內,將棗燒為炭,研細,一兩),冰片(二分),麝(五分)
白話文:
瘰癧初期,可以用川芎和生梔子煎水,再調和蕎麥做成稀糊,睡前敷患處,隔天早上揭開,晚上再敷,持續幾天就能痊癒。
瘰癧潰爛,可以用雞蛋連皮一起煮或蒸,煮到蛋黃變成黑色枯乾,再研磨成粉,加入豬油調敷患處,療效顯著。
烏金丹則是用浸泡過香油的乾花椒木、白砒、冰片和麝香等藥材製成。
共為細末。先以米泔水洗淨爛肉,香油調搽少許。如被膿水衝去,再搽,連三四次,以膏封之,待三天,結核一塊,四圍離皮,俟其自落,再上生肌敗毒藥。
夏枯草膏
香油(一斤),黃丹,貝母(各一兩),貓眼草(四兩),夏枯草(四兩)
將藥炸枯,濾去渣,稱油若干,按二油一丹熬之,以帛攤貼。
太乙膏
治瘰癧神效。
冰片(一錢),輕粉(二錢),乳香(二錢),沒藥(四錢),麝(三錢)
共為細末。蔥白七根,共用香油十兩。先將蔥七枝炸枯,胡黃色,以柳枝攪之,遂去蔥,以綿紙濾淨,稱油若干,兌丹成膏,再下細藥,聽用。
白話文: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先用米泔水洗淨潰爛的肉,再用香油調和少許藥粉塗抹。如果被膿水沖掉了,就再塗抹一次,連續塗抹三到四次,再用膏藥封住,等待三天,潰爛處會形成一個硬塊,周圍的皮膚會脫落,等它自行脫落後,再塗抹生肌敗毒藥。
夏枯草膏的做法是:將香油、黃丹、貝母和貓眼草、夏枯草一起炸至枯乾,過濾掉渣滓,稱量油的重量,按兩份油加一份黃丹的比例熬製成膏,用布條將膏藥攤開貼敷。
太乙膏是治療瘰癧的特效藥。將冰片、輕粉、乳香、沒藥、麝香研磨成細粉,再用七根蔥白和十兩香油炸至蔥白變成黃色,用柳枝攪拌,去除蔥白,用棉紙過濾,稱量油的重量,混合丹藥製成膏狀,再加入細粉藥末,即可使用。
瘰癧不斂
乾薑為末,生薑汁打糊為丸,和作劑,黃丹為衣,隨症大小入瘡內,膿淨口合。如不合,以蔥汁調大黃末搽之即愈。
治瘰癧方
陳羊角煅過存性,為末,好醋調敷患處即愈。
白話文:
治療瘰癧,可以用乾薑磨成粉末,再用生薑汁調成糊狀,製成藥丸,外敷於患處,並用黃丹粉包裹。待膿液排盡,瘡口癒合即可。若瘡口未癒合,可以用蔥汁調和黃丹末塗抹,就能治癒。另外,也可以將羊角煅燒成灰,用醋調和,敷於患處,也能治好瘰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