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杖仙

《吳氏醫方彙編》~ 第一冊 (6)

回本書目錄

第一冊 (6)

1. 口齒舌症

八味地黃湯

熟地,山藥,萸肉,澤瀉,茯苓,粉丹皮,肉桂,附子

清咽利膈湯,治積熱,咽喉腫痛,痰涎壅盛,乳娥喉癰,重舌,煩熱飲冷。

連翹,黃芩,甘草,桔梗,荊芥,防風,山梔,薄荷,銀花,黃連,牛蒡,元參(各一錢)

水煎,食後服。壯者,加硝黃。

隨經止痛湯

生地,丹皮,石膏,青皮,防風,荊芥,甘草(各一錢)

四門牙,上屬心,加黃連、麥冬;下屬腎,加黃柏、知母。兩邊牙,上屬腎,加川芎、知母;下屬脾,加白朮、白芍。左盡牙,上屬大腸,加大黃、枳殼;下屬肺,加黃芩、桔梗。

發斑喉閉

元參,升麻,牛子(炒),甘草

水煎服。

清陽散

治骨槽風,乃牙根盡處結腫,連及耳項作痛。

升麻,白芷,黃芩,牛子,連翹,石膏,防風,當歸,荊芥,白蒺藜(各等分),甘草(五分)

水煎服。

中和湯

治骨槽風已經穿潰,膿水臭穢不可近,疼痛不止。

人參,黃耆,甘草,白朮,白芷,川芎,當歸,桔梗,白芍(各一錢),肉桂,麥冬,藿香(各五分)

薑棗引,水煎服,入酒一小盅。

蘆薈消疳飲

治走馬牙疳,身熱氣粗,牙齦腐爛,及穿腮破唇。

蘆薈,銀柴胡,胡黃連,黃連,牛子,元參,桔梗,山梔,石膏,薄荷,羚羊(各一錢),甘草,升麻(各五分),淡竹葉(十片)

水煎服。

加味甘桔湯

治咽喉腫痛。

桔梗(一兩),甘草(一兩),赤芍(二錢),芥穗(錢半),元參(二錢),牛子(三錢),射干(一錢),南山豆根(二錢)

金鑰匙

治喉閉、纏喉風,痰涎壅盛,口噤不開。

焰硝(兩半),硼砂(五錢),片腦(二錢半),白殭蠶(一錢),雄黃(二錢)

共為末,以竹筒吹患處。

利口丹

治口內一切瘍症。

硼砂(八分),膽礬(八分),青黛(錢六分,飛),薄荷(為末,錢六分),黃柏(為末,三錢二分),片腦(一分)

以米泔水漱淨,以葦筒吹患處即愈。

紫袍散

治口內一切痞□潰爛等症。

石青,青黛,硃砂(俱水飛),硼砂(各一兩),膽礬,人中白(煅),元明粉(各五錢),冰片(三分),山豆根(二錢)

共為極細末。

生肌散

珍珠(五分,煅),海巴,象牙(煅),乳香(去油),沒藥(去油),龍骨(各一錢,煅),冰片(三分),輕粉(三分),真紅褐子(三分,燒灰存性,或舊織錦亦可)

共為末,擦數次即愈。

消疳散

治上下疳瘡。

乳香(一分),龍骨(一分,煅),靈棗樹根皮(向北入土者佳,焙乾,一錢半)

忌油調。

牙⿸疒宣

象牙(為末炒黃,一錢半),牡蠣(煅,研,水飛,一錢),褐子(燒灰存性,二錢),瓦楞子(煅,水飛,一錢),冰片(一分)

白話文:

口齒舌症

八味地黃湯: 此方為常用方劑,具體功效需參考其他資料。組成藥物包括熟地、山藥、萸肉、澤瀉、茯苓、丹皮、肉桂、附子。

清咽利膈湯: 治療咽喉因積熱引起的腫痛、痰多、以及喉嚨癰腫、舌頭腫脹、煩熱口渴等症狀。藥物包括連翹、黃芩、甘草、桔梗、荊芥、防風、山梔、薄荷、銀花、黃連、牛蒡、元參(各等量)。飯後服用,體質強壯者可加硝石。

隨經止痛湯: 此方針對牙痛,根據患牙位置的不同,加減不同的藥物。組成藥物包括生地、丹皮、石膏、青皮、防風、荊芥、甘草(各等量)。上門牙痛加黃連、麥冬;下門牙痛加黃柏、知母;兩邊牙上部痛加川芎、知母;下部痛加白朮、白芍;左盡牙上部痛加大黃、枳殼;下部痛加黃芩、桔梗。

發斑喉閉方: 治療喉嚨閉塞、發斑的方劑,藥物包括元參、升麻、炒牛蒡子、甘草。

清陽散: 治療牙根腫痛,並蔓延至耳後疼痛的骨槽風。藥物包括升麻、白芷、黃芩、牛蒡子、連翹、石膏、防風、當歸、荊芥、白蒺藜(各等量)、甘草(五分)。

中和湯: 治療骨槽風已潰爛化膿,膿水臭穢,疼痛難忍的方劑。藥物包括人參、黃耆、甘草、白朮、白芷、川芎、當歸、桔梗、白芍(各等量)、肉桂、麥冬、藿香(各五分)。用薑棗水煎服,並加少量酒。

蘆薈消疳飲: 治療走馬牙疳(一種兒童口腔疾病),症狀包括發熱、呼吸粗重、牙齦潰爛、甚至穿破腮幫子或嘴唇。藥物包括蘆薈、銀柴胡、胡黃連、黃連、牛蒡子、元參、桔梗、山梔、石膏、薄荷、羚羊角(各等量)、甘草、升麻(各五分)、淡竹葉(十片)。

加味甘桔湯: 治療咽喉腫痛。藥物包括桔梗、甘草、赤芍、芥穗、元參、牛蒡子、射干、南山豆根。

金鑰匙: 治療喉嚨閉塞、纏喉風,痰多,張不開口等症狀。藥物包括焰硝、硼砂、冰片、白殭蠶、雄黃,研末後用竹筒吹入患處。

利口丹: 治療口腔潰瘍等症狀。藥物包括硼砂、膽礬、青黛、薄荷、黃柏、冰片,用米湯漱口後,用葦筒吹入患處。

紫袍散: 治療口腔潰爛等症狀。藥物包括石青、青黛、硃砂、硼砂、膽礬、煅人中白、元明粉、冰片、山豆根,研成細末使用。

生肌散: 此方應為外用藥,治療創傷,促進傷口癒合。藥物包括煅珍珠、海巴、煅象牙、乳香、沒藥、煅龍骨、冰片、輕粉、燒灰存性的真紅褐子(或舊織錦)。研末後擦拭患處。

消疳散: 治療口腔疳瘡。藥物包括乳香、煅龍骨、焙乾的靈棗樹根皮(應選用向北生長的根皮)。忌用油調和。

牙痛方: 治療牙痛。藥物包括炒黃的象牙、煅研水飛的牡蠣、燒灰存性的褐子、煅水飛的瓦楞子、冰片。

備註: 文中劑量單位「錢」、「兩」為古代計量單位,現代已不用,具體換算需參考相關資料。 以上僅為方劑的翻譯和藥物組成,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 使用任何中藥前,請務必諮詢專業的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