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醫方彙編》~ 第四冊 (1)
第四冊 (1)
1. 外敷通用方
水火既濟丹
治一切疔毒、惡瘡已破,毒盛腐多。
火硝(七錢),明礬(八錢),水銀(一兩,用鉛五錢制之),硃砂(一錢)
各為細末,鐵鍋中杵一窪,將藥入內,以碗覆之,用新綿一塊,以水濕透,入碗底內,以稱錘壓住穩妥,用毛頭紙拈筋貼碗,沿盤塞二遭,鹽水和泥,加頭髮炭灰些,須護碗周圍。和泥不要太濕,靳只合成而已。將碗塞多半,先文火,俟泥干,再武火,升三炷香勿動,俟火滅鍋冷,去泥土,掃淨,揭起碗,將底上霜用雞翎掃下,研細末,以甘草煎湯飛過,曬乾研用。如瘡血熱色紫,量加雄黃、黃連,同研,兌前藥,用靈丹,神效。
五色靈藥
此五色靈藥,治癰疽諸瘡已潰,余腐不盡,新肉不生,撒之神效。
食鹽(五錢),黑鉛(六錢),枯白礬,枯皂礬,水銀,火硝(各二兩)
先將鹽鉛鎔化,入水銀結成砂子,再入二礬火硝同炒乾,研細,入鉛汞再研,以不見星為度。入罐內,鹽泥固濟封口。三炷香,不可太過不及,一宿取出,視之其白如雪,要有二兩為火候得中之靈藥。如要色紫者,加硫黃五錢;要色黃者,加明雄五錢;要色紅者,用鉛九錢、水銀一兩、枯白礬二兩、火硝三兩、辰沙四錢、明雄五錢。
凡打靈藥,硝要炒燥,礬要煅枯。
凡打靈藥,倍加石膏,和勻覆入罐內,打一炷香,用之不痛。
紫靈藥
水銀(三錢),雄黃(三錢),硫黃(三錢),白礬(一兩),火硝(七錢)
共為末,入陽城罐內,如法升打,燃三炷香取出。每靈丹五錢,輕粉五錢,和勻研細,每敷少許,以膏藥封之。
三仙散
治一切陽症,腐太深。
水銀(二兩),白礬(為末,一兩六錢),火硝(為末,一兩四錢)
升法詳註前。
渴龍奔江丹
一名千金墜。治一切惡瘡、疔毒,神效。
白礬(兩半),火硝(一兩三錢五分),黑礬(一兩),黑鉛(二錢半),水銀(鉛製,五錢),青鹽(五錢),明雄(錢五分),硼砂(錢五分),白砒(錢五分)
各為細末。用甘子土作罐如元寶罐樣。先以文火,次下白礬,再次下青鹽,次下火硝、硼砂、黑礬,以物攪之,俟結於罐底。先以大接白罐盛水令滿,埋與地,平口內坐大白碗一個。將藥覆碗內,靠罐邊以毛頭紙拈筋護住。炭灰三分,滷土七分,鹽水和泥,填滿碗,用瓦圍好罐沿,上排山炭六斤,發火燒之,以炭盡為度。俟冷取起,將白碗底霜用雞翎掃下,研細,江米和成條,硃砂為衣,點瘡口用,愈陳愈效。
點千觔墜方
瘡毒無論大小,皆有上下,必於瘡頂旁邊向下處,用銀針挑破見血,然後點上,以膏藥封之。初似針尖刺痛,漸覺似香頭燒痛,此藥力也,勿動,俟不疼了,再候半日,看點藥處如魚眼狀,中心黑,外邊一遭黃色,再外邊白色。用針撥之,搖動周圍,有縫出膿,乃藥力已盡,方可以捏取,毒氣結聚,核一塊甚堅,即以起疔散敷之,不然仍以膏封密。如毒氣甚者,至五六天不脫,亦無妨。
白話文:
外敷通用方
水火既濟丹
治療各種疔瘡、惡性瘡瘍,已經破潰,毒性強烈,腐肉多的情況。
使用火硝七錢,明礬八錢,水銀一兩(用水銀和鉛五錢一起製煉),硃砂一錢。
將這些藥材分別研磨成細末,在鐵鍋中搗成一個凹坑,將藥粉放入坑內,用碗倒扣在坑上,用一塊浸濕的新棉布塞入碗底,用秤錘壓住固定好。用毛邊紙條貼住碗邊,沿著鍋邊封堵兩層,用鹽水和泥,加入一些頭髮燒成的炭灰,仔細地封住碗的周圍。和泥時不要太濕,只要能黏合在一起就可以。將碗封住大半,先用文火,等泥土乾燥後,再用武火,燃燒三炷香的時間不要移動,等火熄滅、鍋冷卻後,去除泥土,掃乾淨,揭開碗,將碗底上的藥霜用雞毛掃下來,研磨成細末,用甘草煎湯將藥粉再提煉一次,曬乾後研磨使用。如果瘡瘍的血色發紫,是因為血熱,可以適量加入雄黃、黃連,一同研磨,與之前的藥粉混合使用,效果很好。
五色靈藥
此藥能治療癰疽等各種瘡瘍已經潰爛,但腐肉還沒完全清除,新肉無法生長的情況,撒上此藥有神效。
使用食鹽五錢,黑鉛六錢,枯白礬、枯皂礬、水銀、火硝各二兩。
先將鹽和鉛熔化,加入水銀使其結成砂狀,再加入枯白礬、枯皂礬和火硝一起炒乾,研磨成細末,再放入鉛汞混合物中研磨,直到看不見閃爍的光點為止。放入罐子裡,用鹽泥密封罐口。燃燒三炷香的時間,時間不可太長也不可太短,過一夜後取出,看藥的顏色應該像雪一樣白,有二兩重的分量,說明火候恰到好處。如果要調成紫色,加入硫黃五錢;要調成黃色,加入明雄五錢;要調成紅色,使用鉛九錢、水銀一兩、枯白礬二兩、火硝三兩、辰砂四錢、明雄五錢。
凡是製作靈藥,火硝要炒乾,明礬要煅燒至乾枯。
製作靈藥時,可以加倍使用石膏,攪拌均勻後覆蓋在罐內,燃燒一炷香的時間,這樣使用時就不會感到疼痛。
紫靈藥
使用水銀三錢,雄黃三錢,硫黃三錢,白礬一兩,火硝七錢。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末,放入陽城罐內,按照上述方法燒製,燃燒三炷香的時間後取出。每五錢靈丹,加入五錢輕粉,攪拌均勻研磨成細末,每次敷少許,用膏藥封住。
三仙散
治療各種陽性症狀,腐肉太深的情況。
使用水銀二兩,白礬(研磨成末)一兩六錢,火硝(研磨成末)一兩四錢。
燒製方法和之前描述的一樣。
渴龍奔江丹
又名千金墜。治療各種惡性瘡瘍、疔瘡,有神效。
使用白礬一兩半,火硝一兩三錢五分,黑礬一兩,黑鉛二錢半,水銀(用鉛製煉過)五錢,青鹽五錢,明雄一錢五分,硼砂一錢五分,白砒一錢五分。
將這些藥材分別研磨成細末。用甘子土做成元寶狀的罐子。先用文火加熱,接著放入白礬,然後放入青鹽,再放入火硝、硼砂、黑礬,用東西攪拌,等它們在罐底凝結。先用一個大的白色罐子盛滿水,埋入地下,讓罐口與地面平齊,在罐口上放一個大白碗。將藥粉倒在碗內,靠近罐邊用毛邊紙條護住。用炭灰三分、滷土七分,用鹽水和成泥,填滿碗,用瓦片圍好罐子的邊緣,上面堆放六斤木炭,點火燃燒,燒到木炭燃盡為止。等冷卻後取出,將白碗底部的藥霜用雞毛掃下來,研磨成細末,用江米做成條狀,塗上硃砂,點在瘡口使用,時間越久,藥效越好。
點千觔墜方
無論瘡毒大小,都有上下之分,必須在瘡頂旁邊向下處,用銀針挑破見血,然後點上藥,用膏藥封住。剛開始會像針尖刺痛,漸漸感覺像香頭燒灼般疼痛,這是藥效在發揮作用,不要動它,等不疼了,再過半天,觀察點藥的地方像魚眼睛一樣,中心是黑色,外邊一圈黃色,再外邊是白色。用針撥動,晃動周圍,如果有縫隙流出膿液,說明藥效已經發揮完畢,才可以捏取,這時毒氣結聚成一塊很硬的核,可以用起疔散敷上,如果沒有,就用膏藥密封。如果毒氣很重,五六天都沒脫落,也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