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杖仙

《吳氏醫方彙編》~ 第四冊 (2)

回本書目錄

第四冊 (2)

1. 針法

自大寒起初氣。

初氣風木,大寒

二氣君火,春分

三氣相火,司天,小滿

四氣濕土,大暑

五氣燥金,秋分

六氣寒水,在泉,小雪

白話文:

針法

從大寒開始,依次是:

一、初氣:風木之氣,正值大寒。 二、二氣:君火之氣,正值春分。 三、三氣:相火之氣,司天之氣,正值小滿。 四、四氣:濕土之氣,正值大暑。 五、五氣:燥金之氣,正值秋分。 六、六氣:寒水之氣,在泉之氣,正值小雪。

2. 瘡久成漏

骨碎補丸

骨碎補,故紙,熟地,當歸,續斷,石楠葉,黃耆,石斛,牛膝,杜仲,萆薢,(以上各二兩)附子(一兩,炮),白芍,川芎,菟絲,沙參,羌活,防風,獨活,天麻(各兩半)

此方與大僂方相表裡,前桂枝拾遺,後有木瓜、菟絲子、白朮。上為末,煉蜜丸,空心鹽湯下。

神應膏

宋褚防禦治理宗久漏瘡,諸方不效,獨此膏愈之。如腸毒、胃毒,為丸,服之神效。

當歸(一兩一錢),赤芍,大黃(各兩半),杭芷,官桂(一兩),元參(一兩三錢),川續斷(一兩二錢),莪朮(一兩),生地(一兩二錢)

上九味細銼,用真香油二斤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入鍋內,以文武火煎令黑色,濾去渣。如熱天,用黃丹二十兩;冷天十五兩,緩緩下丹,不住手攪,試水中為度。不可令婦女雞犬見。如漏有孔者,以膏送入孔內,以膏攤貼之。

烏金散

貼惡瘡、惡肉、疳瘻。

橡斗二個,一實黃丹,一實白礬末相合定,用黑俏麻皮纏了火內燒,研細,加麝少許。洗淨瘡,貼之。

取朽骨法

治瘡久,內生腐肉。

取烏骨雞上段脛骨,用黃丹實之,鹽泥固濟,火煅通紅取出,置土地上去火毒,去泥用骨,研細末,飯丸粟米大,以紙送入竅內,更用膏貼之。

白話文:

【長時間未癒的瘡口形成漏管】

骨碎補丸

藥材包含:骨碎補、故紙、熟地、當歸、續斷、石楠葉、黃耆、石斛、牛膝、杜仲、萆薢,這些藥材每種都是二兩;炮製過的附子一兩;白芍、川芎、菟絲、沙參、羌活、防風、獨活、天麻,這些藥材各是一兩半。

這個藥方與大僂方相輔相成,前面是桂枝拾遺,後面有木瓜、菟絲子、白朮。所有藥材磨成粉末,以煉蜜製成丸狀,於空腹時以鹽水吞服。

神應膏

在宋代,褚防禦用此膏治療宗久漏瘡,其它藥方都無效,只有這膏藥能治癒。對於腸道疾病和胃部問題,可製成丸狀服用,效果神奇。

藥材包括:當歸一兩一錢,赤芍、大黃各兩半,杭芷、官桂各一兩,元參一兩三錢,川續斷一兩二錢,莪朮一兩,生地一兩二錢。

將以上九種藥材細切,用二斤的純正香油浸泡,春天泡五天、夏天三天、秋天七天、冬天十天,然後放入鍋內,用文武火煎至黑色,再過濾掉藥渣。若天氣熱,使用黃丹二十兩;天氣冷,則用十五兩,慢慢加入丹藥,持續攪拌直到可以成形。製作過程中不能讓婦女和雞犬看到。如果瘡口有孔洞,可以將膏藥送入孔內,再用膏藥貼住。

烏金散

適用於惡性瘡口、惡肉和瘻病。

取兩個橡斗,一個裝滿黃丹,另一個裝滿白礬末,再用黑俏麻皮包好,放在火中燒,研磨成細粉,加入少量麝香。清洗瘡口後,將藥粉貼上。

取朽骨法

用於治療長時間未癒合且內部產生腐肉的瘡口。

取烏骨雞的腿骨,填充黃丹,再用鹽泥封固,放入火中煅燒至通紅,取出放置於土地上去除火毒,去掉鹽泥後使用骨頭,研磨成細末,以飯製成粟米大小的丸狀,用紙將藥丸送入瘡口內,再用膏藥貼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