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醫方彙編》~ 第四冊 (1)
第四冊 (1)
1. 第四冊
2. 淋洗
夫人之氣血,喜暖而惡寒。又謂遇寒則結,遇熱則散。況瘡乃肌肉破綻之病,若不御風寒,最為易襲。凡著瘡時,冬要柴火逼盡余寒,夏宜明窗淨几,亦庶幾外風不入後,乃可以揭膏。先以淨水洗去舊藥,隨用藥湯淋洗瘡上,併入孔內,輕手捺淨,庶敗腐宿膿隨湯而出,再以軟絹重重疊之,勿令太乾,帶湯覆於瘡上,輕手旋按,片時帛溫,再換。如此數次,使氣血疏通,瘀滯易散,延蔓易收,腐肉易脫,疼痛易減。
此手上之要法,大瘡不可缺也。
白話文:
關於人體的氣血,它們偏好溫暖而害怕寒冷。可以說,遇到寒冷就會凝結,遇到熱度就會散開。尤其是對於創傷這種皮膚肌肉破裂的疾病,如果不防護風寒,最容易被侵襲。在患創傷的時候,冬天要用柴火驅除殘留的寒氣,夏天則應選擇明亮清潔的環境,這樣才能防止外界的風邪入侵,然後才能撕掉傷口上的膏藥。首先用清水清洗掉舊藥物,接著用藥材熬煮的湯汁淋洗傷口,同時灌入傷口內,輕輕按壓讓其乾淨,這樣能讓壞死的組織和陳舊的膿液隨著藥湯一起排出,再用柔軟的絲綢多層疊放,不要讓它太乾燥,帶著濕潤覆蓋在傷口上,輕輕地旋轉按壓,過一會兒當布料變溫了,就再換新的。這樣做多次,能使氣血流通順暢,淤滯的血液容易散開,病情擴散容易控制,腐爛的組織容易脫落,疼痛也能減輕。
這是處理傷口的重要方法,對於大的創傷是絕對不能缺少的。
3. 針法
鑱針、砭石,出自《內經》,則刀針之制,由來尚矣。而世人迎合病情,謂膿不必針,俟其自潰,往往致毒氣內攻,虧損氣血。輕症變重,重症變險,良可悲也。不知膿硬無膿、其根深固者,用針點入寸許,以瀉其毒,其症自輕。或陽毒膿成,用針開瀉,免生他患。
或皮厚口小,膿出不快,非針開通何以能瀉郁毒?或瘍氣黑陷,因而外疔不化,非去惡肉何以能生新肌?丹毒片片似云,非瀉惡血何以能收其散漫?可見毒遂刀解,膿由針透,安得謂之無功乎!然亦有毒深針淺,惡氣不瀉,以致血敗;毒淺針深,誤傷良肉,以致腐爛者,乃粗工之咎,豈刀針之禍與!至若氣癭,腫而棉軟不痛者;血瘤,腫而內成痞癗,以及頑毒久聚、皮膚有紫紅絲纏繞者,誤用刀針,其危立待,當為深戒耳!
以竹熰成此式,寬五分,長六寸余,銼磨托滑方妥。其次,用白銅者,去其非稜。將舌壓住,以便整理咽喉。
用單紅貼一個,以戥杆捲成此式,兩頭剪齊,入喉吹藥,勝如金竹蘆等筒。
以銀絲為之,長三四寸,如大針粗,兩頭俱焊以疙瘩,一如鳳仙子大,一如葵花子大,入瘡內即知深淺,以便入藥。
用棉紙剪豎條,大小隨症,捻作細繩。孔內串一棉線亦捻為繩,黏藥入於瘍內,留線於外,易藥以便取出。
此針以馬銜鐵中加熟鋼三頁打成,寬如韭葉,尖頭兩刃,柄長三寸,不宜太薄。
此鉤用挑線針,或按鑱針,以燈火燒紅,灣一小鉤,鼻中串棉線一條,捻作疙瘩,取其攝之得力。
此針亦著覓針打成之法。頭似馬蹄,柄拿其灣式,刃常向內迴轉,則不妨良肉矣。須得二把,以便循環,恐毒甚而不利耳。
此鑷即頭號眉鑷,口內銼橫紋數道,鉗取敗物、腐爛之物,則不能脫滑而還矣。
此針照覓針打法,形似月牙,針頭長五分,中寬二分,其柄長二寸五六分,不宜太薄。
此針以三四成金打成。此式長四五寸余,按三回九轉之式,以便補瀉。如用好金,軟而易曲,則不適用。
頭若芒大麥相似,柄長六寸余。其柄上圓下方,入喉方妥。
此針以銀為之,池作三稜,不過一分寬,上下一樣粗。惟針頭磨為利鋒開瘍,取其不覓針;頂要圓形如棗核,燒紅烙疔,取其不能深入而傷良肉。
用竹筒一段,長二寸五六分,如建蓮子粗,刮去皮,兩頭打一小箍。上口內以臥刀鏇之,與箍外口相近,以便去藥;下口用生絹一塊,以立扁圈撐住,如張羅同意,上藥方能均勻。
此式以青銅打成,堅而無鏽,塞砑升胎,方能密固。
長三寸余,一頭圓勺如豌豆大,一頭腰子形如蓮實大。
以骨角為之。切銼此式,攤敷軟膏,方能如意。
膏藥要攤圓合均勻。以熟銅打作此式,長五六寸許,攤膏方能如法。
白話文:
[針法]
鑱針和砭石源自《內經》一書,由此可見刀針的使用歷史悠久。然而,現今有些人為了迎合病患的心理,認為膿包不需要針刺,應等待自行潰破,這種做法往往導致毒素內侵,損害人體的氣血。原本輕微的病症可能因此變得嚴重,嚴重的病症可能變得更危險,真是令人悲嘆。殊不知對於膿包堅硬無膿,或是病根深固的情況,適當的使用針法點刺入膿包約一寸左右,可以幫助排出毒素,使病情減輕。有些陽性膿包一旦形成,利用針法開口排膿,可以避免其他併發症的產生。
對於皮膚厚且膿口小,膿液排出不順的情況,如果不透過針法開口,如何能有效排除鬱積的毒素?對於瘍部氣色發黑且凹陷,導致外瘍不易消散的情況,如果不除去壞死組織,如何能促進新組織的生成?對於丹毒一片片像雲朵般擴散的情況,如果不排出血塊,如何能控制其蔓延?由此可知,毒素藉由刀法分解,膿包藉由針法穿透,針刀法確實有其功效。然而,如果毒素深藏而針刺太淺,無法完全排出惡氣,導致血液敗壞;或者毒素淺顯而針刺過深,誤傷健康組織,造成腐爛,這都是技術不佳的醫生的過失,怎能怪罪針刀法呢!至於像是氣癭,腫脹但質地綿軟不痛;或是血瘤,腫脹且內部有硬塊,以及長期積聚頑固毒素,皮膚出現紫紅色絲狀紋路的情況,如果誤用刀針法,病情立即陷入危急,這應該是我們需要嚴肅看待的警示!
使用竹子製作成此種樣式,寬度五分,長度六寸多,經過挫磨使其光滑。其次,使用白銅製造,去除其棱角。將其按住舌頭,方便整理咽喉部位。
使用單一紅色貼紙一個,以戥杆捲成此種樣式,兩端剪平,用於咽喉吹藥,比金屬或竹製的管子更為適合。
以銀絲製造,長度三四寸,粗細如大針,兩端焊接成不同大小的結,一個如鳳仙子大小,另一個如葵花籽大小,插入瘡口即可知道深淺,以便投藥。
使用棉紙剪成長條狀,大小依病情而定,搓成細繩狀。在瘡口內穿過一根棉線,同樣搓成繩狀,沾藥後放入瘡內,棉線留在外面,方便換藥時取出。
此針以馬銜鐵中加入熟鋼三層,打製而成,寬度如韭菜葉,尖頭兩面有刃,柄長三寸,不宜過薄。
此鉤使用挑線針,或鑱針,經過燈火燒紅,彎曲成小鉤,鼻中穿過一條棉線,搓成結,方便勾取。
此針也需尋找針打製的方法,針頭形狀如馬蹄,柄部拿握處呈彎曲狀,刃面向內轉動,以免傷及健康組織。最好有兩把,方便輪流使用,以防毒素過重而操作不便。
此鑷即是大型眉毛夾,口內挫有數道橫紋,夾取壞死或腐爛的組織,就不會滑落。
此針依照鑱針的打製方法,形狀似月牙,針頭長五分,中部寬二分,柄長二寸五六分,不宜過薄。
此針以三四成金製造。此種樣式長四五寸多,按照三回九轉的方式,方便補瀉。如果使用純金,因其質地較軟,容易彎曲,故不適用。
針頭如芒大麥相似,柄長六寸多。其柄上方圓下方方,放入咽喉才合適。
此針以銀製造,槽為三稜形,寬度不超過一分,上下粗細一致。唯有針頭需磨成尖銳開口,用於開瘍,取其不需要鑱針;針頂要圓形如棗核,燒紅後烙在瘍上,取其不會深入傷害健康組織。
使用一段竹筒,長度二寸五六分,粗細如建蓮子,颳去外皮,兩端打上小箍。上口內以臥刀削磨,接近箍外口,方便取藥;下口用一塊生絹,以扁圓圈撐住,如同張羅網一般,上藥才能均勻。
此種樣式以青銅製造,堅固且不生鏽,塞砑升胎,方能密封牢固。
長度三寸多,一頭圓勺狀如豌豆大小,另一頭腰子形狀如蓮子大小。
以骨角製造。按照此種樣式挫磨,敷上軟膏,才能順心如意。
膏藥要攤圓均勻。以熟銅製造此種樣式,長度五六寸左右,攤膏才能恰到好處。
從大寒開始計算初氣。
初氣為風木,大寒
二氣為君火,春分
三氣為相火,司天,小滿
四氣為濕土,大暑
五氣為燥金,秋分
六氣為寒水,在泉,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