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醫方彙編》~ 第三冊 (9)
第三冊 (9)
1. 通用之劑
人中黃,烏梅肉,茯神,胡黃連,五味子(各一兩),大生地,石菖蒲,辰砂,雄黃,遠志,朴硝(各三錢),牛黃,冰片(各一錢)
共為細末,配准,前數佩合時於端午、七夕,或二至、二分日吉辰,在淨室中先將烏梅肉、地黃搗極爛,漸加煉蜜為丸,重一錢,金箔為衣,黃蠟封固。忌婦女雞犬見之。每用一丸,人乳童便化下。
保安萬靈丹
治惡瘡初起,增寒壯熱,狀類傷寒。
全蠍,石斛,天麻,當歸,炙草,川芎,羌活,荊芥,防風,麻黃,細辛,川烏(湯泡,去皮),草烏(湯泡,去皮,各一兩),雄黃(六錢)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藥一兩,分作四丸或六丸、九丸三等,用硃砂六錢為衣,磁罐收貯。每用連須大蔥九枝煎湯一中,將藥一丸趁熱化服,取汗。如汗遲,再用蔥白煎湯催之。發散瘡毒,其功甚捷。
舒筋活絡丹
四物湯,當歸用身尾,血熱用生地,加萆薢、續斷(酒炒)、甘草。
虛弱,加參耆(鹽炒);在骨節者,加松節(打碎,炒),或茯苓心木,按經施行。
解毒紫金丹
黃蠟(六錢),文蛤(去蟲蛀,炒,五錢),龍骨(煅,水飛,三錢),雄黃(水飛,一錢半),枯礬(一錢)
共為細末。先將蠟化開,入眾藥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一丸,黃酒下。
療毒湯
治一切久遠痛癢諸瘡。
胡麻,威靈仙,生首烏,苦參,荊芥,菖蒲,防風,獨活,甘草
酒煎服。
代針丸
治癰疽有膿不潰。
皂針,蜀葵花子(十粒),蠶繭(十個,要出蛾的,炒炭存性)
共研為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新汲水或黃酒送下,須臾即破一孔。
秘方托裡散
治一切瘡毒,始終常服,不致內陷。
瓜蔞(大者一個,打碎),當歸(酒洗),黃耆(鹽炒),白芍,甘草(各兩半),熟地,天花粉,銀花,皂針(炒,各一兩)
上每用藥五兩,以五灰酒五、茶中,入磁器內,厚紙封固,再用油紙重封,置湯鍋內蓋煮,至藥香取出分服,至瘡愈。
退管丸
治痔漏成管。
地龍(三錢,焙),火硝(三錢),炙乳香(三錢),炙沒藥(三錢),蟬蛻(三錢,去足翅),木香(三錢),姜蠶(三錢,焙),蜂房(一兩,帶子用),蝟皮(五錢,炙焦),象牙(五錢,醋炙),血竭(二兩)
黃佔八兩,熬黑色,將藥入內攪勻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黃酒下。
白話文:
通用之劑:
將人參黃、烏梅肉、茯神、胡黃連、五味子各一兩;生地黃、石菖蒲、辰砂、雄黃、遠志、朴硝各三錢;牛黃、冰片各一錢,研磨成細粉,按比例混合。端午、七夕或冬至、夏至等吉日,在乾淨的房間裡,先將烏梅肉和生地黃搗爛,慢慢加入煉蜜,製成重一錢的小丸,以金箔包裹,再用黃蠟封好。忌諱婦女、雞、狗靠近。每次服用一丸,用人乳或童便送服。
保安萬靈丹:
治療惡瘡初起,伴有發冷發熱,症狀類似傷寒的藥方。將全蠍、石斛、天麻、當歸、炙甘草、川芎、羌活、荊芥、防風、麻黃、細辛、川烏(湯泡去皮)、草烏(湯泡去皮)各一兩,雄黃六錢,研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丸劑。每藥一兩,分成四丸、六丸或九丸,用硃砂六錢做外衣,用磁罐保存。每次服用時,用九枝大蔥煎湯一碗,趁熱服用一丸藥,使其發汗。如果汗出不暢,再用蔥白煎湯催汗。此方能快速散發瘡毒。
舒筋活絡丹:
以四物湯為基礎,當歸用根莖尾部,若血熱則用生地黃代替熟地黃,再加入萆薢、續斷(酒炒)、甘草。體虛者,加人參、黃耆(鹽炒);若疼痛位於骨節,加松節(打碎,炒)或茯苓心木,並根據經絡循行路線施治。
解毒紫金丹:
將黃蠟六錢、文蛤(去蟲蛀,炒)五錢、龍骨(煅燒,水飛)三錢、雄黃(水飛)一錢半、枯礬一錢,研磨成細粉。先將黃蠟熔化,加入其他藥粉,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一丸,用黃酒送服。
療毒湯:
治療各種久治不愈的痛癢瘡瘍。將胡麻、威靈仙、生首烏、苦參、荊芥、菖蒲、防風、獨活、甘草用酒煎服。
代針丸:
治療癰疽已化膿但尚未潰破的藥方。將皂莢刺、蜀葵花子(十粒)、蠶繭(十個,需已出蛾,炒炭存性)研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丸,用新汲水或黃酒送服,很快就能使癰疽潰破。
秘方托裡散:
治療各種瘡毒,可以長期服用,防止毒邪內陷。將大瓜蔞一個(打碎)、當歸(酒洗)、黃耆(鹽炒)、白芍、甘草各半兩、熟地黃、天花粉、銀花、皂莢刺(炒)各一兩,每種藥物五兩,用五倍子酒五分、茶水適量,放入瓷器中,用厚紙封好,再用油紙加封,放入湯鍋中蓋好煮沸,至藥物香味溢出,取出分服,直至瘡瘍痊癒。
退管丸:
治療痔瘡形成管狀的藥方。將地龍(三錢,焙)、火硝(三錢)、炙乳香(三錢)、炙沒藥(三錢)、蟬蛻(三錢,去足翅)、木香(三錢)、姜蠶(三錢,焙)、蜂房(一兩,帶子) 、蝟皮(五錢,炙焦)、象牙(五錢,醋炙)、血竭(二兩),用黃蠟八兩熬成黑色,加入藥粉攪拌均勻,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錢,用黃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