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醫方彙編》~ 第五冊 (9)
第五冊 (9)
1. 脫疽
謂疔患於足指,或足指黑黯上延,重者潰脫,故名之曰脫疽。因貪饕房勞,損傷脾胃腎故也。有先渴而後患者,有先患而後渴者。若色赤作痛自潰者,可治;色黑不潰者,不治。色赤作痛者,元氣虛而濕毒壅盛也。先用隔蒜灸、活命飲、托裡之劑,或十全大補湯、加味八味丸。
色黯不痛者,腎氣敗而虛火盛也。隔蒜灸、桑枝灸,亦用十全大補湯、加減八味丸;再以拔毒解毒之藥洗之,則毒氣不致上侵,元氣不致虧損,庶可保生。亦有因手足修剔及口咬等傷而致者,若黑黯上延,亦多致死。重者須腳刀轉解周髀,輕泄其毒,則筋隨骨出而毒得泄,亦不痛。
白話文:
意思是說,當腳趾患有疔瘡,或者腳趾出現黑色黯淡並向上蔓延,嚴重者會潰爛,所以稱為脫疽。這是因為過度縱欲房事,勞累過度,損傷了脾胃和腎臟所致。有些人會先感到口渴,然後才患病;有些人則先患病,然後才感到口渴。
如果患處顏色發紅,並且疼痛自行潰爛,是可以治療的;如果顏色發黑,沒有潰爛,則無法治療。顏色發紅疼痛,表示元氣虛弱,濕毒壅盛。治療方法是先用隔蒜灸、活命飲、托裡之劑,或十全大補湯、加味八味丸。
如果顏色發黑,沒有疼痛,表示腎氣衰敗,虛火旺盛。治療方法是用隔蒜灸、桑枝灸,也可用十全大補湯、加減八味丸;然後再用拔毒解毒的藥物清洗患處,這樣毒氣就不會向上蔓延,元氣也不會過度損耗,庶幾可以保住性命。
也有一些人因為手腳修剪或口咬等外傷而導致脫疽,如果出現黑色黯淡向上蔓延,也多半會致死。嚴重者需要使用腳刀轉解周髀,輕輕地泄去毒氣,這樣筋脈就會隨著骨骼一同排出毒素,也不會感到疼痛。
否則,脫去一節而仍上潰,則浸浸不已矣。不若,灸法為良。重者須解去為善。故孫真人云:在內則割,在指則截。善親之遺體,雖不忍傷,而遂至夭歿,則尤傷矣。況解法無痛,患者之自審耳。
加味八味丸
山藥(二兩),桂心(去皮,五錢),萸肉(二兩,杵膏),澤瀉(蒸,焙),茯苓(各一兩),五味(炒,二兩),丹皮(兩五錢),地黃(生用,四兩,酒拌,銅器蒸半日,搗膏)
為粗末,入二膏拌勻,曬乾,再為細末,煉蜜,加水為丸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五更初、未言語前,或空心,鹽湯送下。
白話文:
如果放任不管,膿瘡會不斷蔓延,甚至溃烂到更深的地方,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与其这样,不如用灸法治疗,效果更好。病情严重的话,就需要手术切除脓疮,这是最有效的办法。就像孙真人所说:“如果脓疮在体内,就需要切开;如果长在手指上,就需要截断。” 虽然我们不忍心伤害亲人的身体,但如果放任不管导致病情恶化,最终导致死亡,那就更令人痛心了。更何况手术切除不会带来很大的痛苦,这完全可以由患者自己决定。
[八味丸]
山药(两两),桂心(去皮,五钱),萸肉(两两,捣成膏状),泽泻(蒸过,焙干),茯苓(各一两),五味子(炒过,两两),丹皮(两五钱),地黄(生用,四两,用酒拌匀,放入铜器中蒸半日,捣成膏状)
将以上药物研成粗末,加入两种膏状药拌匀,晒干,再研成细末,用炼好的蜂蜜和水调成丸子,大小像桐子一样。每次服用六七十丸,可以选择在五更初、未说话之前服用,或者空腹服用,用盐汤送服。
2. 瘤贅
《內經》云:肝統筋而藏血,心生血而主脈,脾主肉而統血,肺主氣而司腠理,腎統骨而主水。若怒動肝火,血涸而筋攣者,其自筋腫起,按之如筋,久而或有赤縷,名曰筋瘤,用六味地黃丸、四物、山梔、木瓜之類。若勞役火動,陰血沸騰,外邪所搏而為腫者,其自肌肉腫起,久而赤縷,或皮俱赤,名曰赤瘤,用四物、茯苓、遠志之類。
若鬱結傷脾,肌肉漸薄,外邪所搏而為腫者,其自肌肉腫起,按之實軟,名曰肉瘤,用歸脾、益氣二湯。若勞傷肺氣,腠理不蜜,外邪所搏而為腫者,其自皮膚腫起,按之浮軟,名曰氣瘤,用補中益氣之類。若勞傷腎水,不能榮骨而為腫者,其自骨腫起,按之堅硬,名曰骨瘤,用地黃丸、補中益氣湯主之。夫瘤者,留也,隨氣凝滯,皆因臟腑受傷,氣血乖違,當求其屬而治其本。
白話文:
《內經》中記載:肝臟主導筋絡,並貯藏血液;心臟生成血液,主宰脈絡;脾臟主宰肌肉,並統攝血液;肺臟主宰氣息,負責皮膚的表層組織;腎臟主宰骨骼,並掌管水分。
若因怒氣傷肝,肝火上升,導致血液乾涸、筋絡攣縮,就會出現筋腫,摸起來像筋,時間久了可能會出現紅色絲狀物,稱為筋瘤,可用六味地黃丸、四物湯、山梔、木瓜等藥物治療。
若因過度勞累或火氣旺盛,導致陰血沸騰,受到外邪侵襲而形成腫塊,這種腫塊會從肌肉開始,時間久了也會出現紅色絲狀物,甚至皮膚也會變紅,稱為赤瘤,可用四物湯、茯苓、遠志等藥物治療。
若因鬱結傷脾,肌肉漸漸消瘦,受到外邪侵襲而形成腫塊,這種腫塊會從肌肉開始,摸起來比較實軟,稱為肉瘤,可用歸脾湯、益氣湯等藥物治療。
若因勞累傷肺,導致皮膚表層組織疏鬆,受到外邪侵襲而形成腫塊,這種腫塊會從皮膚開始,摸起來浮軟,稱為氣瘤,可用補中益氣湯等藥物治療。
若因勞累傷腎,腎水不足,無法滋養骨骼而形成腫塊,這種腫塊會從骨骼開始,摸起來堅硬,稱為骨瘤,可用地黃丸、補中益氣湯等藥物治療。
總之,瘤是由於氣血停滯,臟腑受損,氣血運行失常所致,治療時應根據腫瘤的性質,尋找其歸屬,從根本上治療。
大凡肝膽二經結核者,用八珍加山梔、膽草以養氣血、清肝火。血燥,須生血涼血,用四物、二地、丹皮、酒炒黑膽草、山梔。中氣虛者,兼服補中益氣湯。若治失其法,則榮不能滋養於患處,以致久不生肌而成漏,更不可用寒涼之劑、藥線纏縛之法。
歸脾湯
人參,白朮(炒),茯神,元肉,棗仁(炒),遠志(去骨),當歸(酒洗,各一錢),炙耆(錢半),炙草(錢半),木香(取汁,沖)
白話文:
肝膽經絡感染者,要用八珍湯加入山梔子和膽草,以滋養氣血、清肝火。如果血燥,則需要滋陰涼血,可以用四物湯、二地湯、丹皮、酒炒黑膽草、山梔子。脾胃虛弱者,可同時服用補中益氣湯。若治療方法不當,則營養無法到達患處,久而久之便會難以癒合形成潰瘍,更不可使用寒涼藥物或用藥線纏縛。
可以使用歸脾湯,配方為:人參、炒白朮、茯神、元肉、炒棗仁、去骨遠志、酒洗當歸各一錢,炙黃耆一錢半,炙甘草一錢半,木香取汁沖服。
水煎服。
藥線
芫花(二錢半),壁錢(一錢)
用白線錢半,水一碗,同煮至湯干為度,取衣線陰乾。患大者,用雙線。扣繫於根蒂,兩頭留線,日漸緊之,自然枯落。落後用珍珠散收口為妙。
海藻丸
海藻(酒洗),川芎,當歸,官桂,白芷,細辛,藿香,白蘞,昆布(酒洗),明礬(煅,二兩),海蛤(煅),松蘿茶(各七分)
白話文:
用水煎煮服用。
藥線方:
芫花(2錢半),壁錢(1錢)
使用白線半錢,加水一碗,一起煮至湯汁蒸乾為止,取出藥線陰涼處風乾。如果病情嚴重,使用雙線。將線繫於根部,兩端保留線頭,逐漸緊縮,自然枯萎掉落。掉落後,用珍珠散收口效果更好。
海藻丸方:
海藻(酒洗),川芎,當歸,官桂,白芷,細辛,藿香,白蘞,昆布(酒洗),明礬(煅,二兩),海蛤(煅),松蘿茶(各7分)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食後銜化。
海藻玉壺湯
治癭瘤初起,或腫或硬,或赤或不赤,但未破者,俱宜服之。
海藻,川貝,陳皮,昆布,青皮,川芎,當歸,半夏,連翹,獨活(各一錢),海帶(五分)
水煎服。忌厚味,斷嗜欲。
神仙枯瘤法
硫磺(四兩),雄黃(二錢),硃砂(二錢),川烏(五錢),草烏(五錢),白及(五錢)
白話文: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末,然後煉製成蜜丸,大小如彈子。每次服用時,取一丸,在飯後含服。
「海藻玉壺湯」 此方適用於治療剛開始出現的結節或腫塊,無論是腫脹、堅硬、紅腫還是無紅腫,只要尚未破損,皆適合服用。 海藻、川貝、陳皮、昆布、青皮、川芎、當歸、半夏、連翹、獨活(各取一錢)、海帶(取五分)
加水煎煮後飲用。需避免食用重口味的食物,並戒除過度的慾望。
「神仙枯瘤法」 使用硫磺(四兩)、雄黃(二錢)、硃砂(二錢)、川烏(五錢)、草烏(五錢)、白及(五錢)等藥材。
以上藥材需用水煎煮後服用。需注意避免食用油膩厚重的食物,且要控制自己的慾望。
各為細末。先將硫磺磁碗內化開,入眾藥攪勻,離火俟溫,入冰麝末各五分,作成錠,點之。
消瘤膏
生薑搗汁一碗,牛皮膠四兩,蔥白搗汁一碗,共入砂鍋內煅成膏,離火,加麝香五分,貼之,三天一易。
血瘤
用甘草煎膏,以筆塗周圍,一日上三次。又:芫花、大戟、甘遂各等分,為末,醋調,另以新筆塗甘草圈內,勿近甘草。次日縮小,再如前塗三四次愈。
白話文:
把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首先把硫磺放在磁碗中加熱溶解,然後加入其他藥末攪拌均勻,離火等藥溫涼後,加入冰片和麝香末各五分,製成藥錠,用來點患處。
生薑搗汁一碗,牛皮膠四兩,蔥白搗汁一碗,一起放入砂鍋中煅燒成膏,離火後加入麝香五分,敷於患處,三天換一次。
用甘草煎成的膏,用筆塗抹在腫瘤周圍,一天塗三次。另外,取芫花、大戟、甘遂各等份,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再用新的筆塗抹在甘草圈內,不要碰到甘草。第二天腫瘤就會縮小,重複塗抹三四次即可痊癒。
流痰腫塊
甘松,三奈,南星(各一兩),粉草(二兩)
煎濃汁,將三味入甘草汁內收干,焙燥細末,薑汁調敷患上,數次即愈。
白話文:
材料:
- 甘松 (一兩)
- 三奈 (一兩)
- 南星 (一兩)
- 粉草 (二兩)
做法:
- 將所有材料加入水中煎煮,取得濃厚的汁液。
- 將甘松、三奈和南星放入煎好的甘草汁中,並收幹水分,進行焙乾,最後研磨成細末。
- 將薑汁調和上述的細末,敷於患處,重複多次後即可痊癒。
請注意:這是一則古方,使用時應考慮個人體質和健康狀況,如有任何疑慮,請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