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杖仙

《吳氏醫方彙編》~ 第二冊 (13)

回本書目錄

第二冊 (13)

1. 楊梅

換肌消毒散

治時瘡,不拘初起、潰爛。

土茯苓(五錢),當歸,白芷,皂刺,薏米(各一錢),白蘚皮,木瓜(不犯鐵器),木通,忍冬(各七分)炙草(五錢)

水煎服。

內托消毒散

大黃,姜蠶,忍冬(各五錢),蜈蚣(三條),全蠍(十個,去毒)

黃酒煎,空心服。

紫金丸

龜板(人乳炙透,二兩),石決明(九孔者,煅紅,童便淬一次,二兩),硃砂(飛二次)

共為細末,爛米飯丸如桐子大。每服一錢,土茯苓湯下。筋骨疼痛者,酒下之。

五寶丹

治楊梅結毒。

琥珀(透明血色者,甘草水煮過,三分半),珍珠(炒過,三分半。或用豆腐包蒸),硃砂(透明者,二分半),鐘乳石(用木香,生甘草各一錢,同煮乾,去木香,甘草,用淨石三分半),飛羅面(炒,三分半),冰片(臨時加)

上俱為細末,磁罐收貯聽用。

服法:每日用土茯苓成塊者一斤洗淨,用石敲碎。先入水二升,煮取汁四碗,收磁器內。將前渣再入水四五碗,煮汁二碗,併入前汁內,為一日之用。

若病在上者,加木香二錢;病在下,加牛膝二兩,與土茯苓同煮。病者不得另飲茶湯,但將土茯苓湯時時飲之。若飲湯,半盅加五寶丹二釐,飲一盅加四釐,體厚者,加六七釐。一日內服盡此湯為度。在上飽服,在下飢服。忌茶酒並一切發風動氣之物。其毒,貼清涼膏,或摻藥。

收口日,若舊有輕粉等毒藥,後當盡發出,無則不發也。大忌房事。輕者十服,重者二十服全愈。

腎子爛出

老杉木(燒炭存性),蘇葉(各等分)

為細末,敷上,仍以蘇葉包之。

天泡瘡

大棗(去核,入銅綠豆大一塊,燒灰存性),冰片(少許)

共為細末。濕則干搽,干則香油調搽。

繡球風

蓮房,慄房,樺皮,柳皮(各等分)

煎湯洗之。

金不換

治楊梅。

輕粉(一錢),細茶(一錢),杏仁(去油,二錢),銅青(煮七次,二分)

共為細末,唾津調搽。

下疳仙方

鱉甲(揀單齒者焙黃,四錢),狗牙(四錢,炒),真輕粉(二錢)

共為細末。瘡破,用甘草水洗;不破,荊芥水洗。藥末乾摻瘡上,以浸不出毒水為度。

津調散

黃連,款冬花(等分),麝(少許)

共為細末。先以湯藥洗淨,軟帛拭乾,唾津調敷。忌用生薑洗。

七寶檳榔散

檳榔,密陀僧,雄黃(飛),輕粉,黃柏,朴硝,黃連(各等分)

共為細末。先以蔥白煎湯洗淨,濕則干,上干則香油調敷。

下疳瘡洗藥

黃連,黃柏,當歸,白芷,獨活,防風,朴硝,荊芥

水煎,入錢五十文、烏梅五個、鹽一匙同煎,溫洗,一日五七次。用下藥敷之。

木香,檳榔,黃連,銅青,輕粉,枯礬,螵蛸,麝(各等分)

白話文:

楊梅

換肌消毒散

治療各種皮膚瘡瘍,無論是初期還是潰爛期皆可使用。

藥材包括:土茯苓五錢、當歸一錢、白芷一錢、皂角刺一錢、薏苡仁一錢、白蘚皮七分、木瓜(避免接觸鐵器)七分、木通七分、忍冬藤七分、炙甘草五錢。

水煎服。

內托消毒散

藥材包括:大黃五錢、薑黃五錢、忍冬藤五錢、蜈蚣三條、全蠍十個(去毒)。

黃酒煎服,空腹服用。

紫金丸

藥材包括:龜板(以人奶炙烤至透,二兩)、石決明(九孔的,煅燒至紅色,用童尿淬鍊一次,二兩)、硃砂(飛煉二次)。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爛米飯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錢,用土茯苓湯送服。若筋骨疼痛,則用酒送服。

五寶丹

治療楊梅毒。

藥材包括:琥珀(透明血紅色者,用甘草水煮過,三分半)、珍珠(炒過,三分半,或用豆腐包蒸)、硃砂(透明者,二分半)、鐘乳石(用木香、生甘草各一錢同煮乾,去除木香、甘草後取淨石三分半)、飛羅面(炒過,三分半)、冰片(臨時添加)。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磁罐儲存備用。

服用方法:每日取土茯苓塊狀物一斤,洗淨後用石頭敲碎,先放入二升水,煮取四碗藥汁,收在磁器中。將藥渣再放入四五碗水,煮取二碗藥汁,與之前的藥汁混合,作為一日用量。

如果病灶在上半身,加木香二錢;病灶在下半身,加牛膝二兩,與土茯苓一起煎煮。患者不可另外飲用茶湯,只可時時飲用土茯苓湯。服用時,半碗藥汁加五寶丹二釐,一碗藥汁加四釐,體格強壯者加六七釐。一日內服完所有藥汁。病灶在上半身則飽腹服用,病灶在下半身則空腹服用。忌茶酒及一切容易引起風寒或動氣的食物。如有毒素外溢,可貼清涼膏或摻藥粉。

瘡瘍癒合之日,若先前曾使用輕粉等毒性藥物,之後會全部排出,否則則不會排出。嚴禁房事。病情輕者服用十劑,重者服用二十劑即可痊癒。

腎子爛出

藥材包括:老杉木(燒成炭後存留其性狀)、蘇葉(等量)。

研磨成細粉,敷於患處,再用蘇葉包裹。

天泡瘡

藥材包括:大棗(去核,加入銅綠豆大小的一塊,燒成灰後存留其性狀)、冰片(少許)。

研磨成細粉。患處潮濕則乾敷,乾燥則用香油調和後塗抹。

繡球風

藥材包括:蓮蓬、栗子殼、樺樹皮、柳樹皮(等量)。

煎湯洗患處。

金不換

治療楊梅瘡。

藥材包括:輕粉一錢、細茶一錢、杏仁(去油,二錢)、銅青(煮七次,二分)。

研磨成細粉,用唾液調和後塗抹。

下疳仙方

藥材包括:鱉甲(選擇單齒的,焙黃,四錢)、狗牙(四錢,炒)、真輕粉(二錢)。

研磨成細粉。瘡瘍破裂則用甘草水清洗;未破裂則用荊芥水清洗。將藥粉乾敷於患處,以不再滲出膿水為度。

津調散

藥材包括:黃連、款冬花(等量)、麝香(少許)。

研磨成細粉。先用湯藥清洗患處,用柔軟的布擦乾,再用唾液調和後敷用。忌用生薑清洗。

七寶檳榔散

藥材包括:檳榔、密陀僧、雄黃(飛煉)、輕粉、黃柏、朴硝、黃連(等量)。

研磨成細粉。先用蔥白煎湯清洗患處,潮濕則乾敷,乾燥則用香油調和後敷用。

下疳瘡洗藥

藥材包括:黃連、黃柏、當歸、白芷、獨活、防風、朴硝、荊芥。

水煎,加入銅錢五十文、烏梅五個、鹽一匙同煎,溫熱清洗,一日五到七次。用上述藥粉敷於患處。

其他藥材:木香、檳榔、黃連、銅青、輕粉、枯礬、螵蛸、麝香(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