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杖仙

《吳氏醫方彙編》~ 第五冊 (5)

回本書目錄

第五冊 (5)

1. 踝疽

踝者,足環骨也,即脛與足相連處。內側名鞋帶癰,由寒濕滯於肝脾,血滯氣阻所致,宜大用補氣養榮之劑加羌活等。又穿踝疽,乃足三陰經濕熱。初起內踝發腫,疼痛徹骨,漸串及外踝,速用內托之劑,或八珍湯加減。若遲滯日久,恐成殘疾,慎之慎之!

清熱消毒散

治一切癰瘍陽症,腫痛、發熱、作渴。

黃連(炒),梔子(炒),連翹,當歸(各一錢),川芎,白芍,生地(各錢半),銀花(二錢),甘草(一錢)

水煎服。

白話文:

踝部疾病的中醫解讀

踝部,就是腳環骨,也就是脛骨和腳掌連接的地方。內側的癰瘡,叫做「鞋帶癰」,是由於寒濕停滯在肝脾,導致血瘀氣滯而引起。治療宜使用大補氣養榮的藥方,並加入羌活等藥物。

另外,還有「穿踝疽」,是由足三陰經濕熱所導致。初期內踝會發腫,疼痛深入骨髓,逐漸蔓延到外踝。應及時使用內托的藥方,或者八珍湯加減治療。若拖延日久,恐會造成殘疾,務必謹慎小心!

清熱消毒散

主治一切癰瘍陽症,症狀包括腫痛、發熱、口渴。

藥方:

黃連(炒)、梔子(炒)、連翹、當歸(各一錢)、川芎、白芍、生地(各錢半)、銀花(二錢)、甘草(一錢)。

2. 附骨疽

生於身下膝上,在外屬足少陽陽明二經,在內屬足厥陰肝經,附骨而生,皆因先天不足之故。何也?腎主骨,腎虛則骨冷,骨冷則氣滯而血凝矣。亦有因房欲之後,風寒乘虛而入者;有因敷藥寒涼,血凝於內者;有因露臥乘涼而得者。初起漸痛無時,寒熱無汗,久則疼痛入骨,按之疼而不移者是也。

初服附骨小飲方四五劑,外用神燈照法。年深者,須大劑參耆朮附等藥,方可收功;不然,杯水不能救火也。初用濕紙取頭法,再用毛頭紙裁為二,拈為捻子,以桐油浸透,點火照之,須疼照至不疼方住。外用白芥子搗粉,酒醇調服;或以大戟、甘遂二末,白蜜調服。

白話文:

附骨疽長在膝蓋以下,屬於足少陽、足陽明經脈,內屬於足厥陰肝經。它附著在骨頭上,都是先天不足造成的。為什麼呢?因為腎主骨,腎虛則骨頭寒冷,骨頭寒冷則氣血運行不暢而凝滯。也有一些人是在房事後,風寒趁虛而入;還有一些人是在敷藥寒涼,血凝於內;還有一些人是在露宿乘涼而得的。初期症狀是漸漸疼痛,沒有規律,寒熱交替,無汗,時間久了,疼痛深入骨髓,按壓疼痛不移動。

初次治療服用附骨小飲方四五劑,同時用神燈照射患處。病程長的人,需要用大劑量的參、耆、朮、附等藥物才能治癒,否則如同杯水車薪。初期可以用濕紙包裹患處,再用毛頭紙剪成兩片,搓成捻子,浸透桐油點火照射,一直照到不疼为止。外用白芥子搗碎,用酒調服;或用大戟、甘遂研末,用白蜜調服。

附骨小飲

治附骨瘡,肉色不變,但覺疼痛,令人乍寒乍熱,大小便赤秘。

土鱉瓦上焙焦,一個,為末,黃酒送下,食至七日即愈。

白話文:

【附骨湯】

治療附骨病,皮膚顏色沒有改變,但感到疼痛,讓人忽冷忽熱,大小便不順暢。

土鱉在瓦上焙烤至焦,一隻,研成粉末,用黃酒送服,從第七天開始,病情即可痊癒。

3. 鶴膝風

此症乃調攝失宜,以致足三陰虧損,風邪乘虛而入,久則膝肥腿細,如鶴之膝,故以名之。初起用大防風湯,外用蔥熨之法;潰後須用大補湯。若傷寒餘毒,亦似此形,亦用大防風湯隨時加減。

大防風湯

治足三陰經虧損,外邪乘虛而入;或鶴膝風、或附骨疽腫疼、或腫而不痛。不問已潰未潰,用三五劑後,更用調補之劑。

附子,牛膝(各一錢),白朮,羌活,人參,防風(各二錢),川芎(錢半),辣桂,黃耆,白芍,杜仲,熟地,炙草(各五分)

白話文:

這種病症是因為身體調理不當,導致足三陰經氣血虧損,風寒趁虛而入,時間久了就會出現膝蓋腫大、小腿纖細的現象,就像鶴的膝蓋一樣,因此得名鶴膝風。初期可以用大防風湯治療,並配合蔥熨法外敷;潰爛之後則要用大補湯治療。如果是因为傷寒病後遺症導致的類似症狀,也可用大防風湯,根據病情隨時加減藥物。

水煎服。

捆仙繩

治鶴膝風。

番木鱉(四兩,酒泡蒸去皮,用香油四兩熬枯,浮起為度;再以陳壁土炒,止用二兩),川山甲(炒,一兩),大楓子(燈心火烤,去油,二兩),西附子(制,一兩)

共為細末,瓷瓶收貯。每服七分,空心酒下,極醉出汗,七付除根。

加減八珍湯

即八珍加杜仲、羌活、牛膝,去茯苓,生薑為引。

鶴膝風驗方

黃耆(一斤),遠志(三兩),牛膝,金釵石斛(四兩)

白話文:

將藥材水煎服用。

治療鶴膝風的藥方:

番木鱉(四兩,用酒浸泡後蒸去皮,再用香油四兩熬至油枯浮起,然後用陳舊的壁土炒制,取用二兩)、川山甲(炒制,一兩)、大楓子(用燈心火烤制,去除油,二兩)、西附子(制備,一兩),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儲存於瓷瓶中。每次服用七分,空腹以酒送服,直至醉酒出汗,連續服用七劑即可根治。

加減八珍湯:在八珍湯的基礎上加入杜仲、羌活、牛膝,去除茯苓,並以生薑引導藥性。

治療鶴膝風的驗方:黃耆(一斤)、遠志(三兩)、牛膝、金釵石斛(四兩)。

水十碗,煎二碗,再入銀花一兩,煎一碗,一氣服之,覺二足如火,即便微效。及病人睡後,以被覆之汗。若大出汗,解去被,再服一二付,無不愈者。

火龍膏

生薑(搗,取汁八兩),乳香,沒藥(各五錢),麝香(一錢),牛皮膠(打碎,二兩)

先將薑汁並膠熬化,再下乳香、沒藥調勻,待少溫,下麝調勻即成膏。作餅敷患處,以布護之,俟收攏上來,再以紫金膏貼之。

白話文:

將十碗水煎煮成兩碗,再加入一兩銀花,煎煮成一碗,一次喝下,會感覺雙腳像火一樣熱,立刻就能看到效果。病人睡著後用被子蓋住,讓他出汗。如果出汗很多,就解開被子,再服用一到兩副藥,沒有不治好的。

生薑搗碎取汁八兩,乳香、沒藥各五錢,麝香一錢,牛皮膠打碎成二兩。先將薑汁和膠熬化,再加入乳香、沒藥混合均勻,稍涼後加入麝香,混合均勻即成膏狀。做成餅狀敷在患處,用布包好,待患處收攏後,再用紫金膏貼上。

紫金膏

黃香(一兩),蓖麻仁(三錢),乳香,沒藥(各五分),血竭(五分)

微加香油,共搗成膏,貼之。

酵子塗方

酒酵糟(四兩),肥皂(一個,去子),芒硝(兩半),五味子(一兩),砂糖(兩)

薑汁半甌研勻,日日塗之。入燒酒更妙。

白話文:

紫金膏

黃香(一兩),蓖麻仁(三錢),乳香、沒藥(各五分),血竭(五分)。

將以上藥材加入少許香油,一同搗成膏狀,敷貼患處。

酵子塗方

酒酵糟(四兩),肥皂(一個,去子),芒硝(兩半),五味子(一兩),砂糖(兩)。

將以上藥材與半碗薑汁研磨均勻,每日塗抹患處。加入燒酒效果更佳。

4. 委中毒

生膝後膕內約紋中,堅硬如石,微紅微腫,由膽經積熱流入膀胱,宜龍膽瀉肝湯去茯苓、梔子,加淡竹葉、黃柏。

龍膽瀉肝湯

龍膽草(酒炒,二錢),黃芩(酒炒,一錢),炒梔,澤瀉(一錢),木通(一錢),車前(炒,一錢),當歸(酒洗,錢半),柴胡(一錢),生甘草(五分)

水煎服。

白話文:

患者膝蓋後方膕窩內,靠近紋路的地方出現堅硬如石頭的腫塊,伴隨輕微紅腫。這是因為膽經積熱流入膀胱所致,建議服用龍膽瀉肝湯,去除茯苓和梔子,並加入淡竹葉和黃柏。

龍膽瀉肝湯

  • 龍膽草(酒炒,二錢)
  • 黃芩(酒炒,一錢)
  • 炒梔子
  • 澤瀉(一錢)
  • 木通(一錢)
  • 車前子(炒,一錢)
  • 當歸(酒洗,錢半)
  • 柴胡(一錢)
  • 生甘草(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