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醫方彙編》~ 第五冊 (2)
第五冊 (2)
1. 臍癰
臍中生瘡,由心經續積熱流入手太陽陽明二經,治宜清熱內托之劑,加何首烏等。壯者下之,勿使成膿為妙。
白話文:
肚臍中心出現腫癰,是因為心經的熱毒沿著手太陽和陽明兩條經脈逐漸積聚所導致。治療上應使用清熱解毒、內託毒邪的藥方,並加入何首烏等藥材。對體力強壯的人來說,可以使用下法來排出體內積聚的熱毒,但要避免讓病情發展到形成膿包的程度。
2. 小腹癰
生於臍下一寸五分,氣海穴。再下二寸,丹田穴;再下三寸,關元穴。三穴俱為腹癰,皆屬任脈,俱由七情不和而發。未潰宜活命飲,膿成尤宜速潰,遲則內串,參苓無功;潰後更當雙補,須防久而不斂。
白話文:
在肚臍下方一寸五分處,是氣海穴。再往下兩寸,是丹田穴;再往下三寸,是關元穴。這三個穴位都是腹部的癰疽,都屬於任脈,都是因為七情不和而導致。如果沒有潰爛,應該使用活命飲;如果已經化膿,就應該盡快使其潰爛,拖延時間會導致膿液內串,人参白术就沒有作用了;潰爛之後,要雙管齊下,補氣補血,同時還要預防久久不癒合。
3. 腎俞發
生於脊骨第十四節腎俞穴,由房勞過度,致令腎水有虧。小兒亦有此症,乃先天不足,治宜滋陰養榮,兼能保養,往往得生。禁用灸法。
白話文:
出自脊椎第十四節的腎俞穴,由於房事過度,導致腎精不足。小孩子也可能有這種病症,這是因為先天不足所造成。治療上應採用滋陰補血的方法,同時也要注重調養,這樣的治療方式往往能收到成效。在治療過程中,禁止使用灸療法。
4. 肺癰
肺為五臟之華蓋,外司皮毛。由勞傷氣血,外邪所乘而成;或入房過度,腎水虧損,金受火克;或貪饕炙煿辛辣厚味,熏蒸於肺,皆足致此。其候口中辟辟燥,胸中隱隱痛,身皮甲錯;甚者鼻流清涕,咳出膿血。初宜桔梗湯加味治之,潰後宜排膿散,愈後須補中、六味等湯加川貝、五味子收功。
始終宜飲食知味,面色全白,膿稠無味者,吉。若膿血腥臭,惡寒身熱,顴紅氣喘,胸脅脹滿,音啞多汗者,難療。
患此者,終身忌食鯗魚、石首魚、甲魚、鴨蛋、紅蘿蔔,食則復發,不能治矣。
白話文:
肺是五臟之首,負責保護身體的皮毛。勞累傷氣血,外邪入侵,或是房事過度,腎水虧損,導致肺金受火克;或是貪吃油膩辛辣厚味,熏蒸肺部,都會造成肺病。病症表現為口乾舌燥,胸悶隱痛,皮膚乾燥粗糙;嚴重者會流鼻涕,咳出膿血。初期可服用桔梗湯加味治療,膿液排出後使用排膿散,痊癒後需服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等藥物,並加入川貝母、五味子收功。
治療過程中,飲食需清淡,面色白皙,膿液稠厚無味者預後良好。若膿血腥臭,惡寒發熱,面頰發紅,氣喘吁吁,胸脅脹滿,聲音嘶啞,出汗頻繁者,則難以治愈。
患有此病者,終身忌食鯗魚、石首魚、甲魚、鴨蛋、紅蘿蔔,食用後容易復發,無法治愈。
排膿散
治肺癰,吐膿後服之。
人參,黃耆(鹽炒),白芷,五味,川貝(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蜜水調服。
桔梗湯
桔梗,貝母,當歸,蔞仁,黃耆,枳殼,甘草節,桑白皮,防己,百合,薏米(各八分),五味,甜葶藶(隔紙炒),地骨皮,知母,杏仁
白話文:
排膿散適合肺癰患者在吐膿後服用。將人參、黃耆(用鹽炒)、白芷、五味子、川貝母等藥材等量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蜜水調和服用。
桔梗湯包含桔梗、貝母、當歸、蔞仁、黃耆、枳殼、甘草節、桑白皮、防己、百合、薏米(各八分)、五味子、甜葶藶(隔紙炒)、地骨皮、知母、杏仁等藥材。
生薑為引。咳甚,加百合;熱,加柴胡、黃芩;大便不利,加蜜炙大黃;小便澀滯,加燈心、木通;煩躁,加茅根;痛甚,加人參、白芷。神效。
寧肺湯
甘桔湯加薏米一兩、敗醬草五錢,量加百合、栝蔞,水煎服之。
肺癰
元參(三兩),麥冬(三兩),生甘草(五錢),銀花(十兩)
白話文:
生薑用來引導藥效。咳嗽嚴重時,加入百合;發熱時,加入柴胡、黃芩;大便不通暢時,加入蜜炙大黃;小便不順時,加入燈心、木通;煩躁不安時,加入茅根;疼痛劇烈時,加入人參、白芷。療效神奇。
寧肺湯:甘桔湯中加入薏米一兩、敗醬草五錢,依情況適量加入百合、栝蔞,用水煎服。
肺癰:元參三兩、麥冬三兩、生甘草五錢、銀花十兩。
肝癰
白芍(三兩),當歸(三兩),炒梔(三錢),生甘草(三錢),銀花(十兩)
白話文:
【肝癰】
白芍(三兩),當歸(三兩),炒梔(三錢),生甘草(三錢),銀花(十兩)
這是一個治療肝癰的方子,主要成分包括:
- 白芍:三兩。具有舒肝解鬱、養血安神的作用。
- 當歸:三兩。能調血活血,補血養心,對於肝經有很好的滋養作用。
- 炒梔子:三錢。清熱利濕,消炎止痛,對於肝火旺盛引起的癰瘤有很好的療效。
- 生甘草:三錢。調和諸藥,清熱解毒,有緩和整體藥性的作用。
- 銀花:十兩。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對於肝癰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請注意,這是古代的中醫方劑,使用時應由專業的中醫師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辨證施治,不可自行使用。
5. 腸癰
(凡小腸癰,則左腳縮;大腸癰,則右足縮)
夫腸癰者,濕熱瘀血流入小腸而成。初起惡寒發熱,小腹隱隱作痛,有似脹滿,喘急異常,大便不通,飲食不進,甚者臍突,轉側水聲,或繞臍生瘡,潰下膿血,其脈必數。如緊數者,膿未成也。去緊但數,膿已成也。初覺宜用薏仁湯托之,或活血散瘀之劑下之。瘀血已盡,其症自安。
如膿血不透者,用排膿散以助之,後用大補之劑以復其原。內經云:腸癰為病不可驚,驚則腸斷而死。故患是者,其坐臥轉側,理宜徐緩,時日少食薄粥及八珍,固其元氣,靜養調理,庶可保全。
白話文:
如果小腸有癰腫,左腳就會縮起來;如果大腸有癰腫,右腳就會縮起來。腸癰是濕熱瘀血流入腸道引起的,初期會發燒、發冷、小腹隱隱作痛、感覺脹滿、呼吸急促、便秘、食慾不佳,嚴重者還會出現肚臍突出、翻身時有水聲、肚臍周圍長瘡、排泄膿血等症狀。脈象會呈現數脈,如果脈象緊而數,表示膿還沒形成;如果脈象變得不緊但仍然數,表示膿已經形成。初期可以用薏仁湯來疏通,或者用活血化瘀的藥物來治療。瘀血去除後,症狀就會緩解。如果膿血無法排出,可以用排膿的藥物幫助排泄,之後再用補氣的藥物恢復元氣。醫書上說,腸癰不可驚嚇,驚嚇會導致腸子破裂而死。因此,患者應該避免驚嚇,動作要緩慢,飲食要清淡,可以吃點粥和八珍湯來補充元氣,靜養調理,才能保住性命。
薏苡仁湯
薏仁(三錢),瓜蔞(三錢),丹皮(二錢),桃仁(去皮尖,二錢),白芍(一錢,炒)
水煎服。
犀黃丸
治肺腸癰、瘰癧等症。
乳香,沒藥(各一兩),麝香(錢半),牛黃(三分)
共為細末。用黃米飯一兩搗爛,入末為丸桐子大。每服三錢,干黃酒送下。
白話文:
【薏苡仁湯】
成分:薏苡仁(三錢),瓜蔞(三錢),丹皮(二錢),桃仁(去皮尖,二錢),白芍(一錢,炒)
使用方法:加水煮沸後服用。
【犀黃丸】
此藥方適用於治療肺腸癰、瘰癧等病症。
成分:乳香,沒藥(各一兩),麝香(錢半),牛黃(三分)
製法:所有成分混合研磨成細末。然後,將一兩黃米飯搗碎,加入末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量為三錢,並搭配乾黃酒一同吞下。
治大小腸癰方
凡小腸癰則左足縮,大腸癰則右足縮是也。
用地榆一斤,水十碗,煎三碗,再用生甘草二兩、金銀花一兩,再煎一碗,空心溫服。一服即消,久亦須兩服也,但忌房事要緊。
腸癰
當歸(三兩),地榆(一兩),薏仁(五錢)
白話文:
【治療大小腸癰方】
所有的小腸癰症狀會表現為左腳收縮,而大腸癰則會表現為右腳收縮。
使用地榆一斤,加水十碗,煎煮至三碗,再加入生甘草二兩、金銀花一兩,再次煎煮至一碗,於空腹時溫熱服用。一劑即可消除癰症,若癰症持續存在,可能需要兩劑。但需注意避免性行為。
【腸癰】
使用當歸(三兩),地榆(一兩),薏仁(五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