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杖仙

《吳氏醫方彙編》~ 第二冊 (7)

回本書目錄

第二冊 (7)

1. 幼女扎足

杏仁(一錢),桑白皮(四錢)

水五碗,煎三碗,去渣,入皮硝五錢、乳香一錢,煎化,置足於內,先熏後洗,三日一作,十餘次後,軟若束綿。

纏腳生瘡

荊芥炒炭為末,蔥汁調搽。

塌腫湯

苦參,蛇床,鶴蝨,白芷,大薊,土茯苓,歸尾,威靈仙,龍膽草,生甘草(各一錢),蔥白(三寸),蒼朮(一錢)

煎水洗之。

杏仁散

杏仁,雄黃炒,白礬(各二錢),麝(二分)

共為細末,敷之。

淨府丹

治下翻。

黃柏(醋炒,一兩),上好黃連(酒炒,五錢),生梔仁(兩),枯礬(二兩),蛇床,雄黃(各二兩),生川烏(一兩)

共為細末,每末一兩,加陳醋煉蜜一兩為丸,每丸重一錢,納患處,以瘀肉蝕盡為度。若一丸不能去盡,少遲二三天再用一丸,甚至三丸,無不愈者。凡患此症,往往長夜發熱,初用一丸則減去半夜之熱,第二日或夜作嘔吐,乃藥力上行,不必驚疑;至第三日,則毒自小便而出,或色黃,或色如血水,越多越暢,飲食倍加,漸漸而愈。

如幼女患此者,用丸一半,亦捻元用近。有幼孩肛門內類此形者,亦系肝傷濕熱,亦用此藥入肛門中即愈。如動過刀針者,難療。

白話文:

【幼女扎足】

使用杏仁一錢,桑白皮四錢,加入五碗水煎煮至剩三碗,過濾掉藥渣後,再加入皮硝五錢和乳香一錢,直至完全溶解,將腳放入藥水中,先用蒸汽燻蒸後清洗,每隔三天進行一次,大約十幾次後,腳部皮膚就會變得像捆綿一樣柔軟。

【纏腳生瘡】

將荊芥炒至炭狀磨成粉末,用蔥汁調和後塗抹於患處。

【塌腫湯】

苦參,蛇牀,鶴蝨,白芷,大薊,土茯苓,歸尾,威靈仙,龍膽草,生甘草各一錢,蔥白三寸,蒼朮一錢,用水煎煮後用來清洗患處。

【杏仁散】

杏仁,雄黃炒,白礬各二錢,麝香二分,共研磨成細粉,敷在患處。

【淨府丹】

用於治療下翻症狀。

黃柏(醋炒,一兩),上等黃連(酒炒,五錢),生梔仁(兩),枯礬(二兩),蛇牀,雄黃各二兩,生川烏(一兩)共研磨成細粉,每一兩粉末加入一兩陳醋煉製的蜂蜜製成丸子,每個丸子重一錢,放置於患處,直到壞死組織完全清除爲止。如果一丸無法完全清除,可以等待兩三天後再使用一丸,有時可能需要使用到三丸,無一不痊癒。患有這種症狀的人,經常會在夜晚發熱,初次使用一丸可以減輕半夜的熱度,第二天可能會出現嘔吐,這是藥物在體內上行的作用,不必過於擔心;到了第三天,毒素會從小便排出,顏色可能是黃色,或者像血水,排得越多越順暢,飲食也會增加,漸漸地就會康復。

如果是幼女患有此病,使用丸藥的一半,效果也很好。有的小孩肛門內有類似症狀,也是因爲肝損傷和溼熱,也可以使用此藥放入肛門內即可治癒。但如果是已經動過手術的,就難以治癒了。

2. 鈕釦風

生項中,風濕作癢,久如癬形,甚是沿漫項背,以消風濕藥為末敷之。

白話文:

在頸部生了一種病,因風濕引起搔癢,長久下來形狀像癬,甚至蔓延到頸背一帶。應該使用消除風濕的藥物磨成粉末後敷在患處。

3. 失容疽

失容者,先得後失,始富終貧,亦有居富之家,因六慾不遂,損傷中氣,郁痰失道停結而成。其患多生於肩上,初起微腫,皮色不變,日久漸大,堅硬如石,推之不移,半載方發破爛紫斑,滲流血水,或泛如蓮,愈久愈大,愈潰愈堅,犯此難獲全愈。未潰之時,宜和容散堅丸常服,或有能愈者,十之三四也。

和容散堅丸

人參,白朮,歸身,熟地,茯神,香附,橘紅(各二兩),川貝,南星,棗仁,遠志,柏子仁,丹皮,龍齒,蘆薈,海沉(各八錢),硃砂(為末,六錢)

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食後合歡根皮煎湯送下。

白話文:

【疾病名稱】失容疽

【疾病描述】失容疽這類病症,指的是病況由輕轉重,好比從富裕跌至貧窮。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原本生活條件優渥的人身上,由於過度的慾望未能得到滿足,導致中氣受損,鬱積的痰濕無法正常排出,最終在體內凝結成塊,形成病竈。病癥主要出現在肩膀部位,初期僅有輕微的腫脹,皮膚顏色無明顯變化,隨著時間推移,腫塊逐漸增大,質地變得像石頭一樣堅硬,且固定不動。大約半年左右,腫塊開始潰爛,出現紫色的斑點,並滲出血水,形狀可能擴張如蓮花,且隨著時間的延長,不但不會減小,反而更為堅固,一旦發展到這種程度,痊癒的機會就相當渺茫了。

在腫塊尚未潰爛之前,可以服用和容散堅丸進行治療,可能會有三到四成的機會康復。

【藥方名稱】和容散堅丸

【藥方成分】人參、白朮、當歸、熟地、茯神、香附、橘紅(各二兩)、川貝、南星、酸棗仁、遠志、柏子仁、牡丹皮、龍齒、蘆薈、海沉(各八錢)、硃砂(研磨成粉,六錢)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與煉製的蜂蜜混合,搓揉成桐子大小的丸狀。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八十粒,飯後用合歡根皮煎煮的湯送服。

4. 女人面生黧黑斑

此症乃水虧不能制火,血弱不能華肉,以致火燥結成班黑,色枯不澤,宜地黃丸以滋化源。早晚以玉容丸洗之。

玉容丸(方缺)

白話文:

這個病症是因為腎水不足,無法控制體內的火氣,血液虛弱無法滋養肌膚,導致火氣燥熱凝結成黑色斑點,皮膚失去光澤顯得枯槁。應該服用地黃丸來滋補腎水,調理身體的根源。早晚使用玉容丸來清潔臉部。(玉容丸的具體配方未列出)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該病人的臉上出現黑色斑點,是因為腎臟功能不足和血液供應不佳所致。建議服用地黃丸以滋補腎臟,並在早晚用玉容丸清潔臉部,但玉容丸的具體配方未詳述。

5. 黑子

黑子者,痣也。此腎經濁氣混滯於陽,陽氣束結而成,堅而不散,無害於人。若發於面部不吉之處,以五灰膏點之即去。

五灰膏(方缺,見外敷通用廿二張)

白話文:

所謂的「黑子」,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痣。這是因為腎臟經絡中的濁氣在身體的陽性部位凝滯,然後陽氣聚集在一起形成,它的特徵是堅硬且不會隨便散開,通常對人的健康並無危害。但如果長在臉上不吉利的位置,可以使用五灰膏塗抹,就可以去除。

至於五灰膏的配方,這裡沒有詳細說明,可以參考外用藥方中的第二十二種。

6. 白屑風

此症,多生於頭面、耳項及發中。初起微癢,久則漸生白屑,疊疊飛起,脫之又生,此皆體熱當風,風熱所化,宜潤藥潤去痂疤,再以蒼朮、威靈仙等為末摻之。

白話文:

這個病症,大多發生在頭部、臉部、耳朵後方以及頭髮中。剛開始會感覺輕微搔癢,時間久了就會逐漸產生白色皮屑,一片片的飄落,就算清理掉也會再生長,這都是因為身體過熱又吹到風,由風熱導致的現象。應使用滋潤的藥物去除皮屑結痂,之後再用蒼朮、威靈仙等藥材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這種病症,多半出現在頭部、臉部、耳後及頭髮裡。一開始可能只有些微的搔癢感,但隨著時間,會慢慢出現白色的皮屑,這些皮屑會不斷地脫落,清理完又會再生,這通常是由於身體過熱且吹到了風,導致風熱引發的問題。應該使用具有滋潤效果的藥物來去除那些皮屑結痂,然後再將蒼朮、威靈仙等草藥研磨成粉末,撒在患部上。

7. 腳風作癢

此症,乃足三陽風濕下注,凝結不散,先癢而後生濕爛;又婦女足底灣曲之處癢潰皆然。用枯礬散,洗淨搽之。

白話文:

這個症狀,是因為足部的三條陽經受到風濕影響,濕氣下沉並在局部凝結無法散去,初期會感到癢,隨後可能導致皮膚濕爛;尤其是女性,在足底彎曲的地方若出現癢和破潰的情況,也是如此。治療方式可以使用枯礬散,先清潔患部再塗抹上去。

8. 甲風

此症,乃甲長侵肉,或因修甲損傷良肉,鞋襪穿小,俱易生之。其患胬肉裹指,腫痛異常,以生地膏潤軟輕修,盡赤足數日必差。

生地膏

生地(一兩二錢),粉甘草(三錢),當歸(六錢),黃占(兩半),香油(六兩)

熬成膏聽用。

白話文:

這個病症,指的是指甲長入肉裡,可能是修剪指甲時不小心傷到周圍的皮膚,或是穿著不合腳的鞋襪所導致。一旦患上,會有肉芽組織包覆手指或腳趾,並且伴有異常的腫脹和疼痛。治療上,可以使用生地膏來潤滑軟化受影響的部位,然後輕微修剪,並保持裸足幾天,病情通常就會好轉。

以下是生地膏的配方:

  • 生地(約40克)
  • 粉甘草(約9克)
  • 當歸(約18克)
  • 黃耆(約37.5克)
  • 香油(約210克)

將這些材料熬製成膏狀,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