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杖仙

《吳氏醫方彙編》~ 第二冊 (2)

回本書目錄

第二冊 (2)

1. 疥癬

用釅醋浸五七日,搓之。

愈癬膏

治濕癢結痂甚厚,按時而發者。

柏油(四兩),黃柏(二錢),黃丹(五錢),樟腦(三錢,各為末),豬膽取汁(用一個),黃燭(三兩)

將柏油熬滾,入燭化開,再入三末調勻,離火入膽汁攪成膏,攤貼。

頑癬散

治一切癬症。

川槿皮(二錢),輕粉(一錢),雄黃(一錢),百藥煎(二錢),斑蝥(全用,五分),大黃(一錢),海桐皮(一錢),蒼朮(錢半),百部(一錢)

共為細末。以陰陽水調成稀糊,先用川山甲刮淨,敷之。

癬瘡方

用棒捶草,一名莽牛墩,一名馬狼墩。採根洗淨,常搽患處,黃水出即愈。

治癬驗方

大露蜂房,不拘多少,以生白礬填入孔內,用破罐底盛之。仰口朝上,用炭火煅,合白礬化盡為度,取出研末搽癬上,一二次即愈。

諸色癬方

川烏,草烏(各一錢),椿樹皮(錢半),白花蛇(錢八分)

共為末。將大碗上加竹簟一塊,棚蓋,放米糠一層,上放藥,又蓋以米糠,燒之,其油墜於碗底,取以搽之甚效。

治一切疥癩

大楓肉(二兩),枯白礬(二兩),輕粉(一兩),柏油(六兩),樟腦(三錢)

溶化合勻,搽之。

治癬疥效方

楝樹根皮(一兩),花椒(五錢),白礬(五錢),豬板油(一塊)

共為細末,用豬板油調勻,為大丸。患人洗浴後,將藥摻上,再服後方三四劑。

川芎(一錢),歸身(三錢),白芍(三錢),生地(五錢),赤首烏(二錢),白蘚皮(二錢),山甲(炒,二錢)

水煎服。

濕癬

桃樹青皮,陰乾為末,醋合頻敷。

熏疥驗方

此方三伏天不宜輕用。

大木鱉子仁(一個),祁艾(一錢),黃香(五分)

共研極爛,撒於火紙上,撮成卷,置陰陽瓦內,將外腎用綿包密,以被繞項裹固方可燃火熏之,俟藥卷盡,徐徐去被。次日,疥焦頭脫痂即愈。

癬症

柏油(四兩),豬膽(二個),黃柏(二錢),黃芩(二錢)

共煠枯,去渣,入黃燭一兩,熬成軟膏敷之。如濕癬,加蒼朮二錢;作癢,加荊芥穗二錢;痛甚,加白芷二錢。

白話文:

疥癬

將濃醋浸泡患處五到七天,然後搓揉。

愈癬膏

治療濕疹瘙癢,結痂厚重,時好時發的疾病。

將柏油四兩、黃柏二錢、黃丹五錢、樟腦三錢研磨成粉末,加入一個豬膽的膽汁和黃蠟三兩。先將柏油熬沸,再放入黃蠟使其融化,然後加入研磨好的粉末拌勻,離火後加入膽汁攪拌成膏狀,塗敷患處。

頑癬散

治療各種癬症。

將川槿皮二錢、輕粉一錢、雄黃一錢、百藥煎二錢、斑蝥(全蟲)五分、大黃一錢、海桐皮一錢、蒼朮一錢半、百部一錢研磨成細粉。用陰陽水調成稀糊狀,先用川山甲刮淨患處,再敷上藥膏。

癬瘡方

使用棒捶草(也叫莽牛墩或馬狼墩)。採摘根部洗淨,經常塗擦患處,待流出黃水即可痊癒。

治癬驗方

取適量蜂房,將生白礬填入蜂房孔內,用破掉的瓦罐底部盛放,罐口朝上,用炭火煅燒,直至白礬完全熔化,取出研磨成粉末,塗擦患處,一到兩次即可痊癒。

諸色癬方

將川烏、草烏各一錢,椿樹皮一錢半,白花蛇八分研磨成粉末。在碗上放一塊竹篩,上面鋪一層米糠,再將藥粉放在米糠上,上面再蓋一層米糠,然後用火燒烤,藥油會滴到碗底,收集藥油塗擦患處,效果很好。

治一切疥癩

將大楓子肉二兩、枯白礬二兩、輕粉一兩、柏油六兩、樟腦三錢混合溶化,攪拌均勻後塗擦患處。

治癬疥效方

將楝樹根皮一兩、花椒五錢、白礬五錢、豬板油適量研磨成細粉,用豬板油調勻,製成大丸。患者洗浴後,將藥丸塗擦患處,再服用以下藥方三四劑:川芎一錢、當歸三錢、白芍三錢、生地五錢、赤首烏二錢、白癬皮二錢、山甲(炒)二錢,水煎服。

濕癬

將桃樹青皮陰乾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頻頻塗敷患處。

熏疥驗方

此方三伏天不宜輕用。

將大木鱉子仁一個、祁艾一錢、黃香五分研磨成極細的糊狀,撒在火紙上,搓成卷,放在陰陽瓦內,用棉花包裹患處,再用被子裹住頸部固定,然後點燃火紙熏蒸,待藥卷燃盡後,慢慢解開被子。第二天,疥瘡焦痂脫落即可痊癒。

癬症

將柏油四兩、豬膽兩個、黃柏二錢、黃芩二錢一起熬煮至乾燥,去除殘渣,加入黃蠟一兩,熬製成軟膏塗敷患處。如果是濕疹,加蒼朮二錢;如果瘙癢,加荊芥穗二錢;如果疼痛劇烈,加白芷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