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杖仙

《吳氏醫方彙編》~ 第二冊 (5)

回本書目錄

第二冊 (5)

1. 幼女扎足

杏仁(一錢),桑白皮(四錢)

水五碗,煎三碗,去渣,入皮硝五錢、乳香一錢,煎化,置足於內,先熏後洗,三日一作,十餘次後,軟若束綿。

纏腳生瘡

荊芥炒炭為末,蔥汁調搽。

塌腫湯

苦參,蛇床,鶴蝨,白芷,大薊,土茯苓,歸尾,威靈仙,龍膽草,生甘草(各一錢),蔥白(三寸),蒼朮(一錢)

白話文:

將杏仁一錢、桑白皮四錢放入水五碗中煎煮,煎至三碗後去渣,加入皮硝五錢、乳香一錢,繼續煎煮至融化。將藥液倒入盆中,先用藥氣熏患處,再用藥液浸泡患處,每三天做一次,十多次後,患處就會柔軟得像棉花一樣。

纏腳生瘡的話,可以將荊芥炒成炭末,用蔥汁調和後塗抹患處。

塌腫湯的配方是:苦參、蛇床、鶴蝨、白芷、大薊、土茯苓、歸尾、威靈仙、龍膽草各一錢,蔥白三寸,蒼朮一錢。

煎水洗之。

杏仁散

杏仁,雄黃炒,白礬(各二錢),麝(二分)

共為細末,敷之。

淨府丹

治下翻。

黃柏(醋炒,一兩),上好黃連(酒炒,五錢),生梔仁(兩),枯礬(二兩),蛇床,雄黃(各二兩),生川烏(一兩)

共為細末,每末一兩,加陳醋煉蜜一兩為丸,每丸重一錢,納患處,以瘀肉蝕盡為度。若一丸不能去盡,少遲二三天再用一丸,甚至三丸,無不愈者。凡患此症,往往長夜發熱,初用一丸則減去半夜之熱,第二日或夜作嘔吐,乃藥力上行,不必驚疑;至第三日,則毒自小便而出,或色黃,或色如血水,越多越暢,飲食倍加,漸漸而愈。

白話文:

用藥草煎水洗患處。

杏仁散:杏仁、雄黃(炒過)、白礬(各二錢),麝香(二分)。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敷在患處。

淨府丹:治療下翻症(痔瘡脫出)。

黃柏(醋炒,一兩)、黃連(酒炒,五錢)、梔子仁(兩)、枯礬(二兩)、蛇床子、雄黃(各二兩)、川烏(一兩)。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服藥末一兩,加入陳醋和煉蜜一兩製成丸藥,每丸重一錢,放入患處,直到腐肉完全脫落為止。如果一丸藥不足以完全治癒,可以過二三天再服用一丸,最多服用三丸,一定能治好。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常常整夜發燒,初次服用一丸藥之後,半夜的發燒就會減輕。第二天或晚上可能會出現嘔吐,這是藥力上行,不必擔心害怕。到了第三天,毒素就會從小便排出,可能是黃色,也可能是像血水一樣,排出的越多,病情就越輕,食慾也會增強,逐漸恢復健康。

如幼女患此者,用丸一半,亦捻元用近。有幼孩肛門內類此形者,亦系肝傷濕熱,亦用此藥入肛門中即愈。如動過刀針者,難療。

白話文:

對於幼女患有這種病症的,可以使用藥丸的一半份量,並且要接近原處使用。對於年幼的孩童肛門內部出現類似形狀的,這也可能是因為肝臟受損、濕熱所導致,同樣可以使用這種藥物放入肛門中就能痊癒。若是曾經進行過手術或針灸治療的,就比較難以治療了。

2. 鈕釦風

生項中,風濕作癢,久如癬形,甚是沿漫項背,以消風濕藥為末敷之。

白話文:

在生長期間,如果出現風濕引起的瘙癢,時間久了會呈現像瘡癬的樣子,且瘙癢感會蔓延至頸部和背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消風濕的藥物研磨後敷於患處。

3. 失容疽

失容者,先得後失,始富終貧,亦有居富之家,因六慾不遂,損傷中氣,郁痰失道停結而成。其患多生於肩上,初起微腫,皮色不變,日久漸大,堅硬如石,推之不移,半載方發破爛紫斑,滲流血水,或泛如蓮,愈久愈大,愈潰愈堅,犯此難獲全愈。未潰之時,宜和容散堅丸常服,或有能愈者,十之三四也。

和容散堅丸

人參,白朮,歸身,熟地,茯神,香附,橘紅(各二兩),川貝,南星,棗仁,遠志,柏子仁,丹皮,龍齒,蘆薈,海沉(各八錢),硃砂(為末,六錢)

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食後合歡根皮煎湯送下。

白話文:

患上失容症的人,往往先富裕後貧困,一開始富有,最終卻變得貧窮。也有一些本來住在富裕人家的人,因為六慾無法滿足,傷了中氣,導致痰氣鬱結不通,最終形成了失容症。這種疾病大多發病於肩部,初期會出現輕微腫脹,皮膚顏色沒有變化,但隨著時間推移,腫塊會逐漸變大,變得堅硬如石,用手推也推不動,半年左右才會破裂,出現紫斑,滲出膿血,有時還會像蓮花一樣泛開,時間越久,腫塊越大,潰爛越嚴重,越堅硬。患上這種病,很難完全治癒。在尚未潰爛之前,可以服用和容散堅丸,長期服用,也有人能夠治癒,大約只有三成左右的機率。

和容散堅丸的組成:人參、白朮、歸身、熟地、茯神、香附、橘紅(各二兩)、川貝、南星、棗仁、遠志、柏子仁、丹皮、龍齒、蘆薈、海沉(各八錢)、硃砂(研末,六錢)

將藥材煉蜜製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八十丸,飯後用合歡根皮煎湯送服。

4. 女人面生黧黑斑

此症乃水虧不能制火,血弱不能華肉,以致火燥結成班黑,色枯不澤,宜地黃丸以滋化源。早晚以玉容丸洗之。

玉容丸(方缺)

白話文:

這個病症是因為體內水分不足,無法抑制體內的熱量,血液貧弱,無法滋養皮膚,導致熱量過多,積聚成黑色斑點,使得皮膚乾燥、失去光澤。因此,應使用「地黃丸」來滋潤身體的本源。早晚時刻,應使用「玉容丸」來清潔臉部。

玉容丸(配方缺失)

5. 黑子

黑子者,痣也。此腎經濁氣混滯於陽,陽氣束結而成,堅而不散,無害於人。若發於面部不吉之處,以五灰膏點之即去。

五灰膏(方缺,見外敷通用廿二張)

白話文:

"黑子,指的是痣。這是腎經中的混濁之氣在陽部聚集,導致陽氣結聚形成,堅硬且不易消散,對人體並無傷害。如果長在臉上不吉利的位置,可以用五灰膏點上即可去除。

五灰膏(配方缺失,請參考通用外敷方第22張)"

6. 白屑風

此症,多生於頭面、耳項及發中。初起微癢,久則漸生白屑,疊疊飛起,脫之又生,此皆體熱當風,風熱所化,宜潤藥潤去痂疤,再以蒼朮、威靈仙等為末摻之。

白話文:

這個病症,多半發生在頭部、臉部、耳朵和頸部以及髮中。初期會感到微癢,時間久了就會產生白色鱗屑,這些鱗屑會不斷飄落,去除後又會重新生成。這些現象都是因為體內有熱氣,又受風邪侵襲,導致風熱混合而產生的。對於這種情況,應該使用具有滋潤作用的藥物來消除皮膚上的痂疤,並加入蒼朮和威靈仙等草藥研磨後進行敷用。

7. 腳風作癢

此症,乃足三陽風濕下注,凝結不散,先癢而後生濕爛;又婦女足底灣曲之處癢潰皆然。用枯礬散,洗淨搽之。

白話文:

這個病症是因為足部的三陽經絡有風濕之邪氣向下侵襲,導致這些邪氣凝聚不散,先會感到瘙癢,接著就會出現濕疹和腐爛的情況。尤其在婦女腳底彎曲的地方,如果出現瘙癢破潰的情況也都是這樣的原因。治療上,可以使用「枯礬散」,首先將患處清洗乾淨,然後塗抹該藥物。

8. 甲風

此症,乃甲長侵肉,或因修甲損傷良肉,鞋襪穿小,俱易生之。其患胬肉裹指,腫痛異常,以生地膏潤軟輕修,盡赤足數日必差。

生地膏

生地(一兩二錢),粉甘草(三錢),當歸(六錢),黃占(兩半),香油(六兩)

熬成膏聽用。

白話文:

這種病症,通常是指甲過長刺入肉裡,或是修指甲時傷到肉,穿鞋襪太小,都會容易發生。患處的肉會包裹著手指,又腫又痛,可以用生地膏來潤滑軟化,輕輕修剪,並且赤腳休息幾天,一定會好。

9. 丹毒

此症,發無定處,忽然變赤,如丹塗之狀,與斑相類。有乾溼二種。乾者,色紅,形如雲片,發熱作癢,乃心肝之燥火,用化斑解毒湯;濕者,色多黃白,大小不等,流水作癢,乃脾肺之濕熱,用除濕胃苓湯。若腰脅生之,乃肝火妄動,名曰纏腰丹,用柴胡清肝散,以慈嬰散敷之。

若未過周歲之小兒而得此症,其毒多受於未生之前,發於已生之後,先天已損,百或一生。

慈嬰散

滑石(二錢,飛),寒水石(一錢,飛),雄黃(五分,飛),羚羊(三錢,炒炭)

白話文:

這種病症,發病位置不定,突然出現紅色斑點,像塗了丹砂一樣,跟斑點類似。分為乾濕兩種。乾性的,顏色偏紅,形狀像雲片,發熱發癢,是心肝燥熱引起的,可以用化斑解毒湯治療;濕性的,顏色多為黃白,大小不一,流出水狀液體並發癢,是脾肺濕熱引起的,用除濕胃苓湯治療。如果長在腰脅部位,是肝火妄動導致,稱為纏腰丹,用柴胡清肝散治療,並用慈嬰散敷在患處。

如果未滿周歲的嬰兒患上這種病症,毒性多半是從母親懷孕時就帶來的,出生後發病,先天就受損,很可能終身都無法痊癒。

慈嬰散的藥方是:滑石(二錢,飛)、寒水石(一錢,飛)、雄黃(五分,飛)、羚羊角(三錢,炒炭)。

共為末,雞子清調敷。

化斑解毒湯

元參,知母,石膏,人中黃,黃連,升麻,連翹,牛子(各一錢),甘草,淡竹葉(廿片)

水煎服。

除濕胃苓湯

防風,蒼朮,赤苓,陳皮,厚朴,山梔,木通,澤瀉,滑石(各一錢),甘草,薄荷(各三分),白朮,豬苓(各一錢)

白話文:

最後,用雞蛋清调制敷料。

化斑解毒湯:

元參、知母、石膏、人中黃、黃連、升麻、連翹各一錢,甘草一錢,淡竹葉二十片,水煎服。

除濕胃苓湯:

防風、蒼朮、赤苓、陳皮、厚朴、山梔、木通、澤瀉、滑石各一錢,甘草、薄荷各三分,白朮、豬苓各一錢。

燈心為引,水煎服。

柴胡清肝散

柴胡(錢半),黃芩(一錢),山梔(錢半,炒),川芎(一錢),桔梗(八分),甘草(五分),連翹(一錢)

水煎服。

白話文:

將燈芯作為引子,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藥方為:柴胡半錢,黃芩一錢,山梔子半錢(炒制),川芎一錢,桔梗八分,甘草五分,連翹一錢。

將所有藥材用清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