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醫方彙編》~ 第二冊 (1)
第二冊 (1)
1. 螻蛄串
此症乃思慮傷脾,脾氣鬱結所致。其患多生於兩手,初起骨中作癢,漸生漫腫堅硬,不熱不紅,連腫數塊;久則出如豆漿,串通諸竅,寒熱交作。首尾俱宜益氣養榮為主。補而不應者,氣血瀝盡而已矣。
益氣養榮湯
治懷抱抑鬱,或氣血損傷,四肢頸項等處患腫,不問軟硬赤白、腫痛瘰癧馬刀已潰未潰,或潰而不斂。
人參,茯苓,陳皮,貝母,香附,當歸,川芎,黃耆(鹽炒),熟地,白芍(炒,各一錢),炙草,桔梗(各五分),白朮(炒,二錢),柴胡(六分),姜(一片)
水煎服。
白話文:
這種病症是因過度思慮傷了脾臟,導致脾氣鬱結所致。病症大多發生在雙手,初期會感到骨頭癢,逐漸腫脹變硬,不發熱也不發紅,而且會連續腫起好幾塊;時間久了會出現像豆漿一樣的膿液,並蔓延到其他部位,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状。治療的重點在於益氣養榮,無論是初期還是後期,都要以益氣養榮為主。如果補氣養血後沒有效果,就代表氣血已經耗竭了。
[益氣養榮湯]
用於治療因抑鬱、氣血損傷而引起的四肢、頸項等部位腫脹,不論腫塊軟硬、顏色,也不論腫塊是否疼痛,以及瘰癧、馬刀瘡是否潰破,或是潰破後無法癒合。
藥材包括人參、茯苓、陳皮、貝母、香附、當歸、川芎、黃耆(鹽炒)、熟地、白芍(炒,各一錢)、炙草、桔梗(各五分)、白朮(炒,二錢)、柴胡(六分)、薑(一片)。
水煎服用。
2. 熱瘡
此症皆濕熱而生。其名不一。初起即生白膿,名膿窠;如毒極淺,只出黃汁,瘡痂積累,名肥瘡;如似肥皂喜著手足,常相對生,名瘑瘡。初起黃汁流出即結薄痂,汁之到處即成瘡,名黃水瘡。以上四症,只以滲濕清涼祛風之藥為末,敷之即愈。
白話文:
這類病症都是由濕熱所引起,名稱不一。剛開始就生出白色膿液,稱為膿窠;如果毒性不深,只流出黃色汁液,瘡痂堆積,稱為肥瘡;如果像肥皂一樣喜歡長在手足部位,而且經常互相對生,稱為瘑瘡。剛開始流出黃色汁液,馬上就結痂,汁液流到哪裡就長瘡,稱為黃水瘡。以上四種症狀,只要用滲濕清涼祛風的藥物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就能治癒。
3. 疥癬
夫疥癬者,脾之濕熱及肺之風毒客於肌膚所致也。癬發於肺,而疥又兼乎脾。疥之初起,先見於手,又則延及遍身,或作痛癢,或成膿漿,或有鮮血,搔之皮起干痂。症雖不一,皆有細蟲而能染人。
癬之狀,初起癮疹,漸漸胤生,有如錢形,有如熱非疿者,浸淫若蟲行者;有如牛領之厚皮而且堅,乾溼雖異,而生赤小蟲則同,宜服當歸飲子以散其風濕,外用殺蟲滲濕之藥即愈。戴元使云:此雖皮膚小疾,不足為害,然瘡有惡瘡,癬有頑癬,疥有疥癆,不當只有外敷之藥,須內服宣毒之劑,方能奏效。
苦參丸
白話文:
疥癬是由脾臟的濕熱和肺臟的風毒侵入皮膚引起的。癬是由肺引起的,而疥則兼有脾臟的因素。疥初期會先出现在手上,然后蔓延至全身,可能伴随疼痛和瘙痒,也可能化脓或流血,抓挠后皮肤会起干痂。虽然症状不同,但都会出现细小的虫子,并且能够传染。
癬的初期症状是出现疹子,逐渐蔓延,形状像钱币,也像热痱,表面浸润,像虫子爬行;有些像牛脖子上的厚皮,坚硬且厚实。虽然干湿程度不同,但都会长出红色的小虫子,应该服用当归饮子来散风湿,外用杀虫渗湿的药物就可以治愈。戴元使说:虽然这只是皮肤上的小病,不会造成太大伤害,但疮有恶疮,癬有顽癬,疥有疥癆,不能只用外敷药,还需要内服解毒的药物,才能取得效果。
治遍身瘙癢、疥癬瘡瘍。
苦參(四兩),元參,黃連,獨活,枳殼,防風,黃芩,梔子,菊花(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千餘下,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漿水下,日進三服。茶酒任下。壯人加大黃。
防風通聖散
白話文:
治遍身瘙癢、疥癬瘡瘍
方劑:
- 苦參(四兩)
- 元參、黃連、獨活、枳殼、防風、黃芩、梔子、菊花(各一兩)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搗成千餘下,做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
用法:
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漿水送服,一天服用三次。茶酒均可服用。體質強壯者可以加服大黃。
注:
- 此方劑為防風通聖散,專治遍身瘙癢、疥癬瘡瘍等症狀。
- 藥材用量及服用方法僅供參考,實際使用需根據個人體質及病情,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麻黃,防風,芒硝,荊芥,大黃,滑石,梔子,薄荷,石膏,桔梗,黃芩,連翹,白朮,甘草,當歸,白芍,川芎
弱者,去大黃、芒硝,加參、耆。上為末,每服三錢,薑湯煎服。
白話文:
麻黃、防風、芒硝、荊芥、大黃、滑石、梔子、薄荷、石膏、桔梗、黃芩、連翹、白朮、甘草、當歸、白芍、川芎。
體質虛弱者,去大黃、芒硝,加人參、黃耆。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薑湯煎服。
本方去大黃、芒硝,名雙解散。
疥藥方
蛇床子,蕪荑(各一錢),川椒(五分,去目),硫黃(五分),苦參(一錢),雄黃(五分),大楓肉(二十個),枯礬(錢二分),輕粉(二錢),朝腦(二錢)
共為末。或豬油、柏油、核桃油,俱可調搽。每一付分作三丸搽患處,再加水銀更妙。
治癬症驗方
白話文:
這個藥方去除大黃、芒硝,叫做「雙解散」。
疥瘡藥方:
蛇床子、蕪荑(各一錢),川椒(五分,去目),硫黃(五分),苦參(一錢),雄黃(五分),大楓肉(二十個),枯礬(錢二分),輕粉(二錢),朝腦(二錢)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可以用豬油、柏油或核桃油調和塗抹患處。每次取藥粉分成三丸塗抹患處,再加入水銀效果更佳。
治療癬症的驗方:
土蜂窩(生用),黃芩(炒),黃柏(炒),官粉(炒黃),水銀(各一錢),燈草(燒灰,五分)
同研至不見水銀星為度。入冰片少許,香油調敷。
遇癬除根方
水銀(鉛製,二錢),雄黃(錢半),硫黃(一錢),銅青(錢半),龍骨(五分),麝香(三分)
共為細末。先以姜擦過,用醋調藥搽一次,七日愈。忌水。
鯽魚散
白話文:
【土蜂窩(生用)、黃芩(炒)、黃柏(炒)、官粉(炒黃)、水銀(各一錢)、燈草(燒灰、五分)】 將以上材料混合研磨至看不到水銀星為止。再加入少量冰片,與香油調和後敷於患處。
【遇癬除根方】 使用【水銀(鉛製、二錢)、雄黃(錢半)、硫黃(一錢)、銅青(錢半)、龍骨(五分)、麝香(三分)】 將以上材料共同研磨成細末。先用姜擦拭患處,然後用醋調和藥末塗抹一次,七天後痊癒。使用時應避免接觸水。
【鯽魚散】 具體內容未提供,請依照中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使用。
治頑癬。
用鯽魚一尾去首尾翅及鱗臟,桃花信三錢,入魚腹中,用濕草紙裹炭或火,煨存性,為末,陳醋調擦患處。
變金錢
治金錢癬。
用靛花末敷,或鍋底灰,香油調搽亦效。甚者,用黑礬為末掩之,出汁再掩,汁盡痂干而愈。
八面風
治一切癬症。
黑礬入棗燒灰,連棗為末,如有一兩,加硫黃、陀僧各五錢,脂油調搽。
不過三
治大疥。
硫黃(二兩),頭髮(一兩,炒黏離火為末)
用鐵勺一個,將硫黃化開。若黃燃則以醋噴殺,再熬為汁,入發灰攪勻,深埋地內,俟三五天後,去其毒性,方可為末,香油調搽,再以捍草火烘之,不過三次而愈。
白話文:
治療頑固的癬。
取一條鯽魚,去除頭尾、魚鰭和鱗片以及內臟,放入三錢的桃花,塞進魚腹中,用濕草紙包裹炭火或火,煨烤至魚肉熟透,研磨成粉末,用陳醋調和塗抹患處。
治療金錢癬。
用靛花末敷於患處,或用鍋底灰,加入香油調和塗抹也有效果。嚴重者,用黑礬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待其滲出汁液後再敷,汁液乾涸結痂即可痊癒。
治療各種癬症。
將黑礬放入大棗中一起燒成灰燼,連同大棗一起研磨成粉末,約有一兩重,加入硫黃和陀僧各五錢,用豬油調和塗抹。
治療嚴重的疥瘡。
取硫黃二兩,頭髮一兩,炒至頭髮焦脆後研磨成粉末。
用鐵勺將硫黃融化,如果黃色燃燒,就用醋噴灑滅火,繼續熬成汁液,加入頭髮灰攪拌均勻,深埋地下,等三五天後,去除其毒性,方可研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和塗抹,再用艾草火烘烤,不超過三次即可痊癒。
治惡癬
斑蝥,生半夏(為末,等分)
先抓破瘡痂,以陳醋搽,忍痛,須臾,黃水流出即愈,神驗。
陰癬
生在兩腿合縫間,痛癢不已。
野根宕菜疙瘩(切成三四分厚片)
用釅醋浸五七日,搓之。
愈癬膏
治濕癢結痂甚厚,按時而發者。
柏油(四兩),黃柏(二錢),黃丹(五錢),樟腦(三錢,各為末),豬膽取汁(用一個),黃燭(三兩)
將柏油熬滾,入燭化開,再入三末調勻,離火入膽汁攪成膏,攤貼。
白話文:
治惡癬
藥材:
- 斑蝥(生半夏研磨成粉,與斑蝥等量)
方法:
- 先將瘡痂抓破,用陳醋塗抹,忍住疼痛。
- 一會兒後,黃水流出,即表示痊癒,效果神奇。
陰癬
病症:
- 生於兩腿交接處,疼痛難忍,奇癢無比。
藥材:
- 野根宕菜疙瘩(切成約一公分厚的片)
方法:
- 用濃醋浸泡野根宕菜疙瘩五至七天,然後拿來摩擦患處。
愈癬膏
病症:
- 濕癢結痂厚重,按時發作。
藥材:
- 柏油(四兩)、黃柏(二錢)、黃丹(五錢)、樟腦(三錢,各研磨成粉)、豬膽汁(取一個豬膽的膽汁)、黃蠟(三兩)
方法:
- 將柏油熬至沸騰,加入黃蠟融化。
- 加入研磨好的黃柏、黃丹、樟腦粉末,攪拌均勻。
- 離火後加入豬膽汁,攪拌成膏狀,塗抹患處。
頑癬散
治一切癬症。
川槿皮(二錢),輕粉(一錢),雄黃(一錢),百藥煎(二錢),斑蝥(全用,五分),大黃(一錢),海桐皮(一錢),蒼朮(錢半),百部(一錢)
共為細末。以陰陽水調成稀糊,先用川山甲刮淨,敷之。
癬瘡方
用棒捶草,一名莽牛墩,一名馬狼墩。採根洗淨,常搽患處,黃水出即愈。
治癬驗方
大露蜂房,不拘多少,以生白礬填入孔內,用破罐底盛之。仰口朝上,用炭火煅,合白礬化盡為度,取出研末搽癬上,一二次即愈。
白話文:
頑癬散
功效: 治療各種癬症。
配方:
- 川槿皮:二錢
- 輕粉:一錢
- 雄黃:一錢
- 百藥煎:二錢
- 斑蝥(全用):五分
- 大黃:一錢
- 海桐皮:一錢
- 蒼朮:錢半
- 百部:一錢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陰陽水調成稀糊狀。
用法: 先用川山甲刮淨患處,再敷上藥糊。
癬瘡方
藥材: 棒捶草(別名莽牛墩、馬狼墩)
用法: 取棒捶草根部,洗淨後經常塗抹患處,待黃水流出即痊癒。
治癬驗方
藥材: 露蜂房(不拘多少)、白礬
製法: 將白礬填入露蜂房孔內,置於破罐底,仰口朝上,用炭火煅燒至白礬完全融化,取出研磨成粉末。
用法: 將藥粉塗抹於患處,一到兩次即可痊癒。
諸色癬方
川烏,草烏(各一錢),椿樹皮(錢半),白花蛇(錢八分)
共為末。將大碗上加竹簟一塊,棚蓋,放米糠一層,上放藥,又蓋以米糠,燒之,其油墜於碗底,取以搽之甚效。
治一切疥癩
大楓肉(二兩),枯白礬(二兩),輕粉(一兩),柏油(六兩),樟腦(三錢)
溶化合勻,搽之。
治癬疥效方
楝樹根皮(一兩),花椒(五錢),白礬(五錢),豬板油(一塊)
共為細末,用豬板油調勻,為大丸。患人洗浴後,將藥摻上,再服後方三四劑。
白話文:
諸色癬方
方一:
川烏、草烏(各一錢)、椿樹皮(錢半)、白花蛇(錢八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取一個大碗,上面鋪一層竹篾,再蓋上一個蓋子,碗中先放一層米糠,然後將藥粉放在米糠上面,再蓋一層米糠,用火燒烤。藥油會滴落到碗底,取藥油塗抹患處,效果顯著。
方二:
大楓肉(二兩)、枯白礬(二兩)、輕粉(一兩)、柏油(六兩)、樟腦(三錢)
將以上藥材混合溶化,均勻塗抹患處。
方三:
楝樹根皮(一兩)、花椒(五錢)、白礬(五錢)、豬板油(一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豬板油調勻,製成大丸。患病者洗浴後,將藥丸塗抹患處,並服用後方三四劑。
川芎(一錢),歸身(三錢),白芍(三錢),生地(五錢),赤首烏(二錢),白蘚皮(二錢),山甲(炒,二錢)
水煎服。
濕癬
桃樹青皮,陰乾為末,醋合頻敷。
熏疥驗方
此方三伏天不宜輕用。
大木鱉子仁(一個),祁艾(一錢),黃香(五分)
共研極爛,撒於火紙上,撮成卷,置陰陽瓦內,將外腎用綿包密,以被繞項裹固方可燃火熏之,俟藥卷盡,徐徐去被。次日,疥焦頭脫痂即愈。
癬症
柏油(四兩),豬膽(二個),黃柏(二錢),黃芩(二錢)
白話文:
川芎一錢,歸身三錢,白芍三錢,生地五錢,赤首烏二錢,白蘚皮二錢,山甲炒二錢,水煎服用。
濕癬可以用桃樹青皮陰乾研末,用醋調和,頻繁塗抹。
熏疥的驗方,三伏天不宜輕用。木鱉子仁一個,祁艾一錢,黃香五分,研磨成粉末,撒在火紙上,捲成筒狀,放在陰陽瓦內,用棉布包好外腎,用被子包住頭部,固定好後點火熏蒸,藥筒燒完後慢慢解開被子。隔天,疥瘡焦頭脫落,痂皮掉落就痊癒了。
癬症可以用柏油四兩,豬膽兩個,黃柏二錢,黃芩二錢。
共煠枯,去渣,入黃燭一兩,熬成軟膏敷之。如濕癬,加蒼朮二錢;作癢,加荊芥穗二錢;痛甚,加白芷二錢。
白話文:
將以下的草藥混合,去除渣質,加入一兩黃蠟,熬煮至成為軟膏,然後敷在患處。如果治療濕疹,請加入二錢蒼朮;若感到瘙癢,請加入二錢荊芥穗;如果疼痛嚴重,請加入二錢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