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外科經驗方》~ 瘰癧 (2)

回本書目錄

瘰癧 (2)

1. 瘰癧

為細末,油調搽,干糝亦可。

散腫潰堅丸,治瘰癧馬刀瘡,服益氣養榮湯不能消散者,宜服此丸,五日又服益氣湯,五日如此相兼。服之不應,以針頭散敷之。

知母(酒拌,炒),黃柏(酒拌,炒),瓜蔞根(酒拌),昆布(酒拌,炒),桔梗,黃耆(酒拌,炒),連翹,黃連(炒),京三稜(酒拌,炒),葛根,白芍藥(各二錢),升麻,當歸梢(酒拌),柴胡,甘草(各一兩),草龍膽(四兩,酒炒),黃芩(一錢五分,一半酒炒,一半生用)

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或一百五十丸,滾湯送下。

加味敗毒散(即荊防敗毒散加牛蒡子、玄參),治風熱上壅,項痛,或因怒氣,增寒壯熱。如四五劑不退,宜服益氣養榮湯(方見前)。

神秘散,治瘰癧,服散堅丸及養血氣藥不應者,宜進此藥,更以養血氣藥服之。

斑蝥(二十一個,去頭足翅,同糯米炒,去米不用,為末),荊芥穗末(二錢),黑牽牛末(炒,一錢),直殭蠶末(炒,二錢)

和勻,每服一錢,五更溫酒調下,日午惡物從小便中下。如小便澀或痛,宜以蔥茶湯或木通湯即下,更吃米粥補入。不下,次日五更再服,必以下為度。若脈細澀,或洪大無力者,不可服。

時效針頭散,追蝕惡瘡瘀肉。

赤石(半兩),乳香,白丁香(各二錢),砒(生用),黃丹(各一錢),輕粉,麝香,蜈蚣(一條,焙)

為細末,糝於瘀肉上,或瘡口小就搽瘡口上,肉自去,更以膏藥貼之,肉亦去。嘗用砒末二錢,以白礬末二錢和勻,同飛過,用礬一錢,合藥亦效,但不及生砒之功速耳。

琥珀膏,治瘰癧腫硬,或穿破,膿水不絕,經久不瘥,或成瘻疾,及癰疽,並貼之,更服益氣養榮湯。

琥珀,丁香,木香(各三錢),桂心(半兩),硃砂(細研),白芷,當歸,防風(去蘆),木鱉子(去殼),木通(各半兩),黃丹(七兩),柳枝(三兩),松脂(二兩),麻油(一斤二兩)

內除琥珀、丁香、桂心、硃砂、木香為細末,余藥銼咀,以油浸五日,入鐺中,以慢火熬,候白芷焦色,濾去,下松脂末及黃丹,以柳枝不住手攪,滴水中試軟硬,如軟再煎得中,方入琥珀等末攪勻,磁器盛貯,用旋攤咽喉口齒。

清胃散,治胃經有熱,牙齒或牙齦腫痛,或牽引頭腦,或面上發熱,並治之。

當歸身(酒拌),黃連,生地黃(俱酒製,各一錢),牡丹皮(一錢五分),升麻(二錢)

作一劑,用水二鍾,煎至七分,食遠服。

玄參升麻湯,治心脾壅熱,舌上生瘡,或木舌重舌,或連頰兩邊痛腫,並治之。

玄參,赤芍藥,升麻,犀角(鎊末),桔梗,貫眾,黃芩(各一錢),甘草(錢半)

白話文:

瘰癧

將藥磨成細粉,用油調和後塗抹,待其乾燥也可。

散腫潰堅丸,用於治療瘰癧和馬刀瘡,服用益氣養榮湯無法消散者,宜服用此丸,服用五天後再服用益氣湯,如此交替服用。若服用無效,則改用針頭散外敷。

藥方組成:知母(酒拌炒)、黃柏(酒拌炒)、瓜蔞根(酒拌)、昆布(酒拌炒)、桔梗、黃耆(酒拌炒)、連翹、黃連(炒)、京三稜(酒拌炒)、葛根、白芍藥(各二錢)、升麻、當歸梢(酒拌)、柴胡、甘草(各一兩)、草龍膽(四兩,酒炒)、黃芩(一錢五分,一半酒炒,一半生用)。

將藥磨成細粉,煉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或一百五十丸,用滾燙的開水送服。

加味敗毒散(即荊防敗毒散加入牛蒡子、玄參),用於治療風熱上壅,頸項疼痛,或因怒氣導致寒熱加劇。若服用四五劑仍不見好轉,則應服用益氣養榮湯(方劑見前)。

神秘散,用於治療服用散腫潰堅丸及養血氣藥物無效的瘰癧,宜服用此藥,並同時服用養血氣藥物。

藥方組成:斑蝥(二十一個,去頭足翅,與糯米同炒,去米取藥末)、荊芥穗末(二錢)、黑牽牛末(炒,一錢)、直殭蠶末(炒,二錢)。

將藥物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錢,於五更時用溫酒送服,中午藥物會從小便排出。若小便澀痛,宜服用蔥茶湯或木通湯,並食用米粥補充營養。若藥物未排出,次日五更再服用一次,務必排出為度。脈象細澀或洪大無力者,禁用此藥。

時效針頭散,用於腐蝕惡瘡瘀肉。

藥方組成:赤石(半兩)、乳香、白丁香(各二錢)、砒霜(生用)、黃丹(各一錢)、輕粉、麝香、蜈蚣(一條,焙乾)。

將藥磨成細粉,撒在瘀肉上,或在瘡口小的情況下塗抹在瘡口上,使壞肉自行脫落,然後再貼上膏藥,壞肉也會脫落。也可用砒霜末二錢,與白礬末二錢混合研磨均勻,再用白礬一錢與藥物混合使用,也有效,但效果不及生砒霜迅速。

琥珀膏,用於治療瘰癧腫硬,或穿破流膿不止,久治不癒,或形成廔管,以及癰疽等,可外敷,並同時服用益氣養榮湯。

藥方組成:琥珀、丁香、木香(各三錢)、桂心(半兩)、硃砂(細研)、白芷、當歸、防風(去蘆)、木鱉子(去殼)、木通(各半兩)、黃丹(七兩)、柳枝(三兩)、松脂(二兩)、麻油(一斤二兩)。

將琥珀、丁香、桂心、硃砂、木香磨成細粉,其餘藥物切碎,用麻油浸泡五天,放入鍋中,用小火慢熬,待白芷呈焦黃色時過濾,加入松脂末和黃丹,用柳枝不停攪拌,滴入水中測試軟硬程度,若太軟則繼續熬煮至適中,再加入琥珀等藥末攪拌均勻,盛入瓷器保存,旋轉塗抹於咽喉口齒處。

清胃散,用於治療胃經有熱,牙齒或牙齦腫痛,或牽引頭腦疼痛,或面部發熱,均可服用。

藥方組成:當歸身(酒拌)、黃連、生地黃(均酒製,各一錢)、牡丹皮(一錢五分)、升麻(二錢)。

取藥一劑,加水二鍾,煎至七分,飯後服用。

玄參升麻湯,用於治療心脾壅熱,舌上生瘡,或舌頭髮硬、沉重,或兩頰疼痛腫脹等,均可服用。

藥方組成:玄參、赤芍藥、升麻、犀角(鎊末)、桔梗、貫眾、黃芩(各一錢)、甘草(一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