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林

《退思集類方歌註》~ 序

回本書目錄

1.

《退思集類方歌注》《醫方證治彙編歌訣》二書,吾邑王旭高先生所著也。先生名泰林,字旭高,晚號退思居士。江陰柳寶詒嘗選刊先生醫案,稱先生讀書,上自軒岐,下迄清季諸家,無不精心灌注,於古書則研求古訓,於後人書則必分別疑似。所著有《西溪書屋夜話錄》《醫方歌訣串解》《環溪草堂醫案》諸書,均未梓行雲。

今醫案經方君耕霞、柳君寶詒選刊,流行於世,其餘數書屢求不得。乙卯冬,華君松岩惠余稿本一束,云已藏棄多年。先是東房橋有先生之門人,年老忽發狂易,以鈔錄各書沉之水中。華君僅撈得方歌二種,殘缺不完。余不諳詩韻,乃郵寄魯省陸君晉笙處,托為補正。據謂首尾尚幸完善,僅少梔子豉湯前一頁,即照《傷寒》《金匱》方補之。

白話文:

《退思集類方歌注》、《醫方證治彙編歌訣》這兩本書,是我鄉王旭高先生所撰寫。先生名泰林,字旭高,晚年自號退思居士。江陰柳寶詒曾經選刊先生的醫案,稱讚先生讀書,從軒轅黃帝、岐伯到清代諸家醫書,無不認真研讀,深入理解。對於古書,他仔細探究古訓,對於後人著作,一定會辨別真偽。先生著有《西溪書屋夜話錄》、《醫方歌訣串解》、《環溪草堂醫案》等書,但都尚未出版。

現今醫案經方君耕霞、柳君寶詒選刊出版,廣泛流傳。其他幾本書卻一直找不到。乙卯年冬天,華君松岩贈送我先生手稿一束,說這些手稿已經被收藏了多年。先前東房橋有先生的門徒,年老突然發狂,把抄錄的各本書扔到水裡。華君只撈到方歌兩種,而且殘缺不全。我對詩韻不熟悉,便寄往魯省,請陸君晉笙幫忙補正。據說首尾部分還算完整,只缺少[梔子豉湯]前一頁,便按照《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方劑補上。

詳閱《退思集類方》,本徐靈胎氏《傷寒類方》化裁編輯,以《金匱》方、後人方附麗之,分為二十四類。其《醫方歌訣》亦本《蘭臺軌範》通治方而作,故所注多遵徐書,而博採群書,間有先生新注,及自制數方附見,去取頗屬審慎,註釋亦極明白。余尤佩其雖一以仲聖方為宗,而能集仲聖以下醫方之長,絕不拘泥一家言,觀其治案可知也。惟此書尚非定本,故上有王先生所批「此方宜入某類」、「宜改從某注」、某方可刪」語。

又如麻黃湯類之神朮散,注云:「又有太無神朮散、叔微神朮散,俱編入平胃散類。」瀉心湯類之進退黃連湯,注云:「崔氏八味丸編入腎氣丸類。」今無此二類。梔子豉湯下注有「余義見卷四雜說」云云,亦經散佚。

白話文:

《退思集類方》是根據徐靈胎的《傷寒類方》改編整理而成,並加入了《金匱》的方劑和後人的方劑,分為二十四類。書中的《醫方歌訣》也參考了《蘭臺軌範》的通用方劑,因此註釋多遵循徐靈胎的著作,但同時也廣泛引用其他醫書,並加入作者自己的新註解和自製的方劑。作者在取捨方劑和註釋時都非常謹慎,註解也寫得十分清楚明瞭。我特別佩服作者雖然以仲景的方劑為基礎,卻能匯集仲景之後醫家的優點,絕不墨守成規,從書中的治療案例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不過,這本書還不是最終定稿,所以作者上面有王先生批註的「此方宜入某類」、「宜改從某注」、「某方可刪」等意見。

另外,例如麻黃湯類的「神朮散」,註釋中提到:「還有太無神朮散、叔微神朮散,都編入平胃散類。」瀉心湯類的「進退黃連湯」,註釋中提到:「崔氏八味丸編入腎氣丸類。」現在這兩類已經不存在了。梔子豉湯的註釋中提到「余義見卷四雜說」等內容,也已經散失了。

又小青龍湯下注,尚著有《古方餘論》,則不止柳氏所謂三種,可知年愈遠,而書愈有闕,惜哉!惜哉!乃蓄意訪求,知先生故里去余家僅數十武,先生裔孫某君云:「高祖昆季五人,旭高最少,享高壽,無嗣,故歿後無紹其業者;門弟子各走一方,無從追考。其著述六十年來散佚無一存矣。

」則是二書雖非全璧,亦足覘王先生學問之一斑也。道、咸之間固享名於蘇、浙者,何其著述竟無存耶!且此本得之沉水之餘,字跡有剝落之處,急謀付梓,以廣流傳;復以少時錄存先生所編著之《西溪書屋夜話錄》《醫方歌括》及《增訂醫方歌訣》《薛氏濕熱論歌訣》各一卷,合為一冊,洵屬醫學家之要書,不可再使抱殘守缺,湮沒不彰,此付刊之舉,不容或緩者已。

庚申冬月無錫周鎮小農別署伯華謹識於惜分陰軒

白話文:

除了《小青龍湯》的註解之外,還有《古方餘論》,可見王先生的著作不止柳氏所說的「三種」。隨著時間流逝,書籍遺失越來越嚴重,實在令人惋惜!為了尋找王先生的著作,我特意去拜訪他的故居,他的後代某君告訴我:「王先生的兄弟五人,王旭高是最小的,他活得最久,但沒有子嗣,所以死後沒有繼承人;他的弟子們各奔東西,無法追蹤。他的著作在過去六十年間散佚殆盡,已經沒有任何留存。」

雖然王先生的兩本書並非完整,但也能窺見他醫學造詣的一斑。道光、咸豐年間,他在蘇州、浙江一帶享有盛名,他的著作為何竟會完全消失呢?更何況這本書是在水患過後找到的,字跡有些剝落,必須儘快刻印,以便廣泛流傳。我還收集了王先生早年編寫的《西溪書屋夜話錄》、《醫方歌括》、《增訂醫方歌訣》、《薛氏濕熱論歌訣》各一卷,合為一冊,這絕對是醫學界的重要書籍,絕對不能讓它殘缺不全,埋沒無聞。因此,出版這本書刻不容緩!

庚申年冬天,無錫周鎮小農別署伯華謹識於惜分陰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