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註》~ 退思集類方歌注 (4)
退思集類方歌注 (4)
1. 麻黃升麻湯
治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也。麻黃(二兩半),升麻,當歸(各一兩一分),知母,黃芩,葳蕤(各十八銖),白朮,石膏,乾薑,芍藥,天冬,桂枝,茯苓,甘草(各六銖),水一斗,先煮麻黃,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白話文:
治療傷寒病後,經過六七日,如果大便有大量排出,接著出現寸脈沈遲、手腳冰冷發麻、脈搏在下部位置無法觸及、咽喉乾澀不適、唾液混有血液的情況,若仍持續腹瀉不停,則此症狀較難治療。
配方如下:
- 麻黃 (二兩半)
- 升麻 (一兩一分)
- 當歸 (一兩一分)
- 知母 (十八銖)
- 黃芩 (十八銖)
- 蓙荔 (十八銖)
- 白朮 (六銖)
- 石膏 (十八銖)
- 乾薑 (六銖)
- 芍藥 (六銖)
- 天冬 (十八銖)
- 桂枝 (二兩)
- 茯苓 (六銖)
- 甘草 (六銖)
用水一斗,先煮麻黃,去除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共煮至三升,分成三份溫服。
麻黃升麻湯桂枝,芍草苓冬薑朮知,玉竹黃芩歸與石,辛溫寒潤互兼施。厥陰錯雜邪難解,陰中升陽用此宜。(此方升散寒潤,收緩滲泄具備,推其所重,在陰中升陽,故麻黃、升麻名湯也。膏、芩、知母苦辛清降上焦之津,芍藥、天冬酸苦收引下焦之液,苓、草甘淡,歸、術甘溫,玉竹甘寒,緩脾胃以致津液。
獨是十味之藥,雖有生津泄熱之功,不能提出陰分熱邪,故以麻、桂、升、姜,開入陰分,與寒涼藥從化其熱,庶幾在上之燥氣除,在下之陰氣堅,而厥陰錯雜之邪可解。)吐血咽疼肢厥逆,泄利不止頗難醫。此乃傷寒之壞病,下寒上熱涉危疑。(此乃傷寒之壞病,寒熱互見,上下兩傷,故藥亦照證施治。
病證之雜,藥味之雜,古方所僅見,觀此可悟古人用藥又有此一格。)
白話文:
麻黃升麻湯由桂枝、芍藥、草苓、冬薑、朮、知母、玉竹、黃芩、生地黃、石膏等藥材組成,藥性辛溫寒潤兼具。針對厥陰經錯雜的邪氣難以解除的情況,用此方在陰中升陽,才能有效治療。藥方中,黃芩、知母苦辛清降上焦之津,芍藥、天冬酸苦收引下焦之液,茯苓、草甘淡,生地黃、朮甘溫,玉竹甘寒,緩脾胃以致津液。雖然十味藥具有生津泄熱的功效,但無法完全清除陰分熱邪,所以加入麻黃、桂枝、升麻、生薑,開通陰分,配合寒涼藥化解熱邪,使上焦燥氣消除,下焦陰氣堅固,進而解決厥陰錯雜之邪。此方可治療吐血、咽喉疼痛、肢體厥逆、腹瀉不止等難治之症。這些症狀屬於傷寒的嚴重病症,寒熱互見,上下兩傷,因此用藥需根據證候施治。藥材和病證的複雜性,在古代藥方中並不常見,由此可見古人用藥的精妙之處。
2. 厚朴麻黃湯
治咳而脈浮者。
厚朴(五兩),麻黃(四兩去節),石膏(雞子大一塊),杏仁(去皮尖),半夏,五味子(各半升),細辛,乾薑(各二兩),小麥(一升),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滓,納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厚朴麻黃湯石膏,細辛杏半味姜邀,還加小麥宜先煮,下氣祛邪止咳標。小麥甘平緩心氣,用醫心咳法殊超。咳而心痛為心咳,仿此臨時加減調。(《金匱》此方,不詳見證,而但云「脈浮」。浮為邪氣居表,固宜驅之外散,然觀其藥品,泄熱下氣、散邪固本之功皆備,或者為外邪鼓動下焦之水氣,故方即從大、小青龍變法歟。余嘗以此湯加減,治心咳頗有效,並附及之。
白話文:
治療咳嗽,脈象浮的患者,可以用厚朴五兩,麻黃去節四兩,石膏像雞蛋大小一塊,杏仁去皮尖,半夏、五味子各半升,細辛、乾薑各二兩,小麥一升,水一斗二升,先將小麥煮熟,去渣,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溫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3. 〔附〕心咳湯
(旭高新制),治心咳,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
北沙參(三錢),石膏(三錢同薄荷頭研),牛蒡子(錢半),杏仁(三錢去皮尖),桔梗(五分),甘草(五分),麥冬(三錢去心),半夏(一錢),茯神(三錢),遠志(五分),小麥(五錢),水三盞,先煮小麥減一盞,納諸藥,煎至一盞服。(痰多加川貝母,咽喉腫痛去半夏,汗多加五味子。)
白話文:
旭高新制,治心咳
症狀: 咳嗽時心痛,喉嚨有異物感,如同梗塞,嚴重時會咽喉腫痛、聲音嘶啞。
藥方:
- 北沙參:三錢
- 石膏:三錢,與薄荷頭一起研磨成粉末
- 牛蒡子:一錢半
- 杏仁:三錢,去皮尖
- 桔梗:五分
- 甘草:五分
- 麥冬:三錢,去心
- 半夏:一錢
- 茯神:三錢
- 遠志:五分
- 小麥:五錢
用法:
- 水三盞,先煮小麥,煮至剩下兩盞。
- 加入所有藥材,煎煮至一盞即可服用。
加減:
- 痰多者,加川貝母。
- 咽喉腫痛者,去半夏。
- 出汗多者,加五味子。
心咳湯用北沙參,牛蒡甘桔石杏仁,茯神遠志麥冬夏,小麥煎醫心咳珍。(按:五臟六腑皆令人咳,究不離乎肺經。此心咳一證,雖屬心火上逆,以余驗之,其始多由外感。夫外感溫邪,必先肺衛而及心營,觀經文「咳則心痛」句,義可推矣。逮至咳嗆不已,震動心胞之火,勢必上逆,而為咽腫喉痹。
前人謂生脈散加茯神、遠志,能治心咳,遵用不甚見效,余因參入開泄肺經之藥,重用小麥煎湯代水,治之乃驗。蓋小麥甘平,為心之谷,緩心寧氣,大有殊功,即從厚朴麻黃湯意化出,故附於此,以就正於當世。)
白話文:
心咳湯由沙參、牛蒡、甘桔石、杏仁、茯神、遠志、麥冬、夏枯草和小麥組成,專治心咳。心咳雖屬心火上逆,但多由外感溫邪引起的肺衛受損導致,最終波及心營。小麥甘平,是心之谷,能緩心寧氣,對治療心咳效果顯著,因此用小麥煎湯代替水來煎藥,效果更佳。
4. 射干麻黃湯
治咳而上氣,喉中如水雞聲者。
射干,細辛,紫菀,款冬花(各三兩),半夏,五味子(各半升),麻黃,生薑(各四兩),大棗(七枚),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射干麻黃湯細辛,紫菀款冬味夏朋,薑棗同煎療肺冷,咳而上氣水雞聲。酸收苦泄兼辛散,肺氣宣通痰自平。(此治形寒飲冷傷肺之要方也。喉中水雞聲者,痰氣出入而嗘咯也。由肺中冷,陽氣不能宣其液,鬱於肺而生聲,乃復用《本經》主治咳逆上氣之品,大泄陰液,宣通肺氣。
白話文:
治咳而上氣,喉中如水雞聲者
藥方:
- 射干、細辛、紫菀、款冬花(各三兩)
- 半夏、五味子(各半升)
- 麻黃、生薑(各四兩)
- 大棗(七枚)
- 水一斗二升
製作方法:
- 先將麻黃放入水中煮沸兩次,去除浮沫。
- 再將其他藥材加入,煮至藥液剩三升。
- 將藥液分三次溫服。
**方劑名:**射干麻黃湯
藥材功效:
- 細辛、紫菀、款冬、半夏、五味子:溫肺化痰、止咳平喘。
- 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 生薑:溫肺化痰、止咳。
- 大棗:補脾益氣、和胃止咳。
方劑功效:
- 溫肺化痰、宣通肺氣、止咳平喘。
方劑主治:
- 咳嗽上氣,喉中發出如同水雞一般的聲音。
病因病機:
- 這是因為形寒飲冷損傷肺部,導致肺氣虛寒,陽氣不能宣散肺中寒痰,鬱積於肺而發出水雞聲。
方劑解析:
- 該方主要以麻黃、射干等辛散之品,宣通肺氣,散寒化痰,緩解肺氣鬱結導致的咳嗽上氣、水雞聲。
- 細辛、紫菀、款冬花溫肺化痰,半夏、五味子燥濕化痰,生薑溫肺化痰止咳,大棗補益脾氣,輔助藥效。
注釋:
- 喉中水雞聲者,是指痰氣在喉中上下移動,發出類似水雞叫聲的聲音。
- 此方為治療寒飲傷肺、肺氣虛寒導致的咳嗽上氣的常用方劑。
射干、紫菀,以苦泄之也,麻、辛、款、夏、生薑,以辛瀉之也,五味子酸以收其正氣,大棗甘以緩其下行,則射干、細辛、五味之性,從麻黃外達肺經,內通肺臟,泄肺之苦,遂肺之欲,補肺之正,溫肺之陽,俾氣道平而肺得陽和之致,自無嗘咯之聲矣。)
白話文:
射干和紫菀,以其苦味來瀉去肺熱。麻黃、辛夷、款冬、夏枯草、生薑,以其辛味來瀉去肺熱。五味子酸味收斂,以保住正氣;大棗甘味緩和,以減緩藥性下行之勢。
如此,射干、細辛、五味子等藥物的藥性,可以隨著麻黃的藥性,由外而內,到達肺經,並深入肺臟。瀉去肺部的熱邪,順應肺氣之欲,補益肺部的正氣,溫養肺部的陽氣。
最終,氣道通暢,肺臟得到陽氣的溫煦,自然就不會有咳喘的聲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