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普濟本事方釋義》~ 朱序 (1)
朱序 (1)
1. 朱序
天士先生生應星占,少研儒術,天才汗漫,三餘愛涉岐黃;人事崎嶇,一藝強名和緩,遂乃宣揚金匱,遊戲銀丸,手援祛獺之針,門駐懸蛇之輅。世驚其視垣一方,證肺六葉,觸手生春,離法得意,傳為華佗天授,以識分銖,俞跗神通,治蠲湯液矣。不知其葄枕奇咳,磨研理論,,晞蝨凝精,繡鴛開覺者,蓋有在也。
茲裔孫澹安先生是以有《類證普濟本事方釋義》之刻。《本事方》者,宋集賢院學士許叔微之所著也,學士負希文之志而晦於醫,高盧扁之名而軼於史。始緣甄權之孝而練其術,終法陸贄之仁而筆諸書,彼其五診精參,六微洞究,嚴析夫四然二反之交,勻調乎三佐一君之用,其通微則秦氏之禁方地,其集驗則倉公之診籍也。特以措詞近古,聱牙或駭殷盤,加之刊本傳訛,觸目頗嗔燕燭。
白話文:
天士先生生平與《類證普濟本事方釋義》
天士先生生於應星占之時,少時研習儒術,天資聰穎,才華橫溢。閒暇之餘,喜愛鑽研醫術。人生路途坎坷,雖憑藉醫術聲名遠揚,但為人處世卻淡泊名利。於是,他廣泛宣揚《金匱要略》,精研銀丸之術,運用祛獺針法,以懸蛇之輅懸於門前。世人皆驚嘆他的醫術精湛,能憑藉望診就能判斷肺部六葉,觸手便能感受病人的病情,並能靈活運用醫術,治癒無數病患。人們傳言他的醫術是華佗天授,精準如同神醫俞跗,善於運用湯藥治療疾病。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他曾為奇咳所苦,磨研醫理,潛心鑽研,最終克服病痛,重獲健康。他的人生經歷,證明了醫術需要勤奮鑽研,才能有所成就。
如今,天士先生的裔孫澹安先生,刻印了《類證普濟本事方釋義》一書。《本事方》是宋朝集賢院學士許叔微所著,學士心懷濟世救人的志向,卻因沉迷醫術而淡泊名利,雖然精通醫術,卻不為世人所知。他最初因孝心而研習醫術,最終效仿陸贄以仁心著書立說。他的醫術精湛,五診精妙,六微洞悉,嚴謹分析四然二反之關係,巧妙調配三佐一君之藥性。他醫術的精微,可與秦氏禁方相媲美,醫案經驗的豐富,可與倉公診籍相媲美。
只可惜,由於書中用語古奧,難以理解,加上印刷本傳抄錯誤,讀者難以理解,如同面對黑暗中的燭光,令人沮喪。
先生乃取家藏善本,罄心摘玄,出意譯秘,成《釋義》十卷,將付剞劂氏而未果也。今日者宰樹逾圍,楹書感涕,持誇朋好,群驚仙遇龍威,為體痌瘝,弗忍秘同鴻寶,裔孫等爰出藏山之本,謹刊行世之書。嗚乎!百年手澤,一寸心田,不禁對是編而愀乎有感也。緬惟黃土摶人,赭鞭別草,論量五色,黃神探俞穴之微;消息三停,素女發明堂之訣。
嗣是禮課十全,傳稱三折。《漢志》七家,唐官四屬,醫術尚矣!經方夥矣!然而道經委蛻,技絕針芻,仙井湮淪,靈虛鬻橘。訓醫為意,幾多膠柱以調絃;用藥如兵,無奈學書而費紙。夫古者鄚人諦色,耶律窺形,銅穴胸羅,竹筵指喻。豈有影測支蘭,漫施案杌。無如聞病之陰陽易遁,隔帷之色候難區。
白話文:
先生從家中珍藏的善本古籍中,竭盡心思地摘取精華,以意譯的方式解開秘術,寫成《釋義》十卷,準備交付給刻書的工匠,但最終未能完成。如今樹木已長得比圍牆還粗壯,楹柱上的字跡也因歲月而模糊,我將此事告訴朋友們,他們都驚嘆於奇遇般的仙蹟龍威,深感先生的醫術精妙,不忍將這寶貴的醫學精華秘而不宣。因此,我們這些子孫後代便將家藏的原本拿出來,謹慎地刊行於世。唉!百年來積累的手澤,一寸的赤誠之心,面對這部醫書,不禁心生感慨。
回想起黃帝與岐伯相逢,黃帝捏土成形,岐伯以赭鞭指點草藥,論述五行之理,黃帝探究俞穴的奧妙;岐伯闡明三停之法,素女揭示明堂的訣竅。
自此以後,醫術不斷完善,傳承發展,經歷了十全的禮儀考試,也經歷了三折的變遷。《漢書》記載了七家醫學流派,唐代官府設置了四個醫學部門,醫術之精深,方劑之繁多,可見一斑!然而,醫道卻逐漸衰微,技藝失傳,如同仙井被遺忘,靈藥被賤賣。如今學習醫術,大多是死讀書,一味地拘泥於字面,如同用膠柱來調弦;用藥如用兵,卻只會紙上談兵,徒費紙張。
古時候,鄚人精通面相,耶律善於察看身形,運用銅穴來推斷病情,用竹席來比喻指點。如今卻有人依仗著影測之術來判斷疾病,隨便用案幾來進行診治。難道不知道疾病的陰陽變化難以捉摸,隔著帷帳也難以準確地判斷病人的氣色嗎?
桓侯無恙,誰徵腠理之邪?壺子藏機,艱辨權衡之氣,加以一方必佐使相須,一草復根莖異性。苦憶螿魚,最良已瘻,誰知萱草,不定忘憂。而又或悖剛柔之劑,或乖配合之宜,謂巴豆而可君,信烏頭以為帝,假云用毒攻毒,可復以寒增寒?此診脈之與處劑並難也。有此二難,重之兩失,經談五運,窺天莫驗有無;法列九針,論益豈兼補瀉。
病痟胡域乎春陽,病痤詎拘乎辛水。執叔和《脈訣》,寧賦形秉氣之皆同;襲廷紹成方,奈枳實豆湯之不效。至若紹興南局,香燥偏多;完素北人,寒涼入主。子和務瀉實之方,丹溪持補陰之劑。尚溫則熨五分之是炫,用冷則瓶百灌而弗衰。究之六芝五石,投宜自是同功,鬥火盤冰,執己終無一是,此泥古之與偏私並失也。
白話文:
病人身體狀況如何,誰能診斷出他身體內部的病邪?醫生心中藏著許多機密,很難判斷病情變化和治療的輕重緩急,更何況藥方需要各種藥材配合使用,每種藥材的根莖特性都不一樣。即使是像螿魚這樣治療瘻管的良藥,也可能失效;而萱草並不能真的讓人忘記憂愁。有時醫師可能會使用不適合病情的藥物,或者藥材搭配不當,例如說用巴豆當君藥、烏頭當臣藥,以為可以用毒攻毒,卻不知寒性藥物會加重寒症。因此,診脈和開藥都很困難。
因為診斷和治療都存在著困難,醫生很容易出現失誤。雖然古書記載了五運六氣的學說,但觀察天象也無法完全預測疾病;針灸療法雖然列舉了九針,但論述中卻無法兼顧補瀉之法。
疾病的發生與季節和氣候都有關係,春季陽氣旺盛,並非所有疾病都適合用辛辣的藥物治療。即使遵循叔和的《脈訣》,認為人體的形狀和氣質都相同,或者模仿廷紹的成方,也無法保證枳實豆湯一定有效。例如,紹興地區的醫師偏愛香燥的藥物,而北方的完素派醫師則偏愛寒涼的藥物。子和強調瀉實的藥方,丹溪則主張補陰的藥物。有些人過於熱衷於溫熱療法,用五分錢的藥物就想要治好所有疾病;有些人則過於偏愛寒涼療法,不管什麼病都用冷水灌。總之,各種藥材和方法都有其適合的病症,如果一味地固守成規,或者偏執己見,最終都會導致治療失敗。
澹安先生暨其猶子訥人、半帆等,雅游竹素,弗業刀圭,非持門風,務標宗數,第以仙瓢宛在,難私一卷之經;命鑰攸關,合擴千金之德。幸讀者細繹殫精,神明應手。果堪遇學士於卷中,快領鑿心之斧,詎假起先生於地下,更施續命之湯。
嘉慶甲戌孟冬朔日吳縣朱昌和謹序
許學士普濟本事方原序
醫之道大矣。可以養生,可以全身,可以盡年,可以利天下與來世,是非淺識者所能為也。苟精此道者,通神明,奪造化,擅回生起死之功,則精神之運,必有默相於冥冥之中者,豈可謂之藝與技術為等那?竊疑上古之時,如岐伯輔黃帝,伊尹相商王,皆有方書,以瘳民瘼。
白話文:
嘉慶甲戌孟冬朔日吳縣朱昌和謹序
澹安先生和他的兒子訥人、半帆等人,都是喜好清雅、淡泊名利之人。他們不以行醫為業,也不以此為門風,但都重視醫學的精髓和宗旨。雖然他們不願私藏醫術,但又深感醫學之道博大精深,難以盡收一卷之中。因為醫術關係到人的生命,必須以博大精深的仁德去推廣,才配得上千金的價值。希望讀者能細心研讀,用心體會,自然能領悟其中的奧妙。如果能遇到學士,在書中領悟醫術的精髓,就如同用利斧開鑿心扉一般,又何必再讓先生起死回生,施以續命的湯藥呢?
許學士普濟本事方原序
醫學之道,博大精深。它可以養生,可以保護身體,可以延長壽命,可以造福天下百姓,甚至造福後世,絕非淺學之人所能理解的。如果有人精通此道,就能通曉神明,掌握造化,擁有起死回生的能力,那麼他精神的運作必然與冥冥之中存在著某種默契。這樣的能力,怎麼能與一般的技藝相比呢?我私下猜測,古代像岐伯輔佐黃帝,伊尹輔佐商王,他們都擁有醫書,用來治療百姓的病痛。
逮及後世,周有和、緩,秦有扁鵲,漢有倉公,魏有華佗,宋有徐文伯,唐有孫思邈,又皆神奇出人意表,背望踵躡,代不乏人。自茲以往,其妙不傳,間有能者,僅可一、二數。何古人精巧如是而今人之不逮也。予嘗思之,古人以此救人,故天畀其道,使普惠含靈;後人以此射利,故天嗇其術而不輕畀,予無足疑者。予年十一,連遭家禍,父以時疫,母以氣中,百日之間,並失怙恃。
痛念里無良醫,束手待盡。及長成人,刻意方書,誓欲以救物為心。杳冥之中,似有所警。年運而往,今逼桑榆。漫集已試之方及所得新意,錄以傳遠,題為《普濟本事方》。孟棨有《本事詩》,楊元素有《本事曲》,皆有當時事實,庶幾觀者,見其曲折也。予既以救物為心,予而不求其報,則是方也,烏得不與眾共之。
白話文:
到了後世,周朝有和、緩,秦朝有扁鵲,漢朝有倉公,魏朝有華佗,宋朝有徐文伯,唐朝有孫思邈,這些人都非常神奇,超出人們的想像,一個接著一個,每個時代都不缺這樣的人才。從此以後,他們的奇妙醫術就沒有傳承下來了,偶爾有能力的人出現,也只不過是一兩個而已。為什麼古人的醫術如此精巧,而現在的人卻比不上呢?我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古人用醫術來救人,所以上天賜予他們醫術,讓他們可以普惠眾生;而後人用醫術謀取利益,所以上天就吝嗇他們的醫術,不輕易賜予他們,我對此毫不懷疑。
我十一歲的時候,接連遭遇家破人亡的厄運,父親因時疫,母親因氣病,一百天之內,雙雙失去了父母。
我悲痛地想到村裡沒有好醫生,只能束手無策,眼看著要走向死亡。長大成人後,我專心研究醫書,發誓要以救人為己任。在冥冥之中,好像有某種力量在提醒著我。歲月流逝,我現在已經到了人生的暮年。我將自己多年來試驗過的藥方以及新發現的醫術整理記錄下來,並將它傳給後人,取名為《普濟本事方》。孟棨有《本事詩》,楊元素有《本事曲》,這些作品都記載了當時的事實,希望讀者能夠從中看到其中的曲折。我既然以救人為己任,又不求回報,那麼這些藥方理應與大家共享。
類證普濟本事方序
甚哉!治病於未病之先者,無其人哉!世皆治病於已病之後,於是乎方立。然方固不同。有傳之於古,有驗之於今,有得之師授,有得之人傳。總未明乎方之旨,以及藥之升降、浮沉、寒熱、溫平、良毒之性,與夫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反正、類從之理,而徒執方以療病,猶夫未能格知誠正,而欲秉國鈞,執國政,致斯民於仁壽之域也,得乎哉?故良醫與良相同尊,有由來也。許子叔微,白沙人也,夙穎慧,嗜岐黃。
紹興中舉進士,仕翰林學士,服官之暇,研究經論。每遇疑難,必闡其蘊,發其微,究其源,窮其奧,以故奇症怪病,皆能療之。手著《傷寒發微論》,《傷寒百證歌》、《議證二十二篇》、《仲景脈法》諸書,皆膾炙人口。至《本事方》其後焉者也。舉生平救治諸方投而輒驗者,集成一書。
白話文:
類證普濟本事方序
真是可悲啊!在疾病尚未發生之前就加以治療的人,難道世上沒有嗎?世人都等到疾病發生之後才去治療,於是各種方劑應運而生。然而方劑本身各不相同,有流傳自古的,有現今驗證有效的,有師傅傳授的,也有從他人那裡學來的。但是,大多數人並未真正了解方劑的旨意,以及藥物的升降、浮沉、寒熱、溫平、良毒等特性,以及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反正、類從等道理,只是單純地依靠方劑來治病。這就好比一個人不懂得格物致知,卻想要掌握國家的權柄,治理國政,使百姓安居樂業,這可能嗎?所以說,良醫與良相地位相同,是有其道理的。
許子叔微,是白沙人,天資聰穎,喜好醫學。紹興年間考中進士,擔任翰林學士,閒暇時就鑽研醫書典籍。每遇到疑難雜症,他都會深入探討其深層含義,挖掘其細微之處,追根溯源,窮究其奧秘,所以對於奇症怪病都能夠治療。他所著的《傷寒發微論》、《傷寒百證歌》、《議證二十二篇》、《仲景脈法》等書,都十分暢銷。而這本《本事方》是他之後才寫的。他將自己一生行醫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病症以及治療方法,全部收集起來,編成這本書,並在實踐中得到驗證。
分為十卷,名曰《證治普濟本事方》。於本事而顏之曰普濟,不特以慈祥愷側之懷,發而為救世利民之事,並欲使黃冠緇衣,咸受其化裁,不致抱疴而莫救,庸醫昧士,俱遵其例派,毋庸杜撰以爭奇。故於方後,或述病源,或明用藥,使人一覽而易曉焉。向使許子非沉溺於三皇五帝之書,浸淫乎諸子百家之說,烏能出奇無窮,良效如是?業醫者得其方而玩索之,識見於是而益開,舉業於是而益粹。
即不知醫者,身處乎僻壤窮鄉,求良醫不速者,得是書而珍惜之,開卷亦可檢方,斟酌即能自藥。其有補於天下後世也,豈淺鮮哉!是亦普濟之義也夫。
錢開禮謹序
白話文:
《證治普濟本事方》序
此書分為十卷,取名為《證治普濟本事方》。以「本事」為名,並冠以「普濟」二字,不僅因為作者慈祥愷切,發心救世利民,更希望以此書化裁醫界,讓道士、僧侶皆能受益,不致抱病無救,庸醫昧士也能遵循其方,不必再杜撰奇方爭奇鬥勝。因此,在每種藥方之後,皆附有病源解說或用藥說明,使人一目了然,易於理解。
若非許子精研三皇五帝之書,浸淫於諸子百家之說,焉能創出奇方無數,療效如此顯著?習醫之人,得此方而研索之,見識必將大開,醫術亦將精進。
即使不懂醫術之人,身處偏遠鄉僻,求醫不易,也能得此書而珍藏,開卷檢方,斟酌用藥,自救不難。此書對天下後世皆有益處,其價值不可小覷,這正是「普濟」之意啊!
錢開禮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