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

《類證普濟本事方釋義》~ 方卷第九 (1)

回本書目錄

方卷第九 (1)

1. 傷寒

治結胸灸法。

巴豆(十四枚),黃連(七寸,連皮用)

上藥搗細,用津唾和成膏,填入臍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聲,其病去矣。不拘壯數,病去為度。才灸了,便以溫湯浸手帕拭之,恐生瘡。

釋義:巴豆氣味辛溫,入足太陰、陽明。黃連氣味苦寒,入手少陰。傷寒結胸症,湯藥不能效者,乃邪結於胸,致升降失司。以大辛溫之藥通之,大苦寒之藥降之,惟恐藥氣不能深入,再以艾灸之入內,必使腹中有聲,庶幾升降有權,方能中病耳。

白話文:

治結胸灸法:

將十四粒巴豆和七寸黃連(連皮一起使用)研磨成細粉,用唾液和成膏狀,填入肚臍中心。用艾灸在膏藥上,直到肚子裡發出聲音,病症就會消失。灸灸多少次並不重要,只要病好了就停止。灸完之後,立即用溫水浸泡手帕擦拭,避免產生瘡傷。

釋義:

巴豆性辛溫,入足太陰、陽明經;黃連性苦寒,入入手少陰經。傷寒引起結胸症,如果服用湯藥無效,說明邪氣積聚在胸部,導致升降失調。用辛溫的巴豆通暢經絡,用苦寒的黃連降火除熱,但擔心藥氣無法深入,所以再用艾灸將藥力導入體內,直到肚子裡發出聲音,才能使升降有度,達到治療效果。

治傷寒發狂,或棄衣奔走,逾牆上屋。鵲石散。

黃連,寒水石(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濃煎甘草湯,放冷調服。

釋義:黃連氣味苦寒,入手少陰,能瀉心火。寒水石氣味甘寒,入手、足太陽,能清暑熱。傷寒熱邪上郁心胞,致發狂奔走,逾牆上屋,晝夜不寧。此二味能瀉丙丁,使之下行,則熱邪之勢衰,神識自然安矣。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在前。

嘗記一親戚病傷寒,身熱頭疼無汗,大便不通已四、五日。予訊之,見醫者治大黃、樸消等欲下之。予曰:子姑少待。予為視之,脈浮緩,臥密室中,自稱甚惡風。予曰:表證如此。雖大便不通數日,腹又不脹,別無所苦,何遽便下。大抵仲景法須表證罷方可下。不爾,邪乘虛入,不為結胸,必為熱利也。

白話文:

治療傷寒導致的發狂,患者可能脫掉衣服亂跑,甚至翻牆上屋。可以用鵲石散,由黃連和寒水石等量組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用濃煎的甘草湯沖服,放涼後飲用。

予作桂枝麻黃各半湯與之,繼以小柴胡。漐漐汗出,大便亦通而解。仲景云: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矣。擬欲攻之,當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堅實,有燥屎,自可徐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邪入,按:周本邪作熱。

協熱遂利,煩躁之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按:原本正文重迭難曉,予刪正,此段其理甚明。大抵風寒入里不消,必有燥屎,或大便堅秘。須是脈不浮,不惡風,表證罷乃可下。故大便不通,雖四、五日不能為害。若不顧表而便下之,遂為協熱利也。

白話文:

我給病人喝了等量的桂枝和麻黃湯,接著再用小柴胡湯。病人出了一身大汗,大便也通暢了,病就好了。仲景說:凡是傷寒的病,大多是受了風寒造成的。一開始風寒在表層,進入內里就消不了了。想要治療它,應該先解表,才能下瀉。如果表症已經解除了,但內里不消,肚子脹滿堅硬,還有乾燥的糞便,就可以慢慢地使用下瀉藥,即使四五天也不會有危險。如果表症還沒解就急著下瀉,內虛邪氣就會侵入,就會引起發熱、煩躁等各種變化,輕則困頓,重則必死無疑。原本的文字重複冗雜,難以理解,我把它刪減修改了,現在這段話的道理就非常清楚了。總之,風寒入里不消,必然會有乾燥的糞便,或者大便秘結。只有脈象不浮,不惡風,表症消退了才能使用下瀉藥。所以,即使大便不通,四五天也不會有害處。如果不管表症就急著下瀉,就會導致內熱加劇,導致各種不良後果。

治瘀血。抵當圓。

水蛭(五枚,炙),虻蟲(五枚,去翅足,炒),桃仁(六枚,炒。按:周本無炒字),大黃(三分,去皮)

上為細末,煉蜜糊作一圓。以水一盞,煎至七分,頓服。晬時當下血。按:周本晬作睡。不下,再作服之。

釋義:水蛭氣味鹹苦平,入足厥陰,性喜食血。虻蟲氣味鹹苦微溫,入足厥陰,性喜食血。桃仁氣味辛甘平,入足厥陰。大黃氣味苦寒,入足陽明。傷寒熱邪入里,內結瘀血,身黃,小腹脹滿,發狂,小便自利者,宜服此藥。以上四味,皆能入血,若小便不利者,即非此症也。

白話文:

治療瘀血,可以用抵當圓。將水蛭五枚炙乾,虻蟲五枚去翅足炒熟,桃仁六枚炒熟,大黃三分去皮,研成細末,用蜂蜜調和成丸子。取水一碗,煎至七分,一次服下,藥效很快就會顯現,排出瘀血。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服用一次。

有人病傷寒七、八日,脈微而沉,身黃髮狂,小腹脹滿,臍下冷,小便利。予曰:仲景云: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遂投以抵當圓,下黑血數升,狂止,得汗解。經云:血在上則忘,在下則狂。太陽膀胱,隨經而畜於膀胱,故臍下膨脹,由閼血闌門,按:周本無闌門二字,他本無閼血二字。滲入大腸。

若大便黑者,此其症也。按:諸本症作候。

破陰丹,。方在前。

有人初得病,四肢逆冷,臍下築痛,按:周本築作重。身疼如被杖。蓋陰症也,急服金液、破陰、來復等丹,其脈遂沉而滑。沉者陰也,滑者陽也。病雖陰而見陽脈,有可生之理。仲景所謂陰病見陽脈者生也。乃灸氣海、丹田百壯,按:周本乃作仍。手足溫,回陽按:諸本作陽回。

白話文:

有人得了傷寒病七、八天,脈象微弱且沉,全身發黃神志不清,小腹脹滿,肚臍下冰冷,小便通暢。醫生說:張仲景說,太陽病,全身發黃,脈沉而結,小腹硬,小便不利,這是沒有血的症狀。小便自利,神志恍惚如狂,這是血證。於是給病人服用了抵當圓,瀉下黑血數升,神志清醒,出汗而解。醫書上說,血在上面則忘,在下面則狂。太陽病屬於膀胱經,病邪隨經絡積聚在膀胱,所以肚臍下膨脹,因瘀血堵塞闌門,滲入大腸。

如果大便發黑,這就是這個病的症狀。

病人服用了破陰丹,藥方前面有記載。

有人剛得病,四肢冰冷,肚臍下沉痛,全身疼痛好像被杖打一樣。這是陰證,要趕緊服用金液丹、破陰丹、來復丹等藥,這樣脈象就會沉而滑。沉是陰,滑是陽。雖然是陰證,但出現陽脈,有望痊癒。張仲景說,陰證出現陽脈,就能活下來。於是灸氣海穴、丹田穴一百壯,手腳溫暖,陽氣回升。

得汗而解。或問滑脈之狀如何便有生理?予曰:仲景云:翕奄沉名曰滑。何謂也?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陰陽和合,故名曰滑。古人論滑脈,雖云往來前卻流利旋轉,替替然與數相似。仲景則三語便足。按:七字諸本作仲景三語而足也。此三字極難曉,翕,合也。言張而復合也,故曰翕,為正陽。

沉,言忽降而下也,故曰沉,為正陰。方翕而合,俄降而下。奄,謂奄忽之間,仲景論滑脈可謂諦當矣。然其言皆有法,故讀書難曉。

治傷寒汗後,脾胃傷冷物,胸膈不快,尋常血氣不和。宜服,補脾湯,。

人參,淡乾薑,白朮,甘草,陳橘皮(去白),青橘皮(去白,各等分)

白話文:

出汗就能解除疾病。有人問我滑脈的症狀是什麼,怎麼就與生理有關?我說:仲景說:“翕奄沉,名曰滑。”這是什么意思呢?沉代表純陰,翕代表正陽,陰陽和合,所以叫做滑。古人論述滑脈,雖然說脈象往來前卻流利旋轉,跳動得很快,與數脈相似。但仲景僅用三個字就足以概括。按:七字諸本作“仲景三語而足也”。這三個字很難理解,翕,合也,是指張開又合攏,所以叫翕,代表正陽。

沉,是指突然下降的意思,所以叫沉,代表正陰。剛剛張開又合攏,馬上就下降了。奄,指的就是突然之間的意思。仲景論述滑脈可以說是十分精準了。然而他的話都有法則,所以讀起來很難理解。

治療傷寒出汗後,脾胃受寒涼之物侵犯,胸膈不舒服,氣血不和。宜服用補脾湯:人參、淡乾薑、白朮、甘草、陳橘皮(去白)、青橘皮(去白,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數沸,去滓熱服。入鹽點服亦得。

釋義:此治傷寒後勞複方也。人參氣味甘溫,入足陽明。乾薑氣味辛溫,入手、足太陰。白朮氣味甘溫微苦,入足太陰。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陳皮氣味苦辛微溫,入手、足太陰。青皮氣味辛酸平,入足厥陰。病後易於勞復者,由乎榮衛未和,故必藉脾土氣旺,肝木不致乘虛侵犯。理中湯加陳皮,又兼青皮者,遠肝邪也。

又記有人患傷寒得汗數日,忽身熱自汗,脈弦數,心不得寧,真勞復也。予診曰:此勞心所致。神之所舍,未復其初,而又勞傷其神。榮衛失度,當補其子,益其脾,解其勞,按:周本解下有發字。庶幾得愈。授以補脾湯,佐以小柴胡,病遂得解。或者難曰:虛則補其母,今補其子,何也?予曰:子不知虛勞之異乎?《難經》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此虛當補其母,人所共知也。《千金方》曰:心勞甚者,補脾氣以益之,脾旺則感於心矣。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煮至沸騰,去除藥渣後趁熱服用。也可以加入少許鹽一起服用。

此勞則當補其子,人所未聞也。蓋母生我者也,子繼我而助我者也。方治其虛,則補其生我者,與《青囊》所謂本骸得氣,遺體受蔭同義。按:青囊,周本作錦囊,考二書俱有其說。方治其勞,則補其助我者,與荀子所謂未有子富而父貧者同義。此治虛與勞所以異也。

治中暍。白虎湯,。方在本論中。

有人患頭疼身熱,心煩燥渴。診其脈,大而虛。予授以白虎湯,數服愈。仲景云:脈虛身熱,得之傷暑。又云:其脈弦、細、芤、遲何也?《素問》云:寒傷形,熱傷氣。蓋傷氣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弱。所謂弦、細、芤、遲者,皆虛脈也。仲景以弦為陰,朱肱亦云:中暑脈微弱,按:周本中暑作仲景。則皆虛脈可知。

白話文:

勞累時應該補益子女,這是不尋常的道理。因為母親生養我們,子女繼承我們並幫助我們。治療虛弱時,應該補益生養我們的母親,這與《青囊》中所說的“本骸得氣,遺體受蔭”意思相同。治療勞累時,應該補益幫助我們的子女,這與荀子所說的“未有子富而父貧者”意思相同。這就是治療虛弱和勞累的不同之處。

治療中暑,可以用白虎湯。這個方劑出自《傷寒論》。

有人頭疼發熱,心煩口渴,脈象虛大。我給他用白虎湯,服藥幾次後就痊癒了。張仲景說:“脈虛身熱,是因暑傷所致。”他又說:“脈弦、細、芤、遲是什麼原因呢?”《素問》說:“寒傷形,熱傷氣。”也就是說,傷氣而不傷形,則氣消散,脈象虛弱。所謂弦、細、芤、遲,都是虛脈。張仲景認為弦脈屬陰,朱肱也說:“中暑的脈象微弱。”由此可見,中暑後的脈象都是虛脈。

釋義:石膏氣味辛寒,入手太陰、足陽明。知母氣味苦寒,入足陽明。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白粳米氣味甘平,入手、足太陰。此治中暍之方也。夫中暍,即是中熱也。動而得者謂之熱,靜而得者謂之暑。暑病之脈多虛而無力,故寒涼之劑,必須顧戀中宮。司是術者,宜細心體察焉。

麻黃,方在前。

有人病傷寒,身熱頭痛。予診之,曰:邪在表,此表實證也,當汗之。與麻黃湯。或人問曰:傷寒大抵因虛,故邪得以入之。今邪在表,何以雲表實也?予曰:古人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蓋邪之入人也,始則因虛,及邪居中,則反為實矣。大抵調治傷寒,先要明表裡虛實,能明此四字,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

白話文:

石膏性辛寒,走入肺經和胃經;知母性苦寒,走入胃經;甘草性甘平,走入脾經;白粳米性甘平,走入肺經和脾經。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中暑的。中暑就是內熱,動的時候發熱叫熱,靜的時候發熱叫暑。暑病的脈象通常虛弱無力,所以寒涼的藥物必須顧及脾胃。使用這個方子的人,應該仔細體察病情的變化。

麻黃,在前面已經說過。

有人得了傷寒,發熱頭痛。我診斷後說:邪氣在表,這是表實證,應該用汗法治療。於是給他開了麻黃湯。有人問道:傷寒大多是因虛而導致邪氣入侵。現在邪氣在表,為何說表實呢?我說:古人說邪氣聚集的地方,氣機必定虛弱。邪氣停留不去,病症就會變成實證。邪氣入侵人體,一開始是因虛而入,當邪氣停留在體內時,就會轉為實證。總之,治療傷寒,首先要明白表裡虛實,掌握了這四個字,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三百九十七個方劑就可以輕鬆掌握了。

何以言之?有表實、有表虛、有裡實、有裡虛、有表裡俱實、有表裡俱虛,予於《表裡虛實歌》中常論其事矣。仲景麻黃湯之類,為表實而設也。桂枝之類,為表虛而設也。裡實則承氣之類是也。裡虛則四逆之類是也。表裡俱實,所謂陽盛陰虛,下之則愈也。表裡俱虛,所謂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也。

嘗讀《華佗傳》,有府吏倪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汗。或難其異。佗曰:尋內實,延外實,按:周本作尋外實,延內實,與《魏志》合。故治之異也。

小柴胡湯,。

白話文:

為何這樣說呢?因為有表實、有表虛、有裡實、有裡虛、有表裡俱實、有表裡俱虛,這些情況我在《表裡虛實歌》中常有論述。仲景的麻黃湯之類,是用來治療表實的。桂枝之類,是用來治療表虛的。裡實則用承氣湯之類。裡虛則用四逆湯之類。表裡俱實,也就是所謂陽盛陰虛,應該用下瀉的方法治療。表裡俱虛,也就是所謂陽虛陰盛,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

我曾經讀過《華佗傳》,裡面記載府吏倪尋、李延兩人同時生病,都頭痛發熱,症狀相同。華佗說:倪尋應該用下瀉的方法治療,李延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有人覺得奇怪,問他為什麼不同。華佗說:倪尋內實,李延外實,所以治療方法不同。

小柴胡湯,......

柴胡(二兩),黃芩,人參,甘草(各三分),半夏(六錢一字,泡七次。按:諸本泡作洗)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服。加減法,《活人書》所載甚詳。

釋義:柴胡氣味辛甘平,入足少陽。黃芩氣味苦寒,入手太陰、少陰。人參氣味甘溫,入足陽明。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能緩諸藥之性。半夏氣味辛溫,入足陽明。再以薑、棗之辛甘和榮衛。此治傷寒邪在半表半裡,往來寒熱,脈象不見少陰、厥陰症者,乃少陽證也。故以甘溫、甘平之藥守護中宮,則辛甘、辛溫、苦寒諸藥搜逐外邪,庶不致傷正氣耳。

白話文:

材料如下: 柴胡(2兩),黃芩,人參,甘草(各3分),半夏(6錢一字,泡7次。注:各版本泡作洗)

將以上材料磨成粗粉。每次服用5錢,用水1.5碗,加入生薑5片,大棗2顆,一同煮沸至剩0.8碗,然後過濾,溫熱服用,每日三次。關於藥方的增減方法,《活人書》中有詳細說明。

解釋:柴胡的味道是辛甘且性平,進入足少陽。黃芩的味道是苦寒,進入手太陰、少陰。人參的味道是甘溫,進入足陽明。甘草的味道是甘平,進入足太陰,能夠緩解其他藥物的性能。半夏的味道是辛溫,進入足陽明。再加上生薑和棗的辛甘調和血氣。這藥方適用於治療傷寒病,邪氣在半表半裡的位置,表現為來回發熱,脈象看不到少陰、厥陰的症狀,這是少陽病的表現。因此使用甘溫、甘平的藥物保護中焦,這樣辛甘、辛溫、苦寒等藥物就能夠搜尋並逐出外邪,以免傷及正氣。

有人患傷寒五、六日,但頭汗出,自頸以下無汗,按:周本頸作頭。手足冷,心下痞悶,大便秘結,或者見四肢冷,又汗出滿悶,以為陰證。予診其脈沉而緊。予曰:此症誠可疑,然大便秘結,非虛結也。安得為陰?雖脈沉緊為少陰症,然多是自利,未有秘結者,此症半在裡半在表也。

投以小柴胡得愈。仲景稱: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外半在裡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症。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

白話文:

有病人得了傷寒五、六天,只出頭汗,從脖子以下卻不出汗。我觀察到他的頭部和脖子都是熱的,手腳冰冷,胸口鬱悶,大便不通,有的時候甚至四肢冰冷,還滿身冒汗,讓人以為是陰證。我診脈發現他的脈象沉而緊。我說:「這個症狀確實很疑難,但是他大便不通,不是虛寒導致的便秘,怎麼會是陰證呢?雖然脈象沉緊是少陰證的表現,但少陰證通常伴隨腹瀉,不會出現便秘。這個病症一半在表一半在裡。」

於是,我給他開了小柴胡湯,病人很快就痊癒了。張仲景說:「傷寒病發五、六天,只出頭汗,稍微感覺惡寒,手腳冰冷,胸口脹滿,不想吃東西,大便乾燥,脈象細微的,這是陽氣虛弱導致的表裡兼證,一定有表證,也有裡證。脈象沉也屬於裡證,出汗屬於陽氣虛弱的表現。如果完全是陰證,就不會再有外表的症狀,全部都在裡,這個病人是表裡兼證。雖然脈象沉緊,但不能算是少陰證。因為陰證是不會出汗的。」

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今此疾症候同,故得屎而解也。有人難曰:仲景云: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今云陰不得有汗,何也?又云:頭汗出,按:五字周本作今頭汗出者。故知非少陰,何以頭汗出便知非少陰證也?予曰:此一段正是仲景議論處,意謂四肢冷,脈沉緊,腹滿,全似少陰證。然大便硬,頭汗出,不得為少陰。

蓋頭者,三陽同聚。若三陰,至胸而還。有頭汗出,自是陽虛,故曰汗出為陽微,是陰不得有汗也。若少陰證,頭有汗則死矣。故仲景《平脈法》云:心者,火也,名少陰,其頭無汗者可治,有者死。蓋心為手少陰,腎為足少陰,相與為上下,惟以意逆者斯可得之。

白話文:

現在患者頭部出汗,所以知道這不是少陰病症。可以服用小柴胡湯治療。如果病情嚴重的,排便後會好轉。現在這個疾病的症狀類似,所以排便後也會好轉。有些人可能會提出疑問:張仲景說,病人脈象陰陽俱緊,反而出汗,這是陽氣衰敗,屬於少陰病。現在卻說陰證不能出汗,這是為什麼呢?又說頭部出汗,按:五字周本作今頭汗出者。所以知道不是少陰證,為什麼頭部出汗就可以知道不是少陰證呢?我說:這一段正是張仲景討論的地方,意思是四肢冰冷,脈象沉緊,腹部脹滿,全部像是少陰病症。然而大便乾燥,頭部出汗,就不算是少陰病。

因為頭部是三陽經氣匯聚的地方。而三陰經氣,到達胸部就回返了。如果頭部出汗,那就是陽氣虛弱,所以說汗出是陽氣微弱,也就是陰證不能出汗。如果屬於少陰證,頭部有汗就會死亡。所以張仲景在《平脈法》中說:心臟是火,稱為少陰,頭部沒有汗的可以治療,有汗的就會死亡。因為心臟屬於手少陰,腎臟屬於足少陰,互相上下呼應,只有逆著思維才能明白這個道理。

治太陽陽明合病。麻黃湯,。方在前。

有人病傷寒,脈浮而長,喘而胸滿,身熱頭痛,腰脊強,鼻乾,不得眠。予曰:太陽陽明合病證,仲景法中有三證。下利者,葛根湯。不利,嘔吐者,加半夏。喘而胸滿者,麻黃湯也。治以麻黃湯,遂得解。

有人問:傷寒傳入之序,自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所傳有次第,何哉?予曰:仲景本論無說,古今亦無言者,惟龐安常謂陽主生,故太陽水傳足陽明土,土傳足少陽木,為微邪。陰主殺,故足少陽木傳足太陰土,土傳足少陰水,水傳足厥陰木,為賊邪。予以為不然。

白話文:

治療太陽和陽明經合病。麻黃湯,方劑在前文已列出。

有病人患傷寒,脈象浮而長,呼吸急促且胸悶,全身發熱頭疼,腰脊酸痛,鼻腔乾燥,無法入睡。我說:這是太陽和陽明經合病的症狀,仲景的《傷寒論》中提到三種治療方法。如果病人腹瀉,就用葛根湯。如果不腹瀉,且伴有嘔吐,就加半夏。如果病人呼吸急促且胸悶,就用麻黃湯。我用麻黃湯治療,病人病症就痊癒了。

有人問:傷寒傳入人體的順序,依次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這是有一定的規律的,為什麼呢?我說:仲景的《傷寒論》中沒有說明,古今醫書也無記載。只有龐安常說陽氣主生,所以太陽經(水)傳入足陽明經(土),土傳入足少陽經(木),這屬於微邪。陰氣主殺,所以足少陽經(木)傳入足太陰經(土),土傳入足少陰經(水),水傳入足厥陰經(木),這屬於賊邪。我不認為這是正確的。

足少陰水傳足厥陰木,安得為賊邪?蓋牽強附會,失之穿鑿,胡不觀《素問·陰陽離合論》云: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太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

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中之絕陰。其次序正與此合。大抵傷寒始因中風寒,得之於陰,是以止傳足經者,皆陰中之陽,陰中之陰也。不特此也,以六氣在天者考之,厥陰為初之氣,少陰為二之氣,太陰為三之氣,少陽為四之氣,陽明為五之氣,太陽為終之氣。此順也。

白話文:

足少陰經的水氣傳遞給足厥陰經的木氣,怎麼會是賊邪呢?這純粹是牽強附會、穿鑿附會。難道不應該參考《素問·陰陽離合論》的論述嗎?書中說:「太陽經的根源起於至陰,連結於命門,稱為陰中之陽。陽明經的根源起於厲兌,稱為陰中之陽。少陽經的根源起於竅陰,稱為陰中之少陽。太陰經的根源起於隱白,稱為陰中之太陰。少陰經的根源起於湧泉,稱為陰中之少陰。厥陰經的根源起於大敦,是陰氣中的極陽,稱為陰中之絕陰。」這些經脈的次序排列正好符合這個道理。總之,傷寒病一開始是因中風寒而得,得病於陰氣,所以傳播到足部的經脈,都是陰中之陽或陰中之陰。不僅如此,以六氣在天地間的運行來觀察,厥陰為起始之氣,少陰為第二之氣,太陰為第三之氣,少陽為第四之氣,陽明為第五之氣,太陽為最終之氣。這就是六氣運行的順序。

逆而言之,太陽而後陽明,陽明而後少陽,少陽而後太陰,太陰而後少陰,少陰而後厥陰。傷寒為病,逆而非順,故以是為序也。

小承氣湯,,方具仲景本論。

釋義:大黃氣味苦寒,入足陽明。芒消氣味鹹苦寒,入手、足太陽、陽明、厥陰。枳實氣味苦寒,入足太陰。厚朴氣味辛溫,入足陽明、太陰。此治陽明病,心中懊憹,微煩者,胃中有燥屎,以大苦寒之藥下之,惟恐不能即下,故佐以辛溫,氣味俱厚之藥導引入腸,奏效自捷矣。

有人病傷寒八、九日,身熱無汗,時時譫語,時因下後,按:周本後作利。大便不通三日矣。非煩非躁,按:周本躁作燥,下同。非寒非痛,終夜不得臥,心中無曉會處,或時發一聲,如嘆息之狀,醫者不曉是何症。予診之曰:此懊憹、怫鬱二證俱作也。胃中有燥屎者,承氣湯,下燥屎二十餘枚,得利而解。

白話文:

簡單來說,疾病的發展順序是從太陽經到陽明經,再到少陽經、太陰經、少陰經,最後是厥陰經。傷寒病的發展過程是逆向的,而非順向,所以我們按照這個順序來治療。

小承氣湯的藥方來自於仲景的《傷寒論》。

大黃性寒苦,走足陽明經;芒硝性鹹苦寒,走手太陽、足太陽、陽明、厥陰經;枳實性寒苦,走足太陰經;厚朴性辛溫,走足陽明、太陰經。

小承氣湯治療陽明經的病症,症狀是心中煩躁,輕微的發熱,胃中有燥屎。因為要用苦寒藥物來瀉下,怕藥效不夠,所以加入辛溫、氣味厚重的藥物來引導藥物進入腸道,快速發揮作用。

有人得了傷寒八九天,發燒無汗,時常神志不清,之前曾經拉肚子,按周本的說法,這叫做「後作利」,並且三天大便不通。既不煩躁也不燥熱,按周本的說法,這叫做「躁作燥」,下文相同。既不寒也不痛,整夜睡不著,心裡沒有什麼感覺,偶爾會發出嘆息的聲音,醫生不知道這是什麼病。我診斷後說:這是煩躁、鬱悶兩種症狀同時出現。胃中有燥屎,所以用承氣湯,瀉下了二十多枚燥屎,排便順暢,病就好了。

仲景云:陽明病下之,心下懊憹微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之。又云:病者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怫鬱不得臥者,有燥屎也,承氣湯主之。《素問》云:胃不和則臥不安,此夜所以不得眠也。仲景云:胃中燥,大便堅者,按:周本堅作難,他本作艱。必譫語。此所以有時發譫語也。

非躁非煩,非寒非痛,所謂心中懊憹也。聲如嘆息而時發一聲,所謂外氣怫鬱也。燥屎得除,大便通利,胃中安和,故其病悉去也。又有人病傷寒,大便不利,日晡發潮熱,手循衣縫,兩手撮空,直視喘急,更數醫矣,見之皆走。予曰:此誠惡候,得此者十中九死。仲景雖有證而無治法,但云脈弦者生、澀者死,已經吐下,難於用藥,謾且救之。

白話文:

張仲景說,陽明病往下傳,心中感到煩躁不安,胃中有乾燥的糞便,就可以用攻下之法治療。他又說,病人小便不利,大便時難時易,偶爾發熱,心煩氣悶無法躺下,這是有乾燥糞便的表現,承氣湯可以治療。 《素問》中提到,胃氣不和則睡眠不安,所以晚上睡不好。張仲景說,胃中乾燥,大便堅硬,病人就會胡言亂語。這就是病人有時會發譫語的原因。

既不躁也不煩,既不寒也不痛,這就是心中感到煩躁不安。聲音像嘆息一樣,偶爾發出一聲,這是外氣鬱結的表現。乾燥糞便去除,大便通暢,胃中和諧,病症就會全部消失。還有人患傷寒,大便不通,下午發熱,手沿著衣縫摸索,雙手抓空,直視喘息,看過很多醫生,見狀都害怕離開。我說,這是非常嚴重的病症,得病十個人中九個人會死。張仲景雖然記載了病症,但沒有治療方法,只說脈象弦則生、澀則死,已經用過吐下之法,很難用藥,只能盡力搶救。

若大便得通,而脈弦者庶可治也。與小承氣湯,一服而大便利,諸疾漸退,脈且微弦。半月遂愈。或人問曰:下之而脈弦者生,此何意也?予曰:《金匱玉函經》云:按:周本無經字,下同。循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承氣湯主之。

予嘗觀錢仲陽《小兒直訣》云:手尋衣領及捻物者,肝熱也。此症在《玉函經》列於陽明部,蓋陽明胃也。肝有熱邪,淫於胃經,故以承氣瀉之。且得脈弦,則肝平而胃不受克,此所以有生之理。若讀仲景《論》而不能博通諸醫書,以發明其隱奧,專守一書者,吾未見其能也。

又記有人病傷寒下利,身熱,神昏多困,譫語不得眠,或者見下利,便以譫語為鄭聲,為陰虛症。予曰:此小承氣證。眾駭然。曰:下利而服小承氣,仲景之法乎?予曰:此仲景之法也。仲景云:下利而譫語者,有燥屎也,屬小承氣湯。與服得解。按:四字,周本作而解二字。

白話文:

如果大便能通暢,但脈搏仍然弦急,可能還有救治的希望。可以用小承氣湯治療,服用一劑後大便通暢,其他病症逐漸減輕,脈搏也變得較為微弱。半個月後就痊癒了。有人問道:瀉下之後脈搏弦急是活的,這是什麼意思呢?我說:《金匱玉函經》中記載:病人不停地摸衣服、抓東西,驚恐不安,輕微喘氣,直視前方,脈搏弦急的,就會活下來,脈搏澀的就會死。如果只是輕微發熱、神志不清,用承氣湯治療就可以了。

我曾經看過錢仲陽的《小兒直訣》,書中說:小孩用手摸領口或抓東西,是肝熱的表現。這個症狀在《玉函經》中屬於陽明經,因為陽明經主胃。肝臟有熱邪,侵入胃經,所以用承氣湯瀉下治療。如果脈搏弦急,就代表肝臟平靜,胃不受剋制,所以才會活下來。如果只讀仲景的《傷寒論》,而不能廣泛閱讀其他醫書,來解開其中隱藏的奧妙,只守著一本書,我是沒見過能真正精通醫術的人。

還記得有個人患了傷寒,拉肚子,身體發熱,神志昏迷,嗜睡,胡言亂語,睡不著覺。有些人看到拉肚子,就以為是胡言亂語是鄭聲,是陰虛症。我說:這是小承氣湯證。眾人感到驚訝,說:拉肚子還要服用小承氣湯,這是仲景的療法嗎?我說:這是仲景的療法。仲景說:拉肚子又胡言亂語的,是腸道乾燥,屬於小承氣湯證。服用後就能解毒。

予嘗觀《素問》云:微者逆之,甚者從之。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帝曰:何謂反治?岐伯曰: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王冰注云:大熱內結,注瀉不止,熱宜寒療,結復須除,以寒下之,結散利止,則通因通用也。正合於此。

治項背強。葛根湯,。

葛根(一兩),麻黃(三分),桂枝,甘草,芍藥(各半兩)

上為粗末,按:周本粗作細。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覆汗為度。

釋義:葛根氣味辛甘平,入足陽明。麻黃氣味辛溫,入足太陽。桂枝氣味辛甘溫,入足太陽。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能緩諸藥之性。白芍藥氣味酸微寒,入足厥陰。此陽明病,項背強,惡風無汗者,宜服此藥。外邪已過太陽,直至陽明,故項強𠘧𠘧。然而用此藥者,猶恐邪氣再深入他經耳。

白話文:

我曾經看過《素問》裡說:「輕微的病要逆著治,嚴重的病要順著治。逆著治是正治,順著治是反治。要根據病情判斷是該少用藥還是多用藥。」黃帝問:「什麼是反治?」岐伯回答:「堵住病因,就堵住藥效;疏通病因,就疏通藥效。」王冰注釋說:「內熱很重,一直瀉不停,熱症要用寒藥治療,結症也要消除,用寒藥瀉下去,結症散了,瀉止了,這就是疏通病因,疏通藥效。」這正好符合這個道理。

治療頸項後背僵硬的藥方:葛根湯。

葛根(一兩),麻黃(三分),桂枝,甘草,芍藥(各半兩)

以上藥材研成粗末,按:周本粗作細。每次服用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溫服,蓋被出汗為度。

葛根味辛甘平,入足陽明經。麻黃味辛溫,入足太陽經。桂枝味辛甘溫,入足太陽經。甘草味甘平,入足太陰經,能緩和諸藥的性質。白芍藥味酸微寒,入足厥陰經。這是陽明經的病症,頸項後背僵硬,怕風無汗,適合服用此藥。外邪已經過了太陽經,直達陽明經,所以頸項僵硬疼痛。但是用這個藥方,還怕邪氣會繼續深入其他經脈。

有人患傷寒,無汗惡風,項既屈而且強。予曰:項強𠘧𠘧,葛根湯證。或人問曰:何謂𠘧𠘧?予曰:𠘧𠘧者,如足疾屈而強也。按:周本足上多一𠘧字。謝復古謂:病人羸弱,須憑几而起。誤也。蓋仲景《論》中極有難曉處,如振振欲擗地,心中懊憹,外邪怫鬱,鬱冒不仁,膈內拒痛,如此之類甚多。

熙寧中,邠守宋迪因其猶子感傷寒之初,不能辨其病症,見其煩渴而汗,多以涼藥解治之。至於再三,遂成陰毒,六日卒。迪痛悼之,遂著《陰毒形症訣》三篇。按:周本訣作論。

始得陰毒。

陰毒本因腎氣虛寒,因欲事或食冷物後傷風,內既伏陰,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而伏內陰,內外皆陰,則陽氣不守,遂發頭痛,腰重腹痛,眼睛疼,身體倦怠,而不甚熱,四肢逆冷,額上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煩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二、三日間,或可起行,不甚覺重。

白話文:

有人得了傷寒,沒有汗,怕風,脖子又僵又硬。我說:「脖子僵硬,像筋骨一樣,這是葛根湯的症狀。」有人問:「什麼叫做像筋骨一樣?」我說:「像筋骨一樣,就像腳病發作時,腳彎曲又僵硬一樣。」註解:周本在「足」字上面多了一個「筋」字。謝復古說:「病人虛弱,需要靠著東西才能起身。」這是錯誤的。因為仲景《傷寒論》中有很多難懂的地方,例如「振振欲擗地」、「心中懊憹」、「外邪怫鬱」、「鬱冒不仁」、「膈內拒痛」,等等。

熙寧年間,邠州守將宋迪的兒子得了傷寒初期,宋迪無法辨別病症,看到兒子煩躁口渴又出汗,就用很多涼藥治療。結果治療了多次,病情反而越來越嚴重,六天後就死了。宋迪非常悲痛,於是寫了《陰毒形症訣》三篇。註解:周本將「訣」寫成「論」。

陰毒剛開始的時候:

陰毒的本源是腎氣虛寒,因為房事過度或吃冷東西後,再受風寒,內裡已經伏藏著陰邪,外面又受到寒氣的侵襲,或者先受外寒,然後內裡伏藏陰邪,内外都受到陰邪的侵襲,陽氣就無法守住,於是就出現頭痛、腰痠腹痛、眼睛痛、身體疲倦、不太發熱、四肢發冷、額頭和手背冷汗不止,或者很煩躁口渴、精神恍惚,好像丟了魂一樣。兩三天之內,可能還可以行走,沒有感覺很重。

診之則六脈俱沉細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大,六脈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陰症也。若服涼藥過多,則渴轉甚,燥轉急。有此病症,急服還陽、退陰二藥即安,惟補血和氣而已。宜服正元散、退陰散、五勝散。陰症不宜發汗,如氣口脈大,身熱而未瘥,用藥出汗無妨。

按:諸本氣口俱作氣正。

正元散,,治傷寒如覺風寒吹著四肢,按:周本風作傷。頭目百骨節疼痛,急煎此藥服,如人行五里許,再服。或連進三服,出汗立瘥。若患陰毒傷寒,入通陰散半錢同煎。或傷冷傷食,頭昏氣滿,及心腹諸疾,服之無有不效。

白話文:

如果把脈發現六脈都沉細而快速,尺部脈象短小,寸口脈象卻很大,六脈都浮大,或者沉取時發現脈象很大,但速度不快,就不是陰症。如果服用寒涼藥物過多,則口渴會加重,燥熱會更急迫。遇到這種病症,要趕緊服用回陽、退陰藥物,就能痊癒,只需補血和氣即可。可以服用正元散、退陰散、五勝散。陰症不宜發汗,但如果氣口脈象很大,身體發熱但尚未痊癒,服用藥物出汗無妨。

麻黃(去節),陳皮,生大黃,甘草,乾薑,肉桂,芍藥,川附子(炮。按:周本無炮字),吳茱萸,半夏(洗,各等分)

上麻黃加一半,吳茱萸減一半,同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一枚去核,煎至七分,熱呷。如出汗,以衣被蓋覆,切須候汗乾方去衣被。如是陰毒證,不可用麻黃,免更出汗。

釋義:麻黃氣味辛溫,入足太陽。陳皮氣味苦辛微溫,入手、足太陰。大黃氣味苦寒,入足陽明。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能緩諸藥之性。乾薑氣味辛溫,入手、足太陰。肉桂氣味辛甘大熱,入足厥陰。白芍氣味酸微寒,入足厥陰。附子氣味辛鹹大熱,入手、足少陰。吳茱萸氣味辛熱,入足陽明、厥陰。

白話文:

將去除節的麻黃、陳皮、生大黃、甘草、乾薑、肉桂、芍藥、川附子(炮製)、吳茱萸、半夏,以上藥材各取等分。

其中麻黃取一半,吳茱萸取一半,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大錢,用一盞半水,加入生薑三片、去核棗一枚,煎煮至七分,趁熱服下。如果出汗,就用衣被蓋住,等汗乾了再取下衣被。如果屬於陰毒證,不可使用麻黃,避免出汗。

藥材的性質如下:麻黃性味辛溫,入足太陽經;陳皮性味苦辛微溫,入手、足太陰經;大黃性味苦寒,入足陽明經;甘草性味甘平,入足太陰經,能緩和藥性;乾薑性味辛溫,入手、足太陰經;肉桂性味辛甘大熱,入足厥陰經;白芍性味酸微寒,入足厥陰經;附子性味辛鹹大熱,入手、足少陰經;吳茱萸性味辛熱,入足陽明、厥陰經。

半夏氣味辛溫,入足陽明。生薑之辛溫入衛,棗之甘平入榮。傷寒如覺風寒吹著四肢、頭目,骨節疼痛,或傷冷傷食,頭昏氣滿,及心腹諸疾,皆宜服之。此表裡未清,陽氣先傷,故以大辛熱之藥護其陽。雖有辛溫之達表,苦寒之直下,皆不為害矣。

退陰散,,治陰毒傷寒,手足逆冷,脈沉細,頭痛腰重。連進三服,小小傷寒冷,按:周本無寒字。每服一字,按:周本字作匙。入正元散內同煎,入鹽一捻。陰毒傷寒咳逆,煎一服,細細熱呷便止。

川烏(生。按:周本無生字),乾薑(各等分)

上為粗末,炒令轉色,放冷,再搗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鹽一捻,煎半盞,去滓溫服。

白話文:

半夏性辛溫,入足陽明經。生薑辛溫入衛氣,大棗甘平入營氣。傷寒若感覺風寒吹襲四肢、頭目,骨節疼痛,或因受寒或飲食不當,頭昏氣脹,以及心腹等疾病,都適合服用。這是表裡未清,陽氣先受損,所以用辛熱藥物保護陽氣。雖然藥物有辛溫的發散作用和苦寒的清熱作用,但並不會造成傷害。

退陰散,用於治療陰毒傷寒,手足冰冷,脈沉細,頭痛腰重。連續服用三劑,對於輕微的傷寒也有效。每服一匙,加入正元散中同煎,再放入少許鹽。陰毒傷寒伴隨咳嗽氣逆,煎一劑,慢慢溫熱喝下即可止住。

川烏(生),乾薑(各等分)

將藥材研成粗末,炒至顏色變深,放涼後再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水一盞,加少許鹽,煎煮至半盞,去渣溫服。

釋義:川烏氣味苦辛大熱,入足太陽、少陰。乾薑氣味辛溫,入手、足太陰。加鹽一捻者,欲其入於至陰也。治陰毒傷寒,手足逆冷,脈沉細,頭痛腰重,及咳逆者,皆可服。陽氣為陰邪郁遏,故以大辛熱之藥引陽氣直達於外,則陽氣得振而陰邪退避矣。

五勝散,。治傷寒頭痛壯熱,骨節疼痛,昏沉困倦,咳嗽鼻塞,不思飲食。兼治傷寒夾冷氣並慢陰毒神效方。

白朮,甘草,五味子,石膏(各四兩。按:他本俱作各四錢,周本缺末字),乾薑(三兩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用水八分一盞,入鹽少許,同煎至六分,通口服。如冷氣相挾,入薑、棗煎。或治陰毒病,入艾少許同煎。

白話文:

川烏性味苦辛,性大熱,進入足太陽經和少陰經。乾薑性味辛溫,進入手太陰經和足太陰經。加鹽少許,是為了讓藥力深入陰分。可以用來治療陰毒傷寒、手腳冰冷、脈象沉細、頭痛腰痠、咳嗽氣逆等症狀。由於陽氣被陰邪所阻,因此使用辛熱之藥引導陽氣直達體表,使陽氣振奮,陰邪退散。

五勝散,用來治療傷寒頭痛發熱、骨節疼痛、昏沉困倦、咳嗽鼻塞、食慾不振等症狀。也能治療傷寒夾雜寒氣和慢性的陰毒。

白朮、甘草、五味子、石膏各四兩,乾薑三兩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八分之一杯水,加入少許鹽,一起煎煮至六分,趁熱服用。如果伴隨寒氣,可以加入生薑、大棗一起煎煮。如果治療陰毒病症,可以加入少許艾草一起煎煮。

釋義:白朮氣味甘溫微苦,入足太陰。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五味子氣味酸鹹辛甘苦俱全,入足少陰。石膏氣味辛寒,入手太陰、足陽明。乾薑氣味辛溫,入手、足太陰。少佐以艾,引藥入經也。薑、棗同煎,和榮衛也。傷寒頭痛壯熱,骨節疼痛,昏沉困倦,咳嗽鼻塞,不思飲食。及夾冷氣,並陰毒等症,皆宜服之。使二氣和平,必獲效驗耳。

陰毒漸深候。

積陰感於下,則微陽消於上。故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腹痛轉甚。或咽喉不利,或心下脹滿,結硬燥渴,虛汗不止。或時狂言,指甲面色青黑,六脈沉細,而一息七至以來。有此症者,速於氣海或關元二穴灸二、三百壯,以手足和暖為效。仍宜服金液丹、來蘇丹、玉女散、還陽散、退陰散等藥。

白話文:

白朮性味甘溫微苦,歸脾經;甘草性味甘平,歸脾經;五味子性味酸鹹辛甘苦俱全,歸腎經;石膏性味辛寒,歸肺經、胃經;乾薑性味辛溫,歸肺經、脾經。用艾葉輔佐,引導藥物進入經脈。薑、棗一起煎煮,可以調和營氣和衛氣。傷寒引起頭痛、發燒、骨節疼痛、昏沉困倦、咳嗽鼻塞、食慾不振,以及夾雜寒氣、陰毒等症狀,都適合服用此方。使陰陽二氣和諧,必能獲得療效。

陰毒日漸加深的情況。

寒邪積聚於下焦,陽氣就會逐漸消散於上焦。所以患者會感到沉重,四肢冰冷,腹痛加劇。有的還會出現咽喉不利,心下脹滿,結塊乾燥口渴,虛汗不止。有時會胡言亂語,指甲和面色青黑,脈象沉細,呼吸一分鐘七次左右。出現這種症狀,要立即在氣海穴或關元穴灸二、三百壯,以手足溫暖為效。同時還應服用金液丹、來蘇丹、玉女散、還陽散、退陰散等藥物。

玉女散,,治陰毒氣上攻腹痛,按:諸本上攻俱作攻上。四肢逆冷惡候並治之。

川烏去皮臍,冷水浸七日後,按:周本日作次。薄切,曝乾,經袋盛。有患者,取碾末一大錢,入鹽一小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通口服,壓下陰毒,所注按:周本注作在。如豬血相似。未已,良久再進一服。

釋義:川烏氣味辛大熱,入足太陽、少陰。陰毒氣攻,上逆腹痛,四肢逆冷如厥者,此陽氣欲竭也。佐之以鹽,欲藥性之下達。必壓下陰毒似豬血者,陽乃得通也。

還陽散,:治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按:周本躁作燥。

白話文:

玉女散用於治療陰毒之氣上攻腹痛,四肢冰冷等症狀。用法是將川烏去皮、冷水浸泡七日,切片曬乾,再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錢,加入少許鹽,用一碗半水煎煮至七分,服用。此藥可壓制陰毒,使之排出,如同豬血一般。若症狀未見好轉,可以過一段時間再服用一劑。川烏性溫熱,可助陽氣,鹽則可引藥性下達,如此才能驅散陰毒,恢復陽氣。

還陽散用於治療陰毒導致的面色青白、四肢冰冷、心神不安、腹痛等症狀。

用硫黃末,新汲水調下二錢。良久,或寒一起,或熱一起,更看緊慢,再服二錢,汗出瘥。

釋義:硫黃氣味辛大熱,入命門。新汲水調下,欲藥性之速也。此陰毒為病,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非大辛大熱之藥不能挽回陽氣於無何有之鄉也。

陰毒沉困候。

沉困之候,與前漸深之候皆同,而更加困重。六脈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無,一息八至以上,或不可數也。至此,則藥餌難為功矣。但於臍中灼艾,如半棗大,三百壯以來,手足不和暖者,不可治也。偶得和暖,則以前硫黃及熱藥助之。若陰氣散,陽氣來,即漸減熱藥而和治之,以取瘥也。

白話文:

將硫黃粉末與剛汲取的清水混合,服用兩錢。過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感到身體發冷或發熱,要仔細觀察發病的快慢,然後再服用兩錢,等到出汗後病就好了。

硫黃的味道辛辣而性熱,能進入命門。用剛汲取的清水調和,是要讓藥效更快。這種陰毒病症,患者面色青白,四肢冰冷,心裡煩躁,腹部疼痛。只有用辛辣性熱的藥物才能挽回快要消失的陽氣。

陰毒沉困的症狀。

沉困的症狀與之前逐漸加重的症狀相同,但更加困重。六脈都貼近骨頭,摸起來有脈搏,但按下去就消失了,呼吸一分鐘八次以上,甚至無法計算。到了這個地步,藥物就難以起作用了。只能在肚臍位置用艾草灸灼,像半個棗子那麼大,灸三百壯,如果手腳還是沒有溫暖,就無法治療了。如果偶然感到溫暖,就可以用之前的硫黃和熱藥輔助治療。如果陰氣散去,陽氣回來了,就應該逐漸減少熱藥,用溫和的藥物治療,直到痊癒。

辨少陰脈緊症。

記有人患傷寒六、七日,心煩昏睡多吐,小便白色,自汗。予診之,寸口尺中俱緊。予曰:寒中少陰之絡,按:諸本絡俱作經。是以脈緊。仲景云:病人脈緊而汗出者,亡陽也,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下利。蓋謂此也。有難之曰:《脈訣》緊脈屬七表。仲景以緊脈屬少陰,緊脈屬陽耶?屬陰邪耶?予曰:仲景云:寸口脈俱緊者,按:周本口作尺。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

又云: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蜷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滑苔,勿妄治也。又云:緊則為寒。又云:諸緊為寒。又云: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云:假令已汗若吐,按:坊本已作亡,與仲景書合。以肺裡寒,故令脈緊。假令咳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假令下利,以胃虛,有三字,諸本皆同,而仲景書作以胃中虛冷。

白話文:

辨少陰脈緊症

記有人患傷寒六、七日,心煩意亂,昏昏欲睡,經常嘔吐,小便顏色白,而且自己會冒汗。我診斷他時,發現寸口脈和尺脈都緊。我說:這是寒邪侵襲了少陰經脈的絡脈,所以脈象緊。張仲景說過:病人脈象緊而冒汗,代表陽氣衰敗,屬於少陰經病症,通常會出現咽喉疼痛,然後接著腹瀉。這正是指的這種情況。

有人質疑說:《脈訣》中認為緊脈屬於七表。張仲景卻認為緊脈屬於少陰,那麼緊脈究竟屬於陽性還是陰性呢?

我說:張仲景說過,寸口脈和尺脈都緊,代表清邪入侵上焦,濁邪入侵下焦。

又說:陰陽脈都緊,會出現口氣臭、嘴唇乾燥、蜷縮臥床、腳冷、鼻涕流出、舌苔滑膩等症狀,不可隨意治療。

又說:脈象緊代表寒邪。又說:所有緊脈都屬於寒邪。

又說:曾有人質疑我,緊脈從何而來?我的老師說:如果病人已經出汗或者嘔吐,由於肺部寒邪,所以導致脈象緊。如果病人咳嗽,又喝了冰冷的水,也會導致脈象緊。如果病人腹瀉,是因為胃虛寒所致,這也是導致脈象緊的原因。

故令脈緊。又云:寸口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由是觀之,則是寒邪之氣,久入經絡所致,皆虛寒之脈也。其在陽經,則浮而緊。在陰經,則沉而緊。故仲景云:浮緊者名為傷寒。又曰:陽明脈浮而緊者,必潮熱,此在陽則浮而緊也。在陰則沉而緊。故仲景云:寸口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則陰常在,絕不見陽。

又云:少陰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此欲解也。此在陰則沉而緊也。仲景云: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府,遲為在臟。欲知表裡臟腑,先以浮沉遲數為定,然後兼診脈而別陰陽也。按:周本診作於。故論傷寒當以仲景脈法為準。傷寒必本仲景,猶兵家之本孫吳,葬書之本郭氏,三命之本珞錄,按:周本三作星。

白話文:

因此脈搏緊。又說:寸口脈微弱,尺脈緊,此人虛損多汗。由此可見,這是寒邪之氣長期侵入經絡導致,都是虛寒的脈象。它在陽經,則浮而緊。在陰經,則沉而緊。因此仲景說:浮緊者名為傷寒。又說:陽明脈浮而緊,必潮熱,這是在陽則浮而緊。在陰則沉而緊。因此仲景說:寸口脈微,尺脈緊,此人虛損多汗,則陰氣常在,陽氣完全不見。

又說:少陰脈緊,到第七、八天就會腹瀉,脈搏突然變微弱,手腳反而溫暖,脈搏緊緊的感覺消失,這是要解脫的徵兆。這是在陰則沉而緊。仲景說:浮則在表,沉則在裡,數則在府,遲則在臟。想要知道表裡臟腑,要先以浮沉遲數來判斷,然後再結合其他脈象來區分陰陽。按:周本診作於。因此論述傷寒應該以仲景的脈法為準則。治療傷寒一定要以仲景為本,如同兵家之本孫吳,葬書之本郭氏,三命之本珞錄。按:周本三作星。

壬課之本《心鏡》,舍是而之他,是猶舍規矩而求方圓,舍律呂而合五音,必乖繆矣。予嘗作《傷寒歌》百篇,其首篇云:傷寒脈證總論篇第一,皆本仲景,今謾錄於後:

浮大數動滑陽脈,按:浮大,周本作大浮。陰病見陽生可得。沉澀弦微弱屬陰,陽病見陰終死厄。

仲景云: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陰陽交互最難明,輕重酌量當別白。

脈雖有陰陽,須看輕重,以分表裡在。

輕手脈浮為在表,表實浮而兼有力。但浮無力表中虛,自汗惡風常淅淅。

傷寒先要辨表裡虛實,此四者為急。仲景云:浮為在表,沉為在裡。然表症有虛有實。浮而有力者,表實也,故無汗不惡風。浮而無力者,表虛也,故自汗惡風。

白話文:

《心鏡》是學習壬課的根本,捨棄它去學習其他東西,就好像捨棄規矩而去追求方圓,捨棄律呂而去調和五音,必定會出現偏差。我曾經寫過一百篇《傷寒歌》,其中第一篇是《傷寒脈證總論篇》,內容全部出自仲景的醫學理論,現在我將它抄錄在這裡:

脈浮大、數動滑,屬於陽脈,按:周作本中將“大浮”寫成“浮大”。陰病出現陽脈,可以痊癒。脈沉澀、弦微弱,屬於陰脈,陽病出現陰脈,最終會死亡。

仲景說:脈大、浮、數、動、滑,叫做陽脈。脈沉、澀、弱、弦、微,叫做陰脈。陰病出現陽脈的人會活下來,陽病出現陰脈的人會死。

陰陽相互交替,最難理解,要仔細衡量輕重,才能明辨黑白。

雖然脈象有陰陽之分,但也要看輕重,以此來區分表裡。

輕輕按手,脈浮,則病在表。表實脈浮且有力。但如果脈浮而無力,則屬於表虛,病人會自汗惡風,經常咳嗽。

治療傷寒,首先要辨別表裡虛實,這四個方面最為重要。仲景說:脈浮則病在表,脈沉則病在裡。但表症又有虛實之分。脈浮有力者,屬於表實,所以不會出汗,也不怕風寒。脈浮無力者,屬於表虛,所以會自汗惡風。

重手脈沉為在裡,裡實脈沉來亦實。重手無力大而虛,此是裡虛宜審的。

里症亦有虛實。脈沉而有力者,裡實也,故腹滿,大便不通。沉而無力者,裡虛也,或泄利,或陰症之類。以上八句,辨表裡虛實盡矣。

風則虛浮寒牢堅,水停水蓄必沉潛,按:周本停作渟,蓄作滀。動則為痛數為熱,支飲應須脈急弦。太過之脈為可怪,不及之脈亦如然。

仲景云:風則虛浮,寒則牢堅,沉潛水滀,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太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中必有奸。

榮衛太盛名高章,高章相搏名曰綱。榮衛微時名惵卑。按:惵字下,周本注徒頰翻,恐懼也。惵卑相搏損名楊,按:周本楊作彰。榮衛既和名緩遲,緩遲名沉此最良。九種脈中辨疾症,按:周本疾症作虛實。長沙之訣妙難量。

白話文:

如果摸到脈搏沉而有力,說明身體內部實證,所以肚子脹滿,大便不通暢。如果脈搏沉而無力,說明身體內部虛證,可能是腹瀉或其他陰虛症狀。

風寒感冒時,脈搏會虛浮或沉緊。水停積時,脈搏會沉潛。身體疼痛或發熱時,脈搏會快速或跳動。如果脈搏過強或過弱,也都是不正常的表現。

古人說,風寒、水停、疼痛、發熱、脈搏異常,這些都是疾病的徵兆,其中一定有隱藏的病因。

如果身體的榮衛氣血過盛,脈搏就會強勁。如果榮衛氣血衰弱,脈搏就會微弱。如果榮衛氣血平衡,脈搏就會緩慢而平穩。

以上九種脈象可以幫助辨別疾病的症狀,長沙的醫學典籍非常精妙,難以衡量其價值。

仲景云:寸口衛氣盛,名曰高。榮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衛氣弱名曰惵。榮氣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損。衛氣和,名曰緩。榮氣和,名曰遲。緩、遲相搏,名曰沉。大抵仲景論傷寒症候,自是一家。

瞥瞥有如羹上肥,此脈定知陽氣微。縈縈來如蛛絲細,卻是體中陰氣衰。脈如瀉漆之絕者,病人亡血更何疑。

仲景云: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也。脈縈縈如蛛絲細者,陽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血也。陽氣衰,《千金》作陰氣衰。

陽結藹藹如車蓋,陰結循竿亦象之。

仲景云:藹藹如車蓋者,陽結也。累累如循長竿者,按:周本無長字。陰結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寸口脈搏有力,稱為高。脈搏充盈,稱為章。高、章同時出現,稱為綱。脈搏虛弱,稱為惵。脈搏衰微,稱為卑。惵、卑同時出現,稱為損。脈搏平和,稱為緩。脈搏平和,稱為遲。緩、遲同時出現,稱為沉。總之,仲景對於傷寒症候的論述,自成一家。

脈搏跳動微弱,就像羹湯上的浮油,這就表示陽氣虛弱。脈搏細弱,像蜘蛛絲一樣,這是身體陰氣衰敗的表現。脈搏細弱,像瀉漆般微弱無力,病人失血,這就毫無疑問了。

張仲景說:脈搏微弱像羹湯上的浮油,說明陽氣虛弱。脈搏細弱像蜘蛛絲一樣,說明陽氣衰敗,脈搏細弱像瀉漆般微弱無力,說明病人失血。陽氣衰敗,《千金方》記載為陰氣衰敗。

陽結的脈搏像車蓋一樣浮起來,陰結的脈搏像循著竹竿一樣下沉。

張仲景說:脈搏浮起來像車蓋一樣,這是陽結。脈搏下沉像循著竹竿一樣,按:周本無長字,這是陰結。

陽盛則促來一止,陰盛則結緩而遲。

此謂促、結二脈也。仲景云:脈來緩時一止,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名曰促。陽盛則促,陰盛則結。

縱橫逆順宜審察,殘賊災怪要須知。

仲景云: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何謂也?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又問曰:脈有殘賊,何謂也?師曰:脈有弦、緊、浮、滑、沉、澀,此六者,名殘賊,能為諸脈作病也。又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答曰:舊時服藥,今乃發作,為災怪。

脈靜人病內虛故,人安脈病曰行屍。

白話文:

陽氣盛則脈搏急促,一下就停住,陰氣盛則脈搏緩慢,停頓時間長。

這就是「促」、「結」兩種脈象。張仲景說:脈搏緩慢,一下就停住,叫做「結」。脈搏快速,一下就停住,叫做「促」。陽氣盛則脈搏急促,陰氣盛則脈搏緩慢。

縱橫逆順都要仔細觀察,殘賊災怪也需要了解。

張仲景說:脈象有相乘關係,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什麼意思呢?他說:水克火,金克木,叫做縱。火克水,木克金,叫做橫。水克金,火克木,叫做逆。金克水,木克火,叫做順。又問:脈象有殘賊,是什麼意思?張仲景說:脈象有弦、緊、浮、滑、沉、澀,這六種脈象叫做殘賊,它們會影響其他脈象,使人患病。又問:脈象有災怪,是什麼意思?張仲景說:過去服過藥,現在又發作了,就是災怪。

脈象平靜,人體內虛弱,這是內虛的表現。人安然無事,但脈象卻有病,叫做行屍。

仲景云:脈病人不病,曰行屍,以無生氣,按:周本生作主,疑誤。坊本作王,與仲景書合。故卒眩僕不知人按:周本無卒字。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無谷,神雖困,無所苦。

右手氣口當主氣,主血人迎左其位。氣口緊盛食必傷,人迎緊盛風邪熾。

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人迎緊盛傷於風,氣口緊盛傷於食。

數為在腑遲為臟,浮為在表沉在裡。

仲景云: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

脈浮而緩風傷衛,浮緊堅澀寒傷榮。按:周本榮衛二字互易,疑誤,當二句互易叶韻為正。脈微大忌令人吐,欲下猶防虛且細。

仲景云:脈微不可吐,虛、細不可下。

白話文:

張仲景說,病人沒病卻有脈,叫做行屍,因為沒有生氣。按:周本生作主,疑為錯誤,坊本作王,與仲景書相符。因此病人昏倒不省人事,按:周本沒有「卒」字。人病脈不病,叫做內虛,因為沒有精氣,神氣雖然疲憊,但沒有痛苦。

右手氣口應該主氣,主血人迎在左手的位置。氣口緊盛,一定是飲食過度。人迎緊盛,一定是風邪熾盛。

左手為人迎,右手為氣口。人迎緊盛,是受風寒所傷,氣口緊盛,是飲食過度所傷。

脈搏數,是病在腑;脈搏遲,是病在臟;脈搏浮,是病在表;脈搏沉,是病在裡。

張仲景說,脈搏浮,是病在表;脈搏沉,是病在裡;脈搏數,是病在腑;脈搏遲,是病在臟。

脈搏浮而緩,是風寒傷了衛氣;脈搏浮而緊,堅澀,是寒邪傷了營氣。按:周本榮衛二字互易,疑為錯誤,應該兩句互換位置,才能押韻,才是正確的。脈搏微弱而大,忌諱讓病人吐;想要瀉下,要防範虛弱,脈搏細弱。

張仲景說,脈搏微弱,不可吐,虛弱,脈搏細弱,不可瀉下。

沉微氣弱汗為難,三者要須常審記。

孫用和云:陰虛脈沉微而氣弱者,不可汗。汗、下、吐,三候脈有不可行者,切當審之。

陽加於陰有汗證,左手沉微卻應未。按:坊本應作汗。

《素問》云:陽加於陰為有汗。按:周本為有作謂之。

趺陽胃脈定死生。

仲景云:趺陽脈者,凡十有一。

太谿腎脈為根蒂。

傷寒必診太谿、趺陽者,謂人以腎脈、胃脈為主。仲景譏世人握手不及足者以此。

脈來六至或七至,邪氣漸深須用意。浮大晝加病屬陽,沉細夜加分陰位。九至以上來短促,狀若湧泉無入氣。更加懸絕漸無根,命絕天真當死矣。

白話文:

如果脈象沉而微弱,氣息虛弱,容易出汗,這三點一定要牢記。

孫用和說:陰虛導致脈象沉微而氣息虛弱的人,不能出汗。出汗、瀉下、嘔吐,這三種情況如果脈象不適合進行,一定要仔細審慎。

陽氣加於陰氣,就會出現汗症,左手沉微卻應該出汗。

《素問》中說:陽氣加於陰氣就會出現汗症。

足背陽明胃經脈象決定生死。

張仲景說:足背陽明脈象,一共有十一個。

太溪穴是腎經的根蒂。

診斷傷寒一定要診察太溪穴和足背陽明脈,因為腎經和胃經是人體最重要的經脈。張仲景批評世人只診手腕脈不診腳踝脈,就是這個道理。

脈象每分鐘跳動六次或七次,邪氣逐漸加深,需要用心觀察。脈象浮大,白天病情加重,屬於陽證;脈象沉細,晚上病情加重,屬於陰證。脈象每分鐘跳動九次以上,來得短促,就像湧泉一樣,沒有入氣的感覺。如果再加上脈象懸絕,逐漸無根,生命將會斷絕,命運已定,必定會死。

孫用和云:按:周本作孫尚云。脈及六至七至以上,浮大晝加病,沉細夜加病,更及八至,精氣消,神氣亂,必有散脫精神之候,須切急為治療。又加之九至十至,雖和、扁亦難治。如八至、九至,加以懸絕者,無根也,如泉之湧,脈無入氣,天真盡而必死矣。

病人三部脈調勻,大小浮沉遲數類。此是陰陽氣已和,勿藥自然應有喜。

仲景云: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此脈已和,為必愈。

發熱惡寒,近似傷寒者有五種。脈浮而數,其人發熱而惡寒者,傷寒之候也。脈浮而緊,其人發熱惡寒,或有痛處,是欲為癰疽也。按:周本疽作膿。脈浮,按之反澀,其人發熱而惡寒,或膈實而嘔吐,此是傷食也。脈浮而滑,其人發熱而背寒,按:周本背作惡。或頭眩而嘔吐,此是風痰之症也。

白話文:

孫用和說:根據周本,應該寫作孫尚。脈搏到達六至七至以上,脈浮大白天病加重,脈沉細晚上病加重,再到八至,精氣消散,神氣混亂,必定有精神散失的徵兆,必須緊急治療。如果病情加重到九至十至,即使是華佗、扁鵲也難以治療。如果脈象到八至、九至,而且懸絕無根,就像泉水噴涌,脈象沒有入氣,天真之氣耗盡,必死無疑。

病人的三部脈象調和勻稱,大小浮沉遲數都一致。這表示陰陽之氣已經調和,不需藥物,自然就會有喜悅之兆。

張仲景說: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都相等,即使有寒熱不退的症狀,但脈象已經調和,必定會痊癒。

發熱惡寒,近似傷寒的症狀有五種。脈浮而數,病人發熱惡寒,是傷寒的徵兆。脈浮而緊,病人發熱惡寒,或者有疼痛的地方,這是將要形成癰疽的徵兆。根據周本,應該寫作膿。脈浮,按之卻澀,病人發熱惡寒,或者膈肌腫脹而嘔吐,這是傷食的徵兆。脈浮而滑,病人發熱而背寒,根據周本,應該寫作惡。或者頭暈目眩而嘔吐,這是風痰的症狀。

脈浮而弦,其人發熱而惡寒,或思飲食,按:周本飲作凡。此是欲作虐症也。能辨其脈,又驗其症,斯無誤也。

白話文:

脈象浮弦,此人有發燒且畏寒的症狀,可能會有想吃東西的慾望。注:原文中"周本飲作凡"應為筆誤,應為"飲食"。這表明此人可能患有傷風症狀。只要能正確辨識脈象,並且確認症狀,就能確保診斷不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