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普濟本事方釋義》~ 卷第八 (1)
卷第八 (1)
1. 傷寒時疫
治太陽中風,陽脈浮,陰脈弱,發熱汗出,惡寒,按:諸本寒作風。鼻鳴乾嘔。桂枝,。今傷寒古方謂之中風。按:注九字,諸本無。
桂枝,芍藥(各一兩半),甘草(一兩,炙)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按:四字,周本作抄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一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若二、三月病溫,宜陽旦湯。
釋義;桂枝氣味辛溫,入足太陽,能使風邪達表。白芍藥氣味酸微寒,入足厥陰,能和陰守正。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通行十二經絡,能緩諸藥之性。此傷寒風邪中太陽,而致陽脈浮,陰脈弱,發熱惡寒,鼻鳴乾嘔者。以辛甘化其陽,酸甘化其陰,姜之辛溫泄其衛,棗之甘緩泄其榮,得微汗出,風邪散而衛氣和矣。
白話文:
治療太陽中風,陽氣浮現,陰氣虛弱,發熱出汗,怕冷,鼻子呼呼響,乾嘔。使用桂枝、芍藥、甘草各適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碗半水,加入三片生薑、一顆紅棗,一起煮至八分,去渣温服。如果病程在二、三月,屬於溫病,則應該服用陽旦湯。
治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惡風,無汗而喘。麻黃,。
麻黃(去節,百沸湯煮去黃汁,焙乾,一兩半),桂枝(一兩),甘草(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加減法並依《活人書》。仲景論傷寒,一則桂枝,二則麻黃,三則青龍。桂枝治中風,麻黃治傷寒,青龍治中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三者如鼎立,人皆能言之,而不曉前人處方用藥之意,故醫者多不用,無足怪也。且脈浮而緩者,中風也。故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
白話文:
治療太陽病,症狀是頭痛發熱、全身疼痛怕風、不流汗卻喘不過氣。用麻黃(去掉莖節,用沸水煮去黃汁,再烘乾,取一兩半)、桂枝(一兩)、甘草(半兩)混合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水煎煮至八分,去渣溫服。加減藥物可參考《活人書》。仲景在論述傷寒時,提到桂枝、麻黃、青龍三個藥物。桂枝治療中風,麻黃治療傷寒,青龍治療中風伴有寒脈,傷寒伴有風脈。這三種藥物像鼎足而立一樣重要,大家都知道它們的功用,卻不理解古人處方用藥的用意,所以很多醫生都不用,這也不足為奇。另外,脈象浮而緩的人,就是中風。所以他們會感到微微發冷、瑟瑟發抖怕風,並且時不時發熱。
仲景以桂枝湯對之。脈浮緊而澀者,傷寒也,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仲景以麻黃湯對之。至中風脈浮緊,傷寒脈浮緩,仲景皆以青龍湯對之何也?余嘗深究此三者,若證候與脈相對,用之無不應於手而愈。何以言之?風傷衛,衛氣也。寒傷榮,榮血也。
榮行脈中,衛行脈外。風傷衛則風邪干陽氣,按:周本干作中。陽氣不固則發越為汗,是以自汗而表虛,故仲景用桂枝以發其邪,芍藥以治其血。蓋中風則病在脈之外,而其病稍輕,雖同曰發汗,特解肌之藥耳。故仲景於桂枝證云:令半身漐漐微似有汗者佳,不可如水淋漓,病必不除。
白話文:
張仲景用桂枝湯來治療這種情況。如果脈象浮緊而澀,這是傷寒,所以會頭痛發燒、身體疼痛、腰痛、骨節疼痛、怕風、無汗還喘不過氣,張仲景用麻黃湯來治療。至於中風的脈象是浮緊,而傷寒的脈象是浮緩,張仲景都用青龍湯來治療,這是為什麼呢?我曾經深入研究這三種病症,如果症狀和脈象相符,用藥就一定能奏效而痊癒。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風傷衛,衛氣是人體的保護氣,寒傷榮,榮血是人體的營養血。
榮血在脈絡中運行,衛氣在脈絡外運行。風傷衛,就會導致風邪侵犯陽氣,陽氣不能固守就會散發成汗,所以會自汗,表虛,因此張仲景用桂枝來發散邪氣,用芍藥來治療血瘀。中風的病症在脈絡之外,病情較輕,雖然都說發汗,但只是用解肌的藥物而已。所以張仲景在桂枝湯的治療中說:如果病人半邊身體微微出汗,就像快要出汗一樣,那就很好,不能像水一樣淋漓,這樣病症就一定不能治癒。
是知中風不可大發汗,汗過多則反動榮血,邪氣乘虛而襲之,故病不除也。寒傷榮則寒邪入陰血,而榮行脈中者也。寒邪居脈中,非特榮受病邪自內作,則並與衛氣犯之,久則浸淫及骨,是以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仲景以麻黃髮其汗,又以桂枝、甘草助其發散,欲滌除內外之邪,榮衛之病耳。
大抵二藥皆發汗,而桂枝則發其衛之邪,麻黃並榮衛治之,亦自有淺深也。何以驗之?仲景桂枝第十九證云: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和諧故爾。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又第四十九證云: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宜桂枝湯。
白話文:
知道中風不能大量發汗,汗出太多反而會讓血液逆流,邪氣趁機侵入身體,因此病症無法消除。寒氣傷了血液,就會侵入陰血,而血液在脈絡中運行。寒氣停留在脈絡中,不僅血液受到病邪侵襲而從內部發作,也會與衛氣互相衝突,時間久了就會浸淫到骨頭,所以雖然不出汗但仍然發熱,口乾舌燥,感到煩躁不安。張仲景用麻黃發汗,又用桂枝、甘草輔助發散,目的是清除內外邪氣,治療榮衛的病症。
總之,這兩種藥物都具有發汗作用,但桂枝主要發散衛氣的邪氣,麻黃則同時治療榮衛,功效深淺有所不同。怎麼判斷呢?張仲景在《桂枝湯》中第十九證提到,病患經常自汗的,說明榮氣和諧。榮氣和諧,外在卻不協調,是因為衛氣與榮氣不協調的緣故。榮氣在脈絡中運行,衛氣則在脈絡外運行,再次發汗,使榮衛和諧,就可以痊癒,適合服用桂枝湯。又,在第四十九證中提到,發熱出汗的,說明榮氣虛弱,衛氣強盛,因此出汗,想要救治邪風,也適合服用桂枝湯。
是知中風汗出者,榮和而衛不和也。又第一卷云: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是知傷寒脈浮緊者,榮衛俱病也,麻黃湯中並用桂枝,此仲景之意也。至於青龍,雖治傷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之病,然仲景云: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
服之厥逆,便有筋惕肉瞤之證。故青龍一湯尤難用。按:周本湯作症。須是形證諦當,然後可行,故王寔大夫證治,止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蓋慎之也。
釋義:麻黃氣味辛溫發散,入足太陽。桂枝氣味辛溫達表,入足太陽。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能緩諸藥之性。太陽中寒,以致頭痛發熱,身疼惡風,無汗而喘者。寒邪入中太陽,非大辛溫之藥不能表散,惟恐藥性之猛烈,故必以甘緩佐之,使藥力恰中病所也。
白話文:
中風伴隨出汗,代表營氣平和衛氣不調。第一卷提到寸口脈浮而緊,浮代表風,緊代表寒,風傷衛氣,寒傷營氣。營衛皆病,就會出現骨節酸痛,需要發汗治療。傷寒脈浮緊,也是營衛皆病的表現,麻黃湯中加入桂枝,正是張仲景的用意。青龍湯雖然治療傷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的病症,但張仲景說過,出汗怕風的人不能服用,服用後會出現厥逆,甚至肌肉抽搐。所以青龍湯難用。周本湯寫作症。必須根據病症準確判斷,才能用藥,王寔大夫謹慎用藥,只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正是這個道理。
麻黃性辛溫發散,入足太陽經。桂枝性辛溫達表,入足太陽經。甘草性甘平,入足太陰經,能緩和藥性。太陽經寒邪內盛,導致頭痛發熱、身體疼痛、怕風、無汗喘息等症狀。寒邪入侵中太陽經,需要辛溫藥物表散,但擔心藥性過猛,所以必須用甘草緩和藥性,讓藥力恰好對應病症。
桂枝加附子湯,。
前方桂枝湯內加附子半兩,如前入薑、棗同煎。
釋義:即前桂枝湯也,加附子,以其氣味辛鹹大熱,入手、足少陰。乃發汗大過,而致漏不止,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是誤汗傷陽,惟恐寒邪入陰,故必以辛鹹大熱之品理陽,兼和榮衛也。
有一士得太陽病,因發汗,汗不止,惡風,小便澀,足攣曲而不伸。子診其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子曰:在仲景方中有兩證,大同而小異。一則小便難,一則小便數,用藥稍差,有千里之失。仲景第七證云: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
白話文:
桂枝加附子湯
組成: 桂枝湯方中加入附子半兩,與生薑、大棗一同煎煮。
用法: 如前桂枝湯用法。
釋義: 此方即桂枝湯方,加入附子,因為附子辛鹹大熱,入足少陰經。若發汗過度,導致汗出不止,惡風,小便困難,四肢微緊難以伸展,這便是因發汗傷陽,恐懼寒邪入侵陰經。因此必須用辛鹹大熱的藥物來溫補陽氣,同時調和營衛之氣。
臨床應用: 有個病人患了太陽病,因發汗後汗出不止,惡風,小便澀滯,雙腳攣縮不能伸展。診脈發現脈象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我說:根據仲景的方劑,這個病症有兩個相似而略有不同的表現:一個是小便困難,另一個是小便頻數,用藥稍有不同,就會造成很大的差距。仲景在《傷寒論》第七證中說:太陽病,發汗過度導致汗出不止,病人惡風,小便困難,四肢微緊難以伸展,可用桂枝加附子湯治療。
第十六證云: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以桂枝湯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一則漏風,小便難。按:周本難作澀。一則有汗,小便數,或惡風,或惡寒,病各不同也。予用第七證桂枝加附子湯,三啜而汗止,復佐以甘草芍藥湯,足便得伸。
其第十六證治法見本方。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桂枝(去皮),芍藥(各一兩),甘草(六錢三字),厚朴(六錢三字),杏仁(去皮尖,十七個)
白話文:
傷寒病人脈搏浮動,自發性出汗,小便次數多,心煩意亂,輕微發冷,腳部抽筋,如果用桂枝湯來攻其表,這是錯誤的。這樣做可能會導致病人昏厥,咽喉乾燥,煩躁不安,嘔吐。有的病人會出現漏風,小便困難。這裡的「澀」字應該是「難」字。有的病人會出汗,小便次數多,有的怕風,有的怕冷,病症各有不同。我用第七證的桂枝加附子湯,喝了三口汗就止住了,再用甘草芍藥湯輔助,腳就恢復正常。
這第十六證的治療方法就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桂枝(去皮)、芍藥(各一兩),甘草(六錢三字),厚朴(六錢三字),杏仁(去皮尖,十七個)。
上藥銼如麻豆大。每服五大錢,按:五字,周本作抄五大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肥棗二枚,擘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復取微汗。
釋義:桂枝氣味辛溫,入足太陽。白芍藥氣味酸微寒,入足厥陰。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厚朴氣味辛溫,入手、足太陰。杏仁氣味苦溫,入手太陰。此治太陽病表未解而微喘者。表邪不解,肺氣壅遏,不能下降。用苦辛溫之藥,使陰濁下行,宜其奏功之捷耳。
戊申正月,有一武臣為寇所執,置舟中𦪗板下數日,得脫歸。乘飢恣食,良久解衣捫蝨,次日遂作傷寒。自汗而胸膈不利。按:周本無胸字。一醫作傷寒而下之,一醫作解衣中邪而汗之,雜治數日,漸覺昏困,上喘息高。醫者愴惶失措。予診之曰:太陽病下之,表未解,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此仲景之法也。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按照周本記載,應為「抄五大錢」。用一盞半水,加入生薑五片,肥棗兩枚,將棗子剖開,一起煎煮至八分,去渣後溫熱服用,再稍微出汗即可。
桂枝性味辛溫,入足太陽經。白芍藥性味酸微寒,入足厥陰經。甘草性味甘平,入足太陰經。厚朴性味辛溫,入手足太陰經。杏仁性味苦溫,入手太陰經。此方用於治療太陽病表證未解而伴有輕微喘息者。表邪未解,肺氣鬱結,不能下降。使用苦辛溫藥,使陰邪下降,因此效果顯著。
戊申年正月,有一位武官被盜匪抓住,被關在船中船板下數日,最終逃脫回家。他因為飢餓而大量進食,過了一段時間後解開衣服抓虱子,第二天就出現傷寒症狀。他自汗且胸膈不適。按照周本記載,原本沒有「胸」字。一位醫生認為是傷寒,採用下法治療,另一位醫生認為是解衣中邪而導致發汗,用各種方法治療數日,病人逐漸感到昏沉,上喘息加重。醫生們驚慌失措。我診斷後說:太陽病下法治療,表證未解,伴有輕微喘息,應該使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湯,這是仲景的治療方法。
指令醫者急治,藥一啜喘定,再啜漐漐微汗,至晚身涼而脈已和矣。醫者曰:某平生不曾用仲景方,不知神捷如是。予曰:仲景之法,豈誑後人也哉?人自寡學,無以發明耳。
大柴胡湯。
柴胡(二兩),黃芩,芍藥(各三分),半夏(六錢二字。按:周本二作三),枳實(二枚,炒),大黃(半兩。伊尹《湯液論》太柴胡同薑、棗共八味,今監本無大黃,或脫之也)
白話文:
醫生急著用藥治療,病人喝下一口藥,喘息就平定了,再喝一口,微微冒汗,到晚上身體就涼了,脈搏也恢復正常了。醫生感嘆道:「我從來沒有用過仲景的方子,沒想到效果如此神速。」我回答說:「仲景的醫術怎麼會欺騙後人呢?只是我們學識淺薄,沒有辦法完全理解而已。」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按:四字,周本作抄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肥棗一枚擘破,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以利為度。未利又服。
釋義:柴胡氣味辛甘平,入足少陽。黃芩氣味苦寒,入手太陰、少陽。白芍藥氣味酸微寒,入足厥陰。半夏氣味辛溫,入足陽明。枳實氣味苦寒,入足太陰。大黃氣味苦寒,入足陽明,有斬關奪門之能。姜之辛以和衛,棗之甘以和榮。此傷寒風邪不解,內結在裡,往來寒熱,脈洪大者,三焦皆被無形之邪矇混,非升散之藥兼以下奪,豈能一旦掃除哉?
嘗記有人病傷寒,必先喜嘔,按:周本作心煩喜嘔。後來寒熱。醫以小柴胡與之,不除。予曰:脈洪大而實,熱結在裡,小柴胡安能去之?仲景云: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三服而病除。蓋大黃盪滌蘊熱,傷寒中要藥也。王叔和云:若不用大黃,何以名大柴胡?按:何以,周本作即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按照周本,應為抄五錢),用一盞半水,加入五片生薑、一枚掰開的肥棗,煎煮至八分,去渣溫服,以通便為標準。若未通便,可再次服用。
大黃不須酒洗,按:周本作須是酒洗。生用為有力。昔後周姚僧坦,按:諸本俱作坦,考《北史》本傳作垣,後仕北周,而此則在梁時事。名醫也,帝因發熱,欲服大黃藥。僧坦曰:大黃乃是快藥,至尊年高,不宜輕用。帝不從,服之遂至不起。及元帝有疾,諸醫皆謂至尊至貴,不可輕服,宜用平藥。
僧坦曰:脈洪而實,必有宿食,不用大黃,必無瘥理。元帝從之,果下宿食而愈。合用與不合用,必心下明瞭諦當,然後可。又記有人病傷寒,身熱目痛,鼻乾不得臥,大便不通,尺寸脈俱大,已數日。一夕汗出,予謂速以大柴胡下之。醫者駭曰:陽明自汗,津液已漏,法當行蜜兌,何苦須用大黃藥?予謂曰:子只知抱穩,若用大柴胡,此仲景不傳之妙法。公安能知之?予力爭,竟用大柴胡,二服而愈。
白話文:
大黃不用酒洗,古書記載需用酒洗,但生用藥效更強。過去梁朝名醫姚僧坦,皇帝發燒想服用大黃藥,僧坦認為大黃藥性猛烈,皇帝年紀大了,不適合輕易使用。皇帝不聽勸告,服用後就駕崩了。後來元帝生病,許多醫生認為皇帝尊貴,不能輕易服用猛藥,應該使用平和的藥物。僧坦卻認為元帝脈象洪實,一定是積食了,不用大黃藥一定治不好。元帝聽從了他的建議,服用了大黃藥,果然排出了積食而痊癒。藥物是否合用,一定要用心思考判斷,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還有一次,有人得了傷寒,發燒、眼睛痛、鼻子乾燥無法躺下、便秘,脈象強勁,已經病了好幾天。突然出了一身汗,我建議他趕緊服用大柴胡湯來瀉下。醫生嚇了一跳,說陽明經自汗,體液已經流失,應該用蜂蜜水來滋潤,為什麼要使用大黃藥呢?我說你只知道死板地遵循舊規矩,大柴胡湯是仲景醫書中沒傳下來的妙方,你怎麼會知道呢?我堅持己見,最後還是使用了大柴胡湯,服用了兩次就痊癒了。
仲景論陽明病多汗者急下之,人多謂已是自汗,若更下之,豈不表里俱虛。又知論少陰證云:少陰病一、二日,口乾燥者,急下之。人多謂病發於陰,得之日淺,但見乾燥,若更下之,豈不陰氣愈盛。舉此二者,則其他疑惑處不可勝數。此仲景之書,世人罕讀也。予以為不然,仲景稱急下者,亦猶急當救表,急當救里。
凡稱急者有三處,謂才覺汗多,未至津液乾燥便速下之,則為徑捷,免致用蜜兌也。若胸中識得了了,方可無疑。若未能了了,誤用之,反不若蜜兌為穩也。
又記一鄉人傷寒身熱,大便不通,煩渴鬱冒。醫者用巴豆藥下之,頃得溏利,病宛然如舊。予視之,陽明熱結在裡,非大柴胡、承氣等不可。巴豆止去積,安能盪滌邪熱蘊毒邪。急進大柴胡等,三服得汗而解。嘗謂仲景一百一十三方,為圓者有五。如理中、陷胸、抵當、烏梅、麻仁是已。
白話文: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陽明病患者大量出汗,要赶紧下泻,很多人认为这已经是自汗了,如果再下泻,岂不是表里都虚了?他还提到少阴病一两天,口干的病人,要赶紧下泻,很多人认为疾病刚发在阴分,时间短,只是口干,如果再下泻,岂不是阴气更盛了?像这样疑惑的地方实在太多。仲景的书,世人很少读,我认为并非如此,仲景说的“急下”就如同“急救表”,“急救里”一样。
凡是说“急”的地方有三处,指的是刚感觉到出汗多,还没到津液干燥就赶紧下泻,这是快捷的方法,可以避免用蜜糖调和。如果胸中明白透彻,就没什么疑问了。如果还没明白透彻,误用下泻,反而不如用蜜糖调和更稳妥。
我还记得一位乡下人伤寒身热,大便不通,烦渴闷热,医生用巴豆药下泻,很快大便就通了,但病情依然如故。我看过之后,判断是阳明热结在里,非大柴胡汤、承气汤之类不可。巴豆只去除积滞,怎么能清除邪热蕴毒呢?赶紧服用大柴胡汤等方剂,三服后就出汗解热了。我一直认为仲景的《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中,圆满的方剂有五个,例如理中汤、陷胸汤、抵当汤、乌梅汤、麻仁汤就是了。
但理中、陷胸、抵當,皆大彈子,煮化而服,與湯、散無異。至於麻仁治脾約,烏梅治濕䘌,皆用小圓以達下部。其他逐邪毒,攻堅癖,導瘀血,潤燥屎之類,按:周本攻作破。皆憑湯劑,未聞用已豆小圓藥以下邪氣也。既下而病不除,不免重以大黃、朴硝下之,安能無損也哉!
治濕溫多汗。白虎加蒼朮湯。
知母(六兩),甘草(炙,二兩),石膏(生,一斤。按:諸本無生字),蒼朮,白粳米(各三兩)
上藥銼如麻豆大。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溫服。
白話文:
理中丸、陷胸丸、抵當丸這些藥丸,都是比較大的,需要煮化了才能服用,跟湯劑、散劑沒有什麼不同。至於麻仁治脾約、烏梅治濕熱,這些藥丸都是比較小的,可以順利到達下部。其他像驅逐邪毒、攻破堅積、導化瘀血、潤滑乾燥的糞便等等,這些都需要用湯劑,從來沒有聽說過用小丸子藥來驅除邪氣的。如果用小丸子藥驅除邪氣之後,疾病還沒有消除,就必須用大黃、朴硝這些藥來瀉下,這樣一定會傷及身體。
治療濕溫病症,患者多汗,可以用白虎加蒼朮湯。
知母六兩、甘草(炙)二兩、石膏(生)一斤、蒼朮、白粳米各三兩。
將以上藥材切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四大錢,用一盞半的水煎煮,煎至八分,去掉藥渣,取六分清汁,溫服。
釋義:知母氣味苦寒,入足陽明。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石膏氣味辛寒,入手太陰、足陽明。蒼朮氣味苦辛溫,入足太陰。白粳米氣味甘平,入手、足太陰。此治暑濕相搏而為濕溫病者。以苦寒、辛寒之藥清其暑,以辛溫雄烈之藥燥其濕,而以甘平之藥緩其中,則賊邪、正邪皆卻,病自安矣。
癸丑年,故人王彥龍作毗陵推官。季夏得疾,胸項多汗,兩足逆冷,譫語。醫者不曉,雜進藥已經旬日。予診之,其脈關前濡,關後數。予曰:當作濕溫治。蓋先受暑,後受濕,暑濕相搏,是名濕溫。先以白虎加人參湯,次以白虎加蒼朮湯。頭痛漸退,足漸溫,汗漸止,三日愈。
白話文:
知母性寒味苦,走入足陽明經;甘草性平味甘,走入足太陰經;石膏性寒味辛,走入手太陰、足陽明經;蒼朮性溫味苦辛,走入足太陰經;白粳米性平味甘,走入手太陰、足太陰經。這些藥物用來治療暑濕相搏導致的濕溫病,以苦寒、辛寒的藥物清熱,以辛溫雄烈的藥物燥濕,再用甘平的藥物緩和,這樣就能驅散外邪、內邪,病自然就好了。
癸丑年,故人王彥龍擔任毗陵推官,夏季末得病,胸頸大量出汗,雙腳冰冷,神志不清。醫生們不了解,亂投藥十多天了。我診斷後,發現他的脈象關前濡緩,關後數快,就說這是濕溫病。因為他先受暑熱,後受濕邪,暑濕相搏,就叫做濕溫病。我先用白虎加人參湯,然後用白虎加蒼朮湯。頭痛逐漸消失,雙腳逐漸回溫,汗也漸漸止住,三天後就好了。
此病名賊邪,誤用藥,有死之理。一醫難曰:何名賊邪?予曰:《難經》論五邪,有實邪、虛邪、正邪、微邪、賊邪。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者為賊邪,從所勝者為微邪,自病者為正邪。又曰:假令心病中暑為正邪,中濕得之為賊邪。今心先受暑而濕邪勝之,是水剋火,從所不勝,斯謂之賊邪。
此五邪之中最逆也。《難經》又云: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濡弱見於陽部,濕氣搏暑也。小急見於陰部。暑氣蒸濕也。故經曰:暑濕相搏,名曰濕溫,是謂賊邪不特此也。予素有停飲之疾,每至暑月,兩足汗漐漐未嘗干,每服此藥二、三盞,即便愈。
白話文:
這種病叫做賊邪,如果用錯藥,就有可能致命。一位醫生問我:為什麼叫做賊邪?我回答他說:《難經》中論述了五種邪氣,分別是實邪、虛邪、正邪、微邪、賊邪。從後而來的邪氣稱為虛邪,從前而來的邪氣稱為實邪,從被剋制的一方來的邪氣稱為賊邪,從剋制的一方來的邪氣稱為微邪,自身患病的邪氣稱為正邪。
舉例來說,如果心臟病是因為中暑引起的,這就是正邪;如果因為中濕引起的,這就是賊邪。現在的情況是心臟先受暑邪,之後濕邪又侵入,水剋火,從被剋制的一方來的邪氣,這就是所謂的賊邪。
這五種邪氣中,賊邪是最為逆行的。在《難經》中也說過:濕溫病的脈象,陽部濡弱無力,陰部緊小而急,濡弱的現象出現在陽部,是因為濕氣與暑氣相搏;緊小的現象出現在陰部,是因為暑氣蒸騰濕氣。所以經書中說:暑濕相搏,稱為濕溫,這就是賊邪,不只是這個原因而已。我本身就有積存水液的疾病,每到夏天,雙腳就汗流不止,一直都乾不了。每次喝兩三杯這種藥,就會馬上痊癒。
黃耆建中加當歸湯。
黃耆,當歸(各一兩半),白芍藥(三兩),桂枝(一兩一分),甘草(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生薑三片,棗一枚,擘去核,水一盞半,同煎至八分,去滓,取七分清汁,日三服,夜二服。尺脈尚遲,再作一劑。
釋義:黃耆氣味甘平,入手、足太陰。當歸氣味辛甘微溫,入手、足少陰,足厥陰。白芍藥氣味酸微寒,入足厥陰。桂枝氣味辛溫,入足太陽。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薑、棗之辛甘和榮衛。此建中湯也。以之治傷寒頭疼煩渴,脈浮數而無力,尺以下遲而弱者,未可表散發汗故也。司是術者,當細心斟酌焉。
白話文:
黃耆、當歸各一兩半,白芍藥三兩,桂枝一兩一分,甘草一兩,混合研磨成粗末。每次取五錢藥末,加生薑三片、去核的紅棗一枚,用一盞半水煎煮,直到藥汁剩下八分,濾掉藥渣,取七分清汁,每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兩次。如果脈象仍然遲緩,可再煎一劑服用。
昔有鄉人邱生者,病傷寒,予為診視。發熱頭疼,煩渴,脈雖浮數而無力,尺以下遲而弱。予曰:雖屬麻黃證,而尺脈遲弱。仲景云:尺中遲者,榮氣不足,血氣微少,未可發汗。予於建中湯加當歸、黃耆令飲,翌日脈尚爾。其家煎迫,日夜督與發汗藥去,按:督與,周本作促。
幾不遜矣。予忍之,但只用建中調榮而已。至五日,尺部方應,遂投麻黃湯。啜至第二服,發狂,須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是大難事,按:四字,周本作是難是難。仲景雖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然醫者亦須顧其表裡虛實,待其時日。若不循次第,即暫時得安,虧損五臟,以促壽限,何足貴也?《南史》記範云初為梁武帝屬官,武帝有九錫之命,在旦夕矣。云忽感傷寒之疾,恐不得預慶事。
白話文:
從前,有個鄉下人名叫邱生,得了傷寒病,我替他診治。他發燒、頭疼、口渴,脈象雖然浮數但無力,尺脈(手腕尺側的脈搏)以下遲緩微弱。我說:「雖然符合麻黃證,但尺脈遲弱。仲景(張仲景)說:尺脈遲緩的人,營氣不足,血氣虛弱,不可發汗。」於是,我在建中湯里加了當歸、黃芪,讓他服用。第二天,脈象仍然如此。他家人急於求成,日夜逼著他服用發汗藥,真是不聽勸阻。我忍著,只用建中湯來調補營氣。到了第五天,尺脈才有所反應,於是便給他服用麻黃湯。他喝到第二劑藥,就神志不清,狂躁不安,一會兒才稍微穩定下來,昏昏沉沉地睡了一覺,就開始出汗了。
由此可見,這件事情是極其危險的。仲景雖然說:「不避晨夜,即宜便治。」但醫生也必須考慮患者的表裡虛實,等待合適的時機。如果不能按部就班,即使暫時得到安寧,也會損傷五臟,加速壽命終結,何必呢?《南史》記載範雲,最初擔任梁武帝的屬官,武帝準備授予他九錫之命,眼看就要實現了。但範雲突然得了傷寒,擔心無法參與慶典。
召徐文伯診視,以實懇之曰:可得便愈乎?文伯曰:便瘥甚易,只恐二年後不復起耳。云曰:朝聞道,夕死猶可,況二年乎?文伯以火燒地布桃葉,按:周本作桃柏葉。設席置云於上,頃刻汗解,裹以溫粉,按:周本裹作貙,坊本作撲,翌日遂愈。云甚喜,文伯曰:不足喜也,後二年果卒。
夫取汗先期,尚促壽限,況不顧表裡,不待時日,但欲速效乎?每見病家不耐,病未及三、四日,晝夜促汗,醫者隨情順意,鮮不敗事。故予書此,為醫者之戒。
蜜兌法
《必用方》中制度甚詳。
釋義:蜂蜜氣味甘平,入手少陰、厥陰、陽明。傷寒自汗,大便不通,小便利,津液少,口乾燥,其脈大而虛,未可湯藥盪滌,而用此法,效驗尤速,何者?以發熱大汗之後,恐更傷津液耳。
白話文:
徐文伯為病人診斷,病人誠懇地問:「能很快痊癒嗎?」徐文伯回答:「很快就會好轉,只是擔心兩年後可能復發。」病人說:「早晨聽到真理,晚上死去也無妨,何況兩年後呢?」徐文伯用火燒地布,放上桃葉,鋪好席子讓病人躺上去,很快病人就出汗退燒了,用溫粉包裹,第二天病就好了。病人非常高興,徐文伯說:「不值得高興,兩年後果然就去世了。」
其實,提前催汗,就可能縮短壽命,何況不顧表裡之分,不等待適當時機,只想快速見效呢?我經常看到病人不耐煩,病才發作兩三天,就晝夜不停地出汗,醫生隨意順從病人的意願,很少不失敗的。因此我寫下這些文字,作為醫者的警惕。
蜜兌法,《必用方》中介紹得非常詳細。蜂蜜性味甘平,入脾、腎、胃經。傷寒病人自汗,大便秘結,小便通暢,津液不足,口渴乾燥,脈象洪大而虛弱,還不能用湯藥治療,使用蜜兌法效果最快。因為發熱大量出汗後,擔心進一步損傷津液。
有一士人家病者二人,皆旬日矣。一則身熱無汗,按:周本無作發。大便不通,小便如澀,按:周本澀作經,坊本作金。神昏如睡。診其脈長大而實。按:周本實作虛。予用小承氣湯下之而愈。按:小承氣之小,諸本俱無。一則陽明自汗,大便不通,小便利,津少,口燥,其脈亦大而虛,予作蜜兌,三易之,下燥屎,得溏利而解。
其家問曰:皆陽明大便不通,何治之異?予曰:二症雖相似,然自汗,小便利者,不可盪滌五臟,為無津液也。然則傷寒大證相似,兩證稍有不同者,按:周本兩作與。要在變通,仔細斟酌。正如格局看命,雖年、月、日、時皆同,而貴賤窮通不相侔者。於一時之中,又有淺深,故治法不可不謹。
白話文:
一位士人的家中,有兩人病了,都已經病了十天了。其中一人發燒但不流汗,便秘,小便困難,神志昏迷像是睡著一樣。診脈發現脈象很大很實。我給他用了小承氣湯瀉下,病就好了。另一人則是大汗淋漓,便秘,小便量少,口渴,脈象也是很大很虛,我用蜜水給他喝,喝了三次,排出乾硬的糞便,之後便能通暢排泄,病也好了。
他家人問我:「兩個人都是陽明病,都便秘,為什麼治療方法不同?」我說:「雖然兩個人的症狀相似,但一個出汗,小便量少,不能用瀉藥清熱,因為身體缺少津液。傷寒病症狀可能相似,但其中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要懂得靈活變通,仔細思考。就像看命理,年、月、日、時都一樣,但富貴貧賤還是會不同,這就在於細節上的差別。同樣的道理,在治療上也要謹慎。」
治陰中伏陽。破陰丹。
硫黃,水銀(各一兩),陳皮,青皮(去白,各半兩,為末)
上先將硫黃置銚子內熔化,次下水銀。用鐵杖子打勻,令無星,傾入黑茶盞內研細。入下二味,勻研,用厚麵糊圓按:周本面作麩如桐子大。每服三十圓。如煩躁,冷鹽湯下。如陰證,冷艾湯下。
釋義:硫黃氣味辛大熱,入命門。水銀氣味辛寒,能行九竅,伏五金為泥。陳皮氣味苦辛微溫,入手、足太陰。青皮氣味辛酸平,入足少陽、厥陰。厚麵糊圓,緩其藥性也。此陰中伏陽之證,冷熱皆在難投,故以冷湯送藥,排闥直入,則所伏之陽得透,自必汗出而解矣。今之司是術者。宜潛心體察焉。
白話文:
治療陰中伏陽症,使用破陰丹。將硫黃、水銀各一兩,陳皮、青皮(去白)各半兩研成粉末。先將硫黃置於銚子中熔化,再加入水銀,用鐵杖攪拌均勻,使其無星點,倒入黑茶盞中研細。加入陳皮、青皮,研磨均勻,用厚麵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若患者煩躁不安,可用冷鹽湯送服。若患者陰證,可用冷艾湯送服。硫黃性辛熱,入命門;水銀性辛寒,能通九竅,能伏五金;陳皮性苦辛微溫,入肺脾經;青皮性辛酸平,入膽肝經。用厚麵糊做丸,能緩和藥性。陰中伏陽症,寒熱並存,難以用藥,故用冷湯送服,能快速直達病所,使伏陽透出,發汗解表。現代的醫生應該潛心研究,仔細體察。
頃年鄉人李信道得疾,六脈沉不見,深按至骨則若有力,按:周本若字作弦緊。頭疼,身溫煩躁,指末皆冷,中滿噁心。兩更醫矣,醫皆不識,止供調氣藥。予因診視曰:此陰中伏陽也。仲景法中無此證,世人患此者多。若用熱藥以助之,則為陰邪隔絕,不能導引真陽,反生客熱。
若用冷藥,則所伏真火俞見消灼。須用破散陰氣,導達真火之藥,使火升水降,然後得汗而解。予授此藥二百粒,作一服,冷鹽湯下。不半時,煩躁狂熱,手足躁擾,按:周本躁作燥。其家大驚。予曰:此俗所謂換陽也,無恐。須臾稍定,略睡,已是汗矣。自昏達旦方止,身涼而病除。
白話文:
近年來,鄉里有個叫李信道的人得了病,脈象沉而摸不到,用力按到骨頭上才感覺有點力量。按:周本原本寫作“弦緊”。他頭疼、身體發熱煩躁,手指末端卻冰冷,肚子脹滿噁心。他找過許多醫生,但醫生們都診斷不出病因,只開了些調節氣血的藥物。我診脈後說道:這是陰寒之中藏著陽熱。張仲景的醫書中沒有記載這種病症,但民間患這種病的人很多。如果用熱藥去助陽,就會讓陰邪更加隔絕,真陽無法引導出來,反而會產生虛熱。
如果用冷藥,就會把潛伏的真火燒灼殆盡。必須要用能破散陰寒、引導真陽的藥物,讓陽氣上升、陰氣下降,才能出汗解毒。我給他開了兩百顆藥丸,做成一劑,用冷鹽水送服。不到半個時辰,他就開始煩躁狂熱,手腳不停地動來動去。按:周本原本寫作“燥”。他家人十分驚慌。我說:“這是民間俗稱的‘換陽’,不必害怕。”過了一會兒,他稍微安定下來,昏昏欲睡,開始出汗。從晚上到第二天早上,汗才止住,身體也涼爽了,病就痊癒了。
治婦人室女傷寒發熱,或發寒熱,經水適來或適斷,晝則明瞭,夜則譫語,按:周本譫多作嚴。如見鬼狀。亦治產後惡露方來,忽爾斷絕。小柴胡加地黃湯,。
柴胡(一兩一分),人參,半夏(湯洗七次),黃芩,甘草,生乾地黃(各半兩。按:周本無干字)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五片,棗二枚,擘去核,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釋義:柴胡氣味辛甘平,入足少陽。人參氣味甘溫,入足陽明。半夏氣味辛溫,入足陽明。黃芩氣味苦寒,入手太陰、少陽。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能緩諸藥之性。生乾地黃氣味甘苦微寒,入手、足少陰、厥陰。薑、棗之辛甘入榮衛。婦人病傷寒,或發寒熱,經水適來適斷,晝則明瞭,夜則譫語,如見鬼狀,謂之熱入血室。
白話文:
治療婦女未婚者傷寒發燒
症狀: 婦女未婚者,患傷寒,發燒或寒熱交替,月經剛來或剛結束,白天神志清醒,夜間則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如同看見鬼魂一般。
或: 产后惡露剛來就突然停止。
處方: 小柴胡加地黄湯
藥材:
- 柴胡 (一兩一分)
- 人參 (一兩)
- 半夏 (湯洗七次)
- 黃芩 (半兩)
- 甘草 (半兩)
- 生地黃 (半兩)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成粗末。
用法: 每服五錢,用兩碗水,生薑五片,紅棗兩個去核,一起煎煮至八分,去渣溫服。
藥理分析:
- 柴胡 味辛甘平,入足少陽經,能疏散少陽經之寒熱。
- 人參 味甘溫,入足陽明經,能補氣益血。
- 半夏 味辛溫,入足陽明經,能燥濕化痰。
- 黃芩 味苦寒,入手太陰、少陽經,能清熱燥濕。
- 甘草 味甘平,入足太陰經,能緩和藥性。
- 生地黃 味甘苦微寒,入手、足少陰、厥陰經,能滋陰涼血。
- 生薑、紅棗 味辛甘,入榮衛,能調和氣血。
病機解析:
婦人患傷寒,或發寒熱,經水適來適斷,白天神志清醒,夜間則神志不清,如同看見鬼魂一般,這是因為熱邪侵入血室,導致心神不安所致。
總結: 小柴胡加地黄湯,具有疏散少陽經寒熱、補氣益血、清熱燥濕、滋陰涼血的作用,適用於治療婦女未婚者傷寒發燒,或产后惡露剛來就突然停止的症状。
外邪已入血分,更恐其深入至陰之處,故用小柴胡湯加生地以涼其血分,則熱緩而神安矣。
辛亥間寓居毗陵,學官王仲禮其妹病傷寒,發寒熱,遇夜則如有鬼物所憑,六、七日,忽昏塞,涎響如引鋸,牙關緊急,瞑目不知人,疾勢極危,召予視之。予曰:得病之初,曾值月經來否?其家云:月經方來,病作而經遂止,得一、二日,即發寒熱,晝雖靜,夜則有鬼祟。從昨日來涎生不省人事。
予曰:此熱入血室之症也。仲景云: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晝則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發作有時,此各熱入血室。醫者不曉,以剛劑與之,遂致胸膈不利,涎潮上脘,按:周本脘作管。喘急息高,昏冒不知人。當先化其涎,後除其熱。予急以一呷散投之。兩時頃,涎下得睡,即省人事。
白話文:
外邪入侵血液,担心它会深入阴寒之处,所以用小柴胡汤加生地凉血,这样热气就能减缓,病人也能安神。
辛亥年间,我在毗陵居住,学官王仲礼的妹妹患了伤寒,发烧发冷,晚上像是被鬼魂附身,持续六七天后突然昏迷,口涎像锯子一样发出响声,牙关紧闭,闭眼不认人,病情十分危急,他们请我来看病。我问:“她得病初期,月经来过吗?”他们说:“月经刚来,就病了,经期就停了,一两天后就发烧发冷,白天虽然清醒,晚上却像被鬼缠身。从昨天开始,口涎就不断流,神志不清。”
我说:“这是热邪进入血室的症状。仲景说:女人中风,发热怕冷,月经正好来,白天清醒,晚上说胡话,像见到鬼一样,发作有规律,这就是热邪进入血室。医者不了解,用强烈的药物治疗,就会导致胸膈不通畅,口水像潮水一样涌到喉咙,按压周本脘(指上腹部)就像按压管子一样,呼吸急促,呼吸急促,昏迷不醒。应该先化解口涎,再去除热邪。”我急忙给她服用一呷散,两个时辰后,口涎就流出来了,她也能睡了,神志也恢复了。
次以小柴胡加地黃湯,三服而熱除,不汗而自解矣。
又記一婦人患熱入血室症,醫者不識,用補血調氣藥,遷延數日,按:周本遷延作涵養。遂成血結胸。或勸用前藥。予曰:小柴胡用已遲,不可行也。無已,則有一焉,刺期門穴斯可矣。但予不能針,請善針者治之。如言而愈。或問曰:熱入血室,何為而成結胸也?予曰:邪氣傳入經絡,與正氣相搏,上下流行。
或遇經水適來適斷時,邪氣乘虛而入血室,血為邪迫,上入肝經,肝受邪則譫語而見鬼。後入膻中,則血結於胸也。何以言之?婦人平居,水當養於木,血當養於肝也。方未受孕,則下行之以為月水。既妊娠,則中畜之以養胎。及已產,則上壅之以為乳。皆血也。今邪氣逐血並歸肝經,聚於膻中,結於乳下,故手觸之則痛,非湯劑可及,故當刺期門也。
白話文:
患者服用小柴胡加地黃湯三次後,發熱症狀消失,沒有出汗卻自行痊癒。
我曾經遇到一位婦女患上熱入血室症,醫生不認識此病,用補血調氣藥物治療,延誤了病情。後來她出現血結胸的症狀,有人建議繼續使用之前的藥物。我說小柴胡湯已經用晚了,不可行。如果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考慮針灸期門穴。因為我不會針灸,就請擅長針灸的人治療。結果按照我的建議,病患痊癒了。
有人問我,熱入血室為什麼會導致血結胸?我回答說,邪氣侵入經絡,與正氣相搏,在身體上下流動。
如果恰逢月經來臨或結束時,邪氣乘虛而入血室,血被邪氣逼迫,上行至肝經。肝受邪氣侵襲,就會出現神志不清、幻覺等症狀。邪氣再往上升入膻中,就會導致血結於胸。
為什麼會這樣呢?婦女平常,水應該滋養木,血應該滋養肝。在沒有懷孕時,血會向下流動形成月經。懷孕之後,血會留在體內滋養胎兒。生產之後,血會向上流動形成乳汁。這些都是血。現在邪氣隨著血一起進入肝經,聚集在膻中,凝結在乳房下方,所以用手觸摸時會疼痛,藥物無法到達,所以需要針灸期門穴。
《活人書》海蛤散治結胸證,今具於後。
婦人傷寒,血結胸膈,揉而痛,不可撫近。海蛤散。
海蛤,滑石,甘草(各一兩),芒消(半兩。按:周本消作硝)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雞子清調下。
釋義:海蛤氣味鹹平,入足厥陰。滑石氣味甘涼淡滲,入手太陰、太陽、陽明。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通行十二經絡,能緩諸藥之性。芒消氣味鹹寒,入手、足太陽、陽明、厥陰,能引藥直達下焦。凡婦人傷寒,邪氣併入血分,血結在裡,胸膈痛不可按者,由乎小腸不通。
白話文:
《活人書》中記載的海蛤散,可以治療結胸證,現將其方劑詳細記載如下:
婦女患傷寒,血氣凝結在胸膈,觸碰就會疼痛,不能靠近。可以使用海蛤散治療。
藥材包括:海蛤、滑石、甘草(各一兩),芒消(半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用雞蛋清調和服用。
膻中血聚,氣機不得流行,故藥用鹹味。以雞子清調送,亦取咸能潤下之意,以咸能入血,咸能軟堅也。小腸通利,則胸膈血散。膻中血聚,則小腸壅。小腸壅則膻中血不流行,宜此方。若小便血數行,更宜桂枝紅花湯,發其汗則愈。《活人書》云:此方疑非仲景方,然其言頗有理,姑存之。
治太陽病汗過不解,頭眩筋惕肉瞤。真武湯。
茯苓,芍藥(各三分。按:周本作各三兩),熟附子(一枚),生白朮(半兩)
白話文:
膻中積血,氣血無法流通,因此要用鹹味的藥物。用雞蛋清調服,也是因為鹹味能潤滑下降,鹹味能入血,又能軟化堅硬之物。小腸暢通,胸膈積血就會散開。膻中積血,就會導致小腸阻塞。小腸阻塞,膻中血就無法流通,因此適合用這個方子。如果小便經常帶血,更應該用桂枝紅花湯,發汗就會痊癒。《活人書》說:這個方子可能不是仲景的方子,但它說得很有道理,就暫時保留下來。
治療太陽病汗出過多而未解,頭昏眼花,筋惕肉跳的,用真武湯。
茯苓、芍藥各三分,熟附子一枚,生白朮半兩。
加減法從本方。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按:四字,周本作抄五錢。生薑五片,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釋義:茯苓氣味甘平淡滲,入足陽明,能引藥入於至陰之地。白芍藥氣味酸微寒,入足厥陰,能和陽益陰。附子氣味辛鹹大熱,入手、足少陰,能換回陽氣。白朮氣味甘溫微苦,入足太陰,能止汗固表。生薑氣味辛溫,入手、足太陰,能引藥達表。此因傷寒太陽病,身熱微汗,脈弱惡風,誤投表汗之藥致汗不止,變見諸症者,非此不能救。若得陽回表固,神識漸安,再商善後之計耳。
鄉里有姓京者,以鬻繩為業。子年三十,初得病,身微汗,脈弱惡風。醫以麻黃湯與之,汗遂不止,發熱,心多驚悸,夜不得眠,譫語,不識人,筋惕肉瞤,振振動搖。醫者進驚風藥。予曰:此強汗之過也。仲景云: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青龍湯。服之則筋惕肉瞤。此為逆也,惟真武湯可救。
白話文:
加減法從本方。
上為粗末。 每服五錢,按:四字,周本作抄五錢。 生薑五片,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釋義: 茯苓性味甘平淡滲,歸入足陽明經,能引藥進入至陰之地。白芍藥性味酸微寒,歸入足厥陰經,能和陽益陰。附子性味辛鹹大熱,歸入手、足少陰經,能回陽救逆。白朮性味甘溫微苦,歸入足太陰經,能止汗固表。生薑性味辛溫,歸入手、足太陰經,能引藥達表。此方用於傷寒太陽病,症狀為身熱微汗,脈弱惡風,因誤用表汗之藥導致汗出不止,出現上述諸症者,唯有此方才能救治。若能回陽固表,神識漸漸恢復,再商議後續治療方案即可。
鄉里有姓京者,以鬻繩為業。 他兒子三十歲,初患此病,症狀為身微汗,脈弱惡風。醫生用麻黃湯治療,結果汗出不止,發熱,心驚悸,夜不能眠,神志不清,胡言亂語,不認識人,筋惕肉瞤,身體不停地顫抖。醫生又給他服用治驚風的藥。我說:“這是因為過度發汗導致的。” 仲景說:“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用青龍湯。服用後會導致筋惕肉瞤。這是逆治,唯有真武湯才能救治。”
連進三服,繼以清心圓,竹葉湯送下,按:二字周本無。數日遂愈。
白虎加人參湯。
方見《活人書》第六十五證。
有一人病,初嘔吐,俄為醫者下之,已七、八日而內蒸發熱。予診之曰:當用白虎加人參湯。或曰:既吐復下,且重虛矣,白虎可用乎?予曰:仲景云:若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者,白虎加人參湯,此正相當也。蓋始吐者,熱在胃脘,而脈至今虛且大,按:周本虛且作虛虛。
遂三投白虎湯而愈。仲景既稱傷寒,若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又云: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又云: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國朝林億校正謂,仲景於此表裡自差矣。予謂不然。大抵白虎湯能治傷寒中暍,表裡發熱。
白話文:
連續服用三劑藥後,接著用清心圓,再以竹葉湯送服下去,幾天後病就好了。
書中記載,有一個人生病,一開始嘔吐,之後就被醫生用藥下瀉,過了七、八天,身體仍然發熱。我診斷後說,應該用白虎加人參湯。有人說,病人已經吐過又瀉過,身體很虛弱,還能用白虎湯嗎?我說,仲景說,如果吐下後七、八天還沒有好,熱邪積聚在裡頭,表裡都發熱,就要用白虎加人參湯,這正是對症下藥。因為一開始吐,是熱邪在胃脘,而脈象到現在還是虛弱有力,所以要用白虎加人參湯。
結果用了三次白虎湯就痊癒了。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如果吐下之後七、八天還沒有好,熱邪積聚在裡頭,表裡都發熱,就要用白虎加人參湯。他又說,傷寒病人脈象浮,發熱無汗,說明表證沒有解,不能用白虎湯。他又說,傷寒病人脈象浮滑,說明表有熱,裡有寒,要用白虎湯。清朝的林億校正《傷寒論》時,認為仲景在這裡對於表裡證的理解有偏差。我認為不然。總之,白虎湯可以治療傷寒中暑,表裡發熱。
故前後二證,或云表裡俱熱,或云表熱裡寒,皆可服之。中一證脈浮無汗,其表不解,全是麻黃與葛根證,安可行白虎湯也?林億但見所稱表裡不同,便謂之差誤,是亦不思之過也。
釋義:石膏氣味辛寒,入手太陰、足陽明。知母氣味苦寒,入足陽明。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能緩諸藥之性。白粳米氣味甘平,入手、足太陰。人參氣味甘溫,入足陽明。此方治傷寒中暍,表裡皆熱,煩渴欲飲,脈象反虛者。惟恐日久津傷,故必用此藥以救胃陰。只要審病察脈,用之的當耳。
治傷寒汗後吃噫。肉豆蔻湯。
白話文:
因此,前后的两种症状,或是表里俱热,或是表热里寒,都可以服用此方。但是,如果脉象浮而无汗,表面症状未解,完全是麻黄和葛根的证候,又怎么能服用白虎汤呢?林亿只是看到所称的表里症状不同,就说它是错误的,这也是他考虑不周的地方。
石膏味辛寒,入太阴经和足阳明经;知母味苦寒,入足阳明经;甘草味甘平,入足太阴经,能缓和药物的性味;白粳米味甘平,入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人参味甘温,入足阳明经。这个方剂治疗伤寒中暑,表里皆热,烦渴欲饮,脉象反虚的人。唯恐久病津液受损,所以必须用此药来救治胃阴。只要仔细观察病情和脉象,用药得当就可以了。
治疗伤寒发汗后打嗝,可用肉豆蔻汤。
肉豆蔻(一個),石蓮肉(炒),茴香(各一分),丁香(半分),人參(半兩),枇杷葉(五片,刷去毛,炙。按:諸本炙俱作尖)
上藥銼為細末。用水四盞,生薑十片,煎至二盞,去滓,空心溫分二服。
釋義:肉豆蔻氣味辛溫,入足太陰、陽明。石蓮肉氣味甘平微澀,入足太陰、少陰。茴香氣味辛溫,入足厥陰。丁香氣味辛溫,入足陽明。枇杷葉氣味苦平,入手太陰、足陽明,最能下氣。生薑氣味辛溫而散,入手、足太陰。傷寒汗出太過,致胃氣不下降,吃噫不止者,此陽傷於外,濁逆於內也。
白話文:
取肉豆蔻一個、石蓮肉炒過、茴香、丁香各一分、人參半兩、枇杷葉五片(去毛後炙烤),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用四碗水和十片生薑一起煎煮,直到剩下兩碗,去掉藥渣,空腹溫熱分兩次服用。
以辛溫兼澀、兼通之藥,佐以甘溫守中,苦平下氣之品,使升降和平,則用藥之能事畢矣。
良薑湯。
橘皮,良薑,桂枝,當歸(各一分),麻黃(半分。按:周本注半兩),杏仁(二十個),甘草(一分),檳榔(三個,另為末)
上為粗末。用水四盞,姜十片,棗三枚,擘去核,同煎至二盞,去滓。後下檳榔末,更煎三、四沸。通口服一盞。未已,再作一劑。
釋義:橘皮氣味苦辛微溫,入手、足太陰。良薑氣味辛溫,入足厥陰。桂枝氣味辛甘溫,入足太陽。當歸氣味辛微溫,入足厥陰。麻黃氣味辛微溫發散,入足太陽。杏仁氣味苦溫,入手太陰,能下氣。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檳榔氣味辛溫下氣,入足太陰、太陽。薑、棗之甘平,入榮衛。
白話文:
用辛溫、收斂、通利兼備的藥物,配合甘溫和中、苦平降氣的藥材,使升降平和,藥物的功效就發揮殆盡了。
良薑湯:
橘皮、良薑、桂枝、當歸(各一分)、麻黃(半分)、杏仁(二十個)、甘草(一分)、檳榔(三個,另研為末)
以上藥材研成粗末。用四碗水,加入十片薑、三個去核的棗,一起煎煮至剩兩碗,濾去藥渣。再加入檳榔末,繼續煎煮三、四沸。溫熱服用一碗,如果症狀未減,再煎一劑。
因傷寒汗後吃噫不止,升降不和,胃氣上逆者,此方主之,效驗極多,不過和平其升降也。
龐老云:傷寒吃噫不止,是陰陽二氣升降,按:周本無二字。欲作汗。升之不止,故胃氣上逆為吃噫無休止,宜用此方。
又方。
枳殼(半兩),木香(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白湯調下。未知覺,再與服。
釋義:枳殼氣味苦寒,入足太陰。木香,氣味辛溫,入足大陰。此二味乃苦辛泄降之藥也。發汗後而致胃氣逆而不下,今治在脾,所謂臟病治其腑,臟病治其臟也。
治傷寒衄血。滑石圓,。周本圓作湯。
白話文:
傷寒發汗後一直打嗝,這是因為身體升降失衡,胃氣上逆,這個方子可以治療,效果很好,主要是調節升降失衡。
龐老說,傷寒打嗝不停,是陰陽二氣升降失調,想要發汗,升氣卻一直上不去,所以胃氣上逆,導致不停打嗝,應該用這個方子。
方子:枳殼半兩,木香一錢。
將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白湯調服。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服用一次。
枳殼苦寒,入足太陰脾經;木香辛溫,入足大陰腎經。這兩種藥苦辛泄降,可以治療發汗後胃氣上逆。這個方子主要針對脾臟,因為「臟病治其腑,臟病治其臟」。
另外,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傷寒鼻出血。用滑石做成丸藥服用,也可以用滑石煎湯喝。
飛滑石飛淨為末,不拘多少,米飯糊圓如桐子大。每服二十圓,按:周本作十圓。微嚼破,新汲水嚥下,立止。只用末一大錢,飯少許同嚼下亦得,老幼皆可服。
釋義:滑石氣味甘涼淡滲,入手太陰、太陽、陽明。米飯糊圓,(按:本文米飯,此作米飲,疑可從),欲藥性之在上也。此傷寒當汗不汗,以致鼻衄不止。若再表汗,恐犯衄家不發汗之例。故以平淡之藥治之,得衄緩,再斟酌耳。
湯晦叔云:鼻衄者,當汗不汗。所致其血紫黑,按:周本紫作青。不以多少,不可止之。按:八字,周本作多時不已,少乃得止,宜服溫和藥以調其榮衛。才見鮮血,急以此藥止之。
白話文:
將滑石磨成粉,份量不限,用米飯糊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顆(古方記載為十顆),輕輕嚼碎,用新鮮水吞下,即可止住鼻血。也可以用一小錢的滑石粉,與少許米飯一起嚼服,老少皆宜。
滑石味甘性涼,能滲透入體,作用於太陰、太陽、陽明經。用米飯糊成丸子,是為了讓藥性向上升。這是治療傷寒發汗不暢,導致鼻血不止的方子。如果再用發汗的藥物,可能會違反鼻血患者不發汗的原則。因此用平淡的藥物治療,等鼻血緩解後再斟酌用藥。
湯晦叔說:鼻血是因該發汗卻沒發汗而引起的,因此血色會是紫黑色(古方記載為青色)。無論鼻血量多少,都不能立即止住它。應該服用溫和的藥物來調節氣血。只有當出血變成鮮紅色時,才能用此藥止血。
桂枝湯,方在前。
有人病發熱惡寒自汗,脈浮而微弱,三服此湯而愈。此方在仲景一百一十三方內獨冠其首,今人全不用,何哉?按:周本何作苦。仲景云: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宜桂枝湯。此脈與證,仲景說得甚分明,止是人看不透,所以不敢用。
仲景又云:假令寸口脈弱,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此謂元受病而然也。又曰: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此謂醫所病而然也。大抵陰不足,陽往從之,故內陷而發熱。
白話文:
桂枝湯,方在前。
有人生病發燒,怕冷又出汗,脈象浮而微弱,喝了三劑桂枝湯就痊癒了。這方子在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一百一十三個方子中排在第一位,可是現在的人卻完全不用,為什麼呢?
分析一下:周本何認為桂枝湯味苦。仲景說:太陽中風,陽氣浮於表而陰氣虛弱。陽氣浮於表,所以會自發性發熱;陰氣虛弱,所以會自發性出汗。病人畏寒怕風,忽冷忽熱,適合用桂枝湯。仲景對這個脈象和症狀的描述非常清楚,只是現在的人看不透,所以不敢使用。
仲景還說:如果寸口脈弱,就叫做陽氣不足。陰氣上侵犯陽氣,就會畏寒怕風。如果尺脈弱,就叫做陰氣不足。陽氣下陷進入陰氣,就會發熱。這就是說,病因是元氣受損而引起的。
他又說:陽氣虛弱就會畏寒,陰氣虛弱就會發熱。醫生如果讓病人出汗,就會使陽氣更加虛弱。如果醫生大量使用瀉下藥,就會使陰氣更加虛弱。這就是說,病因是醫生治療不當造成的。
總之,陰氣不足,陽氣就往陰氣那邊移動,所以會內陷而發熱。
陽不足,陰往乘之,故陰上入陽中則惡寒。舉此二端,甚是明白,人何憚而不行桂枝哉?
治胃中有熱、有濕、有宿谷,相搏發黃。茵陳蒿湯,。
茵陳蒿(嫩者,一兩半),大黃(三分),梔子(小者,十枚)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調五苓散二錢服,以知為度。
釋義:茵陳蒿氣味苦平微寒,入足太陽、太陰。大黃氣味苦寒,入足陽明。梔子氣味苦寒,入手少陽、足厥陰。煎湯調五苓散,取其利濕也。此傷寒病胃中有濕熱,有宿谷,相搏發黃者。必以苦寒清熱,佐以滲濕之品,奏功自捷矣。
白話文:
陽氣不足,陰氣便乘虛而入,所以陰氣上行進入陽氣之中就會發冷。這兩個道理十分清楚,人們為什麼還不敢用桂枝呢?
治療胃中熱、濕、宿食積聚,互相搏結而導致發黃的病症,可以用茵陳蒿湯。
茵陳蒿(嫩的,一兩半),大黃(三分),梔子(小的,十枚)。
將上述藥材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盞半煎煮,煎至八分,去渣,加入五苓散二錢,服用,以藥效顯著為度。
茵陳蒿性味苦平微寒,歸足太陽、太陰經;大黃性味苦寒,歸足陽明經;梔子性味苦寒,歸手少陽、足厥陰經。煎湯調入五苓散,取其利濕之效。這是治療傷寒病胃中有濕熱、宿食,互相搏結而發黃的方劑,必須用苦寒清熱,輔以利濕藥物,藥效自然迅速顯著。
治頭中寒濕發黃疸。瓜蒂散,。
瓜蒂(二十七個),赤小豆,秫米(各二十七粒)
上為細末,水法捏成圓,如豆大枚許納鼻中,縮鼻令入,當出黃水。慎不可吹深入。按:諸本無深字。
釋義:瓜蒂氣味苦寒,入手陽明。赤小豆氣味甘酸平,入手太陽,性能利水。秫米氣味甘微寒,入手太陰、陽明。頭中寒濕不能去,因發黃疸,大宜此藥。然病在頭中,藥力所不能到,妙在納藥鼻中,使藥性直入於腦,黃水出盡,頭中之病自去矣。
庚戌年避地維揚界,有一人病傷寒七、八日,身體洞黃,鼻目皆痛,兩髀及項頸腰脊強急,按:周本項頸作頭項。大便澀,小便如金。予曰:脈緊且數,脾元受濕。暑熱蘊蓄於太陽之經,宿谷相搏,鬱蒸而不得散,故使頭面有汗,至頸以下無之。若鼻中氣冷,寸口近掌無脈,則不療。急用茵陳湯調五苓散與之,數服而瘥。
白話文:
治頭中寒濕發黃疸。瓜蒂散,。
瓜蒂(二十七個),赤小豆,秫米(各二十七粒)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水捏成豆粒大小的丸狀,塞入鼻腔中,輕輕收縮鼻翼使其進入鼻腔內,待排出黃色水液即可。注意不要用力吹氣將藥物深塞入鼻腔。
**釋義:**瓜蒂性味苦寒,歸入陽明經。赤小豆性味甘酸平,歸入太陽經,具有利水之功效。秫米性味甘微寒,歸入太陰、陽明經。頭部寒濕久治不愈,導致發黃疸,此方非常適合治療。由於病症位於頭部,藥力難以直達,因此巧妙地將藥物塞入鼻腔,使藥性直達腦部,排出黃色水液,頭部疾病自然痊癒。
庚戌年避地維揚界,有一人病傷寒七、八日,身體洞黃,鼻目皆痛,兩髀及項頸腰脊強急,大便澀,小便如金。予曰:脈緊且數,脾元受濕。暑熱蘊蓄於太陽之經,宿谷相搏,鬱蒸而不得散,故使頭面有汗,至頸以下無之。若鼻中氣冷,寸口近掌無脈,則不療。急用茵陳湯調五苓散與之,數服而瘥。
庚戌年,我避亂來到維揚地區,遇到一位患者,患傷寒病已七、八日,全身皮膚發黃,鼻目疼痛,兩腿及頭頸腰脊僵硬疼痛,大便乾燥,小便像金汁一樣。我診斷後發現患者脈象緊促而數,脾胃受寒濕之邪。暑熱之邪蘊蓄於太陽經,與積存的食物互相碰撞,鬱積不散,導致頭面有汗,而頸部以下則沒有汗。如果鼻腔內氣息冰冷,寸口脈近掌無脈,則無藥可救。我立即用茵陳湯調和五苓散給他服用,服用數次後病情便痊癒了。
又記一人病身體痛,面黃喘滿,頭痛,自能飲食,大小便如金。予診之,脈大而虛,鼻塞且煩。予曰:非濕熱宿谷相搏,此乃頭中寒濕,茵陳蒿五苓不可行也。仲景云:濕家病,身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藥鼻中則愈。
仲景無藥方,此方見《外臺·刪繁》證云:治天行熱毒,通貫臟腑,沉鼓骨髓之間,成為黃疸,按:諸本成作或。宜瓜蒂散,蓋此方也。
又記一舟稍病傷寒發黃,鼻內痠痛,身與目如金,按:周本金作常,坊本作徑。小便赤而數,大便如金,或者欲行茵陳五苓。予曰:非其治也。小便和大便如常,則知病不在臟腑,今眼睛疼,鼻頞痛,是病在清道中。清道者,華蓋,肺之經也。若下大黃,則必腹脹為逆。亦瓜蒂散,先飲水,次搐之,鼻中黃水盡乃愈。
白話文:
一位病人全身疼痛,面色發黃、呼吸急促、頭痛,但還能正常飲食,大小便都呈金黄色。我診脈後發現脈象洪大而虛弱,鼻塞且煩躁。我判斷這不是濕熱積滯引起的,而是頭部寒濕所致,茵陳蒿五苓湯不適用。張仲景說過,濕邪致病,會出現身體疼痛、發熱、面色發黃、呼吸急促、頭痛、鼻塞煩躁等症狀,脈象洪大,但能正常飲食,無其他疾病,病症出在頭部寒濕,所以鼻塞。用藥物塞入鼻中即可痊癒。
張仲景沒有留下藥方,這個方子出自《外臺·刪繁》,書中記載:治療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熱毒,這種熱毒能貫通臟腑,沉積在骨髓中,導致黃疸,應使用瓜蒂散。
另一位患者,因傷寒發病後出現黄疸,鼻腔酸痛,身體和眼睛都呈金黄色,小便赤色且頻數,大便金黄色,他想要服用茵陳五苓湯。我說這個藥方不適合。他的大小便正常,說明病不在臟腑。現在眼睛疼痛、鼻腔疼痛,說明病症在清道之中。清道就是華蓋,是肺經所屬。如果服用大黃,會導致腹脹,反而加重病情。應該用瓜蒂散治療,先喝水,然後用藥物塞入鼻孔,等鼻孔流出黄色液体后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