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

《類證普濟本事方釋義》~ 卷第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3)

1. 虛熱風壅喉閉清利頭目

治虛煩上盛,脾肺有熱,咽喉生瘡。利膈湯。

雞蘇葉,荊芥穗,防風,桔梗,人參(按:宋本此味在末注半兩),牛蒡子(隔紙炒),甘草(各一兩)

上細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如咽痛,口瘡甚者,加殭蠶一兩。都君子方。按:宋本作國醫都君子方。

釋義:雞蘇葉氣味辛溫而散,入手太陰、足太陽。荊芥穗氣味辛溫,入足太陽、少陰、厥陰。防風氣味辛甘微溫,入足太陽。桔梗氣味苦辛平,入手太陰,能利咽喉,為諸藥之舟楫。人參氣味甘溫,入足陽明。牛蒡子氣味苦辛微寒,入手太陰,手、足陽明,引經之藥。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能行十二經絡,能緩諸藥之性。

白話文:

治療虛煩上盛,脾肺有熱,咽喉生瘡,可以用利膈湯。藥方為:雞蘇葉、荊芥穗、防風、桔梗、人參(宋本此味在末注半兩)、牛蒡子(隔紙炒)、甘草(各一兩)。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沸水沖服。如果咽痛、口瘡嚴重,可以加殭蠶一兩。這方子屬於君子方,能緩解症狀,適合各種體質的人服用。

此因虛煩上盛,脾肺中有熱,咽喉生瘡不利者,以辛散之藥清其上焦,以甘桔利咽喉,惟恐中氣再虛,以甘緩護中,俾各味有權耳。

治風盛膈壅,鼻塞清涕,熱氣攻眼,下淚多眵,齒間緊急,作偏頭疼。川芎散。

川芎,柴胡(各一兩),半夏曲,甘草(炙),甘菊,細辛,人參,前胡,防風(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生薑四片,薄荷五葉,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按:宋本無食前二字。

白話文:

這主要是因為虛火上炎,脾肺有熱,導致咽喉生瘡不利,因此用辛散藥物清熱上焦,用甘桔潤喉,但擔心這樣會傷到脾胃,所以用甘緩藥物來保護中氣,讓藥性各有所用。

用來治療風盛導致的膈肌壅塞,鼻塞流清涕,熱氣上攻眼睛,眼淚多而帶有眼屎,牙齦發炎,偏頭痛。方劑為川芎散。

處方:川芎、柴胡(各一兩)、半夏曲、甘草(炙)、甘菊、細辛、人參、前胡、防風(各半兩)

用法:將藥材研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水加入四片生薑、五片薄荷,一起煎煮至七分,去渣,飯前溫服。按:宋版方劑無“飯前”二字。

釋義:川芎氣味辛溫,入肝、膽。柴胡氣味辛甘平,入足少陽。半夏曲氣味辛溫,入足陽明。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甘菊氣味辛涼,入肝、膽。細辛氣味辛溫,入足少陰。人參氣味甘溫,入足陽明。前胡氣味苦辛微寒,入手、足太陰、陽明,其功長於下氣。防風氣味辛溫,入足太陽。

再佐以生薑之辛溫而散,薄荷之辛涼而散,使上壅者得以宣降,則所患之症,得甘平、甘溫之品護中,而辛涼之藥,各得施其技,焉有不效者耶!

治頭痛面赤,煩悶咽乾,上膈風痰,頭目暈昏,百節疼痛,背項拘急。芎辛圓。

川芎,防風,殭蠶,獨活(各一兩),桔梗(三兩),天麻(四兩),細辛,白附子,羌活,甘草(各半兩),薄荷,荊芥(各一兩半)

白話文:

川芎性溫熱,走肝膽經;柴胡性辛甘平,走足少陽經;半夏性辛溫,走足陽明經;甘草性甘平,走足太陰經;甘菊性辛涼,走肝膽經;細辛性辛溫,走足少陰經;人參性甘溫,走足陽明經;前胡性苦辛微寒,走手太陰、足太陰、陽明經,擅長降氣。防風性辛溫,走足太陽經。

再佐以生薑的辛溫散寒,薄荷的辛涼散熱,使上焦鬱滯得以宣降,則患者得以甘平、甘溫之品保護脾胃,而辛涼之藥各司其職,怎麼會沒有效果呢?

主治頭痛面赤、煩悶咽乾、上焦風痰、頭目昏眩、百節疼痛、背項拘急。

藥方:川芎、防風、僵蠶、獨活(各一兩)、桔梗(三兩)、天麻(四兩)、細辛、白附子、羌活、甘草(各半兩)、薄荷、荊芥(各一兩半)

上細末,煉蜜圓如彈子大。每服一粒,清茶吞下,按:宋本吞作嚼。溫酒亦可,食後時服。按:四字,宋作食後二字。

釋義:川芎氣味辛溫,主足少陽、厥陰。防風氣味辛甘微溫,入足太陽。殭蠶氣味辛鹹,入手、足陽明,能引藥入絡。獨活氣味苦辛甘平,入足少陰、厥陰。桔梗氣味苦辛平,入手太陰,為諸藥之舟楫。天麻氣味辛平,入足陽明、厥陰,能泄肝風,止頭暈。細辛氣味辛溫,入足少陰。

白附子氣味辛甘大溫,入足陽明。羌活氣味苦辛甘平,入足太陽。甘草氣味甘平,入手太陰。薄荷氣味辛涼,入手太、足厥陰。荊芥氣味辛溫,入足太陽、少陰。清茶送,取其降也。溫酒送,取其散也。此症非群劑風藥不能散,兼以甘、桔清咽利膈,則病自然少減矣。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彈珠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粒,用清茶送服,溫酒也行,飯後服用。這些藥材各有功效,川芎、防風、僵蠶、獨活、桔梗、天麻、細辛、附子、羌活、甘草、薄荷、荊芥都能散風,甘草和桔梗則能清咽利膈,有助於緩解病情。

治上焦虛熱,肺脘咽膈有氣,如煙搶上。通膈圓。

黃連,茯苓,人參(各三兩),硃砂(一分),真腦子(少許)

上細末,研勻,煉蜜圓如梧子大。熟水下三、五圓,日二、三服。

釋義:黃連氣味苦寒,入手少陰。茯苓氣味甘平淡滲,入足陽明。人參氣味甘溫,入足陽明。硃砂氣味苦溫,入手少陰。腦子氣味辛大熱,能行十二經絡。此上焦虛熱,肺脘胸膈之間有氣,如煙上逆欲搶者,非大熱之品,不能引苦寒之藥入里也。

治心經有熱。門冬圓。

白話文:

針對上焦虛熱,導致肺部、胸膈間有氣上逆,感覺像煙霧竄上來的症狀,可以用黃連、茯苓、人參、硃砂、腦子等藥材製成藥丸。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再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3-5顆,每天服用2-3次,用溫水送服。

麥門冬(一兩),川黃連(半兩)

上細末,煉蜜圓如梧子大。食後,熟水下二、三十圓。

釋義:麥門冬氣味甘寒微苦,入手太陰、少陰。黃連氣味苦寒,入手少陰。因心經有熱,外無急病,未可急攻,以滋清之藥佐以清心之品,不使重傷胃氣。用圓藥者,乃緩治之法也。

治心熱。千金地黃圓,。

川黃連(四兩,粗末),生地黃(半斤,研取汁,連滓二味拌勻,日乾)

上細末,煉蜜圓如梧子大。每服三十圓。食後麥門冬湯下。

釋義:川黃連氣味苦寒,入手少陰。生地黃氣味苦甘寒,入手、足少陰、厥陰。佐以麥門冬之滋清。因心經蘊熱,非味苦不能入心,非滋養不能去熱也。

白話文:

將麥門冬一兩和川黃連半兩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飯後用溫水服用二三十丸。這種藥方適合治療心熱,溫和滋陰,不傷胃氣。

另一種配方是將川黃連四兩粗磨,生地黃半斤研磨取汁,連渣與川黃連拌勻,曬乾後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麥門冬湯送服。這種藥方以苦寒的川黃連入心清熱,並以生地黃滋陰,能夠有效治療心經積熱。

治邪熱客於經絡,肌熱痰嗽,五心煩躁,頭目昏痛,夜多盜汗。此藥補和真氣,解勞倦,婦人血熱,虛勞骨蒸並皆治,宜服,人參散,。

人參,當歸,白茯苓,柴胡,半夏曲,白朮,赤芍藥,乾葛,甘草(各一兩),子芩(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四片,棗二個,煎至八分,不拘時候帶熱服。但是有勞熱證皆可服,熱退即止。大抵透肌解熱,乾葛第一,柴胡次之,所以升麻葛根湯為解肌之冠也。

白話文:

這方藥用於治療邪熱入侵經絡,導致肌膚發熱、咳嗽痰多、五心煩躁、頭昏眼花、夜間盜汗等症狀。它能補益真氣,解除疲勞,也適用於女性血熱、虛勞骨蒸等症狀。

藥方包含人參、當歸、白茯苓、柴胡、半夏曲、白朮、赤芍、乾葛、甘草(各一兩)、子芩(半兩)。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生薑四片、紅棗兩個煎煮至八分,不拘時間溫熱服用。對於各種勞熱症狀都可服用,熱退即可停止。

其中乾葛和柴胡是解肌散熱的主藥,乾葛功效最強,柴胡次之,因此升麻葛根湯被稱為解肌之冠。

釋義:人參氣味甘溫,入足陽明。當歸氣味辛溫,入手、足少陰、厥陰。茯苓氣味甘平淡滲,入足陽明。柴胡氣味辛甘平,入足少陽。半夏曲氣味辛溫,入足陽明。白朮氣味甘溫,入手、足太陰。赤芍藥氣味苦平,入手陽明、足少陽,能行血中之滯。乾葛氣味辛甘平,入足陽明。

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子芩氣味苦寒,入手、足太陰。再以薑、棗和其榮。因邪熱客於經絡,肌熱痰嗽,五心煩躁,將成虛勞者,以四君子護持正氣,以苦辛之藥清其伏邪,則邪既去而正氣復,鮮有不建功者矣。

調榮衛,順二焦,治風壅,消痰涎,退煩熱。清氣散。

白話文:

人參、茯苓、半夏曲、白朮、乾葛、甘草皆味甘性溫,入足陽明經;當歸辛溫,入手、足少陰、厥陰經;柴胡辛甘平,入足少陽經;赤芍藥苦平,入手陽明、足少陽經,可行血中瘀滯;子芩苦寒,入手、足太陰經。以薑、棗調和藥性。針對邪熱入侵經絡,導致肌熱痰嗽、五心煩躁,將成虛勞者,以四君子湯護持正氣,再用苦辛藥物清熱除邪,邪氣消退,正氣恢復,療效顯著。此方可調和榮衛,疏通二焦,治風寒,化痰涎,退煩熱。

前胡,柴胡,川芎,枳殼,白朮,青皮,羌活,獨活,甘草,茯苓,人參(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荊芥一穗,煎七分,食後乘熱服。按:宋本無食後乘熱四字。此方即敗毒散中去桔梗加白朮、青皮。增損亦有理,用之良驗。

釋義:前胡氣味苦辛微寒,入手、足太陰,陽明。柴胡氣味辛甘平,入足少陽。川芎氣味辛溫,入肝、膽。枳殼氣味苦寒,入足太陰。白朮氣味甘溫,入手、足太陰。青皮氣味辛酸微溫,入肝、膽。羌活氣味苦辛甘平,入足太陽。獨活氣味苦辛甘平,入足少陰。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

白話文:

將前胡、柴胡、川芎、枳殼、白朮、青皮、羌活、獨活、甘草、茯苓、人參各取相同份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一杯水,加入一根荊芥,煎煮至七分,飯後趁熱服用。

茯苓氣味甘平淡滲,入足陽明。人參氣味甘溫,入脾胃。少佐以荊芥穗之辛溫,蓋即用古方敗毒散增損者也。因榮衛不調,三焦不順,風熱壅秘,痰涎上逆。故以補中之品扶持正氣,以諸風藥祛除外邪,則病退而元氣不傷矣。

治邪入經絡,體瘦肌熱,推陳致新,解利傷寒時疾,中暍伏暑。柴胡散,。

柴胡(四兩),甘草(一兩)

上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同煎至八分,食後熱服。此藥冬月可以潤心肺,止咳嗽,除壅熱。春夏可以御傷寒,闢時氣,解暑毒。居常不可缺,兼不論長幼,按:宋本論作以。皆可服之,倉卒可以便得。

白話文:

茯苓的味道甘甜平和,性寒,能滲透到足陽明經。人參的味道甘甜,性溫,能補益脾胃。少佐以荊芥穗的辛溫,這是根據古方敗毒散加減而來的。因為人體的營衛失調,三焦不通暢,風熱鬱積,痰液上逆。所以用補中益氣的藥物扶持正氣,用驅風的藥物祛除外邪,這樣疾病就會消退,元氣也不會受損。

治療邪氣入侵經絡,身體消瘦,肌膚發熱的病症,以及推陳致新,解除傷寒時疾,中暑和伏暑。使用柴胡散。

柴胡四兩,甘草一兩。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煎煮至八分,飯後熱服。此藥在冬季可以滋潤心肺,止咳,消除鬱熱。在春夏季節可以預防傷寒,抵禦時氣,解除暑毒。平常不可缺少,不論老少皆可服用,急需時也能立即服用。

釋義:柴胡氣味辛甘平,入足少陽。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能行十二經絡,緩諸藥之性。此藥雖辛散為君,而以甘緩佐之,則伏邪之入經絡,體瘦肌消,發熱不解,有類傷寒,欲作勞瘵者,自能和解也。

治骨蒸肌熱,解一切虛煩躁,生津液。地仙散。

地骨皮(洗),防風(各一兩),甘草(一分)

上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竹葉七片,煎至七分,不拘時候服。《信效方》增人參半兩,雞蘇一兩,甘草添一分。

釋義:地骨皮氣味苦甘寒,入手太陰、足厥陰,能治有汗之骨蒸。防風氣味辛甘微溫,入足太陽。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此治骨蒸內熱,陰虛煩躁,津液欲傷者。再以生薑之辛溫而散,竹葉之辛涼而清,使內外和平,則病魔焉有不去者乎?

白話文:

柴胡味辛甘性平,歸足少陽經。甘草味甘性平,歸足太陰經,能通行全身十二經絡,緩和藥性。此方以辛散的柴胡為主藥,用甘緩的甘草輔助,針對伏邪入侵經絡,導致身體消瘦、發熱不退,類似傷寒,想要發展成勞瘵的病症,可以起到和解的作用。

方劑地仙散治療骨蒸肌熱、解除一切虛煩躁動、生津液。

配方:地骨皮(洗淨)、防風(各一兩)、甘草(一分)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

用法:用一盞水,加入三片生薑和七片竹葉,煎至七分,不限時服用。

《信效方》中增加了人參半兩,雞蘇一兩,甘草添一分。

地骨皮味苦甘性寒,歸手太陰、足厥陰經,能治療伴有汗出的骨蒸。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足太陽經。甘草味甘性平,歸足太陰經。此方治療骨蒸內熱、陰虛煩躁、津液受損,再以生薑辛溫散寒,竹葉辛涼清熱,使內外協調,病邪自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