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例釋》~ 附錄 (1)
附錄 (1)
1. 附錄
2. 缺方
禹餘糧丸方
《傷寒論》曰: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煩,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圓。林億校《傷寒》、《玉函》並云缺。
葶藶丸方
《金匱要略》曰:又與葶藶圓,下水當時如小差。林億校云:方未見。泉謂:恐是以瀉肺湯,方改為圓。
杏子湯方
《金匱要略》曰:水之為病,脈浮者,宜杏子湯。林億校云:方缺。近張璐說:謂即麻杏石甘湯方,妄也。
黃連粉方
《金匱要略》曰:浸淫瘡,黃連粉主之。林億校云:方未見。泉案此方,疑即一味為散者。
藜蘆甘草湯方
《金匱要略》曰:病人常以手指、臂腫動,此人身體瞤瞤者,,藜蘆,甘草湯主之。林億校曰;方缺。
膠薑湯方
《金匱要略》曰: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薑湯主之。林億校云:方缺。恐是膠艾湯。《千金》錄膠艾湯,有乾薑,或可取用。
附子湯方
《金匱要略》曰:婦人懷妊六七月,脈弦發熱,其胎逾腹,少腹惡寒,寒著少腹如扇之伏,所以然者,子臟開故也,當以附子湯溫其臟。林億校曰:方未見。近張璐說:即傷寒附子湯,妄也。今依例增。
濕粉方
《傷寒論》大青龍湯方下云: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今《傷寒》、《玉函》並無其方。成氏《明理·藥方論》有之。
土瓜根導方
《傷寒論》曰: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腋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與大豬膽汁,皆可為導。是有土瓜根導方也。今《傷寒》及《玉函》方,止列蜜煎導、豬膽汁導二方,而無土瓜根導方,蓋脫。今據《肘後》補。
犀角湯方
《金匱要略·二十五》治飲食中毒方下云:或以犀角湯飲之。案:方無考,恐是以犀角,煮汁飲之也。
柴胡梔子湯方
《脈經·卷七》云:若不結胸,但頭汗出,其餘無有齊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屬柴胡梔子湯。案:屬柴胡梔子湯六字,《傷寒》、《玉函》及《脈經》,何刻宋板本,吳刻正脈本、元泰定本,居敬堂本並無,惟袁校本有之。觀湯名二味,極與症協。袁校必有所據,全方無考。
鹽熨方
《金匱玉函經·卷六》下利,穀道中痛,當溫之,宜熬末,鹽熨之。一方炙枳實熨之。案此二方,《玉函》皆不詳,其炙熨之法,無考。
枳實熨方
見上。泉案:此方亦熨積痢,脫肛及痔腫,並見《本草》。
五毒諸膏散有巴豆者方
《金匱要略·二十三》云:救卒死而張口反折者方,灸手足、兩爪甲,後各十四壯了,飲以五毒諸膏散有巴豆者良。是仲景固有五毒膏、五毒散,及膏與散,有無巴豆者,不一其方。今並之。
白話文:
禹餘糧丸方
《傷寒論》提到:大量出汗後再強行發汗,會出現精神恍惚,心煩意亂的情況,小便後感到私處疼痛,這時應使用禹餘糧丸。然而,林億在覈對《傷寒論》和《玉函》時發現,該方缺失。
葶藶丸方
《金匱要略》記載:服用葶藶丸,能有效排除體內水分,病情會稍微好轉。但林億指出,此方尚未找到。泉認為,可能原本是瀉肺湯的方子,後來被修改成了藥丸。
杏子湯方
《金匱要略》指出:水腫疾病,如果脈搏浮動,應服用杏子湯。然而林億在覈對時發現,此方缺失。張璐認為,這可能是麻杏石甘湯的方子,但這種猜測並沒有根據。
黃連粉方
《金匱要略》指出:對於浸淫瘡,黃連粉有治療效果。然而林億在覈對時發現,此方尚未找到。泉認為,該方可能就是單純的黃連粉。
藜蘆甘草湯方
《金匱要略》提到:如果病人經常感到手指、手臂腫脹,身體不停顫抖,可用藜蘆甘草湯來治療。然而林億在覈對時發現,此方缺失。
膠薑湯方
《金匱要略》提到:婦女月經失調,血色深黑,可用膠薑湯來治療。然而林億在覈對時發現,此方缺失。他懷疑,這可能是膠艾湯的方子,《千金》中有記錄的膠艾湯中含有乾薑,或許可以參考使用。
附子湯方
《金匱要略》提到:婦女懷孕六到七個月,如果脈搏緊繃且發燒,胎兒位置異常,小腹冰冷,這是因為子宮開口所致,應使用附子湯來溫暖子宮。然而林億在覈對時發現,此方尚未找到。張璐認為,這可能是傷寒附子湯的方子,但這種猜測並沒有根據。
濕粉方
《傷寒論》中大青龍湯的方子下提到:大量出汗後,可用溫粉撫摩身體。然而現在的《傷寒論》和《玉函》中並無此方。成氏在《明理·藥方論》中有提及此方。
土瓜根導方
《傷寒論》提到:陽明病患者,如果大量出汗,小便順暢,這表示體內津液已經耗盡,即使大便硬結也不可使用攻下法,應等待自然排便,可使用蜜煎導法或土瓜根,以及大豬膽汁來幫助排便。然而現在的《傷寒論》和《玉函》中只列出了蜜煎導法和豬膽汁導法,並無土瓜根導法,可能是遺失了。現根據《肘後》補充此方。
犀角湯方
《金匱要略》中的「二十五」條目下提到:對於食物中毒,可以使用犀角湯來治療。然而,此方並無詳細記載,可能是煮犀角汁來飲用。
柴胡梔子湯方
《脈經·卷七》提到:如果病情並非結胸,只有頭部出汗,其他部位並無汗出,且小便不暢,身體可能會出現黃疸,這時應使用柴胡梔子湯。然而,此方並無詳細記載。
鹽熨方
《金匱玉函經·卷六》提到:對於下痢,穀道疼痛的情況,應使用溫熱療法,可以使用鹽熨法。另一種方法是使用灸枳實來熨熱。然而,《玉函》中並無詳細描述此二方,具體的灸熨方法也無從考究。
枳實熨方
參照上方。泉指出,此方同樣適用於積痢、脫肛和痔腫等情況,詳情請參考《本草》。
五毒諸膏散有巴豆者方
《金匱要略·二十三》提到:對於突然死亡且嘴巴張開、四肢僵直的情況,可以使用五毒膏、五毒散等藥物,其中包含巴豆的方子效果更佳。張仲景的著作中確實有五毒膏和五毒散,且有的方子含有巴豆,有的則無,因此有多種不同的方子。現將這些方子整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