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例釋》~ 經方例釋下 (30)

回本書目錄

經方例釋下 (30)

1. 經方例釋下

又丸方(三書無,今據《證類》及《綱目》補。)治同上。

紅藍子一升,搗碎,以無灰酒一大升二合,(《綱目》無二合兩字)。拌了,暴令乾,重搗篩,蜜丸如桐子大,空腹酒下四十丸。

〔案〕《要略》無此方。《證類》及《綱目》並有之,並稱為張仲景方。《綱目》且有血氣刺痛四字標目。據此,二文是唐李所見《要略·婦人篇》,此條固有湯丸二方矣。今本無者,寫者脫之,或曰是異文。然唐李二書,並列湯丸二方,明是脫文,非異文也,今據補。但《脈經》錄《要略·婦人篇》無此條方論,恐是晉後人增,故用大兩、大升歟。

方藥用大升、大兩者,蓋自晉以後始,詳《古方權量考》。紅藍花即今紅花,以其葉似藍,故有藍名。始見於宋《開寶》,云:辛溫無毒,主產後血運口噤,腹中惡血不盡,絞痛,胎死腹中,並酒煮服。蘇頌云:子功與花同。《外臺》治一切腫疾,花搗汁服。《廣利》治喉痹,壅塞不通,花絞汁服;乾者,水浸絞之。

女子中風,血熱煩渴,子熬搗,水煎服。《子母錄》治產後血運悶絕,即此酒方,皆本此,以血運喉痹,皆風入血脈故也,與此經合。又《開寶》云:紅花自西番來,後漢時恐未必有此。考徐廣《史記》貨殖傳注:茜,一名紅藍花,其花染繒赤黃。陸璣《詩疏》:茹藘,茅蒐也,蒨草也,一名地血。

齊人謂之茜。蓋古人染紅,惟用此草。而仲景書又喜用別名揆之。《本經》及《別錄》曰:華主治相當。此方所指當即茜草之花子,茜亦藍別種也。諸藍皆解毒,故茜亦解毒。

蛇床子散方(《金匱要略》),治婦人陰寒。

蛇床子(《東洋本》及《綱目》子下有仁字)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許,和令相得,如棗大,綿裹內之,自溫。

〔案〕白粉,《綱目》引作白礬,礬能殺癢,故《集簡方》以此方治陰癢。《外臺》以此合狼牙湯,煎洗,治陰癢。《本經》蛇床子甘平,主婦人陰中腫痛,除痹氣,利關節,惡瘡。《別錄》溫中下氣,令婦人子藏熱,有子。《儒門事親》以蛇床子、枯白礬等分為末,醋面和丸彈子大,胭脂為衣,綿裹納之,如熱極,再換,日一次,取此。

狼牙湯方(《金匱要略》),治婦人陰中瘡蝕爛。

狼牙(三兩)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綿纏筋如繭,絞湯瀝陰中,日四五遍。

〔案〕狼牙,《本經》主疥瘙,惡瘍瘡痔,去白蟲,陰中瘡爛,蟯蟲所生,故此主之。《外臺》治寸白諸蟲方,用狼牙五兩,搗末,蜜丸麻子大,隔宿不食,明旦以漿水下一合,服盡即差。是狼牙湯功專殺蟲,可湯可丸也。《千金》以狼牙三兩,配水五升,煮取一升,洗、治陰中癢入骨。

統治癰疽方顧世澄(《瘍醫大全》稱此為張仲景統治癰疽方,姑錄之。)

白話文:

經方例釋下

紅藍子丸方 此方原載籍缺失,今據《證類本草》及《本草綱目》補全。主治與前文所述相同。

取紅藍子一升,搗碎,用無灰酒一大升二合拌勻,曬乾後再搗碎過篩,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蜜丸。空腹時,用酒送服四十丸。

此方未見於《傷寒論要略》,但《證類本草》和《本草綱目》均有記載,且都稱其為張仲景方。《本草綱目》更以「血氣刺痛」標明其主治。據此推測,唐代李氏所見的《傷寒論要略·婦人篇》中,本條應有湯劑和丸劑兩種方劑。今本缺失,可能是抄寫者遺漏,或為不同版本差異。但唐代李氏的兩種著作都記載了湯、丸兩種方劑,明確顯示是抄寫遺漏,而非版本差異,故據此補全。然而,《脈經》所錄《傷寒論要略·婦人篇》卻沒有此方,可能為晉代以後的人增補的,所以用量用大升、大兩計量。

方劑中使用大升、大兩的計量單位,是晉代以後才開始的,詳見《古方權量考》。紅藍花即今紅花,因其葉片形似藍草,故名紅藍花。首次見於宋代《開寶本草》,記載其味辛溫無毒,主治產後血運口噤、腹中惡血不盡、絞痛、胎死腹中,酒煮服用。蘇頌說:紅藍子的功效與花相同。《外台秘要》用其治療一切腫疾,取花搗汁服用。《廣利方》用其治療喉痹,咽喉腫塞不通,取花絞汁服用;乾品則需用水浸泡後絞汁。

女子中風,血熱煩渴,可取紅藍子搗碎,水煎服。《子母秘錄》記載用此酒方治療產後血運悶絕,這些用法都源於此方,皆因血運、喉痹皆為風邪入血脈所致,與此經方主治相符。《開寶本草》記載紅花來自西番,漢代可能尚未引進。考證徐廣《史記·貨殖列傳》注:茜草,又名紅藍花,其花可染成赤黃色。陸璣《詩疏》:茹藘,即茅蒐,也叫蒨草,又名地血,齊地稱之為茜草。古代染紅色,主要使用此草。而仲景的著作又喜歡用別名,故需推敲。《本經》及《別錄》記載:紅藍花的主治功效相當。此方所指應為茜草的花或子,茜草也是藍草的一種。各種藍草都有解毒功效,所以茜草也有解毒功效。

蛇床子散方 (出自《金匱要略》) 主治婦人陰寒。

藥物:蛇床子(《東洋本草》及《本草綱目》在“子”字下加注“仁”字)。

用法:將蛇床子研磨成粉末,加少許白粉(《本草綱目》引作白礬)混合調勻,製成棗核大小的藥丸,用棉花包裹,置於陰部溫敷。

白粉,《本草綱目》引作白礬,白礬有殺菌止癢作用,所以《集簡方》用此方治療陰癢。《外台秘要》將此方與狼牙湯合用,煎煮後洗滌,治療陰癢。《本經》記載蛇床子味甘性平,主治婦人陰部腫痛,除痹氣,利關節,治惡瘡。《別錄》記載其溫中下氣,使婦人子宮溫暖,有助於懷孕。《儒門事親》用蛇床子、枯白礬等分研末,用醋調和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以胭脂為衣,用棉花包裹後納入陰道,如感覺過熱則更換,每日一次,取效。

狼牙湯方 (出自《金匱要略》) 主治婦人陰部瘡瘍潰爛。

藥物:狼牙(三兩)

用法:取狼牙三兩,加水四升,煮至半升,用棉花纏繞成線團狀,蘸取藥湯後滴入陰道,每日四五次。

狼牙,《本經》記載其主治疥瘡瘙癢,惡性腫瘍瘡痔,殺滅蛔蟲,治療陰部瘡瘍潰爛及蟯蟲病。《外台秘要》記載治療寸白蟲的方劑,用狼牙五兩,搗碎成末,製成麻子大小的蜜丸,隔夜空腹服用一合漿水送服,服用後即見效。由此可見,狼牙湯的功效專門於殺蟲,既可作湯劑,也可作丸劑。《千金方》記載用狼牙三兩,加水五升,煮至一升,用藥湯洗滌治療陰部奇癢深入骨髓的病症。

統治癰疽方(顧世澄方) 《瘍醫大全》稱此方為張仲景的統治癰疽方,姑且記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