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卷一
2. 中風
大率主血虛有疾或夾火與濕,當以治痰為先,次養血行血。又須分氣虛、血虛,脈浮遲者可治,大數而極者難治。中腑者面顯五色,有表證而脈浮、惡風惡寒、拘急不仁,其病淺,多易治;中臟者唇吻不收,舌不轉而失音,鼻不聞香臭,耳聾而眼瞀,大小便秘結,或眼直視,搖頭口開,手撒遺溺,痰如曳鋸,鼻鼾,其病深,多不治。中腑者易汗,中臟者易下。
汗下不宜太過,汗多則亡陽,下多則亡陰。治風之法:初得即當順氣,日久則當活血。此萬古不易之理也。
稀涎散,治卒中風昏昏若醉,形體惛悶,四肢不收或倒不倒,微有涎出,斯頃不治便為大病,故必傷人。若胸膈痞氣不通,此乃風涎湧於上也。
用豬牙皂角肥實不蛀者四梃,削去黑皮,瑩淨明礬一兩,二味同搗為散。如有患者可服半錢,重者三錢,溫水調灌下。不大吐嘔,只是微微稀冷涎出或一升或二升,當時甦醒。緩緩調治,不可大吐,恐傷人命。
搐鼻方,治中風重而口噤者。
用藜蘆少許,加麝灌入鼻內吐之,一吐不已再吐之。亦有不可吐者,虛甚故也。
通關散,治卒中風邪,昏悶不醒,牙關緊急。湯水不下。
細辛(洗去土葉),豬牙皂角(去核,各一兩)
上為極細末,每用少許搐入鼻內,取嚏就提頭頂發立蘇。候有噴嚏漸可施治,無嚏不治。或急以生半夏末吹入鼻中亦可。
祛涎散,治卒中風不省人事,多因痰壅所致。
白礬二錢(生為末)
上以姜計調,斡開口灌之,其痰涎或吐或化下便蘇。初昏倒急掐人中,至醒方用痰藥。又須分血虛、氣虛而治。
紫金錠,治中風中氣,口眼喎斜,言語蹇澀或口噤,牙關緊急,筋脈攣縮,骨節風腫,手腳疼痛,行步艱辛,應是風氣疼痛,並用酒磨下甚效。(方見痰門)
捉虎丹,治初中風不省人事,牙關不開。研二丸酒調灌下立醒。(方見痛風門)
竹瀝四物湯,治半身不遂在左屬血虛者。
川芎,當歸,芍藥,熟地(俱用薑汁炒)竹瀝
水二鍾,煎八分。通口服。
竹瀝二陳湯,治半身不遂在右屬氣虛夾痰者。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白朮,人參,竹瀝,薑汁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通口服。若氣實能食者用荊瀝。
參耆湯,治氣虛卒然倒僕者,或遺尿者,虛風。
人參,黃耆
濃煎服,夾痰仍加竹瀝、薑汁。若肥白人多濕,可加附子行經。用附必以童便煮過。聲如鼾者亦屬氣虛。
薑製四物湯,治血虛卒中者。
川芎,當歸,芍藥,熟地
俱用薑汁炒,水煎服。有痰加痰藥,仍加竹瀝、薑汁。是無血不能養其□也,亦用之。
有因受氣而中者,身冷無痰是也,用薑湯調蘇合香丸灌之。輕者用烏藥順氣散。有因停食而厥者,必胸中滿悶。有夏月卒倒為暑風,此類中風病見於夏者。有因火者,內火外火合而炎爍,劉守真作將息失宜,一水不勝二火也。有因痰者,暑氣激搏,痰塞礙心竅也。
白話文:
中風,主要原因大多是身體血虛,有疾病或夾雜火氣與濕氣。治療上應先處理痰,其次是補養血液、促進血液循環。還要區分是氣虛還是血虛。脈象浮而遲緩的病人還可以治療,如果脈象洪大而急促的病人就很難治癒。
中風侵襲到腑的,臉上會出現各種顏色,有表證(類似感冒症狀),脈象浮,怕風怕冷,身體拘緊麻木,這種情況病較淺,多半容易治癒;中風侵襲到臟的,嘴唇會無法閉合,舌頭不能轉動,說不出話,鼻子聞不到氣味,耳朵聽不清楚,眼睛昏花,大小便不通,或者眼睛直愣愣地看著前方,搖頭,張著嘴,手放鬆,大小便失禁,喉嚨的痰像是拉鋸子的聲音,鼻鼾聲很響,這種情況病較深,多半難以治癒。中風侵襲到腑的容易出汗,侵襲到臟的則容易腹瀉。
出汗或瀉下的方式都不宜太過,出汗太多會傷陽氣,瀉下太多會傷陰液。治療中風的方法:剛發病時應先順氣,時間久了則要活血。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稀涎散,治療突然中風、昏昏沉沉像喝醉酒,身體昏沉,四肢不能活動或快要跌倒,微微流口水,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變成大病,會傷害到人。如果胸悶、氣不順,這是風痰湧到上面的緣故。
用肥大且沒有蟲蛀的豬牙皂角四條,削去黑皮,加入乾淨的明礬一兩,兩者一起搗成粉末。如果有病人可以服用半錢,嚴重者服用三錢,用溫水調開灌服下去。不用大吐大嘔,只會稍微流出稀冷的口水約一升或兩升,當時就能甦醒。慢慢調養治療,不可使其大吐,以免傷及性命。
搐鼻方,治療中風嚴重而牙關緊閉的人。
用少許藜蘆,加入麝香灌入鼻中使其吐出來,吐不出來就再吐一次。也有無法吐出來的,那是因為身體太虛弱的緣故。
通關散,治療突然中風,昏迷不醒,牙關緊閉,水都喝不下去的情況。
用細辛(洗去泥土和葉子),豬牙皂角(去核,各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取少許吹入鼻中,打噴嚏後就扶起頭頂,讓病人站起來。等到有噴嚏時,就可以開始治療,沒有噴嚏則無法治療。或者緊急時用生半夏的粉末吹入鼻中也可以。
祛涎散,治療突然中風不省人事,多半是因為痰液阻塞所導致。
用白礬二錢(生用,磨成粉末),用薑汁調開,撬開病人的嘴灌下去,痰液可能會吐出來或化解掉,病人就會甦醒。剛昏倒時要馬上掐人中,等到醒來後再用化痰藥。還要區分是血虛還是氣虛來治療。
紫金錠,治療中風、氣虛,導致口眼歪斜、說話困難或牙關緊閉、肌肉痙攣、關節腫痛、手腳疼痛、走路困難,這些都是風氣疼痛,用酒磨開服用效果很好。(藥方在痰門篇)
捉虎丹,治療剛中風不省人事,牙關緊閉的情況。將兩顆藥丸用酒調開灌下去,病人立刻就會醒來。(藥方在痛風門篇)
竹瀝四物湯,治療半身不遂,如果癱瘓在左側,屬於血虛的情況。
用川芎、當歸、芍藥、熟地(都用薑汁炒過),再加上竹瀝。用水兩碗,煎成八分,直接服用。
竹瀝二陳湯,治療半身不遂,如果癱瘓在右側,屬於氣虛夾雜痰的情況。
用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白朮、人參,再加上竹瀝、薑汁。用水兩碗,加入三片生薑,煎成八分,直接服用。如果氣力充足,食慾好的病人可以用荊瀝。
參耆湯,治療氣虛突然跌倒,或小便失禁,屬於虛風的情況。
用人參、黃耆,濃煎服用,如果夾雜痰液,還要加入竹瀝、薑汁。如果肥胖白皙的人多半是濕氣重,可以加入附子來促進氣血運行。用附子一定要用童子尿煮過。打鼾的聲音響亮也屬於氣虛。
薑製四物湯,治療血虛突然中風的情況。
用川芎、當歸、芍藥、熟地,都用薑汁炒過,用水煎服。如果有痰就加入化痰藥,還要加入竹瀝、薑汁。這是因為沒有血液就不能滋養身體,也需要用這個方子治療。
也有因為受氣而中風的,身體冰冷,沒有痰液,可以用薑湯調開蘇合香丸灌下去。輕微的可以用烏藥順氣散。也有因為飲食停滯而昏厥的,一定會感到胸悶。有夏天突然跌倒的,是屬於暑風,這種中風是夏天才會出現的。有因為火氣引起的,體內火氣和體外火氣一起燃燒,劉守真認為這是因為沒有好好調養休息,導致一碗水不能撲滅兩處火。有因為痰液引起的,暑氣激盪,痰液阻塞心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