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壽精方》~ 瘡瘍門 (3)
瘡瘍門 (3)
1. 瘡瘍門
治疔瘡,初發即以蒼耳燒灰,陳醋調敷。
又川烏(三個),草烏(七個),杏仁(九個),碾細飛礬(一兩)
上無根水敷,留口,紙蓋頻以水潤。
治瘰癧
廣木香(一兩),川山甲(五片,瓦焙枯),麝(五分),蜈蚣(一條,去頭足,瓦焙乾)
上為細末,或滴水丸,白酒一斤,分作三次服。
遇仙無比丹
古方中有斑蝥,服之甚捷,覺小便赤澀,水調益元散,頻服最妙。
癧膿潰用膏貼
乳香,沒藥,大黃(各二錢半),赤石脂(二錢),孩兒茶(三分),輕粉(二分),冰片(半分,另研)
上為細末,先稱菜油二兩,煎滾,次入黃蠟一兩溶化,入藥末攪勻,起火方入冰片再攪,磁器收貯,隨瘡大小用油紙敷貼,先以花椒湯洗瘡。
對口瘡,野苦蕒數根搗取汁,和酒服,渣敷患處,二三服愈。如已潰膿,取韭菜地上蚯蚓搗細,涼水調敷,日換三四次。敷湯火傷更妙。
頭生黃水瘡,即肥瘡。
黃柏,黃連,蓖麻子仁,草決明,輕粉
上為細末,瘡痛香油調敷,癢則釅醋調。常正夫傳。
下疳瘡
黃柏一兩,分作手指大條,慢火炙熱,淬豬膽汁中,用二枚,每炙每淬,汁盡為度,研細入輕粉錢余,香油調敷。餘姚魏景岐傳。
又下疳
冰片,珍珠,輕粉,孩兒茶
上末細,干,香油調敷,濕,乾末敷。溧陽馬竹湖先生傳。
治魚口瘡
大黃(五錢),川山甲(三錢),白殭蠶(三錢),五靈脂(三錢)
上為末,作一服,熱酒送下,取汗為度,膿血從大小便出。初起用牛皮膠醋煮敷之,即消。又照年數,白湯吞皂角子,如十歲則吞十枚,如二十歲則吞二十枚。
疥靈丹
苦參(刮淨,銼片,糯米泔浸一日,又換浸一日,取出曬乾,二兩),白蒺藜子(炒,杵去刺,一兩),白芷(一兩),山梔(連殼,用仁去秀,俱炒),枳殼(麵炒),羌活,當歸,連翹(各七錢)
上末蜜丸,梧桐子大,空心臨臥荊芥湯下五十丸。
擦藥,柏油一兩,水銀五錢,順擂水銀不見星擦之。
又杏仁(去皮),大楓子(去殼,各四錢),樟腦(二錢,共碾),白礬生熟(各錢半),水銀(一錢,先以茶三錢碾不見星),輕粉(一錢),豬脂或桕油(二兩,夏月一兩,同碾用)
又治疥作癢作痛,嫩桃柳枝三寸長,各四十九,用菜油一大碗煎至半碗。去渣,入辰粉一兩,和成膏洗淨塗之。
又治乾溼疥癬,並膿顆爛瘡。
大楓子(連殼二兩,取仁),枯礬(四錢),樟腦(三分),蛇蛻(燒存性,三分),蜂窩(燒存性,二分),水銀(五錢),桕油(四兩)
上以楓子諸藥為末,次入桕油,次入水銀,同研勻敷之。
治風癬
棗五枚去核,每一枚入砒二錢在內,仍將濕紙外包,灰火中炮燒過紙為度,取為細末,豬膽調擦。
白話文:
瘡瘍門
治療疔瘡:初期就用蒼耳燒成灰,再用陳醋調和敷在患處。
另法:川烏三個,草烏七個,杏仁九個,研磨成細粉,加入明礬一兩。用無根水調和敷上,留個出氣口,用紙蓋好,經常用水潤濕。
治療瘰癧:
廣木香一兩,川山甲五片(瓦片上焙乾),麝香五分,蜈蚣一條(去頭足,瓦片上焙乾)。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製成水丸或滴丸,用白酒一斤,分三次服用。
遇仙無比丹:
古方中含有斑蝥,服用後見效很快,如果出現小便赤澀,可用水調和益元散頻頻服用,效果最佳。
癧膿潰爛後用膏藥貼敷:
乳香、沒藥、大黃(各二錢半),赤石脂二錢,孩兒茶三分,輕粉二分,冰片半分(另研磨)。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先稱取菜油二兩,煎煮沸騰,然後加入黃蠟一兩溶化,再加入藥粉攪拌均勻,起鍋後再加入冰片攪拌,用磁器收好保存。根據瘡瘍大小,用油紙敷貼,之前先用花椒水清洗患處。
治療口瘡:取野苦蕒數根搗爛取汁,加酒服用,藥渣敷在患處,服用二三次即可痊癒。如果已經潰爛流膿,取韭菜地上的蚯蚓搗爛,用涼水調和敷上,每天換三四次。用於治療湯火傷更佳。
治療頭上生長的黃水瘡(肥瘡):
黃柏、黃連、蓖麻子仁、草決明、輕粉。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瘡痛則用香油調和敷上,若發癢則用濃醋調和。常正夫傳授。
治療下疳瘡:
黃柏一兩,分成手指般大小的條狀,用慢火炙烤至發熱,然後淬入豬膽汁中,每炙烤一次就淬入一次,直到豬膽汁用完為止。研磨成細粉,加入輕粉一錢左右,用香油調和敷上。餘姚魏景岐傳授。
另一種治療下疳的方法:
冰片、珍珠、輕粉、孩兒茶。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患處乾燥則用香油調和敷上,患處潮濕則直接敷上藥粉。溧陽馬竹湖先生傳授。
治療魚口瘡:
大黃五錢,川山甲三錢,白殭蠶三錢,五靈脂三錢。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一次服用,用熱酒送服,直到出汗為止,膿血會從大小便排出。初期可用牛皮膠加醋煮沸後敷在患處,即可消腫。另法:根據年齡,用白開水送服皂角子,例如十歲就服用十枚,二十歲就服用二十枚。
疥靈丹:
苦參(刮淨,切片,用糯米淘米水浸泡一天,再換水浸泡一天,取出曬乾,二兩),白蒺藜子(炒熟,去刺,一兩),白芷一兩,山梔子(連殼,取仁去雜質,都炒熟),枳殼(麵粉炒熟),羌活、當歸、連翹(各七錢)。
以上藥材研磨成蜜丸,大小如梧桐子,空腹睡前用荊芥湯送服五十丸。
擦藥:
柏油一兩,水銀五錢,研磨至水銀看不見為止,然後擦拭患處。
另法:杏仁(去皮)、大楓子(去殼,各四錢),樟腦二錢(一起研磨),白礬(生熟各一錢半),水銀一錢(先用茶葉三錢研磨至看不見),輕粉一錢,豬油或桕油二兩(夏天用一兩),一起研磨後使用。
另法:治療疥瘡瘙癢疼痛,取嫩桃柳枝三寸長,各四十九根,用菜油一大碗煎至半碗。去渣,加入辰砂一兩,調成膏藥,清洗乾淨後塗抹。
另法:治療乾濕疥癬,以及膿瘡潰爛:
大楓子(連殼二兩,取仁),枯礬四錢,樟腦三分,蛇蛻(燒成灰,三分),蜂窩(燒成灰,二分),水銀五錢,桕油四兩。
先將大楓子等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加入桕油,再加入水銀,一起研磨均勻後敷在患處。
治療風癬:
棗子五枚去核,每枚棗子內放入砒霜二錢,用濕紙包好,放在灰燼中燒烤,直到燒透紙張為止,研磨成細粉,用豬膽汁調和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