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受孔

《醫便》~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慈幼類

治驚風方(附),凡小兒急驚,屬肝木風痰有餘之症,治宜平肝鎮心,驅風消痰,降火,清內熱,慢驚屬脾土不足,因吐瀉久虛,元氣不固,或大病後元氣不足,宜補中兼疏利,世俗以一藥通治二症者甚妄。

急驚神方(百七十二)

牛膽南星(四錢半),全蠍(二錢),荊芥穗,防風(去蘆),姜蠶(炒),天竺黃(各三錢),辰砂(天葵草伏過,一錢六分,另研),琥珀,牛黃(另研),蟬蛻,木香(各一錢五分)

白話文:

【治驚風方(附)】針對小孩急性的驚風病症,主要特徵為肝經之風與痰多,治療原則應以平抑肝氣、鎮定心神、驅除風邪、消除痰結、清降內熱。對於慢性驚風則歸咎於脾土功能不足,可能是因長期嘔吐、腹瀉導致虛弱,或在大病之後元氣恢復不足,治療上應兼顧補脾和調理消化系統。

【急驚神方(百七十二)】

  • 牛膽南星(四錢半):用來平肝息風、化痰。
  • 全蠍(二錢):具有驅風、止痛的功效。
  • 荊芥穗:清熱解毒、發汗。
  • 防風(去蘆):祛風解表、散寒。
  • 姜蠶(炒):發汗解表、祛風止痛。
  • 天竺黃(各三錢):清熱化痰、止咳。
  • 辰砂(天葵草伏過,一錢六分,另研):鎮靜安神、活血。
  • 琥珀:安神定志、活血。
  • 牛黃(另研):清熱解毒、開竅醒腦。
  • 螳蛻:疏散風熱、止癢。
  • 木香(各一錢五分):調和脾胃、行氣止痛。

以上配方需由專業中醫師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個別調整,並遵循正確的煎煮方法。

上為末,山藥打糊為丸,如龍眼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薑湯化下。此吉水鄧小兒家傳,極效。

又方(附),治急驚。

車前子(三錢),輕粉(一錢),麝香(三分,另研),片腦(分半,另研),牛黃(一錢,另研),全蠍(十四個),天麻(二錢),牛膽南星(二錢),白附子(一錢),硃砂(三錢,另研),青黛(一錢),珍珠(一錢,另研),男兒乳(一盞),生人血(二匙)

白話文:

上部的草藥被研磨成粉末,接著將山藥打成糊狀,再與粉末混合,形成如龍眼般大小的丸狀。在丸子表麵包覆硃砂作為保護層。每次服用時,只需一顆丸子,並用薑湯溶解後飲用。這是一種由吉水鄧家傳承的祕方,效果極佳。

另一個方子(附錄),用於治療急性驚嚇症狀。

車前子(三錢)、輕粉(一錢)、麝香(三分,需另外研磨)、片腦(一半分量,需另外研磨)、牛黃(一錢,需另外研磨)、全蠍(十四個)、天麻(二錢)、牛膽南星(二錢)、白附子(一錢)、硃砂(三錢,需另外研磨)、青黛(一錢)、珍珠(一錢,需另外研磨)、男兒乳(一杯)、生人血(兩匙)

上為末,各研和勻,粟米糊為丸,如黃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荊芥薄荷湯磨下,先用半丸研細吹入鼻中,外用石腦,姜蠶去嘴,調塗人中,立效。

慢驚秘方(附),急驚日久不止,亦可用。

人參,白茯神(去皮心),琥珀,姜蠶,全蠍,防風(去蘆),牛膽南星,白附子(生用),蟬蛻(去土),蘄蛇肉(各二錢),辰砂(一錢,另研),麝香(二分)

白話文:

「取上藥研磨均勻,與粟米糊混合製成丸狀,大小類似黃豆,表面覆蓋硃砂。每次服用一顆,可以使用荊芥與薄荷煎成的湯來溶解後吞服。在開始時,先用半顆藥丸研磨後吹入鼻孔。另外,可以在外用石腦、姜蠶去除頭部後,調和塗抹在人中的部位,立刻就能見效。

這是一個治療緩慢驚嚇的祕方,對於急性的驚嚇症狀持續不止的情況,也可以使用。

所需材料包括:人參、白茯神(去皮心)、琥珀、姜蠶、全蠍、防風(去蘆)、牛膽南星、白附子(生用)、蟬蛻(去土)、蘄蛇肉(各二錢),辰砂(一錢,需單獨研磨),麝香(二分)。」

請注意,這是一則傳統中醫藥方,具體使用前應諮詢專業醫師或中醫師,並考慮個體差異及可能的交互作用。

上為末,煉蜜為丸,黃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菖蒲湯化下,急驚薄荷湯化下。此二方蕪湖夏小兒世傳,極效。

慢驚神效方(附)

人參(一兩),姜蠶(炒,三錢),全蠍(二錢),生人血(二匙),辰砂(二錢,另研為衣)

上為末,用麻黃一兩,甘草一兩,熬膏為丸,如櫻桃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南棗煎湯化下。此邵伯仲小兒方,累用累效。

白話文:

上部的藥物研磨成粉末,然後加入煉製的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如黃豆,並用硃砂作為藥丸的外衣。每次服用一顆,使用菖蒲湯來溶解後吞服;對於急性的驚嚇,則使用薄荷湯來溶解後服用。這兩個方法是蕪湖夏小兒世代傳承的祕方,效果極佳。

慢驚神效方(附)

人參(一兩),姜蠶(炒製,三錢),全蠍(二錢),生人血(二匙),辰砂(二錢,需另外研磨成粉作為藥丸的外衣)

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使用一兩的麻黃和一兩的甘草,熬煮成膏狀製成藥丸,大小如櫻桃,並用硃砂作為藥丸的外衣。每次服用一顆,使用南棗煎成的湯水來溶解後吞服。這是邵伯仲的小兒祕方,多次使用後均見到良好的效果。

秘傳牛黃清心丸(百七十三),治小兒驚風,大人中風,中痰,中氣,一切風痰之症。

天麻(四兩),防風(二兩,去蘆),牛膽南星(二兩半),姜蠶(炒),全蠍(各二兩半),白附子(生用),干天羅(即絲瓜,五錢),川烏(五錢),遠志(去心,二兩),川山甲(蛤粉炒,三兩),蟬蛻(二兩,去土),蒿蟲(不拘多少),辰砂(天葵煮,一兩),雄黃(一兩,二味另研),犀角(鎊細,五錢),蜈蚣(三錢),蟾酥(五分,另研),沉香(三錢),細辛(五錢),龍齒(五錢),琥珀(二錢,另研),珍珠(三錢,另研),天竺黃(三錢),蛤蚧(一對),金銀箔(各十帖)

白話文:

祕傳牛黃清心丸(第1886號,編號173),此方適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成人中風,中毒,氣滯,以及各種風痰病症。

材料:

  • 天麻(四兩):具有平肝、息風作用。
  • 防風(二兩,去蘆頭):可解表散寒,祛風止痛。
  • 牛膽南星(二兩半):有燥濕化痰,解毒散結的功效。
  • 姜蠶(炒過):能散風除濕,發汗解表。
  • 全蠍(二兩半):可鎮靜安神,解毒消癥。
  • 白附子(生用):能散寒除濕,化痰止咳。
  • 幹天羅(即絲瓜,五錢):具有清熱利水,解毒的功效。
  • 川烏(五錢):具有溫通經絡,止痛的作用。
  • 近志(去心,二兩):能安神定志,寧心安神。
  • 川山甲(蛤粉炒,三兩):可補血養心,安神定志。
  • 蟲蛻(二兩,去土):具有解毒,止癢的功效。
  • 蒿蟲(無限制數量):可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 辰砂(天葵煮過,一兩):有清熱解毒,安神定志的作用。
  • 雄黃(一兩,與辰砂分別研磨):具有殺蟲,解毒的功效。
  • 犀角(鎊細,五錢):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 蜈蚣(三錢):具有解毒,散結,止痛的作用。
  • 蟾酥(五分,另外研磨):有解毒,止痛的功效。
  • 沈香(三錢):可調理氣機,止痛安神。
  • 細辛(五錢):能散寒止痛,醒腦開智。
  • 龍齒(五錢):具有補骨強筋,安神定志的作用。
  • 琥珀(二錢,另外研磨):能安神定志,利水通淋。
  • 珍珠(三錢,另外研磨):可滋潤心肺,安神定志。
  • 天竺黃(三錢):有清熱化痰,解毒的功效。
  • 蛤蚧(一對):具有補腎壯陽,益氣養血的作用。
  • 金銀箔(各十帖):用於裝飾和增加藥材的價值。

上藥各制淨為末,外用荊芥一斤,麻黃一斤,木通一斤,皂角半斤,甘草四兩,蒼耳子四兩,六味熬膏,人真酥合油,和蜜為丸,芡實大,金銀箔為衣,蠟封。隨症調引用。

回生錠(百七十四),治慢驚聖藥,一錠即有起死回生功,頃刻見效,故名為回生錠,真海上仙方也。急驚亦效。

人參(五錢),白朮(一兩),山藥(一兩),真赤石脂(煅,五錢淨,假的不用),甘草,辰砂(各二錢),桔梗(一兩),白茯苓(去皮,一兩),滴乳香(二錢,另研),麝香(一錢,另研),牛黃(一錢,另研),牛膽南星(五錢),礞石(煅金色,三錢),金箔(十片,為衣)

白話文:

上藥材各項均需先經過清理乾淨後研磨成粉狀,外用的藥材包括:荊芥一斤、麻黃一斤、木通一斤、皁角半斤、甘草四兩、蒼耳子四兩。以上六味藥材熬煮成膏狀,再與人真酥混合油一起,加上蜂蜜調製成丸劑,丸劑大小如同芡實,表面覆蓋金銀箔作爲裝飾,最後用蠟密封。服用時需根據病症調整用量。

「回生錠」(配方編號:37121),是治療慢性驚厥的聖藥,一錠便能有起死回生的效果,且在短時間內就能見效,因此得名爲「回生錠」,確實是一道來自海上的仙方,對於急性的驚厥也有很好的療效。

主要藥材包括:人參(五錢)、白朮(一兩)、山藥(一兩)、真赤石脂(煅後淨,五錢,假的不使用)、甘草、辰砂(各二錢)、桔梗(一兩)、白茯苓(去皮,一兩)、滴乳香(二錢,另外研磨)、麝香(一錢,另外研磨)、牛黃(一錢,另外研磨)、牛膽南星(五錢)、礞石(煅後呈金色,三錢)、金箔(十片,作爲外衣)。

上為末,五月五日午時取粽搗勻,印作錠子,金箔為衣,陰乾。每服大人五分,小兒二分,薄荷湯下。

秘方黑神丸(百七十五),治急驚風垂死者,一服可即活。

膩粉,香墨,白麵(各二錢),蘆薈(一錢八分),牛黃(另研),青黛(飛淨),使君肉(去殼淨,各一錢),辰砂(一錢半,另研),麝香(五分,另研),冰片(二分,另研),金箔(十片)

上為末,麵糊為丸,黃豆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白話文:

祕方黑神丸(第一百七十五),治療急驚風即將死亡的病患,服用後可以立即救活。

材料:膩粉、香墨、白麵(各二錢)、蘆薈(一錢八分)、牛黃(需另外研磨)、青黛(需飛淨)、使君肉(去殼淨,各一錢)、辰砂(一錢半,需另外研磨)、麝香(五分,需另外研磨)、冰片(二分,需另外研磨)、金箔(十片)

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藥丸,大小如黃豆,並以金箔包裹。每次成人服用五分,兒童服用二分,均以薄荷湯送服。

治急慢驚風海上方(附),用五月五日午時,取白頭蚯蚓,不拘多少,去泥,焙乾為末,加辰砂等分和勻,糯米糊為丸,綠豆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白湯下。取蚯蚓時,先以刀截為兩段,看其斷時跌快者治急驚,跌慢者治慢驚,作二處修合,極效。(附)

仙傳救急驚神方(附),並治大人中風,中痰,立服立效,不許受謝,並食病家茶酒,犯者不效。

用生白石膏研末十兩,辰砂研末五錢,二味和勻。每服大人三錢,小兒一歲至三歲一錢,四歲至七歲一錢五分,八歲至十二歲二錢,十三至十六歲二錢五分,用生蜜調下立效。按此二方價不貴而功極速,累用累效。

白話文:

【治急慢驚風海上方】(附註),在五月五日午時,採集白頭蚯蚓,數量不限,清除泥土後,烘乾磨成粉末,再加入與其等份的硃砂混勻,用糯米糊製成藥丸,大小如綠豆,表面覆蓋金箔。每次服用一粒,用白開水送服。在選擇蚯蚓時,先用刀切成兩半,觀察其斷裂時的速度,快速者適用於急驚風,緩慢者適用於慢驚風,分兩部分製造,效果極佳。(附註)

【仙傳救急驚神方】(附註),同時適用於成人中風、中風、中暑,立服立效,不可接受酬謝,也不允許食用病人家的茶酒,違反者效果不顯著。

使用生白石膏磨成粉末十兩,辰砂磨成粉末五錢,這兩種材料混勻。成人每次服用三錢,一歲至三歲的兒童服用一錢,四歲至七歲的兒童服用一錢五分,八歲至十二歲的兒童服用二錢,十三歲至十六歲的兒童服用二錢五分,用生蜜調和後服用,立即見效。根據這兩個方子,價格不高但功效迅速,多次使用多次見效。

千金肥兒丸(百七十六),小兒疳症,因脾家有積,脾上虛而肝木乘之所致。積久不散,復傷生冷厚味,故作疳症。肚大筋青,潮熱咳嗽,胸前骨露。治法,調脾胃,養血氣為主,其次消積,殺蟲,散疳熱。

白朮(半斤),真茅山蒼朮(半斤),陳皮(一斤,不去白),甘草(一斤,炙,為末用,留一半為衣),厚朴(一斤,用乾薑半斤水拌令潤透,同炒乾,去姜不用),賴蛤蟆(十隻,蒸熟,焙乾,為末),禹餘糧(煅,一斤,如無以蛇含石代),川黃連(一斤,用苦參四兩,好燒酒一斤,二味拌盒一時,焙乾,去參),神麯(一斤,炒),牡蠣(煅七次,童便淬七次,淨一斤),青蒿(一斤,童便製為末),山楂(去核,一斤),鱉甲(醋炙,一斤),胡黃連(半斤),蘆薈(四兩),夜明砂(淘淨,四兩),使君子(去殼,淨肉四兩),鶴蝨(不拘多少)

白話文:

千金肥兒丸,是針對兒童疳症的方劑,主要原因是脾臟積滯,導致脾氣虛弱,肝木則乘虛而入。若長期積滯未除,再加上食用生冷或過於滋補的食物,就會引發疳症。此病表現為腹部膨大、筋脈青紫、經常發熱咳嗽、胸部骨頭外露等症狀。治療原則以調理脾胃、滋養血氣為主,同時輔以消積、殺蟲、散除疳熱的手段。

配方如下:

  • 白朮(半斤)
  • 真茅山蒬朮(半斤)
  • 陳皮(一斤,不除去白色的部分)
  • 甘草(一斤,炙後研成粉末,保留一半做為丸衣,剩下的一半用來調和)
  • 厚朴(一斤,使用乾薑半斤浸泡使其充分潤透,與厚朴一同炒乾燥,去除薑不使用)
  • 藍蛤蟆(十隻,蒸熟後曬乾,研成粉末)
  • 禹餘糧(煅制,一斤,若無可用蛇含石代替)
  • 川黃連(一斤,使用苦參四兩,好燒酒一斤,兩者混合一起,焙乾,去掉苦參)
  • 神麯(一斤,炒熟)
  • 牡蠣(煅七次,用童便淬七次,淨化後一斤)
  • 青蒿(一斤,用童便製成粉末)
  • 山楂(去核,一斤)
  • 鳥甲(醋炙,一斤)
  • 胡黃連(半斤)
  • 蘿蔔(四兩)
  • 夜明砂(淘洗乾淨,四兩)
  • 使君子(去殼,淨肉四兩)
  • 鶴蝨(數量不限)

上前藥,各制淨為末,外用小紅棗五斤,去皮核,黃耆三斤,當歸一斤,熬膏,入面一斤,打和作糊為丸,如綠豆大。以前甘草末半斤擂丸,小茴香末各四兩,為衣。每服八歲以下五十丸,九歲以上七十丸,食前清米湯送下,累用神效。

消疳餅(百七十九),專治諸疳積,累試極驗,兒又肯用。

夏月取癩蛤蟆百餘隻,端午前後取的更佳,去頭足腸肚皮骨,另放一處,先將肉香油煎熟與兒吃,再將皮骨腸肚以缽頭盛,放烈日中,上用稀篩蓋之。任蒼蠅攻鑽生蛆,食骨上肉盡,然後取蛆洗淨炒乾,用重紙包灰,火內煨焦存性,為末,每末一兩,加入後藥。

白話文:

此方需要準備以下藥材:

  • 前進藥,每種均需淨化並研磨成粉末。
  • 小紅棗五斤,去皮核。
  • 黃耆三斤。
  • 當歸一斤。
  • 為了熬製成膏狀,加入一斤的麵粉。
  • 打成糊狀,並做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子。
  • 以半斤的甘草粉末拌勻,做成丸子。
  • 用四兩的茴香粉末作為外衣。
  • 每個年齡段的兒童用量如下:八歲以下每次服用五十粒,九歲以上的每次服用七十粒,於餐前以清水米湯送服。此方多次使用後效果顯著。

"消疳餅"(配方編號29245)專門用於治療各種疳積病,多次試驗後效果極佳,且兒童願意食用。

在夏季,選取100多隻癩蛤蟆,在端午節前後選取最佳。去除頭部、腳部、腸道和皮膚骨骼,分別放置。首先,將肉在香油中煎熟供兒童食用,然後將皮、骨、腸、肚放入碗中,放在烈日下,上面覆蓋細網以防止蒼蠅侵入並生蛆。讓蛆蟲在肉上生長,直至全部消耗掉肉質,最後取出蛆蟲清洗乾淨並炒乾,用厚重的紙包好,放入火中煨焦,保持其原有性質,研磨成粉末,每份粉末一兩,加入後續的藥材中。

胡黃連(二兩),山楂肉(去子,淨四兩),真蘆薈(二兩),砂仁(二兩),青皮(去白,麩炒,一兩),蕪荑(一兩),檳榔(二兩),蒿心末(一兩),西涯木香(五錢)

上為末,除渣淨一斤,外用陳麥面十斤,沙糖二斤,餳糖一斤,將藥面糖和勻,如金花餅法造成餅子,一兩重一個。每日空心食一個,米湯下。能消疳磨積如神,小兒逐日用之,極妙。

附:治小兒吐瀉,由寒熱不勻,內傷脾胃所致,泄瀉痢疾,亦由濕熱積滯而成,治宜消積理脾為要,後二方主之。

白話文:

胡黃連(二兩),山楂肉(去子,淨四兩),真蘆薈(二兩),砂仁(二兩),青皮(去白,麩炒,一兩),蕪荑(一兩),檳榔(二兩),蒿心末(一兩),西涯木香(五錢)。

以上材料研成粉末,除去渣滓淨化後約一斤,再使用十斤陳麥麵、二斤沙糖及一斤餳糖,將藥粉與糖調和均勻,按照金花餅的方法製成餅狀,每個一兩重。每日在空腹時食用一個,用米湯送服。此方能夠像神一般消解蟲癥與積食,適合小孩每日服用,效果極佳。

附註:對於小孩出現嘔吐與腹瀉的情況,可能是由於寒熱失調導致脾胃受傷,或是因濕熱積滯引發的洩瀉痢疾。治療應以消解積食,調理脾胃為主,後兩方針對這些症狀進行治療。

加減錢氏白朮散(百七十八),治吐瀉極效。

人參(五分),白朮(八分),白茯苓(六分),甘草(二分),陳皮(六分),半夏(七分),藿香,砂仁,乾葛(各五分)

上用水一鍾,煎六分,入薑汁一匙和勻服。

香橘餅(百七十九),治小兒疳積下痢,並久瀉不止,或冷熱不調,赤白膿血相雜,小腹疼痛,或禁口不食,裡急後重,日夜無度,經久不瘥,致脾虛脫肛不收,並宜服之。

陳皮(去白),青皮(去穰,麩炒),厚朴(薑製),青木香,山楂肉(去核淨),神麯(炒),麥芽(炒),白朮(炒,各四兩),三稜(醋炒,二兩),莪朮(醋炒,一兩),香附(炒),砂仁(炒),甘草(炙),人參(滋潤有潤者,去蘆,各二兩),木香(不見火,五錢)

白話文:

加減錢氏白朮散(第178號方),對治療嘔吐和腹瀉非常有效。

  • 人參(五分):補益元氣。
  • 白朮(八分):健脾胃,助消化。
  • 白茯苓(六分):利水消腫,健脾止瀉。
  • 甘草(二分):調和諸藥,緩解毒性。
  • 陳皮(六分):理氣化痰,和胃。
  • 半夏(七分):燥濕化痰,止吐。
  • 藿香:芳香化濕,止吐。
  • 砂仁:行氣消食,止瀉。
  • 乾葛(五分):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以上藥物用一杯水煎煮,剩六分後加入一匙薑汁混合服用。

香橘餅(第179號方),適用於小兒因消化不良引起的下痢、長期腹瀉、冷熱不調、腹痛、拒食、大便頻密、日夜無度,以及導致脾虛脫肛不收等症狀。

  • 陳皮(去白):理氣化痰,和胃。
  • 青皮(去穰,麩炒):疏肝解鬱,消積化脹。
  • 厚朴(薑製):行氣除溼,和胃。
  • 青木香:行氣消積,止痛。
  • 山楂肉(去核淨):消食化積,活血。
  • 神麯(炒):開胃消食。
  • 麥芽(炒):消食和胃,健脾。
  • 白朮(炒):健脾助消化。
  • 三稜(醋炒,二兩):破血消癥,消積。
  • 蘿朮(醋炒,一兩):破血消癥,活血。
  • 香附(炒):理氣解鬱,止痛。
  • 砂仁(炒):行氣消食,止瀉。
  • 甘草(炙):調和諸藥,緩解毒性。
  • 人參(滋潤有潤者,去蘆,各二兩):補氣養血。
  • 木香(不見火,五錢):行氣止痛。

以上藥物按照配方比例混合,適應症狀時可服用。

上為極細末,煉蜜和勻,印作錠子,每餅濕時重二錢,陰乾。每服一餅,空心米湯化下立效,大人亦可用。

白朮助胃丹(百八十),治小兒吐瀉,大能和脾胃,進飲食,化滯磨積。

白朮(一兩五錢,陳土炒),人參(六錢),白茯苓(去皮,一兩),甘草(炙,五錢),白豆蔻(大者去殼,十五粒),砂仁(大者四十粒,炒),肉豆蔻(中大四個,雞蛋清炒),木香(二錢),山藥(薑汁炒,一兩)

上為極細末,煉蜜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米湯化下。

白話文:

上為極細末,煉蜜和勻,印作錠子,每餅濕時重二錢,陰乾。每服一餅,空心米湯化下立效,大人亦可用。

【白朮助胃丹】(方劑編號:41563),用於治療小孩嘔吐、腹瀉,極具調和脾胃,增加飲食慾,化解消化不良及積食的效果。

白朮(一兩五錢,用陳土炒過),人參(六錢),白茯苓(去皮,一兩),甘草(炙,五錢),白豆蔻(選大粒的去殼,十五粒),砂仁(選大粒的四十粒,炒過),肉豆蔻(中大四個,用雞蛋清來炒),木香(二錢),山藥(用薑汁來炒,一兩)

所有成分研磨成極細粉末,加入煉蜜製成丸狀,大小如皁子。每次服用一丸,空腹時以米湯送下。

治小兒食傷,宜服此方消導之。(百八十一)

白朮(一錢),陳皮(七分),麥芽(一錢),厚朴(六分),甘草(四分),枳實(六分)

傷乳及粥飯米曲,加神麯(真炒香,一錢),半夏(六分),更增麥芽(五分)。若傷魚、肉、果子等食,加山楂(一錢炒),砂仁(五分),黃連(三分),草果(三分)。傷生冷之物,腹痛,泄瀉清冷色白,加砂仁、山楂、神麯(各八分),煨木香(四分),乾薑(炒紫黑三分)。

傷辛熱飲食,或傷食停積,日久食鬱作熱,嘔吐酸水,或大便積痢不快,或黃黑色,此有熱也。加姜炒黃連(七分),山楂、川芎(各五分),木香(三分)。尋常些小傷食,不必服藥,只用麥芽,入姜二片,煎湯飲之。

白話文:

治療小孩因飲食過量導致消化不良,可服用下方藥方來促進消化。

  • 白朮(一錢):有助於調節體內水分與氣血。
  • 陳皮(七分):能理氣化滯,助消化。
  • 麥芽(一錢):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 厚朴(六分):能調和胃氣,止脹滿。
  • 甘草(四分):調和諸藥,具有緩和功效。
  • 枳實(六分):能破氣消癥,通利大腸。

若消化不良是由於奶類、粥飯或米曲所引起,則在上方基礎上加上神麯(真炒至香,一錢)、半夏(六分),並增加麥芽(五分)的份量。若消化不良是因為吃了魚、肉、水果等食物所導致,則加入山楂(一錢炒)、砂仁(五分)、黃連(三分)、草果(三分)。

若消化不良是因生冷食物所導致,出現腹痛、洩瀉且呈清冷色態,則在上方基礎上加入砂仁、山楂、神麯(各八分)、煨木香(四分)、乾薑(炒至紫黑色,三分)。

若消化不良是因為食用了辛辣熱性飲食,或長期積食導致食慾不振、出現噁心嘔吐酸水,或者大便不順、腹瀉,呈現黃黑色,這表明有熱毒,則在上方基礎上加入姜炒黃連(七分)、山楂、川芎(各五分)、木香(三分)。

對於一般的輕微消化不良,不需服用藥物,只需使用麥芽,加入兩片姜,煮成湯後飲用即可。

上藥,用姜二片,水一鍾,煎六分,食前服。若飲食傷脾胃,食積在內作熱,見於肌表,或潮熱往來,只宜理中而表熱自除,不可解表,宜用前方,加山楂、白芍藥、升麻、乾葛(各八分),生甘草(二分),炙甘草(二分),黃連(五分)。以消食積之熱。表熱未除,亦宜加除脾胃之熱,熱壯盛脈有力者,更加煅石膏(一錢)。此皆太陰、陽明二經藥也。

治小兒服前消導藥,積去後泄瀉不止,服此方調補脾胃,止瀉。

白朮(一錢二分),白茯苓(一錢),白芍藥(一錢,酒炒),木香(煨),甘草(炙),肉豆蔻(各四分),黃連(姜炒),神麯(姜炒),陳皮(各六分),乾薑(炒半黑,二分半)

白話文:

上藥的配方為:兩片姜,一鍾水,煎至剩下六分,飯前服用。如果飲食傷害了脾胃,導致積食在體內產生熱氣,表現於肌表,或者出現間歇性高熱,僅需調理中焦而使表熱自然消除,不應解開表症,適合使用前方的方子,並加入山楂、白芍、升麻、乾葛(各八分),生甘草(二分),炙甘草(二分),黃連(五分)以消滅積食所產生的熱氣。如果表熱仍未消除,還應該加入消除脾胃熱氣的藥物。對於熱力強大且脈搏有力的情況,可以再添加煅石膏(一錢)。

此方適用於太陰和陽明經絡的病症。

治療小孩服用前方的導藥後,積食消除但仍然有腹瀉不減的情況,可服用此方來調理和滋補脾胃,以止住腹瀉。

配方如下: 白朮(一錢二分),白茯苓(一錢),白芍藥(一錢,酒炒),木香(煨),甘草(炙),肉豆蔻(各四分),黃連(姜炒),神麯(姜炒),陳皮(各六分),乾薑(炒至半黑,二分半)。

上用姜二片煎,食前溫服。泄瀉止後,調理以復脾胃之氣,本方去乾薑、神麯、肉果,加人參(六分),黃耆(三分)。服二貼愈。過服解表止瀉劑,致損脾胃中血氣,本方去肉果、木香、乾薑、神麯、黃連,加山楂(三分),當歸(四分),半夏(薑製八分),麥門冬(六分),川芎(二分)。此皆平和之劑,故可常服調理以夏胃氣,雖大人亦可服也。

磨積錠(百八十二),治小兒一切積滯。

白朮(陳土炒,二兩),陳皮(二兩),厚朴(姜炒,一兩),檳榔(一兩),枳實(麩炒,一兩),三稜,莪朮(二味醋炒,各一兩半),甘草(一兩),使君子(去核淨,一兩七錢),半夏曲(一兩),山楂(去核),神麯(各二兩),阿魏(真者,一兩),黑牽牛(頭末,一兩,半生半炒),巴豆霜(三錢,另研),木香(三錢),楂砂(一錢,洗去砂土),蒼朮(麩炒,一兩)

白話文:

對於胃寒引發的腹瀉,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取兩片薑片煎煮,飲用前需保持溫熱。在腹瀉得到控制後,為了恢復脾胃功能,我們可以調整藥方,去除乾薑、神麯、肉果,加入六分的人參,以及三分的黃耆,服用兩帖後即可痊癒。

如果過量使用解表止瀉藥物,可能會傷害脾胃中的血液和氣息,此時可以調整藥方,去除肉果、木香、乾薑、神麯、黃連,加入三分的山楂,四分的當歸,薑製的半夏八分,以及六分的麥門冬,二分的川芎。這些藥方都屬於平和類型,因此可以經常服用來調理胃氣,即使是大人也可以服用。

針對小孩的消化不良,有「磨積錠」這種藥方,能治療小孩所有類型的積滯問題。

配方包括:

  • 白朮(陳土炒,兩兩兩兩),
  • 陳皮(兩兩兩兩),
  • 厚朴(姜炒,一兩),
  • 檳榔(一兩),
  • 枳實(麩炒,一兩),
  • 三稜、莪朮(醋炒,各一兩半),
  • 甘草(一兩),
  • 使君子(去核淨,一兩七錢),
  • 半夏曲(一兩),
  • 山楂(去核),
  • 神麯(各二兩),
  • 阿魏(真品,一兩),
  • 黑牽牛(頭末,一兩,半生半炒),
  • 巴豆霜(三錢,另外研磨),
  • 木香(三錢),
  • 極細的楂砂(一錢,洗去砂土),
  • 蒼朮(麩炒,一兩)。

以上藥方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並遵循適當的劑量和用法。

上為末,神麯一半,麥芽面一半,打糊為塊,搗千餘下,印作錠子,每錠濕重二錢,陰乾約一錢。每服八歲以上一錠,七歲以下半錠,空心滾白湯磨下,微利一二次不妨,無積不可服。

惺惺散(百八十三),變蒸一症,乃小兒蒸皮長骨,變幻精神,不須服藥。其有兼傷風寒,咳嗽痰涎,鼻塞聲重,蒸蒸發熱,宜服此方。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炙),白芍藥(炒),桔梗,天花粉(各五錢),細辛,薄荷葉(各二錢半)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四盞煎二盞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將末藥、神麴各一半,麥芽、麵粉各一半,混合成糊狀,搓成塊狀,搗碎一千多次,壓成藥錠,每錠濕重二錢,陰乾後約一錢。每次服用八歲以上者一錠,七歲以下者半錠,空腹用滾燙的白湯磨碎服下,微微瀉肚子一兩次無妨,沒有積食就不要服用。

(惺惺散)治療變蒸症,小兒蒸皮長骨,精神變幻,不需要服用藥物。如果同時伴有傷風寒、咳嗽痰涎、鼻塞聲音沉重、發熱等症狀,就應該服用此方。

將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炙)、白芍藥(炒)、桔梗、天花粉(各五錢)、細辛、薄荷葉(各二錢半)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水四杯煎成兩杯服下,不拘時間。

(附)治麻症及斑疹,初因外感不解,熱蘊於內而成,宜用葛根湯以解散,痘瘡,初覺發熱,亦宜用之。若見標則不用也。(方見春類。)

消毒飲(百八十四),治癍疹熱甚紫黑者,或痘未出時,亦宜服。

荊芥(去根,一錢),連翹(三錢),牛蒡子(一名鼠黏子,炒研,三錢),防風(去蘆),甘草(生,各五分),犀角(二分,另磨入)

上作一服,水煎熱服。

白話文:

治療麻疹和斑疹,初期是由於外感未解,熱氣積聚於內所致,適合使用葛根湯來解散。痘瘡初期感到發熱,也適合使用葛根湯。若看見疹子冒出來,則不用葛根湯了。

消毒飲適用於斑疹熱度很重且顏色紫黑,或痘瘡未出時,都適合服用。

藥方如下:荊芥(去根,一錢),連翹(三錢),牛蒡子(一名鼠黏子,炒研,三錢),防風(去蘆),甘草(生,各五分),犀角(二分,另磨入)。

以上藥材製成一劑,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

(附)治痘三法,按《博愛心鑑》,治痘症立逆順險三法,極其詳明,而效驗亦神。謹按其法之大概,以所宜用之方,隨變症加減,詳於三法之下。

(附)順者一二日間,初出之象如粟,於口、鼻、腮、耳、年壽之間,先發二三點淡紅潤色者,吉之兆也。氣得其正,血得其行,其毒淺而輕,不得妄行,所以不須服藥,如七八日內,貫漿之時,略服保元湯一二貼,以助其氣血也。

保元湯(附)

人參(二錢),黃耆(三錢),甘草(一錢)

加川芎(五分),當歸(七分),引助血分。

上用姜一片,水一鍾,煎六分,食遠溫服。

白話文:

附錄:治療痘疹的三種方法,根據《博愛心鑑》書籍,它提供了逆順險三種治療痘疹的方法,詳細且有效。我們按照其方法的大致步驟,使用適合的藥方,根據病情的變化進行調整,並詳細列在三種方法之下。

附錄:順序的治療方法在一兩天內,初期出現的痘疹像小米粒一樣,在口、鼻、頰、耳、年壽之間首先出現二到三個淡紅潤色的痘疹,這是吉祥的徵兆。體內氣血運行正常,毒素較淺且輕,不會胡亂流動,因此不需要服用藥物。如果在七八日內,即痘疹開始分泌膿液的時期,可以適量服用保元湯一到兩次,以幫助氣血運行。

保元湯(附錄)

人參(二錢),黃耆(三錢),甘草(一錢)

加上川芎(五分),當歸(七分),以輔助血分。

以上藥物用一片姜,一鍾水,煎煮至六分,餐前溫熱飲用。

(附)逆者初出於天庭、司空、太陽、印堂、結喉、心胸,方廣之處,先發者逆,形如蠶腫,紫黑乾枯,氣澀血滯,致毒深,妄參陽位,難當其勢也。以前保元湯內,用人參一錢,黃耆、甘草各一錢,加白芍藥一錢,牛蒡子、黃芩、黃連、玄參、絲瓜灰、當歸、川芎、連翹(各五分),陳皮、官桂(各三分),防風、羌活、荊芥、前胡(各四分),姜三片,蔥一根,煎服。

一以解毒,一以助氣血,取汗以泄其毒,開其滯澀,或幡然如雲霧之散,而白日出見,此一救而可得生者,十中二三。七八日內,病勢沉重,色白毒深,又用保元湯加大黃、芒硝、枳實(炒)、厚朴、川芎、當歸,水煎服。大下之,下後而身濕,再出紅潤。此則十中可活一二,乃起死回生之妙也。

白話文:

逆氣一開始出現在天庭、司空、太陽、印堂、結喉、心胸等部位,這些地方腫脹,顏色紫黑乾枯,氣血流通不暢,毒素深入,妄圖侵犯陽氣,勢頭兇猛難以抵擋。可以先用保元湯,加入人參、黃耆、甘草、白芍藥、牛蒡子、黃芩、黃連、玄參、絲瓜灰、當歸、川芎、連翹、陳皮、官桂、防風、羌活、荊芥、前胡、薑片、蔥,煎服。一方面解毒,一方面補氣血,使病人出汗排出毒素,暢通氣血,如同雲霧散去,重見光明。這種情況下,十個人中能救活兩三個。如果七八天內,病情加重,面色蒼白,毒素深入,則要加用大黃、芒硝、枳實、厚朴、川芎、當歸,水煎服,使其下瀉,瀉後身體濕潤,再出現紅潤。這種情況下,十個人中能救活一兩個,算是起死回生了。

(附)險者初出圓暈成形,乾紅少潤,其一二日出現者。毒尚淺,氣血未離可治,以俟其氣血交會也。以保元湯加桂(二分),兼和血勻氣之劑。如毒若盛,兼解毒之藥。

加味保元湯(百八十五)

人參,黃耆,甘草,白芍藥(各一錢),當歸(六分,活血),陳皮(六分,勻氣),白朮(六分,補中),牛蒡子(七分),連翹,玄參(各六分,解毒)

上用水一鍾,煎七分,溫服,入少酒尤驗。一云:四肢出不快者,加防風(五分),八九日,以此方加減服,以助其氣血,貫漿。十三四日內,以保元湯加白朮、白茯苓、陳皮、山楂,以助結痂。如渴,用參苓白朮散。(方見夏類。)如毒熱不解,用後方。

白話文:

在醫學上,「險者」指的是初發的病狀,當這病狀形成圓圈狀的暈紋,乾燥且稍有潤澤,這種情況通常在病發的頭一兩天出現。這表示毒害還不算深,身體的氣血還沒有完全散開,是可以治療的。治療的方法是等待氣血的交會,使用「保元湯」加桂枝(二分)來調節,並配合能調和血氣的藥物。如果毒害較重,則需要加上解毒的藥物。

【加味保元湯】(配方編號:32720)(第一百八十五)

人參,黃耆,甘草,白芍藥(各一分錢),當歸(六分,活血),陳皮(六分,調和氣血),白朮(六分,補中),牛蒡子(七分),連翹,玄參(各六分,解毒)

以上配方用水一杯,煎至七分,溫熱服用,加入少量酒效果更佳。有時候,如果四肢不適,可以加入防風(五分)。在八九天後,可以根據情況調整此方來幫助氣血的運行,使病情得到改善。在十三四天內,可以使用「保元湯」加上白朮、白茯苓、陳皮、山楂來幫助傷口結痂。如果有口渴的情況,可以使用「參苓白朮散」(配方編號:194),在夏季類型的疾病中可以找到這個方子。如果毒熱不退,則需要使用後面的方子進行治療。

牛蒡子散(附)

牛蒡子(一錢),連翹,黃連,玄參(各七分),甘草(生),荊芥,防風(各五分),紫草(五分),犀角(銼末,三分入藥),川芎,當歸,赤芍藥,生地黃(各六分)

上用水一鍾,煎七分服,以解其熱毒,即安。

大法:保元湯,四物湯,四君子湯,皆當隨氣血盛衰參用。毒盛則下之,毒少則解散之,寒則溫之,熱則清之。全在活法治之,可保無虞。古方木香、異功等散,多燥熱,非真寒症不可輕用,慎之慎之。

白話文:

牛蒡子散(附)

牛蒡子(一錢),連翹,黃連,玄參(各七分),甘草(生),荊芥,防風(各五分),紫草(五分),犀角(銼末,三分入藥),川芎,當歸,赤芍藥,生地黃(各六分)

以上材料用水一鍾,煎至七分,服用以解熱毒,即可安好。

大法:保元湯,四物湯,四君子湯,應根據氣血的盛衰來參用。毒邪過重時使用下法,毒邪較輕時使用疏散法,寒涼時使用溫和法,熱邪時使用清涼法。重點是靈活運用治療方法,可以確保安全。古方中的木香、異功等散類,大多性質燥熱,除非確診為真正寒症,否則不應輕易使用,務必謹慎。

注意:本回答僅供參考,並不能替代專業醫療意見。若有健康問題,請諮詢醫生或專業醫療人員。

又方,餘毒用牛蒡子、射干、升麻、甘草各二錢,水煎。分上下服之。驗過。

神功消毒保嬰丹(百八十六),凡小兒未出痘瘡者,每遇春分、秋分,日服一丸,其痘毒即漸消化。若只服一二次者,只得減少。若服三年六次,其毒盡能消化,必保無虞。此方屢經試驗,務照後開日期,潔誠修合,服之神效。

纏豆藤(一兩五錢,其藤八月收取毛豆桔上纏繞細紅絲就是。採取陰乾,此味為主,妙在此味藥上),黑豆(三十粒),赤豆(七十粒),山楂肉(一兩),新升麻(七錢五分),生地黃(五錢),荊芥(五錢),防風(五錢),川獨活,甘草,當歸(各五錢),連翹(七錢五分),黃連,赤芍藥,桔梗(各五錢),牛蒡子(一兩),辰砂(另研,甘草同煮過,去甘草,一兩五錢),苦絲瓜(二個,各長五寸,隔年經霜者妙,燒灰存性)

白話文:

「又方」,對於餘毒可以使用牛蒡子、射乾、升麻、甘草各二錢,加水煎煮。分成上下兩部分服用。經過驗證。

「神功消毒保嬰丹」(第一百八十六號),針對尚未出現痘疹的小兒,在春分、秋分時節,每天服用一顆,可以逐漸消解痘疹毒素。如果只服用一次或兩次,效果只能減少。若連續三年共六次服用,毒素完全能夠被消除,一定可以確保安全。這個方子經過多次實驗,請依照後面列出的日期,虔誠製造,服用後會有神奇的效果。

纏豆藤(一兩五錢,其藤在八月收集,選擇毛豆枝條上纏繞的細紅絲即可。收集後陰乾,這味藥物是主要成分,奇妙就在於這味藥上),黑豆(三十粒),赤豆(七十粒),山楂肉(一兩),新升麻(七錢五分),生地黃(五錢),荊芥(五錢),防風(五錢),川獨活,甘草,當歸(各五錢),連翹(七錢五分),黃連,赤芍藥,桔梗(各五錢),牛蒡子(一兩),辰砂(另外研磨,與甘草一起煮過,去除甘草,一兩五錢),苦絲瓜(兩個,每個長五寸,經霜的第二年更佳,燒成灰保持藥性)

上各為極細末,砂糖拌勻,共搗千餘下,丸如李核大。每服一丸,濃煎甘草湯化下。

其前項藥預辦精料,遇春分秋分,或正月十五,或七月十五日,修合,務在虔誠。

治小兒初生七日內,急患臍風,撮口,百無一活。父母坐視其死而不能救,良可憫哉。一秘法極有神驗,世罕知之。凡兒患此疾者,齒齦之上,有小泡如粟米狀,急以溫水蘸青軟中綿裹手指輕輕擦破,即開口便安。不須服藥,神效不誤。(百八十七)

治撮口方(附),小兒斷臍為風濕所乘,或尿在包裙之內,遂成臍風。面赤喘包,啼聲不出,名曰撮口。此方治之。

白話文:

以上各味藥物研磨至極細,與砂糖拌勻後,共用杵搗千餘次,做成丸狀,大小類似李核。每次服用一丸,以濃煎的甘草湯送服。

在製備上述藥物之前,應準備精良的材料,在春分、秋分或正月十五、七月十五等特定日期進行調配,務求虔誠。

此方專治新生嬰兒七日內的急症,包括臍風、撮口等病,臨牀效果極佳,但常被忽略。凡遇到這種疾病的嬰兒,齒齦之上會出現類似粟米大小的小泡,應立即使用溫水浸潤青軟的棉線包裹手指,輕輕擦拭破皮,即可使嬰兒張開嘴巴,恢復平靜。此方法無需內服藥物,療效奇佳,不容錯過。

此為「治撮口方」(附錄),主要治療新生嬰兒因風濕侵襲肚臍,或是尿液滲入包圍肚臍的布料,導致的臍風。表現為臉紅腫、喘息、啼哭聲微弱,稱為撮口。本方適用於治療此種病症。

蠍梢(四尾),姜蠶(七枚),瞿麥(五分),赤腳金頭蜈蚣(一條)

上為細末,先將鵝管吹藥一分入鼻內,使嚏,啼哭為可醫,後用薄荷湯調服三五分,立效。

(附)治小兒初生,大小便不通,腹脹欲絕者。急令婦人以熱水漱口,吸咂兒前後心並臍下兩手足,共七處,每一處凡三五次漱口吸咂,取紅赤色為度。須臾自通。不爾無生,若遇此症,按法治之,可得再生也。

天一丸(百八十八),治小兒百病,隨症調引。

赤白茯苓茯神(去皮心,淨,各三兩),燈心(用淨一斤,以米粉漿水洗,曬乾,研末,入水沉之,浮者取用再曬乾,二兩半,沉者不用),澤瀉(五兩,去毛淨,要白者),豬苓(去黑皮,五兩),滑石(牡丹皮二兩同煮半日,去丹皮,曬乾,淨六兩)

白話文:

【蠍梢(四尾),姜蠶(七枚),瞿麥(五分),赤腳金頭蜈蚣(一條)】

以上材料磨成細末,首先將鵝管中的藥粉放入鼻子一分量,讓小孩打噴嚏或哭泣,這表示可以治療。接著,用薄荷湯調和藥末三到五分,立刻見效。

【治療新生兒初期大小便不通,腹部脹滿近乎窒息的情況。急切地讓母親用熱水漱口,然後吸吮新生兒的前心、後心、肚臍下方以及雙手腳,共七個地方,每處漱口吸吮三到五次,直到看到紅腫色。這樣會自行通暢。若不如此,恐難存活。如果遇到這種症狀,按照上述方法處理,有可能獲得新生。】

【天一丸(百八十八),治療小兒各種疾病,根據症狀調整引薑。】

赤白茯苓茯神(去皮心,淨,各三兩),燈心(淨一斤,以米粉和漿水清洗,曬乾,研磨成粉末,加入水中沈澱,取浮在表面的粉末再次曬乾,二兩半,沈下的部分不用),澤瀉(五兩,去毛淨,需選白色的),豬苓(去黑皮,五兩),滑石(與牡丹皮二兩一同煮半天,去除牡丹皮,曬乾,淨六兩)

上藥五味,為細末,外用人參六兩,白朮六兩,甘草四兩,熬膏為丸,如龍眼大,硃砂為衣,貼金箔。每服一丸,照病調引用,大抵小兒之生,本天一生水之妙。凡治小兒病,以水道通利為捷徑也。

白話文:

上等的藥材五味,研磨成細末。外加人參六兩,白朮六兩,甘草四兩,熬成膏狀後製成丸子,大小如龍眼,用硃砂包裹,再覆蓋金箔。每次服用一顆,依照病情調整服用方法。總的來說,小孩出生,是天生成水質的巧妙表現。在治療小孩疾病時,以確保水流暢通為最快速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