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受孔

《醫便》~ 卷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五 (9)

1. 服用

治男婦生無名腫毒,或癰疽等瘡,疼痛不止,一二錢研細塗上,痛即止。或初成或未成,以好米醋磨塗,即散。

牙床腫痛,因食辛熱之物,致以下牙床腫痛,屬手陽明之藥。(二百一)

當歸,黃連,生地黃,升麻(各三分),牡丹皮,防風,白芷(各二分半)

上用水一碗半,煎至七分,食遠服。

擦牙散(二百二)

細辛,石膏,故紙,熟地黃,地骨皮(各一兩六錢),龍骨(二兩),防風,旱連草,青鹽,當歸,豬牙皂(各一兩),川椒,白芷(各六錢),沒石子(一對),香附子(六錢)

痢症藥(附)

當歸身(酒洗,一錢),川芎(一錢五分),白芍藥(酒浸,一錢五分),熟地黃(酒洗,一錢),人參(一錢),白朮(米泔水浸一宿,銼片,土炒,五分),乾薑(炒黑,三分),陳皮(去白,五分),升麻(三分),實條黃芩(炒,一錢),槐花(炒,一錢),阿膠(炒成珠,八分),砂仁(三分),甘草(炙,五分),黃耆(蜜炙,一錢五分)

上用姜三片,棗三枚,水一碗半,煎至七分,空心服,渣再煎服。

痢方(附)

鳳尾草(八兩,要近水者佳),龍鳳藤(四兩),鴨腳金星草(三兩),車前草(二兩)

上四草,俱端午日取者,神效。五月內取亦效,余月不效。取來陰乾,俱銼為粗末,聽後開制度,如病急生草煎服亦效。

如肚疼(附)

當歸(一兩五錢),砂仁(一兩),木香(五錢),赤芍藥(五錢)

上四味,共用水四大碗,煎至一碗半,去渣,將汁拌前四草,曬乾,再拌以前藥,汁盡為度,曬極干,磁罐收貯。如用時,每服五錢,水一鍾,入銅杓內,浸少刻,攪令勻,放火上煎二滾,俱要滾到中心,即取起濾去渣,再用水一大鐘,煎至中心五滾,濾渣飢服。

如後重用(附)

滑石末(炒,一兩五錢),枳殼(五錢),檳榔(五錢),芍藥(生五錢),黃芩(五錢)

上曬乾煎服,俱如上法。

如白痢(附)

白朮(一兩),白茯苓(一兩),滑石(炒,一兩),陳皮(一兩)

如紅痢(附)

當歸(一兩五錢),川芎(一兩五錢),桃仁(一兩)

如紅白相兼(附)

當歸(七錢五分),川芎(七錢五分),桃仁(七錢五分),沙滑石(五錢),陳皮(五錢),蒼朮(五錢)

如白痢久胃弱氣虛,或下後未愈減者用。(二百三)

黃芩(三錢五分),黃連(三錢五分),芍藥(三錢五分),黃耆(五錢),陳皮(二錢),砂仁(二錢五分),白朮(七錢五分),白茯苓(五錢),乾薑(火炙,二錢五分)

如紅痢久胃弱血虛,或下後未愈減者。用:(附)

黃芩(二錢),黃連(二錢五分),當歸(五錢),川芎(五錢),陳皮(五錢),熟地黃(五錢),白朮(七錢五分),阿膠珠(五錢)

白話文:

服用

治療男女不明原因的腫毒,或癰疽等瘡瘍,疼痛不止,取一到兩錢藥粉研磨細緻後敷在患處,疼痛即可止息。如果腫毒剛開始形成或尚未完全形成,可用好米醋磨碎後塗抹,即可消散。

牙床腫痛,因食用辛辣熱性食物,導致下牙床腫痛,屬於手陽明經的病症。

當歸、黃連、生地黃、升麻(各三分),牡丹皮、防風、白芷(各二分半)

用水一碗半煎煮,至藥汁剩下七分,飯後服用。

擦牙散

細辛、石膏、故紙、熟地黃、地骨皮(各一兩六錢),龍骨(二兩),防風、旱連草、青鹽、當歸、豬牙皂(各一兩),川椒、白芷(各六錢),沒石子(一對),香附子(六錢)

痢疾藥方

當歸身(酒洗,一錢),川芎(一錢五分),白芍藥(酒浸,一錢五分),熟地黃(酒洗,一錢),人參(一錢),白朮(米泔水浸泡一夜,切片,土炒,五分),乾薑(炒黑,三分),陳皮(去白,五分),升麻(三分),實條黃芩(炒,一錢),槐花(炒,一錢),阿膠(炒成珠,八分),砂仁(三分),甘草(炙,五分),黃耆(蜜炙,一錢五分)

用生薑三片,大棗三枚,水一碗半煎煮,至藥汁剩下七分,空腹服用,藥渣再煎煮一次服用。

痢疾方

鳳尾草(八兩,以靠近水邊生長的為佳),龍鳳藤(四兩),鴨腳金星草(三兩),車前草(二兩)

以上四種藥草,最好在端午節當天採摘,效果最佳。五月內採摘也有效,其他月份則效果不佳。採摘後陰乾,切成粗末備用。若病情緊急,可現採現煎服用。

肚子痛

當歸(一兩五錢),砂仁(一兩),木香(五錢),赤芍藥(五錢)

以上四味藥材,用水四大碗煎煮至一碗半,去渣,將藥汁與前述四種藥草混合,曬乾,再與之前的藥材混合,直至藥汁完全蒸乾,然後儲存在瓷罐中。服用時,每次取五錢,加水一碗,放入銅勺中浸泡片刻,攪拌均勻,放在火上煎煮兩滾,務必煮至藥汁中心滾沸,然後濾去藥渣。再加水一碗,煎煮至藥汁中心滾沸五次,濾渣後溫服。

裡急後重

滑石粉(炒,一兩五錢),枳殼(五錢),檳榔(五錢),芍藥(生,五錢),黃芩(五錢)

曬乾後煎煮服用,方法同前。

白痢

白朮(一兩),白茯苓(一兩),滑石(炒,一兩),陳皮(一兩)

紅痢

當歸(一兩五錢),川芎(一兩五錢),桃仁(一兩)

紅白痢兼有

當歸(七錢五分),川芎(七錢五分),桃仁(七錢五分),滑石(五錢),陳皮(五錢),蒼朮(五錢)

白痢久治不癒,胃弱氣虛,或瀉下後症狀未見好轉者,使用以下藥方:

黃芩(三錢五分),黃連(三錢五分),芍藥(三錢五分),黃耆(五錢),陳皮(二錢),砂仁(二錢五分),白朮(七錢五分),白茯苓(五錢),乾薑(火炙,二錢五分)

紅痢久治不癒,胃弱血虛,或瀉下後症狀未見好轉者,使用以下藥方:

黃芩(二錢),黃連(二錢五分),當歸(五錢),川芎(五錢),陳皮(五錢),熟地黃(五錢),白朮(七錢五分),阿膠珠(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