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便》~ 卷四 (14)
卷四 (14)
1. 養老類
卻病延壽丹(百八十九),年高老人,但覺小水短少,即是病進,宜服此方。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牛膝(一錢),白芍藥(一錢),白茯苓(一錢),陳皮(一錢),山楂肉(去核,一錢),當歸(五分),小甘草(五分)
上用姜二片煎,空心服。
春加川芎(七分),夏,秋加黃芩、麥門冬(各一錢),冬加乾薑(二分),倍當歸。服至小水長止藥,如短少又服。此丹溪養母方也。為人子者不可不知。此或用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遠清米湯下。
三子養親湯(百九十),老人形衰,苦於痰喘,咳嗽氣急,胸滿艱食,不可妄投盪滌峻利之藥,反耗真氣。是有三人,求治其親,靜中精思,以成此方,隨試隨效。又謂三子者出自老圃,性度和平芬暢,善佐飲食,善脾胃,使人親有勿藥之喜,故仁者取焉。
紫蘇子(主氣喘咳嗽,用紫色真正年久者佳),白芥子(消痰下氣寬中,白者佳,紫色不用),蘿蔔子(主痞悶,兼理氣,用白種者)
上各洗淨,去砂土,曬乾,紙上微炒,研細,看何經病多,以所主為君,餘次之。每劑不過三錢,用生絹或細布小袋盛之煮湯,可隨甘旨飲啜,亦不拘時。勿煎太過,令味苦辣口。若大便素實,入熟蜜一匙,冬寒加姜一片,尤妙。
加味地黃丸(百九十一),治老人陰虛,筋骨痿弱無力,面無光澤,或黯慘,食少痰多,或嗽或喘,或便溺數澀,陽痿,足膝無力,形體瘦弱,因腎氣久虛,惟悴寢汗,發熱作渴。
懷熟地黃(酒蒸,四兩),山茱萸(去核,淨二兩),山藥(薑汁炒,一兩),牡丹皮(去木,一兩半),五味子(去梗,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益智仁(去殼,鹽水炒,一兩,古方澤瀉)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鹽湯下。
夏月不用鹽。腰痛,加鹿茸、當歸、木瓜、續斷(各一兩)。消渴,去茯神,倍用麥門冬、五味子。老人下元冷,胞轉不得小便,膨急切痛,四五日困篤垂死者,用澤瀉二兩,去益智仁。諸淋數起不通,倍用茯苓、澤瀉,益智減半。腳氣痛連腰胯,加牛膝、木瓜(各兩)。夜多小便,依本方,茯苓減半。
虛壅於齒疼痛,浮而不能嚼物,並耳瞶及鳴,並去麥門,各加附子(炮),桂心(淨,各一兩)。耳聾或作波濤鐘鼓之聲,用全蠍四十九枚,炒微黃色,為末,每服三錢。溫酒送下一百丸,空心服。
加味搜風順氣丸(百九十二),老人常服,潤利臟腑,永無癱瘓痰火之病,極效。(方見冬類。)
固本酒(百九十三),老人常服,補脾清肺,養心益腎大補陰血。
人參(一兩),甘州枸杞子(一兩),天門冬(去心,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懷生地黃(一兩),懷熟地黃(一兩)
白話文:
卻病延壽丹(第189方) 年紀大的老人,如果覺得小便量變少,這就是病情加重的徵兆,應該服用這個方子。
藥材: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牛膝(一錢)、白芍藥(一錢)、白茯苓(一錢)、陳皮(一錢)、山楂肉(去核,一錢)、當歸(五分)、小甘草(五分)
做法: 用兩片生薑一起煎煮,在空腹時服用。
春天加川芎(七分);夏天、秋天加黃芩、麥門冬(各一錢);冬天加乾薑(二分),並將當歸加倍。服用到小便恢復正常後即可停止,如果小便又變少,就繼續服用。這個方子是丹溪的養生方,做子女的應該知道。也可以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糊狀物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時用清米湯送服。
三子養親湯(第190方) 老人身體衰弱,飽受痰喘、咳嗽氣急、胸悶難以進食之苦,不可以隨便使用猛烈的瀉藥來治療,反而會耗損真氣。有三個人,為了醫治他們的父母,在靜心思考後,調配出這個方子,經過試用效果很好。所謂「三子」,是指出自老農田的作物種子,藥性平和,味道芳香,可以幫助消化,調理脾胃,使父母能安康無恙,免於吃藥的痛苦,因此仁慈的人會採用這個方子。
藥材: 紫蘇子(主要治療氣喘咳嗽,用紫色、陳年的最好)、白芥子(消痰下氣、寬胸理氣,白色的最好,紫色不用)、蘿蔔子(主要治療胸腹痞悶,兼理氣,用白色的品種)
做法: 將上述藥材各自洗淨,去除砂土,曬乾,在紙上稍微炒一下,然後磨成粉末。根據患者主要病症的經絡,選擇該藥材為主藥,其餘為輔助藥。每次用量不超過三錢,用生絲或細布做成小袋子,將藥粉裝入袋中煮湯,可以隨時當茶飲用,不拘泥於時間。不要煮太久,以免味道變苦變辣。如果平時大便比較硬,可以加入一匙蜂蜜,冬天寒冷時可以加入一片生薑,效果更好。
加味地黃丸(第191方) 治療老人陰虛,導致筋骨痿弱無力,面色沒有光澤或暗沉,食慾不佳、痰多,或咳嗽、氣喘,或小便次數多且不順暢,陽痿,雙腿無力,身體消瘦,這是因為腎氣長期虛弱,導致精神萎靡、盜汗、發熱口渴。
藥材: 懷熟地黃(用酒蒸過,四兩)、山茱萸(去核,淨二兩)、山藥(用薑汁炒過,一兩)、牡丹皮(去木心,一兩半)、五味子(去梗,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益智仁(去殼,用鹽水炒過,一兩,古方用澤瀉)
做法: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煉好的蜂蜜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
夏天不用鹽。如果腰痛,加鹿茸、當歸、木瓜、續斷(各一兩)。如果患有消渴症(糖尿病),去掉茯神,將麥門冬、五味子加倍。如果老人下元虛冷,導致膀胱功能失調無法排尿,脹痛難忍,四五天病情嚴重、生命垂危,用澤瀉二兩,去掉益智仁。如果各種淋症(泌尿系統疾病)頻繁發作且小便不暢,將茯苓、澤瀉加倍,益智仁減半。如果腳氣病痛連腰胯,加牛膝、木瓜(各一兩)。如果晚上小便次數多,按照原方,茯苓減半。
如果虛火上浮導致牙齒疼痛,浮腫無法咀嚼食物,以及耳鳴、耳聾,去掉麥門冬,各加附子(炮製過)、桂心(淨,各一兩)。如果耳聾或耳中出現波濤或鐘鼓聲,用全蠍四十九枚,炒至微黃色,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酒送服一百丸,空腹時服用。
加味搜風順氣丸(第192方) 老人經常服用,可以潤澤通利臟腑,永遠不會患上中風癱瘓、痰火等疾病,效果非常好。(方子在冬季篇。)
固本酒(第193方) 老人經常服用,可以補益脾胃、清肺養心、補腎益氣,大補陰血。
藥材: 人參(一兩)、甘州枸杞子(一兩)、天門冬(去心,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懷生地黃(一兩)、懷熟地黃(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