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便》~ 卷三 (2)
卷三 (2)
1. 冬月諸症治例
《內經》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圻,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脫,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大抵冬氣嚴寒,萬類潛藏,君子固密,毋觸冒寒邪,其觸冒者即傷寒也。悉遵仲景法,茲不詳及。
冬三月太陽寒水用事,水旺則火受邪,金寡於畏,故喘嗽,腹滿急痛,癥瘕積聚,堅痞㿗疝,下利清白,吐利腥穢,中風癱瘓,屈伸不便,厥逆等症作矣。治宜溫中散寒,不宜攻下利泄。今將冬月諸症,宜用諸方,詳陳於下。對症用之,則發無不中矣。
白話文:
《內經》提到,冬季三個月,這時候是封存收斂的季節,此時河水結冰,大地凍裂,不要幹擾體內的陽氣,應當早睡晚起,必須等到日出才活動,如果心懷私慾或是自認為有所得,應該遠離寒冷,尋找溫暖的地方,不要使皮膚出汗,以免體內的氣血快速流失。這是符合冬天的氣候特點,以及養生之道。如果違反了這些規則,會傷害到腎臟,導致春季出現萎靡或癱瘓的症狀,支持生命的能力減弱。
大體上來說,冬天的氣候嚴寒,萬物都潛藏起來,有德行的人要保持嚴密,避免接觸寒冷的邪氣,如果不小心接觸了寒邪,就會導致感冒。對於這些原則,我們大致遵循張仲景的方法,這裡就不一一詳細說明瞭。
冬季三個月,太陽和寒水的影響強烈,寒水旺盛會使火氣受到侵害,金屬元素(如肺)因為害怕寒冷而變得薄弱,因此會出現喘息咳嗽、腹脹疼痛、積聚、堅硬、腹股溝腫痛、下痢清白物質、嘔吐腥臭物質、中風癱瘓、動作不便、四肢厥冷等症狀。治療應該使用溫暖散寒的藥方,不適合使用攻伐下利的藥方。現在我將冬季的各種症狀,適合使用的藥方,詳細列舉如下,對症使用,則發病的症狀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中風口禁,先用通關散吹入鼻中,候噴嚏口開,次用真正蘇合香丸,薑汁調和灌醒,後用此方治之。
白朮,天麻,當歸,川芎,桂枝(減半),半夏,南星,陳皮(各等分)
上用水煎,加竹瀝一盞,薑汁半盞和服,則漸舒矣。
通關散(百二十四)
白話文:
如果發生中風並伴有口部緊閉的情況,首先應使用「通關散」吹入鼻腔中。待患者打噴嚏,口腔打開後,接著使用真正的「蘇合香丸」,用薑汁調和後灌入,以促其清醒。之後,再依照下面的配方進行治療。
- 白朮
- 天麻
- 當歸
- 川芎
- 桂枝(用量減半)
- 半夏
- 南星
- 陳皮(以上各草藥用量相同)
以上草藥用水煎煮,加入一盞竹瀝與半盞薑汁,混合後服用,可逐步緩解病情。
「通關散」(第124號)
遼細辛(去土葉),藜蘆(生用,五錢),豬牙皂角(去弦子,炙赤,各一兩)
上為末,每用一字吹入鼻孔中,得嚏為妙。
愈風飲(百二十五),治半身不遂,手足欠利,語言費力,呵欠嚏噴,面木,口眼歪斜寬弛,頭目眩暈,痰火熾盛,筋骨時痛,頭疼心悸。
川芎(一錢二分),當歸(一錢二分),生地黃(薑汁炒,八分),紅花(四分,酒洗),牛膝(八分,酒洗),半夏(一錢,薑製),熟地(薑汁炒,八分),橘紅(八分,鹽水洗),羌活(六分),防風(六分),天麻(一錢),南星(薑製,一錢),白茯苓(一錢),黃芩(八分,酒炒),薄桂枝(六分,冬月七分),酸棗仁(八分,炒),白朮(一錢五分),甘草(炙,四分),白芍(二錢,酒炒),黃柏(三分,酒炒,夏月五分)
白話文:
【療風散】
【療風飲】配方如下:
- 遼細辛(去土葉),藜蘆(生用,五錢),豬牙皁角(去弦子,炙赤,各一兩)。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一撮吹入鼻孔中,直至打噴嚏爲佳。
此方主要用途:
- 治療半身不遂,手足無力,言語不清。
- 解除打哈欠、打噴嚏等症狀。
- 治療面部僵硬,口眼歪斜。
- 緩解頭暈、眼花、眩暈。
- 清除痰火,減輕筋骨疼痛和頭痛、心悸等症狀。
具體成分及其功效如下:
- 川芎:活血調經,用於疏風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用於調理氣血。
- 生地黃(薑汁炒):清熱涼血,滋陰養血。
- 紅花(酒洗):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
- 牛膝(酒洗):活血通經,舒筋活絡。
- 半夏(姜制):燥溼化痰,用於止咳平喘。
- 熟地(薑汁炒):補腎益精,滋陰潤燥。
- 橘紅(鹽水洗):理氣化痰,用於緩解胸悶咳嗽。
- 羌活:祛風散寒,用於治療風溼痹痛。
- 防風:解表散風,用於風寒感冒。
- 天麻:平肝熄風,用於治療頭痛、眩暈。
- 南星(姜制):化痰止痙,用於癲癇、驚厥。
- 白茯苓:健脾利溼,用於消除水腫。
- 黃芩(酒炒):清熱燥溼,用於治療熱病發熱。
- 薄桂枝(冬月用七分):溫經散寒,用於治療風寒感冒。
- 酸棗仁(炒):養心安神,用於治療失眠多夢。
- 白朮(一錢五分):健脾燥溼,用於治療脾胃虛弱。
- 甘草(炙):調和諸藥,用於緩解藥物副作用。
- 白芍(二錢,酒炒):養血柔肝,用於調和氣血。
- 黃柏(三分,酒炒,夏月用五分):清熱燥溼,用於治療溼熱病。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臨臥入薑汁,淡竹瀝各三茶匙,清晨溫服。此藥活血消痰,疏風順氣,走肌表,利關節,累用極效。冬寒之月,減黃芩三分,加炮川烏二分,桂亦減半。風病減川烏、桂俱不用。羌活風家要藥,若冬有遇有感冒,加至一錢,故治風莫先於順氣,順則痰清火降而風自息矣。
烏藥順氣散(百二十六),治男婦風氣攻注四肢,骨節疼痛,遍身麻痹,手足癱瘓,語言謇澀,筋脈拘攣,及腳氣步履艱辛,腰膝軟弱,婦人血風,並老人冷氣,胸膈脹滿,心腹刺痛,吐瀉腸鳴等症。
麻黃(去節),陳皮(去白),烏藥(去木,各一錢半),川芎,枳殼(麩炒),白芷,白姜蠶(炒去絲),乾薑(炒,四分),甘草,桔梗(各八分)
白話文:
上製成一劑,用水兩鍾,煎煮至一鍾,臨睡前加入薑汁和淡竹瀝各三茶匙,清晨時溫服。此方具有活血消痰,疏散風邪,通達肌表,舒暢氣機,並能通利關節的療效,長期使用效果顯著。在寒冷的冬季,可以減少黃芩的份量,增加炮製後的川烏份量,桂枝的份量也應相應減少。如果遇到風寒感冒,可酌情添加至一錢。治療風病時,首要的是順暢氣機,氣機順暢則痰液清除,火氣下降,風病自然得到緩解。
烏藥順氣散(第177號),主治男女風氣侵襲四肢,骨節疼痛,全身麻木,手腳癱瘓,語言不清,筋脈緊縮,以及腳氣導致行走困難,腰膝疲軟,婦女的血風,並適合年老體弱者出現的冷氣,胸膈脹滿,心腹刺痛,腹瀉、腸鳴等症狀。
材料如下:
- 麻黃(去節):一錢半
- 陳皮(去白):一錢半
- 烏藥(去木):一錢半
- 川芎:一錢半
- 枳殼(麩炒):一錢半
- 白芷:一錢半
- 白姜蠶(炒去絲):一錢半
- 幹薑(炒):四分
- 甘草:八分
- 桔梗:八分
上用姜三片,蔥白三寸,水酒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服。拘攣,加木瓜、石斛(各八分)。濕氣,加蒼朮、白朮(各一錢),檳榔(七分)。腳氣浮腫,加牛膝、五加皮、獨活(各八分)遍身疼痛,加官桂(五分),當歸(一錢二分),乳香、沒藥(各七分,另研和服)。腰疼,加杜仲(一錢),大茴香(七分)。
白話文:
上用三片薑,蔥白三寸長,水與米酒共一鍾半量,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若遇筋骨緊縮,可加木瓜與石斛各八分。若為濕氣,可加蒼朮與白朮各一錢,檳榔七分。對於腳氣浮腫,可加入牛膝、五加皮與獨活各八分。若全身疼痛,可加入官桂五分、當歸一錢二分、乳香與沒藥各七分(需另外研磨後混合服用)。若腰部疼痛,可加入杜仲一錢、大茴香七分。
虛汗去麻黃,加黃耆(一錢半)。潮熱,去乾薑,加黃芩、柴胡、青藤根(各八分)。胸膈脹滿,加枳實、莪朮(各八分)。腋間疼痛,加虎脛骨、石楠葉、青木香(各八分)。頭眩,加細辛(五分),芽茶(七分)。手足不能舉動,加防風、川續斷、威靈仙(各一錢)。陰積浮腫,合和五積散。
白話文:
治療虛汗,請去除麻黃,加入黃耆(一錢半)。
出現潮熱症狀,請去除乾薑,加入黃芩、柴胡(各八分)以及青藤根。
若感到胸膈脹滿,請加入枳實、莪朮(各八分)。
腋下感到疼痛,請加入虎脛骨、石楠葉、青木香(各八分)。
如果出現頭暈,請加入細辛(五分)、芽茶(七分)。
若手腳無法活動,請加入防風、川續斷、威靈仙(各一錢)。
對於陰部積聚和浮腫的情況,可以使用五積散進行調和治療。
四肢皆有疼痹,加川烏、附子、交桂(各八分)。麻痹疼痛極者,合三五七散。左癱右瘓,加當歸、天麻、白蒺藜(各一錢)。二三年不能行者,合和獨活寄生湯服。婦人血氣,加防風、荊芥、薄荷(各七分)。風氣日夜疼痛,午間輕,夜又重,合和神秘左經湯。
豨薟丸(百二十七),治肝腎風氣,四肢無力,麻痹,筋骨疼痛,腰膝痿弱,亦能行大腸氣,又治二十五般風眼立瘥,常服此丸,必獲奇效,其功不可具述。
白話文:
身體四肢有疼痛和麻痺的情況,可以加上川烏、附子、交桂(每種用量為八分)。對於麻痺疼痛非常嚴重的,可以加入三五七散。如果左側半身癱瘓,右側半身僵硬,則可以加上當歸、天麻、白蒺藜(每種用量為一錢)。對於兩年以上的不能行走的病患,可以合用獨活寄生湯服用。對於婦女的血氣問題,可以加上防風、荊芥、薄荷(每種用量為七分)。對於日夜不斷的疼痛,白天輕微,晚上加重的情況,可以合用神祕左經湯。
豨薟丸(共一百二十七顆),用於治療肝腎的風氣,四肢乏力,麻痺,筋骨疼痛,腰膝萎弱的症狀,同時也可以調理大腸氣息,並對應治療二十五種不同類型的風眼症狀。經常服用此丸,必定會獲得奇效,其功效無法一一詳細描述。
用豨薟草一味,此草處處有之,俗呼為火杴草。其葉對節而生,似蒼耳葉,用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收採,洗去土,摘其葉不拘多少,曝乾,鋪入甑中,用好酒和蜜層層勻灑蒸之。復曬,如此九次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或五十丸,空心無灰酒送下。
搜風順氣丸(百二十八),治三十六種風,七十二般氣,上熱下冷,腰腳疼痛,四肢無力,多睡少食,漸漸黃瘦,顏色不完,惡瘡下痿,風氣,癥瘕氣塊,老人小兒皆可服,大能補精駐顏,疏風順氣。
白話文:
使用豨薟草一種,這種草在各處都有,俗稱為火麻草。它的葉片對生,形狀類似蒼耳的葉子。在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以及九月初九收集,清洗去除泥土,摘取葉子不限量,晾乾後,鋪入蒸籠,用好酒與蜂蜜分層均勻灑在上面進行蒸煮。再晾乾,如此重複九次後研磨成粉,以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四十到五十顆,空腹時用無渣酒送服。
「搜風順氣丸」(配方編號:34466),治療三十六種風症、七十二種氣病,對於上熱下冷、腰腳疼痛、四肢乏力、嗜睡少食、逐漸黃瘦、面色不鮮、惡性潰瘍、下肢萎縮、風氣、癥瘕氣塊等病症均有療效,老少皆可服用,能大大補充精氣、駐顏,疏解風氣、順暢氣機。
車前子(二兩半),檳榔,大麻子(微炒,去殼,另研),牛膝(酒浸,二宿),菟絲子(酒蒸,搗餅,曬乾),枳殼(麩炒),郁李仁(湯泡去皮,另研),山藥(薑汁炒,各二兩),防風(去蘆),獨活(去土,各一兩),山茱萸(去核,淨肉二兩),大黃(五兩,半生半煨)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漸加至四五十丸,酒茶米飲任下,百無所忌,空心臨睡各一服。久服去腸中宿滯,精神強健,百病不生,耳目聰明,腰腳輕健,老者反少。孕婦弗服,如服藥覺臟腑微動,以羊肺羹補之。又治腸風下血,中風癱瘓,語言謇澀,百病皆治,老人尤宜。
白話文:
車前子(二兩半)、檳榔、大麻子(微炒,去殼,研磨)、牛膝(以酒浸泡,過夜兩次)、菟絲子(以酒蒸煮,搗碎成餅,曬乾)、枳殼(以麩炒)、郁李仁(以湯浸泡去皮,研磨)、山藥(以薑汁炒,各二兩)、防風(去除蘆頭)、獨活(去除泥土,各一兩)、山茱萸(去除核,淨肉二兩)、大黃(五兩,一半生一半煨)。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加入煉製的蜂蜜,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三十粒,可以逐漸增加到四十到五十粒,可以用酒、茶或米飲下。飲食無需特別禁忌,可以在早晨和睡前各服用一次。長期服用可清除腸道中的積滯物質,使人精神強壯,預防各種疾病,耳朵和眼睛變得靈敏,腰部和腳部活動自如,年長者反而變得年輕。懷孕婦女不宜服用,如果服用後感覺內部微有震動,可用羊肺羹進行補充。此外,此方還能治療腸道風濕導致的下血現象,中風後導致的癱瘓,以及語言不清等症狀,對各種疾病都有療效,特別適合老年人使用。
冬月正傷寒,悉遵用仲景治法,不可移易。惟內傷生冷,外感風寒頭疼發熱,肩背拘急,心腹痞悶,嘔逆惡風,四肢浮腫,寒熱往來,腰膝疼痛,及婦人經候不調,並宜服生料五積散。(百二十九)
川芎,當歸,白芍藥(各一錢),枳殼,白芷,麻黃(去根節),半夏(各一錢二分),厚朴,官桂,乾薑,桔梗,茯苓,陳皮(各八分),蒼朮(一錢半),甘草(五分)
上用姜五片,蔥白二根,水二鍾,煎一鍾溫服,甚效。足浮腫,加和五加皮散。老人手足疼痛,加和順元散。手足風緩,加和烏藥平氣散。四肢濕痹,加和烏藥順氣散。因濕所感,加和檳蘇散。已成風痹,加羌活、獨活、防風。婦人經不調,加柴胡,生地黃。
白話文:
在冬季發生純粹的傷寒症狀時,應完全遵循張仲景的治療方法,不可輕易更改。對於內傷導致的生冷食物影響以及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發熱、肩背緊繃、心腹不適、噁心、畏風、四肢浮腫、寒熱交替、腰膝疼痛,以及婦女經期不調等情況,都適合服用生料五積散。
配方如下:
- 川芎:一錢
- 當歸:一錢
- 白芍藥:一錢
- 枳殼:一錢二分
- 白芷:一錢二分
- 麻黃:去根節,一錢二分
- 半夏:一錢二分
- 厚朴:八分
- 官桂:八分
- 幹薑:八分
- 桔梗:八分
- 茯苓:八分
- 陳皮:八分
- 蒼朮:一錢半
- 甘草:五分
使用生薑五片、蔥白兩根,加水二鍾(約300毫升),煎煮至一鍾(約150毫升),溫服,效果顯著。如果出現腳踝浮腫的情況,可以加服五加皮散。對於老年人手腳疼痛,可以加服順元散。若手腳有風寒緩解的情況,可加服烏藥平氣散。對於四肢受濕氣影響而癱瘓,可以加服烏藥順氣散。如果由濕氣引起病症,可以加服檳蘇散。已經發展為風寒痹症的,可加羌活、獨活、防風。對於婦女經期不調的情況,可以加柴胡、生地黃。
請注意,以上藥方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且個人體質不同,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用量或選擇其他相應療法。
加減消風百解散(百三十十),治冬月傷感風寒,頭痛項強,壯熱惡寒,身體煩痛,四肢倦怠,痰壅喘嗽,涕唾稠黏,自汗惡風,並宜服。
川芎,白芷,陳皮(各一錢),蒼朮(一錢半),紫蘇(一錢一分),麻黃(去根,一錢半),桂枝(八分),甘草(五分)
上用姜三片,蔥白二根,烏豆一撮,水一鍾半,煎一鍾溫服,以汗為度,無汗再服。
清肺飲子(百三一),咳謂有聲,肺氣傷而不清,嗽謂有痰,脾濕動而生痰,咳嗽者因傷肺氣而動脾濕也。病本雖分六氣五臟之殊,而其要皆主於肺。蓋肺主氣而聲出也。治法雖分新久虛實,新病風寒則散之。火熱則清之。濕熱則瀉之。久病便屬虛屬郁。氣虛則補氣,宜加四君子。血虛則補血,宜加四物湯。鬱則開鬱,宜加撫芎、香附。兼痰則消痰,宜加半夏、栝蔞仁,滋之潤之,斂之降之。此治嗽之大法也。
白話文:
加減消風百解散(共一百三十味),適用於冬天受到風寒影響,引起頭痛、頸部僵硬、高熱畏寒、全身疼痛、四肢疲倦、痰多咳嗽、鼻涕黏稠、自汗畏風的情況,適宜服用。
川芎,白芷,陳皮(各一錢),蒼朮(一錢半),紫蘇(一錢一分),麻黃(去根,一錢半),桂枝(八分),甘草(五分)。
上藥加上薑三片,蔥白兩根,烏豆一撮,用水半杯半,煎至一杯,溫和服用,以出汗為止,若無汗需再服。
清肺飲子(共一百三十一味),咳嗽指的是聲音的產生,是因為肺氣受損且不清;咳嗽則指的是有痰,是因為脾濕活動而生成痰。咳嗽的原因是肺氣受損導致脾濕活動。疾病的根本雖然區分於六種氣候和五臟的差異,但核心都集中在肺。肺主管氣息,聲音源自肺。治療方法區分於新舊、虛實,新病由風寒引發的則使用疏散法,由火熱引發的則使用清涼法,由濕熱引發的則使用通瀉法。長期的病狀通常歸屬於虛或積滯,氣虛則補氣,適合加入四君子方;血虛則補血,適合加入四物湯;積滯則使用開滯藥物,適合加入撫芎、香附。若同時有痰,則使用半夏、栝蔞仁消痰,滋養潤滑,收斂降下。這是治療咳嗽的主要方法。
杏仁(去皮尖),白茯苓(各一錢),桔梗,甘草,五味子(各五分),橘紅(七分),貝母(一錢一分)
上用姜水煎,食遠服。凡嗽春多上升之氣,宜清肺抑肝,加川芎、白芍藥、半夏(各一錢),麥門冬、黃芩、知母(各七分)。春若傷風咳嗽,鼻流清涕,宜清涼解散,加防風、薄荷、炒黃芩、麥門冬、紫蘇(各八分)。夏月多火熱炎上最重,宜清腑降火,加桑白皮、知母、黃苓、麥門冬、石膏(各一錢)。
白話文:
材料:杏仁(去掉皮和尖端)、白茯苓(各一錢)、桔梗、甘草、五味子(各五分)、橘紅(七分)、貝母(一錢一分)
做法:以上材料與姜一起用水煎煮,於飯後服用。
適用對象:
-
適於有咳嗽的情況,特別是春季,咳嗽多由上升之氣引起,需清肺抑肝,加入川芎、白芍藥、半夏(各一錢)、麥門冬、黃芩、知母(各七分)。
-
若春季受風而咳嗽,鼻流清涕,需清涼解散,加入防風、薄荷、炒黃芩、麥門冬、紫蘇(各八分)。
-
夏季時,由於火熱炎上,咳嗽加重,需清腑降火,加入桑白皮、知母、黃苓、麥門冬、石膏(各一錢)。
秋多濕熱傷腑,宜清熱瀉濕,加蒼朮、桑白皮(各一錢),防風(五分),黃芩、山梔(各七分)。冬多風寒外感,宜解表行痰,加麻黃、桂枝、半夏、生薑、乾薑、防風(各一錢)。肺經素有熱者,再加酒炒黃芩、知母(各五分)。若發熱頭疼,鼻塞聲重,再加藁本、川芎、前胡、柴胡(各一錢)。
有痰,加半夏、南星、枳實。濕痰脾困,再加蒼朮、白朮(各一錢)。有痰而口燥咽乾,勿用半夏、南星,宜加知母(蜜水炒)、貝母、栝蔞仁、黃芩(炒各一錢)。夏月熱痰,或素熱有痰,加黃芩、黃連、知母(各八分),石膏(一錢半)。上半日嗽者,胃中有火,加貝母、石膏、黃連(各一錢)。
白話文:
秋季時節,濕熱之氣容易傷害臟腑,應當清熱利濕,可以加入一錢的蒼朮和桑白皮,五分的防風,七分的黃芩和山梔。冬季則多為風寒外感,應當解表祛痰,可以加入一錢的麻黃、桂枝、半夏、生薑、乾薑和防風。如果肺部平時就有熱症,還可以加入五分的酒炒黃芩和知母。如果有發熱頭痛、鼻塞聲音沈重的情況,可以加入一錢的藁本、川芎、前胡和柴胡。
如果有痰,可以加入半夏、南星和枳實。如果脾臟被濕氣困住,可以再加入一錢的蒼朮和白朮。如果有痰但口乾咽痛,不應該使用半夏和南星,而是可以加入知母(蜜水炒)、貝母、栝蔞仁和黃芩(炒各一錢)。夏季時,如果有熱痰或者原本就有熱症伴隨痰,可以加入八分的黃芩、黃連和知母,以及一錢半的石膏。上半日咳嗽,可能是胃中有火,可以加入貝母、石膏和黃連(各一錢)。
五更嗽者加同上。黃昏嗽者,火浮於肺,不可正用寒涼藥,宜加五味子、五倍子、訶子皮(各七分)。斂而降之。咳嗽日久肺虛,宜滋氣補血,加人參、黃耆、阿膠、當歸、天門冬、款冬花、馬兜苓、酒炒芍藥之類。肺熱喘咳,去人參,用沙參。此兼補血氣也。午後咳者屬陰虛,即勞嗽也。
宜補陰降火,加川芎、當歸、白芍藥、熟地黃、黃柏、知母、天門冬、栝蔞仁(各一錢),竹瀝、薑汁傳送。此專補陰血而降火也。火鬱嗽,謂痰鬱火邪在中,宜開鬱消痰,用訶子皮、香附(童便制)、栝蔞仁、半夏曲、海石、青黛、黃芩等分為末,蜜丸噙化,仍服前補陰降火條所加藥。失治則成勞。
白話文:
對於五更時咳嗽的情況,可以參考上面的治療方法。如果在黃昏時咳嗽,可能是因為肺部的火氣上浮,不應該單純使用寒涼的藥物,應加入五味子、五倍子、訶子皮(各取七分)來收斂和降肺氣。若長期咳嗽導致肺虛,應滋養氣血,加入人參、黃耆、阿膠、當歸、天門冬、款冬花、馬兜苓、酒炒芍藥等藥物。如果咳嗽伴有肺熱和喘息,可以去掉人參,使用沙參。這類方法同時補充了氣血。
對於下午咳嗽的情況,通常是因為陰虛,也就是勞累咳嗽。應當補充陰液和降火,加入川芎、當歸、白芍藥、熟地黃、黃柏、知母、天門冬、栝蔔仁(各取一錢),再加入竹瀝、薑汁來傳送藥效。這類方法專注於補充陰血和降火。如果出現痰鬱火邪的情況,需要開闊鬱氣和消痰,可以使用訶子皮、香附(用童便製作)、栝蔔仁、半夏曲、海石、青黛、黃芩等分量的藥物,研磨成粉末,做成蜜丸含服,同時服用前面提到的補陰降火的藥物。若未能及時治療,會導致勞損。
痰積食積作咳嗽,用香附、栝蔞仁、貝母、海石、青黛、半夏曲、軟石膏、山楂、枳實、黃連姜炒各等分,為末,蜜丸噙化。勞嗽見血,加阿膠、當歸、白芍藥、天門冬、知母、桑白皮,亦於前肺虛陰虛二條參用。大抵咳嗽見血,多是肺受熱邪,氣得熱而變為火,火盛而陰血不得安寧,從火上升,故致妄行,宜瀉火滋陰,忌用人參,黃耆等甘溫補氣之藥。然亦有氣虛而咳血者,則宜用人參、黃耆、款冬花等藥,但此不多耳。
因咳而有痰者,咳為重,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咳者,痰為重,主治在脾。但是食積成痰,痰氣上升,以致咳嗽,只治其痰,消其積,而嗽自止,不必用肺藥以治嗽也。
白話文:
痰和食積引起的咳嗽,可以使用香附、栝蔞仁、貝母、海石、青黛、半夏曲、軟石膏、山楂、枳實、黃連(姜炒)等份,研成粉末,再用蜂蜜做成丸子,含服。對於勞累後出現的咳嗽並伴有血跡,可以加入阿膠、當歸、白芍藥、天門冬、知母、桑白皮等。這兩種情況都可以參考肺虛和陰虛的治療方法。總的來說,咳嗽伴隨血跡,通常是因為肺部受到熱邪影響,氣候變熱導致火氣上升,火勢過旺使得陰血難以安定,從火氣上升,導致血行不正常。因此,應當清熱滋陰,避免使用人參、黃耆等甘溫補氣的藥物。然而,確實存在氣虛導致咳嗽的情況,這種時候可以使用人參、黃耆、款冬花等藥物,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如果咳嗽同時伴有痰,那麼咳嗽會較為嚴重,主要的治療對象是肺部。如果咳嗽是由痰引起的,則痰會比較嚴重,主要的治療對象是脾臟。然而,如果食積導致痰生,痰氣上昇,引發咳嗽,只需要治療痰和消積,咳嗽自然就會停止,無需使用肺部的藥物來治療咳嗽。
喘嗽遇冬則發,此寒包熱也。解表熱自除,喘嗽亦止。(附)
枳殼,桔梗,麻黃,防風,陳皮,黃芩,木通,紫蘇,杏仁(各等分)
上用姜三片煎服。
治風寒鬱於肺夜嗽者宜此方,取痰清嗽止,亦治喘哮。(附)
麻黃(不去節根),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減半),知母,貝母(各一錢)
上用姜三片水煎服。有熱加黃芩一錢。
小青龍湯(附),治寒嗽極效。(方見春類。)
治男人痞塊,女人血塊此方極效,此藥性不猛而功效速。
阿魏(一兩),木耳(四兩,為末),生漆(濾去渣,淨四兩),蜜(六兩)
白話文:
在冬天發作的咳嗽,這是寒氣包覆著熱氣的情況。解除表面的熱氣,咳嗽自然就消失了,咳嗽也會停止。
枳殼、桔梗、麻黃、防風、陳皮、黃芩、木通、紫蘇、杏仁(各等份)
以上材料加三片薑煮沸後服用。
對於風寒積聚於肺部夜晚咳嗽的人,這是一種適合的配方,可以讓痰液變得清澈,咳嗽得到緩解,也能治療哮喘。
麻黃(去除節和根)、杏仁(去除皮和尖)、甘草(生長狀態,用量減半)、知母、貝母(各一錢)
以上材料加三片薑煮沸後服用。如果伴有熱症,可以加入一錢的黃芩。
小青龍湯(附錄),對於寒性咳嗽非常有效。(詳情見春季類別。)
對於男性腹脹的腫塊,女性的血塊,這種藥方效果極佳,這藥物的效力不強烈但效果迅速。
阿魏(一兩)、木耳(四兩,研磨成粉)、生漆(濾去渣,淨四兩)、蜜(六兩)
上用錫罐一個盛藥,封固放鍋內,水煮三炷香了,取起冷定,每服二茶匙,燒酒送下,日進三服。忌油膩魚發物。
瓦壟子丸(百三十二),治血塊。丹溪云:消血塊極效。
瓦壟子即花蚶也。取殼燒,以醋淬三次為末,醋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酒下,能消一切血氣癥瘕,兼能消痰飲。
蜀葵膏(附),用蜀葵根煎湯,去渣,再入人參、白朮、青皮、陳皮、甘草梢、牛膝各等分,煎成湯,入研細桃仁、玄明粉各少許,乘熱飲之。二服當見塊下。如病重者須補接之後,加減再行此方,且攻且補,亦有至理。
白話文:
在使用一個盛裝藥物的錫罐,將其密封後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待三炷香燃盡後取出,待冷卻後每次服用兩茶匙,以燒酒送服,每日三次。避免食用油膩、魚類及發物。
「瓦壟子丸」(第一百三十二種),適用於治療血塊。丹溪認為,該藥對消除血塊效果極佳。
瓦壟子指的是花蚶。取其殼,經醋浸泡並重複三次淬火後研磨成粉末,再以醋膏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十丸,以酒送服,能消除一切血氣癥結,並具有消痰的效果。
「蜀葵膏」(第一百七十九種七千九百九十種),使用蜀葵根煎湯,去除渣滓後,加入人參、白朮、青皮、陳皮、甘草梢、牛膝等份量相等的材料一起煎煮成湯。加入研磨細的桃仁和玄明粉少量,趁熱飲用。服用兩次後應會看到血塊排出。對於病情較重者,在補充身體後,根據情況調整藥方,進行攻補並行,也有其道理。
通玄二八丹(百三十三),治腹內飲食宿滯積聚,止瀉痢之妙藥。如治積聚,清晨用薑湯服,稍瀉二三行即除,卻以溫粥補住。如治瀉痢,食後用清茶服之,即止。真仙方也。
黃連(半斤,淨),白芍藥(五錢,淨),當歸(五錢,淨),烏梅(去核,五錢淨),生地黃(五錢,淨)
上為末,用雄豬肚一個,以藥盛於內,用線縫之。用韭菜二斤鋪甑底於鍋內蒸之。候湯干再添水蒸一日,以藥熟為度,就豬肚共藥石臼內搗爛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照前引下。
白話文:
通玄二八丹(第133號),是一種治療腹部內飲食和宿滯物質積聚,以及停止瀉痢的神妙藥物。若要治療積聚,請在清晨用薑湯服用,稍有排便兩到三次即可消除症狀,然後以熱粥來補養身體。如果要治療瀉痢,則在餐後用清茶服用,即可停止瀉痢。這是一個真正來自仙人的祕方。
黃連(半斤,淨洗乾淨)、白芍藥(五錢,淨洗乾淨)、當歸(五錢,淨洗乾淨)、烏梅(去核,五錢淨洗乾淨)、生地黃(五錢,淨洗乾淨)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使用雄性豬肚一個,將藥粉放入豬肚中,用線縫合。接著使用韭菜二斤鋪在甑底,放在鍋內蒸煮。等到水分蒸乾後再次添加水繼續蒸煮一天,直到藥物熟透為止。然後將豬肚與藥一起放入石臼中搗碎,製成大小如梧桐子的丸子。每次服用七十個丸子,按照前述方法服用。
追蟲,黑牽牛(四西,半生半炒),檳榔(二兩)
上二味為末,每服大人三錢,小兒一錢半,五更空心滾水調下。凡服藥須上半月蟲頭向上有效,若下半月蟲頭向下則不效矣。
治痞結年久成龜鱉者,累用極效。(附)
用老軍需一味,春夏用莖葉,秋冬用根,不拘多少,用好生酒一罐,外用鯽魚一隻,和藥同入罐內,日落時煮,以魚熟為度。令患人先食魚,次飲酒,撲至次早,去大小便見物下即是效。如不應,連服三五次,追其物無跡神效,妙不可言。而仁人君子,切不可輕忽。
白話文:
治療方法如下:
-
使用「追蟲」,黑牽牛(四份,一半生一半炒)和檳榔(兩兩)。以上兩種材料研磨成粉末,成人每次服用三錢,小孩則服用一錢半,於五更時空腹以滾水調服。
-
服用藥物的最佳時間是每月的前半個月,此時蟲子的頭部應向上,這纔有療效。若在後半個月,蟲子的頭部朝下,則效果不佳。
-
治療長期積結的腸胃問題,形狀類似龜甲或鱉甲的病症,使用「老軍需」。春季和夏季使用莖葉,秋季和冬季則使用根部,數量不限。將一罐好生酒與一根魚一同放入罐中,待日落時開始煮,直到魚熟透為止。讓患者先食用魚,再飲用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如果排便有異物排出,即表示療效顯著。如果不見效,可以連續服用三到五次,直至所有異物被清除,效果神妙難以言喻。然而,仁慈的君子們切記不可輕忽此法。
按《本草》云:老軍需春夏秋冬常有,青出眾草為尊,莖藤青葉,似檟葉而尖小,根如須白,似芋頭根牽藤而去,俗名社公口須。亦治腫毒,採根擂生酒服渣敷患處。
治痞積氣塊神方(附),其症初則如彈,漸長如刀,或如梭如碗,形狀不同,令人面黃體瘦,飲食少思,久治不痊,服此方二月漸消,三月斷根。
用豬澀皮七個,即豬赤胰,新針七個,每澀皮用針一個,將針刺破內外,外用好明淨皮硝七錢,研為細末,搽於澀皮上,醃七日取出,用鐵器焙乾,研為細末,再用水紅花子七錢,焙乾為末,與前末和勻。每服三錢,清晨無灰好酒調服。忌生冷,房室,惱怒。不論男婦老少,腹之左右,並皆治之。
白話文:
根據《本草》所述:老軍一年四季都有,其中青色的老軍被認為最優,其莖、藤、葉呈青色,類似楓葉但更細小,根部像芋頭,且連著藤蔓生長,俗稱社公口須。老軍能治療腫毒,採集其根部,搗碎後加生酒服用,並將渣滓敷在患處。
治療痞積氣塊的神妙方程式(附方):初期如彈丸,逐漸長成刀形、梭形或碗形,形狀各異,導致臉色蒼白、體形消瘦、食慾減退,長期治療無法痊癒,服用這個方程式兩個月後逐漸消散,三個月後徹底痊癒。
使用豬澀皮七片,即豬的紅胰腺,加上新針七根,每片豬澀皮配一根針,將針刺入皮膚的內外兩側,外用七錢的好明淨皮硝,研磨成細末,塗抹在豬澀皮上,醃製七天後取出,用鐵器烘烤至乾燥,研磨成細末。接著使用水紅花子七錢,烘烤乾燥研磨成末,與前述的末料混合。每次服用三錢,早晨空腹時用無渣好酒調服。忌食生冷食物、房事、情緒激動。不分男女老少,對於腹部兩側的疾病均有療效。
若頻服五七料,大便下濃血,即是效驗。切不可用別藥補之,為妙。此藥只可春秋冬合,夏恐壞了澀皮。若夏月急用,將澀皮醃懸放井中一七,取出用之。亦妙。
烏梅丸(百三十四),治酒積,消食積,化痰飲,神效。
烏梅(去核,淨肉半斤),半夏(四兩),生薑(自然汁半斤),白礬(四兩)
上先將半夏,烏梅,粗末,次將白礬化開,並薑汁共前末拌勻,新瓦二片夾定,炭火上焙三日三夜,以干為度,次入神麯、麥芽、陳皮、青皮、莪朮、枳殼、丁皮、檳榔各二兩,共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薑湯下。
白話文:
如果經常服用五七料後,出現大便含有濃厚血液的情況,這就說明藥物已經發揮了療效。在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能使用其他藥物來補救,這樣纔是最有效的做法。這款藥物只適合在春秋冬三個季節使用,夏季使用可能會損害其中的澀皮成分。如果夏季急需使用,可以將澀皮醃制後掛在井中一週,然後取出使用,效果同樣出色。
烏梅丸(配方編號:179),專治酒積聚和消化不良,同時能化解痰飲,具有極高的療效。
所需材料包括:
- 烏梅(去核,保留淨肉半斤)
- 半夏(四兩)
- 生薑(取其自然汁半斤)
- 白礬(四兩)
首先,將半夏、烏梅磨成粗粉,接著將白礬溶化,與薑汁混合,再與之前的粉末拌勻。使用新瓦片夾住,放在炭火上烘烤三天三夜,直到乾燥為止。然後加入神麯、麥芽、陳皮、青皮、莪朮、枳殼、丁皮、檳榔各二兩,一同磨成細粉,用酒糊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籽。每次服用時,應服用五十粒,並搭配薑湯送服。
按:此方治酒積極效。
治一切水腫,單腹脹,蠱脹,氣虛,中滿,神效煎方。(百三十五)
茯苓皮,草果皮,五加皮,大腹皮,甘草皮,牡丹皮,地骨皮,生薑皮,木通皮,木瓜皮,大腹子,車前子,葶藶子,菟絲子,紫蘇子
白話文:
此方專治因飲酒過量引起的各種水腫、腹部脹滿、積食脹滿、氣血不足、胃部堵塞等症狀。神效煎方為以下藥材的組合:
- 茯苓皮:利水消腫
- 草果皮:散寒解膩
- 五加皮:強筋健骨,活血化瘀
- 大腹皮:行氣利水,消脹
- 甘草皮:調和各藥材,補中益氣
- 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 地骨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 生薑皮:發汗解表,溫胃止瀉
- 木通皮: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 木瓜皮:舒筋活絡,解酒醒脾
- 大腹子:消脹利水
- 車前子:利尿通便,清熱解毒
- 葑藶子:清熱利尿,涼血止血
- 菟絲子:補肝腎,明目安神
- 紫蘇子:解表散寒,降氣化痰
共咀片,水二鍾,煎至八分,服之。如要斷根者,將十五味藥等分為細末,各一錢五分,雄豬肝一個,不下水者,先將溫水煮一滾,用竹尖鑽孔數個,入藥在內,蒸熟,切片,搗蒜蘸食之。不過一二個,永不發。
調中健脾丸(百三十六),治單腹脹,及脾虛腫滿,膈中閉塞,胃脘作疼,並皆神效。此藥不傷元氣,服有大益。
白朮(一兩,黃土水拌炒),人參(二兩),白芍藥(二兩半,火煨),黃耆(二兩,蜜炙),陳皮(三兩,鹽水拌炒),半夏(三兩,湯炮七次),蒼朮(二兩,米泔浸一宿,炒),茯苓(二兩),香附(三兩,童便浸一宿),澤瀉(二兩半,炒),紫蘇子(一兩半,炒),黃連(二兩半,吳萸水浸一宿炒,去萸不用),蘿蔔子(一兩半,炒),薏苡仁(三兩,炒),山楂肉(三兩,炒),草豆仁(一兩半,酒拌炒),五加皮(二兩,炒),沉香(六錢,另研不見火),栝蔞(煅,一兩),
白話文:
共咀片,水二鍾,煎至八分,服之。如要斷根者,將十五味藥等分為細末,各一錢五分,雄豬肝一個,不下水者,先將溫水煮一滾,用竹尖鑽孔數個,入藥在內,蒸熟,切片,搗蒜蘸食之。不過一二個,永不發。
這是關於如何服用藥物的方法和配方,詳細的藥材和劑量會在後面列出。
調中健脾丸(百三十六),治單腹脹,及脾虛腫滿,膈中閉塞,胃脘作疼,並皆神效。此藥不傷元氣,服有大益。
這是一種名為「調中健脾丸」的藥物,主要用於治療腹脹、脾虛腫脹、膈中堵塞、胃痛等症狀,效果非常顯著。這種藥物不會損傷體內的元氣,服用後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白朮(一兩,黃土水拌炒),人參(二兩),白芍藥(二兩半,火煨),黃耆(二兩,蜜炙),陳皮(三兩,鹽水拌炒),半夏(三兩,湯炮七次),蒼朮(二兩,米泔浸一宿,炒),茯苓(二兩),香附(三兩,童便浸一宿),澤瀉(二兩半,炒),紫蘇子(一兩半,炒),黃連(二兩半,吳萸水浸一宿炒,去萸不用),蘿蔔子(一兩半,炒),薏苡仁(三兩,炒),山楂肉(三兩,炒),草豆仁(一兩半,酒拌炒),五加皮(二兩,炒),沈香(六錢,另研不見火),栝蔞(煅,一兩)。
這些是調中健脾丸的全部成分,每種藥物的重量和處理方式都詳細列出了。
煅栝蔞法(附),用大栝蔞二個鏤一孔,每入川椒三錢,多年糞鹼二錢,敲米粒大,俱納入栝蔞內,外以綿紙糊完,再用細紙箸鹽泥封裹完固,曬乾,入火內煅通紅為度,取出,擇去泥與黑皮,一併入藥。
上共為細末,煎薄荷、大腹皮湯,打黃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日進三次,白湯下。
治心腹痛煎方(附)
半夏(一錢二分),茯苓,陳皮(各八分),甘草(炙,四分),川芎(一錢),蒼朮(一錢),梔子(韭根汁炒,二錢),黑乾薑(炒成炭,七分,存性)
白話文:
【煅栝蔞法】(附):取大栝蔞兩個,每個上鑽一個孔,每孔放入川椒三錢,多年糞鹼二錢,將這些材料磨成米粒大小後,全部放入栝蔞孔中。外層以棉紙包覆,再用細紙和鹽泥封裹好,確保密封無漏,然後曬乾,放入火中煅燒至紅透為止,取出後去掉泥和黑色外皮,一併加入藥材中。
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然後用薄荷和「大腹皮湯」(參見特定食療方)一起煎煮,再將黃米粉和成糊狀,做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籽。每次服用一百顆,每日三次,用白開水送服。
【治心腹痛煎方】(附):
- 半夏(一錢二分)
- 茯苓
- 陳皮(各八分)
- 甘草(炙,四分)
- 川芎(一錢)
- 梓朮(一錢)
- 梔子(韭根汁炒,二錢)
- 黑乾薑(炒成炭,七分,保留其活性成分)
以上藥物合在一起,煎煮後服用,以治療心腹疼痛。
上用生薑三片水煎服。
仙方沉麝丸(百三十七),治心痛腹痛氣痛不可忍,三服除根。
沒藥,血竭,沉香,辰砂(各五錢,另研),麝香(三錢,另研),木香(一兩)
上各研為細末和勻,用甘草熬膏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三丸,不拘時姜鹽湯嚼下。婦人產後血氣刺痛極效。若加當歸、琥珀各一兩,乳香五錢,名神仙聚寶丹。治心腹痛,及婦人血氣腹痛,其效尤速。親見服者永不再發。
白話文:
上用生薑三片,加水煎煮後服用。
使用「仙方 沈麝丸」(配方編號:20958),此方專治心痛、腹痛、氣痛,疼痛難忍時,服用三次可以徹底根治。
所需材料包括:沒藥、血竭、沈香、辰砂(各五錢,需分別研磨)、麝香(三錢,需分別研磨)、木香(一兩)。
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後混合均勻,然後用甘草熬製成膏狀,再製成丸子,大小如同芡實。每次服用三顆,不論何時,以姜鹽湯送服。對產後因血氣不調引起之刺痛非常有效。若在配方中加入當歸、琥珀(各一兩)、乳香(五錢),則稱為「神仙聚寶丹」。此方對心腹痛,以及婦人因血氣不調引起的腹痛,療效特別迅速。本人親見多人服用後,病情得到改善,且再未復發。
青娥丸(百三十八),治腎虛腰膝足痛,滋腎益陰壯陽,久服奇效。
破故紙(川者佳,洗淨,酒浸少時,隔紙炒香,四兩),川萆薢(真者,四兩,一兩鹽水,一兩米泔水,一兩童便,一兩無灰酒,各浸一宿,曬乾),杜仲(四兩,去粗皮,薑汁炒去絲),胡桃肉(湯泡,去皮,八兩),黃柏(蜜炒,四兩),知母(蜜炒,四兩),壯牛膝(去蘆,酒洗,淨四兩)
上為末,春夏用糯米糊,秋冬煉蜜,將胡桃肉搗爛為膏,和勻,搗千餘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下,以乾物壓之。
白話文:
青娥丸(第37075號,第一百三十八個方子),適用於治療腎虛導致的腰膝痠痛,具備滋補腎臟、增強陰氣與壯陽的效果,長期服用可見奇效。
【破故紙】(選擇川產的更好,先清潔後用酒浸泡一小段時間,然後隔紙炒至香氣溢出,總量為四兩), 【萆薢】(真正的萆薢,總量為四兩,分別用一兩鹽水、一兩米泔水、一兩童便、一兩無灰酒浸泡一夜,然後曬乾), 【杜仲】(總量為四兩,去除外層粗皮後,用薑汁炒去纖維), 【胡桃肉】(用溫水浸泡後去皮,總量為八兩), 【黃柏】(用蜜糖炒製,總量為四兩), 【知母】(用蜜糖炒製,總量為四兩), 【壯牛膝】(去除頭部,用鹽水浸泡後清洗乾淨,總量為四兩)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夏季與秋季則使用【糯米糊】來調製,冬季則用煉製過的蜂蜜,將胡桃肉搗碎成膏狀,再與粉末混合均勻,並繼續搗上千次,形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約七十到八十個丸子,空腹時可用鹽水或鹽湯送下,並以乾燥的食物壓胃。
當歸活血湯(百三十九),治寒濕,氣血凝滯腰痛。
當歸(酒浸),杜仲(薑汁炒去絲,各五錢),赤芍藥,白芷,威靈仙(各三錢),肉桂(一錢)
上用水酒各一鍾,煎至一鍾,空心服,加羌活二錢,防風一錢,亦好。
頭痛一症,屬痰者多,有熱,有風,有血虛,此方為主,加對症藥立效。(附)
片黃芩(酒浸,炒,一錢半),蒼朮,防風,白芷,羌活(各一錢),細辛(六分)
上用姜三片,水煎,食略遠服。
左痛屬風與血虛,加川芎、當歸(各一錢半),荊芥、薄荷(各八分)。右痛屬痰,加半夏(一錢半),茯苓、陳皮(各一錢),甘草(生三分)。瘦人多兼熱,倍用酒芩,少佐石膏。肥人多是濕痰,加川芎、南星、半夏(各一錢),倍蒼朮。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除。頭旋眼黑,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並宜倍用之。
白話文:
【當歸活血湯】(第139號方),主要用於治療因寒濕引起,氣血凝滯導致的腰部疼痛。
成分包括:當歸(以酒浸泡)、杜仲(以薑汁炒製後去絲,各取五錢)、赤芍藥、白芷、威靈仙(各取三錢)、肉桂(取一錢)。
將以上材料用水和酒各一杯的比例煮沸,然後熬至一杯,於空腹時服用。若需進一步效果,可添加羌活兩錢、防風一錢。
對於頭痛的問題,大多由痰引起的,可以有熱、風、血虛等不同情況。此方適用於主治療,根據具體情況添加相應的藥物會有很好的療效。
【片黃芩】(以酒浸泡後炒製,取一錢半)、蒼朮、防風、白芷、羌活(各取一錢)、細辛(取六分)。
將這組材料加上三片薑,用水煮沸後,稍等食後再服用。
對於左側的疼痛,主要是由風和血虛引起的,可加入川芎、當歸(各取一錢半)、荊芥、薄荷(各取八分)。若右側有疼痛,多由痰引起,可加入半夏(取一錢半)、茯苓、陳皮(各取一錢)、甘草(生取三分)。
瘦人往往伴有熱,因此可以增加酒製黃芩的用量,並配合使用石膏。而肥胖者多由濕痰引起,可加入川芎、南星、半夏(各取一錢),增加蒼朮的用量。對於痰引起的頭痛,非半夏不能去除。頭暈眼花,多由風虛引起,非天麻不能治療,應加大天麻的用量。
治腳氣方(百四十),累試神效,絕勝諸方。
麻黃(三兩,去根,留節,炒黃),殭蠶(三兩,炒為末),沒藥,乳香(另研,各五錢),丁香(一錢)
上各另研為末和勻,每服一兩,好酒調下取醉,汗出至腳為度。蓋俟汗乾即愈。後用五枝湯洗,用桃、柳、梅、槐、桑,採嫩枝煎湯,先飲好酒三杯,再洗腳,住痛為妙。
治諸疝海上方(附)
用黑雄豬腰子一對,不見水,去膜並內血,切片,用大小茴香各二兩,俱炒為粗末,同腰子拌勻,再以前豬尿胞一個,入腰子茴香末於內,札住,用生白酒三碗,入砂鍋懸煮乾至半碗,取胞切碎,連藥焙乾為末,將前煮藥剩酒,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好酒下,立效。除根,永不再發。
白話文:
【治療腳氣方(一百四十)】,多次實驗效果非凡,遠超其他方子。
麻黃(三兩,去除根部,保留節點,炒至金黃色),殭蠶(三兩,炒後研成粉末),沒藥,乳香(分別研磨,各五錢),丁香(一錢)
所有材料分別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兩,以好酒調和,讓患者喝到微醺,直到汗水流到腳部為止。待汗水乾了後即會痊癒。接著使用【五枝湯】清洗患處,採用桃樹、柳樹、梅樹、槐樹、桑樹的新鮮枝條煮湯,先飲用三杯好酒,再清洗腳部,直至疼痛減輕為佳。
【治療各種疝病海上方】
使用黑雄豬的兩個腰子,不接觸水,去除外膜和內部血液,切成薄片,加入大茴香和小茴香各二兩,一起炒至粗末,與腰子混合均勻。然後使用一個活豬的尿囊,將腰子、茴香粉放入其中,扎緊。使用三碗生白酒,放入砂鍋中煮至乾,取出尿囊切碎,連同藥物一起焙乾研磨成粉末。將之前煮過的藥物剩下的酒,加入麵糊中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籽。每次服用七十粒,空腹時配好酒食用,立即生效,能根治,永遠不再發作。
秘方,治外腎被傷偏墜腫大。(附)
用雄麻雀三五個,去腸肚,每個用白礬一錢裝肚內,以新瓦二片將雀放瓦中,兩頭鹽泥封固,以火煅通紅,取出存性,為末,每服一錢,空心好酒調下,一隻盡全愈。此方家傳,累用神效。
治小腸氣痛方(附)
用木饅頭二兩,臺烏藥三兩,大茴香五錢,上三味炒紅研碎,後用羌活、陳皮、防風、枳殼各一兩五錢,連前和勻,為粗末,每服一兩,水一鍾,酒一鍾,煎八分,空心服,三服即消,此方亦試有效。
治腸風臟毒痔漏秘方(百四十一)
用大雄雞一隻,罩地板上,不與食,伺其飢甚,別移於淨地上,用豬胰四兩切碎,漸餵雞,待其放屎,漸收下,如此二三日,候雞屎積至四兩,曬乾,加入後藥。
白話文:
【祕方】,治療外腎受到傷害導致腫大的問題。(附)
使用雄性的麻雀三到五隻,去除內臟,每個麻雀在肚子裡放入一錢的白礬,然後將麻雀放在兩個新瓦片之間,用鹽泥在兩頭密封好,用火烤至通紅,取出保持原有狀態,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空腹時用好酒調服,一隻麻雀就能完全痊癒。這個祕方是家族傳承下來的,多次使用都顯現出神奇的效果。
【小腸氣痛方】(附)
使用木饅頭兩兩兩,臺烏藥三兩,大茴香五錢,前三種材料炒至紅色後研磨成細粉,接著加入羌活、陳皮、防風、枳殼各一兩五錢,與先前研磨好的粉料混合均勻,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兩,用一杯水加上一杯酒,煎煮至剩下一匙半,空腹服用,三次服用後即可消除疼痛,這個方子也經過實驗證明有效。
【治腸風臟毒痔漏祕方】(第一百四十一)
使用一隻大雄雞,將其罩在地板上,不給食物,等待它非常飢餓時,再轉移到乾淨的地面上,用豬胰四兩切成碎片,逐漸餵食給雞,等待它排便,再收集下來,這樣持續兩三天,等到雞屎累積到四兩,晾乾後加入後面的藥材。
透明礬(四兩),膽礬(五錢),朴硝(二兩),千葉雌黃雄黃(各六分)
上各另研為粗末,用砂鍋須要寬高,貯藥之餘,上有半節空者。先以雞糞一兩,在鍋底,次以明礬一兩,次以膽礬,次以雌黃,次以朴硝,次以雄黃,後盡以明礬在內,次加雞糞在上,然後以新碗蓋鍋頂簇,炭火煅青煙盡力度,候冷取出,入石碾研為極細面,再加乳香、沒藥各五錢,各研極細和勻,以小口磁罐收貯。用時唾津調勻於手心,以新竹蘸點患處,日三五次,夜二次。
先以羊毛筆蘸溫湯洗淨,軟絹拭乾,然後點藥,庶得藥力透肉,點後黃水瀝出不止,最妙。雖多不妨,三日後其痔自乾枯剝落。倘硬,煎湯頻洗,自脫腸自紅軟收上。忌毒物酒色。一月即除根矣,內服後方。
白話文:
材料如下:
- 透明礬(四兩)
- 膠礬(五錢)
- 朴硝(二兩)
- 千葉雌黃(雄黃)(各六分)
做法:
- 將以上各材料分別研磨成粗末。
- 使用寬高適合的砂鍋,儲存藥物,留下一半空間供使用。
- 在鍋底鋪上一兩雞糞,接著加入一兩明礬,然後依次加入膠礬、雌黃、朴硝和雄黃,最後在最上面鋪上一兩雞糞。
- 用新碗蓋住鍋口,使用炭火燒至鍋內產生青煙,直到完全冷卻取出。
- 將取出的材料放入石碾研磨成極細粉末。
- 加入乳香和沒藥各五錢,研磨至極細並混合均勻。
- 將混合好的藥物放入小口磁罐中保存。
使用方法:
- 首先使用羊毛筆蘸取溫水清洗患處,然後用軟絹擦拭乾淨。
- 將藥物點在患處,每日三次至五次,夜晚兩次。
- 先用溫水浸泡患處,然後用藥物點塗,可使藥力透入皮膚。
- 點藥後,若黃水不斷流出,效果最佳。即使流出的量多也無妨,三天後痔瘡會自然乾枯剝落。若未剝落,可繼續使用熱水清洗,痔瘡會自行脫落,並呈現紅潤柔軟的狀態。
- 使用期間需避免食用有毒食物、飲酒及過度性行為。
此方在一個月內即可根治痔瘡,並配合內服藥物使用。
加味臟連丸(百四十二),治飲酒食炙,熱毒下墜,為腸風臟毒,痔漏下血。
用雄豬大臟一副,去兩頭各七寸,用黃連去毛,淨末一斤,槐花淨末四兩,裝入臟內令滿,用繩扎兩頭口上,用小麥數十粒放甑上蒸三時,以臟黑取看小麥極爛為度,入石臼搗如泥,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丸,空心薄酒下。按:此方藥價廉而功極大,膏粱酒色人尤妙。
膽槐丹(附),十月上巳日取槐角子揀肥嫩結實者。用新黃瓦盆二個,如法固濟,埋於背陰牆下,約二三尺深,預先尋黑牛膽五六枚,臘月八日取出裝在膽內,高懸陰乾,至次年清明日取出,新磁罐收貯。空心滾白湯下,一日一粒,二日二粒,以漸加至十五日,服十五粒止,以後一日減一粒,至三十日,復減至一粒止,如此周而復始。治一切痔漏,功效如神。
白話文:
加味臟連丸(第一百四十二號):此藥方專治飲酒吃烤肉後產生的熱毒下墜,以及導致腸風、內臟毒害和痔漏出血的情況。
材料與做法如下:
- 使用一整塊雄豬的大腸,去掉兩端各七寸的部位。
- 黃連去毛,研磨成細末,總量為一斤(約合一千克)。
- 槐花研磨成細末,總量為四兩(約合一百二十克)。
- 將上述粉末填滿腸內,然後用繩子將腸兩端扎緊。
- 在上面放上幾十粒小麥,進行蒸煮三小時。
- 以腸變黑,小麥極度軟爛為完成標準。
- 將其放入石臼中研磨至泥狀。
- 最後製成大小類似綠豆的藥丸。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一百顆,空腹時用少量酒送服。
注意:此藥方價格便宜但療效極大,特別適合那些飲食豐盛、嗜好酒色的人。
膽槐丹(附錄):在每年的十月初巳日,選取肥嫩結實的槐角子。使用兩個新的黃色陶盆,按照規定方式密封,埋在陰暗牆壁下,深度約為二至三尺。提前準備五到六枚黑色的牛膽,於十二月八日取出,放入膽內,吊掛陰涼處自然風幹,直至第二年清明節取出,並將其存放在新的磁罐中。空腹時用滾開的白湯服用,第一天服用一粒,第二天兩粒,逐漸增加至十五天時每天服用十五粒,之後逐日減少一粒,直至第三十天,最後每天只服用一粒。這樣周而復始,用來治療各種痔漏問題,療效奇佳。
治脫肛。(附)
用屋檐前蜘蛛大者一個,去頭足,烘研為末,以生桑葉盛之。托肛頭上薰半刻即進去。親試神效。
真人活命飲(百四十三),一切癰疽腫毒,只是熱勝血,陰陽相滯而成,此方極效。
天花粉(一錢),白芷(一錢),甘草節(一錢),川山甲(三大片,以蛤粉炒,去粉,淨用),貝母(一錢,去心),乳香(一錢,另研,藥熟下),防風(去蘆,七分),沒藥(五分,另研,藥熟下),皂角刺(五分),當歸(酒洗,一錢半),金銀花(三錢),陳皮(一錢五分,去白)
白話文:
治療脫肛:
使用大蜘蛛(注:需先去掉頭和腳)一個,烘烤後研磨成粉末,然後放入生桑葉中。將粉末薰於脫肛處半個小時,可立即讓脫出物回納。此方法親自試驗過,效果神妙。
真人活命飲(配方編號182):對於一切癰疽腫毒,多由熱毒過盛、陰陽失調引起,這個方子非常有效。
- 天花粉(一錢),
- 白芷(一錢),
- 甘草節(一錢),
- 川山甲(三大片,用蛤粉炒製,去除粉狀物質後再使用),
- 貝母(一錢,去心),
- 乳香(一錢,需單獨研磨,待藥物煮熟後加入),
- 防風(去蘆頭,七分),
- 沒藥(五分,需單獨研磨,待藥物煮熟後加入),
- 皁角刺(五分),
- 當歸(酒洗,一錢半),
- 金銀花(三錢),
- 陳皮(一錢五分,去白)。
在背俞,皂角刺為君。在腹,白芷為君。在胸,加栝蔞仁(二錢)。在四肢,金銀花為君。疔瘡,加紫河草。(三錢,即金線重樓,如無亦可)
上用金華好酒二鍾,煎一鍾,溫服。煎法須用大瓦瓶,以紙封固,勿令泄氣。服時須辨其癰上下,上則飽服,下則飢服,能飲酒者再飲數杯。此藥不動臟腑,不傷血氣。忌酸物鐵器。服後即睡覺,痛定即回生矣。其方神功浩大,不可臆度,此劑當服於未潰之先,已潰不可服。
二黃散一名陰陽黃。(附),治發背癰疽,疔瘡惡節,一切無名腫毒,惡瘡異症,焮熱疼痛,初起未潰者服之妙。
白話文:
在背部的穴位,使用皁角刺為主藥;在腹部,使用白芷為主藥;在胸部,可以加入栝蔞仁(約二錢);在四肢,使用金銀花為主藥。對於疔瘡,可以加入紫河草(三錢,即金線重樓,若無可用)。
以上配方使用金華好酒二鍾,煎煮至一鍾,溫和服用。煎煮時需使用大瓦瓶,以紙封固,避免氣體外洩。服藥時需分辨腫塊的位置,如果是上部則需飽食後服用,下部則需空腹後服用。能夠飲酒的人,可以再飲幾杯。此藥品不會影響五臟六腑,不會損傷血液氣質。但需避免食用酸性食物與鐵製器具。服用後即可就寢,待疼痛緩解即能恢復健康。
「二黃散」又名「陰陽黃」,用於治療背上的癰疽、疔瘡、各種無名腫毒及異常病症,初期未潰時服用效果顯著。
錦紋川大黃(二兩,一半炭火煨熟,不可過性了,一半生),大甘草節(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匙,空心溫酒調下一二服,以利為度,立效。如無甘草節,終效不速。
神仙蠟礬丸(附),消癰疽及腸癰,托裡消毒,固臟腑,護膜止疼。
黃蠟(真者,二兩),明淨晉礬(三兩)
上先將黃蠟溶開,離火候少溫,入白礬和勻,眾手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酒下,每日二服。
按:陶節庵曰:予詳此方,不惟定痛生肌而已,護膜止瀉,消毒化膿,及癰疽內生,化毒排膿托裡之功甚大。或金石丹藥發疽,非此莫能治。更用白礬一兩,每服一錢,溫酒調下尤效。有遍身生瘡,狀如蛇頭,名曰蛇頭瘡,尤宜服之。每月育(育字疑誤。)丸,方有功效。若蛇蠍並一切毒蠱所傷,以礬溶化熟塗患處,內更服之,其毒即解。
白話文:
【錦紋川大黃(二兩,一半炭火煨熟,不可過度,一半生),大甘草節(二兩)】
以上材料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匙,空腹時用溫酒調服,服用一到二次,以達到通便為止,效果立竿見影。如果沒有大甘草節,療效可能不會那麼快。
【神仙蠟礬丸(附),消除癰疽及腸癰,托出毒素、消毒、保護臟腑、止痛。】
黃蠟(真正的,二兩),明淨晉礬(三兩)
首先將黃蠟熔化,稍微放涼後,加入白礬混合均勻,多人快速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粒,於餐前用酒調服,每日服用兩次。
根據陶節庵所述:我詳細研究此方,它不僅僅止痛生肌,還能保護膜壁、防止洩瀉、消毒化膿,對於內生癰疽、排出毒素、托出裡部病態等功效非常強大。對於金石丹藥導致的癰疽,非此方不能治癒。再加入一兩白礬,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調服,效果更佳。對於全身生長像蛇頭的瘡(蛇頭瘡),尤其適合這種療法。每月服用一次該丸,才能達到療效。如果被蛇蠍或其他有毒蟲子咬傷,可以將礬溶化後塗在患處,內服此方,毒素即可解除。
誠外科之要藥也。服至四兩之上,愈見其功大,宜其癰疽潰後,服之甚穩,腸癰尤妙。服此即保無虞,真良方也。
神仙太乙膏(百四十四),治癰疽及一切瘡毒,不論年月深淺,已成膿未成膿者,並宜用之。如發背,先以溫水淨洗,軟帛拭乾,用緋絹攤貼之,更用冷水送下。其膏可收十餘年不壞,愈久愈烈。又治瘰癧瘡,並用鹽湯洗貼,仍用酒下百丸。婦人經候不通,作丸,甘草湯下。一切疥瘡,用麻油煎滾,取少許和膏塗之。虎犬蛇蠍湯火刀斧傷者,皆宜內服外貼。
白話文:
外科中的重要藥物,服用至四兩以上,其療效會更加顯著。在病竈潰破後使用,效果穩定,特別是對腸癰有奇效。服用此藥可以確保安全,確是一副良方。
「神仙太乙膏」(第144號藥方),適用於治療癰疽及各種瘡毒,無論病程長短或是否形成膿包,都適合使用。對於發背等情況,首先用溫水清潔,然後用柔軟的布擦乾,再將緋絹敷貼於患處,接著用冷水送服。這膏藥可保持數十年不腐,時間越長,效果越強。此外,對於淋巴結腫瘤和傷口,可用鹽水清洗後貼敷,再飲用百丸。婦女經血不通時,可做成丸狀,用甘草湯送服。對於各種皮膚疾病,可用麻油煎煮後,取少量與膏藥混合塗抹。對於被老虎、狗、蛇、蠍子等動物咬傷或燒傷的傷口,都適合內服外貼。
玄參,白芷,赤芍藥,當歸,生地黃,肉桂,大黃(各一兩)
上切片,用麻油二斤入銅鍋煎至黑,濾去渣,入黃丹十二兩,再煎滴水捻軟硬得中,即成膏矣。
制丹法:用黃丹先炒紫色,傾入缸內,用滾水一桶泡之。再吸涼水滿缸,用棒常攪,浸一宿,去水,再炒如前二次,研末用。
按:陶節庵云:予嘗用此膏,此瘡毒並內癰,有奇效。忽一婦月水不行,腹結塊作痛,貼臍下,經行痛止。後隨症外貼內服,無有不效者。楊梅瘡潰爛者尤效,愈見此方之妙也。
彭幸庵都憲治發背方(附),凡人中熱毒,眼花頭暈,口甘舌苦,心驚背熱,四肢麻木,覺有紅暈在背後,即取槐子一大抄揀淨,鐵杓內炒褐色,用好酒一碗煎滾,去渣熱服,酒盡大汗即愈。如未退,再依前煎服,縱成膿者亦無不愈。此三十年屢用屢驗之奇方也。
白話文:
配方如下:
玄參、白芷、赤芍藥、當歸、生地黃、肉桂、大黃(各一兩)。
以上藥材切片,加入二斤麻油於銅鍋中,慢火煎煮至油色變黑,過濾掉藥渣,加入十二兩黃丹,再繼續煎煮至藥膏滴水可以捻成軟硬適中的狀態,即可完成藥膏的製作。
關於製造丹藥的方法:首先將黃丹炒至呈現紫色,倒入缸中,用一桶沸水浸泡。接著倒入冷卻的水重新填滿缸,用棒不斷攪拌,讓其浸泡一夜,然後去掉水分,再次進行前兩次的炒製,最後研磨成粉末使用。
參考:陶節庵曾提及,他曾使用此藥膏治療瘡毒和內癰,效果奇佳。有一名婦女的月經不順,腹部出現塊狀物並感到疼痛,貼上藥膏後,經期痛感緩解。後續根據症狀貼在皮膚上或內服,皆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特別是對於楊梅病所導致的潰爛,使用此方更顯神效。
彭幸庵都憲的發背方(附錄):針對中熱毒、眼花頭暈、口甘舌苦、心驚背熱、四肢麻木,以及背部出現紅暈的情況,可取一大把槐子,清理乾淨後放入鐵勺中炒至呈褐色,再用好酒一碗煎煮至滾沸,去除藥渣後熱服。若酒未完全消散,可依照先前的步驟再次服用,即使已經形成膿包,也能達到痊癒的效果。這是一個經過三十年多次驗證的奇方。
忍冬花酒即金銀花也。(附),治一切癰疽,發背疔瘡,乳癰便毒,喉閉乳蛾等症,不問已潰未潰,用金銀花連莖葉搗爛取汁半鍾,和熱酒半鍾熱服,甚者不過三五服即愈。如無鮮者,用乾的一二兩,水一鍾,煎半鍾,衝上熱酒半鍾和服。此二方其藥易得,其功甚大,山鄉僻邑,無醫之處,尤宜知此法,以備不虞。
治癰疽發背灸法(附),累用累驗,凡人患癰疽發背,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其上,其紙先干處即是疽頭結處,取大瓣蒜,切如三錢厚,安在頭上,用大壯艾灸之三壯,換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才發一二日十灸十愈。三四日十灸七愈。五六日三四愈。過七日則不宜灸。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用蒜研成膏,作餅納瘡頭上,聚艾灸之,亦能安也。若背上初起未腫,內有一粒黃如粟米,即用獨頭蒜切片,如前法灸之,次日去痂,膿自潰矣。極效,不可言。
白話文:
"忍冬花酒",也就是金銀花,可以治療各種膿腫、發背、疔瘡、乳腺炎、咽喉閉塞等病症,無論是已經潰破還是尚未潰破,都可用金銀花連同莖葉搗碎取汁半杯,與熱酒半杯一起熱服,病情嚴重的,一般服用三到五次即可痊癒。如果沒有鮮花,可以用乾燥的花,兩到三兩,加水一杯煮沸,再加入熱酒半杯一起飲用。這兩個方法藥物容易獲得,療效顯著,對於山區或偏遠地區,無醫可求的情況,尤其適合瞭解這些方法,以防不測。
治療膿腫、發背的灸法,多次使用多次驗證,凡有人患有膿腫、發背,不管已經結塊還是還在發育,出現紅腫疼痛時,首先用濕紙覆蓋在上面,紙張最先乾燥的地方就是腫塊的中心。取大瓣大蒜,切成約三錢厚,放在中心上,使用壯艾灸三次,然後換一個大蒜,疼痛的就灸到不再疼痛,不疼痛的灸到再次感到疼痛,這樣灸到止。最重要的是盡早發現盡早灸治,剛開始發病一兩天,灸十次就能痊癒。三四天灸十次,能治癒七次。五六天灸三四次,能治癒一次。超過七天就不適合灸了。如果有幾個腫塊聚集在一起,可以用大蒜研磨成膏,做成餅狀放在腫塊上,聚上壯艾灸之,也能達到緩解的效果。如果背部剛開始出現未腫起,內部有一顆黃色的東西,類似於粟米,就用單瓣的大蒜切片,按照上述方法灸之,第二天去掉表面的痂皮,膿液就會自行排出。效果極佳,無法用言語表達。
夏枯草湯(附),治瘰癧馬刀,已潰未潰,或日久成漏者。用夏枯草六兩,水二鍾,煎至七分,去渣食遠服。此生血清熱,治癧之聖藥也。虛甚宜煎濃膏,兼十全大補湯,加遠志、貝母、香附,和服,並以膏塗患處佳。
三奇湯(百四十五),治楊梅瘡,疳瘡,便毒,四服其毒即化為膿,從大便瀉出,極效。故名三奇也。並治諸腫毒初起亦效。
白話文:
【夏枯草湯】(附),治療淋巴結腫大(馬刀)已經破潰或是尚未破潰,或者長時間成為漏管者。使用夏枯草六兩,用水二鍾,煮至剩餘七分,濾除殘渣,餐後服用。這是一種能夠活血清熱,被譽為治療淋巴結腫大的聖藥。如果體質虛弱,應當熬煮濃厚的膏狀物,並且搭配【十全大補湯】,加入遠志、貝母、香附一同服用,同時將膏狀物塗抹在患處效果更佳。
【三奇湯】(第145號),治療楊梅病、疳瘡、便毒,四次服下即可使毒氣轉化為膿液,隨大便排出,效果極為顯著,因此得名「三奇」。此方也適用於各種初期腫毒的治療。
金銀花(二錢),赤芍藥,甘草節,川山甲(蛤粉炒,各一錢),白蒺藜(去刺,二錢),白殭蠶(炒),連翹,當歸尾(各一錢半),蜈蚣(一條,去頭足尾),大黃(虛人三錢,實人五錢),皂角刺(一錢)
上用水酒各一鍾,煎一鍾,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
(附),治楊梅瘡神秘二方,,先服四帖,後服三帖,七日全好,經驗過。
防風,皂角刺,天門冬,黃芩,栝蔞仁,金銀花(各五分),當歸,熟地黃,木瓜,薏苡仁,紫花地丁,白鮮皮,木通(各一錢),甘草(三分),土茯苓(四兩)
白話文:
配方一:
- 金銀花(2錢):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 赤芍藥:具有涼血散瘀的功效。
- 甘草節:調和藥性,減輕其他藥物的副作用。
- 川山甲(蛤粉炒,各1錢):有活血化瘀、消癥的作用。
- 白蒺藜(去刺,2錢):平肝熄風、明目。
- 白僵蠶(炒):祛風止癢。
- 連翹:清熱解毒、發散風熱。
- 當歸尾(1錢半):活血調經。
- 蜈蚣(一條,去頭足尾):有攻毒散結、驅風止痛的功效。
- 大黃(虛人3錢,實人5錢):瀉下通便、清熱解毒。
- 皁角刺(1錢):散結消癥。
使用方法:以上藥材用水和酒各一杯,一起煎煮成一杯。如果疾病在上部,應於飯後服用;若疾病在下部,則應於飯前服用。
配方二:
- 防風:祛風解表、止痛。
- 皁角刺:散結消癥。
- 天門冬:滋陰養肺。
- 黃芩:清熱燥濕、解毒。
- 栝蔞仁:潤肺止咳、化痰。
- 金銀花(各5分):清熱解毒。
- 當歸:調經養血。
- 熟地黃:滋補肝腎、補血。
- 木瓜:舒筋活絡、止痛。
- 薏苡仁:健脾利水、除濕。
- 紫花地丁:清熱解毒、消癥。
- 白鮮皮:清熱解毒、止癢。
- 木通: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 甘草(三分):調和藥性。
- 土茯苓(四兩):清熱解毒、除濕。
這兩個配方均需按照指示服用,並在服用後7日內痊癒。請注意,這是一些傳統的中藥配方,具體的治療效果和適應症可能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在使用任何藥物之前,請先諮詢專業的中醫師或醫生。
上用水三鍾煎二鍾,作二次服,渣再煎,此方先服。
又方後服(附)前方去木瓜、木通、紫花地丁,白鮮皮四味,加桔梗(七分),減土茯苓(二兩半),照前煎服。忌椒酒煎炙,牛肉,茶,房室。
按:此二方,先服效速,毒即出而易好,後服平和而瘡自內消。
一方,大黃(一兩,後下),百麻(一兩),威靈仙(一兩),連翹(三錢),川山甲(三錢,炒),蟬蛻(二錢),生羊肉(一斤),用水五碗,煮羊肉以熟為度,其汁入前藥煎至一碗,先食羊肉,或鹽或醬油食之。後服煎藥,大黃不可熟,候半月後,再一服即愈。
白話文:
上用水三杯煎煮成二杯,分成兩次服用,藥渣再次煎煮,此方法先服藥。
另一方法後服(附註),在前一種方法的基礎上去除木瓜、木通、紫花地丁,增加白鮮皮四味,加入桔梗(七分),減少土茯苓(二兩半),按照前法煎服。避免使用胡椒酒煎煮,牛肉,茶,房事。
按語:這兩種方法,先服藥效果迅速,毒素立即排出並容易恢復,後服藥則溫和,瘡腫自然從內部消退。
一方,大黃(一兩,後下),百麻(一兩),威靈仙(一兩),連翹(三錢),川山甲(三錢,炒),蟬蛻(二錢),生羊肉(一斤),用水五碗煮羊肉至熟,將羊肉汁加入前藥煎煮至一碗,先食用羊肉,可加鹽或醬油食用。後服煎好的藥,大黃不能煮熟,等待半月後,再服一次即可痊癒。
治疳瘡搽方(附),見效極速。用多年牆上白螺螄殼不拘多少,洗去土淨,火煅研為極細面,用六分,上好眼藥柸四分,冰片五釐,另研和勻,米泔水洗淨瘡,拭乾,將藥搽上就結靨,勿爬破,任其自落。已試驗過。
又方(附),紅𣮷(燒灰存性,五錢),干桃(樹上乾者,燒灰存性,五錢),爐甘石(火煅黃色,童便淬七次,二錢半)
上為細末,臨搽入片腦少許,其瘡先用椒蔥湯洗淨後,以藥搽上,三次即愈。已試驗過。
五虎湯(百四十六),治魚口瘡,俗名便毒,已成者即潰,未成者即散。
白話文:
【疳瘡搽方】(附錄),效果極速。取白螺殼無數,清洗淨土,用火煅煉後研磨成極細粉末,取六分,加上四分好的眼藥柸,五釐的冰片,再研磨均勻,用米泔水清洗乾淨瘡口,擦乾,然後塗抹藥粉。切記不要讓它破裂,任其自然脫落。已經經過實驗驗證。
【又方】(附錄),取燒灰保持原有性的紅檀木(五錢),和樹上乾燥後燒灰保持原有性的幹桃(五錢),以及經過火煅呈黃色,用童子尿淬煉七次的爐甘石(二錢半)。
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臨時使用時加入少量片腦,先用花椒與蔥湯清潔瘡口,再塗抹藥粉,三次即可痊癒。已經經過實驗驗證。
【五虎湯】(配方編號:30924),治療魚口瘡,俗稱為便毒,已經形成者會潰爛,尚未形成者則能消散。
五靈脂,木鱉子(去殼),川山甲(蛤粉炒),白芷(和二錢五分),大黃(實人一兩,虛人五錢)
上作一服,水二浮萍,煎一鍾,空心服,利五七行即好。一方加全蠍五分,殭蠶二錢尤妙。
治癬妙方(附)
川槿皮,滑石,白薇(各二錢),鷹糞(七分),斑蝥(去翅頭足,十個),蚯蚓泥(干,一錢七分),青娘子,紅娘子(各四個)
白話文:
「五靈脂、木鱉子(去殼)、川山甲(蛤粉炒)、白芷(二錢五分)、大黃(實人一兩、虛人五錢)」 上述藥物一起做成一劑,用水二浮萍量煮沸,得到一碗湯,空腹服用,如果排出五至七次的排便後,症狀會改善。
「一方加全蠍五分、殭蠶二錢,效果更佳。」
「治療癬癥的祕方」(附)
「川槿皮、滑石、白薇(各二錢)、鷹糞(七分)、斑蝥(去翅頭足,十個)、蚯蚓泥(乾燥,一錢七分)、青娘子、紅娘子(各四個)」
上為末,井花水調厚敷患處,多年者五次,新近者三次除根。
治風癬膿⿸疒⿱公𧘇疥瘡煎方。一應諸瘡毒皆宜服,無不效者。(百四十七)
當歸身尾(一錢半),赤芍藥,黃芩,黃連,黃柏(各一錢),大黃(三錢七分),防風(八分),木鱉子(一個,去殼),金銀花,苦參(各一錢二分)
上用水一鍾,酒一鍾,煎至一鍾,後下大黃煎三四沸取起,露一宿,五更服。若腸風臟毒下血,去木鱉子,加槐花(一錢),驗。
大楓膏(附),搽膿⿸疒⿱公𧘇疥瘡神效,先服前煎藥二服,再搽三五日全可。
白話文:
上部的草藥要研磨成粉末,用井花水調和後厚厚地敷在患處,如果病程長達數年,需敷五次;如果是近期纔出現的病症,則敷三次即可去除病根。
這是一種治療風癬、膿包、疒⿱公𧘇疥瘡的煎藥方。所有類型的傷口或疾病都適用,且效果顯著。
當歸身尾(一錢半)、赤芍藥、黃芩、黃連、黃柏(各一錢)、大黃(三錢七分)、防風(八分)、木鱉子(一個,去掉殼)、金銀花、苦參(各一錢二分)。
將這些草藥用一鍾的水和一鍾的酒一起煎煮,直至剩下一半的量,最後加入大黃煎煮三四次沸騰後取出,放置一夜,於五更時服用。如果遇到腸風或內臟毒素引發的下血癥狀,需去掉木鱉子,並加入一錢的槐花進行調整。
「大楓膏」(附錄),這種膏藥對治療膿包、疒⿱公𧘇疥瘡非常有效。首先服用上述煎藥兩次,然後使用「大楓膏」連續擦抹三到五天,就能完全痊癒。
大楓子(去殼,四十九個),杏(不去皮尖,四十九個),川椒,枯礬,輕粉(水銀代亦可),蛇床子(另研淨末),樟腦(各三錢),蜂窩(火燒存性),蛇蛻(火燒存性,各三分),櫃油燭(三兩)
上將諸藥研細,以櫃油燭化開和勻,調塗,三五日即愈。
治濕瘡並臁瘡膏(百四十八)
黃蠟(一兩),頭髮(一拳大),香油(一兩),輕粉(二錢,另研),豬膽(二個)
白話文:
大楓子(去殼,共四十九個)、杏(不去皮尖,共四十九個)、川椒、枯礬、輕粉(可用水銀替代)、蛇牀子(需另外研磨成淨末)、樟腦(各三錢)、蜂窩(經過火烤保持其性質)、蛇蛻(經過火烤保持其性質,各三分)、櫃油燭(共三兩)。
將上述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然後以櫃油燭加熱熔化,混合均勻,調製成膏狀,使用後三天至五天即可痊癒。
這是治療濕疹和臁足瘡的藥膏配方(第一百四十八則)。
黃蠟(一兩)、頭髮(大約一拳大小)、香油(一兩)、輕粉(二錢,需另外研磨成淨末)、豬膽(兩個)。
上先將香油熬四五沸,次下黃蠟又熬四五沸,次下黃蠟又熬四五沸,再後下頭髮文火熬,用槐柳條不住手攪,候發消化,濾淨後,下輕粉略熬一時,取起放磁碗內,冷水浸少頃即成膏。一切濕瘡臁瘡,貼半日黃水流出,拭乾,加藥再貼一七全愈。
又方,用大楓子肉、杏仁、松香、花椒、蔥頭,搗爛作餅,如瘡樣貼之。每日一換,貼膏時用米泔水洗之。
又臁瘡方(附),黃丹,官粉(各等分,為末)
用油紙將黃蠟溶化塗紙上,將藥摻貼瘡上,立效。
白話文:
【上方】,首先將香油煎煮四到五次沸騰,接著加入黃蠟,再次煎煮四到五次沸騰。之後再加入黃蠟,繼續煎煮四到五次沸騰。最後,加入頭髮用小火慢煮,使用槐柳條不斷攪拌,直到頭髮完全溶解,然後過濾清凈。接著加入輕粉,再煎煮一小時,取出放入磁碗中,用冷水浸泡片刻後,就會凝固成為膏狀。對於各種濕疹和臁瘡,貼上這種膏藥半日後,會有黃水流出,擦拭乾淨後,再貼上藥膏,一週後即可痊癒。
【又方】,使用大楓子肉、杏仁、松香、花椒、蔥頭,將這些材料搗碎成糊狀,做成餅狀,貼在患處,每天更換一次。在貼上膏藥之前,需要用米泔水清洗患處。
【又臁瘡方】(附錄),黃丹和官粉(兩者按等份磨成粉末)
使用油紙將黃蠟融化塗在紙上,將藥物摻入紙上,立刻見效。
治臁瘡海上方(附),賽隔紙膏,一七全愈。
嫩槐條(四寸九分),嫩柳條(四寸九分),頭髮(一尺長,四十九根,上三味燒灰存性為末),川椒(四十九粒),輕粉(真者,三錢),黃蠟(一兩),香油(一盞)
上將香油黃蠟熬熟放冷,卻下輕粉,次下三味灰末攪勻,用厚綿紙如瘡大十二片,將藥塗盡,其瘡先用黃柏荊芥湯洗淨,將十二片紙重重貼上,以繩縛定,其癢不可當,次日除去貼肉一層,又以前湯洗淨,再貼六日,除去六層,全好。此絕妙法也。
治腳指縫爛瘡(附)
白話文:
治療臁瘡的海島方法(附錄),使用「隔紙膏」,七天後完全痊癒。
嫩槐條(四寸九分),嫩柳條(四寸九分),頭髮(長一尺,共四十九根,以上三種材料燒成灰,保留其活性,研磨成粉末),川椒(四十九顆),輕粉(真正的,三錢),黃蠟(一兩),香油(一盞)
首先將香油和黃蠟加熱至熔化後放涼,然後加入輕粉,接著將三種灰粉混合均勻。使用厚棉紙裁剪成與傷口相等的十二片,將藥物塗抹在上面。將傷口先用黃柏和荊芥湯清洗乾淨,將這十二片紙逐層貼在傷口上,並用繩子固定。這種療法會讓人感到極度癢感,隔天去除貼在皮膚上的一層紙,再次用湯水清洗乾淨,然後繼續貼上六天,移除六層紙,即可完全康復。這是一個極為精妙的方法。
治療腳趾縫隙腐爛的傷口(附錄)
用鮮鵝掌黃皮陰乾,燒灰存性,為末乾摻,極效。
治手足凍瘡(附)
用冬瓜皮、干茄根,二味煎湯熱洗,不過三次即效。
治熱瘡遍身發出膿血。赤爛如火丹,或如火燒者。(百四十九)
黃連,黃柏(各三兩),赤小豆,綠豆粉(各一兩),寒水石,紫草,漏蘆(各七錢)
上為末,用香油調搽,一日三次,即愈。
白話文:
治療手足凍傷:
使用鮮鵝掌的黃皮部分曬乾,然後燒成灰,保留其活性成分,研磨成粉末,直接撒在患處,效果顯著。
治療全身爆發的熱疹,膿液流出,皮膚紅腫如火傷一樣,或者如同被火燒過的皮膚。
使用冬瓜皮和乾茄根,這兩種材料加水煮沸後,熱水清洗患處,通常只需三次即可見效。
黃連、黃柏(各三兩)、赤小豆(一兩)、綠豆粉(一兩)、寒水石(七錢)、紫草(七錢)、漏蘆(七錢)
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和,一天塗抹三次,即可痊癒。
治火丹,用黃鱔頭上血塗即愈,如冬月無,以螺螄肉搗爛絞汁塗之亦可。(附)
治湯泡火燒方,先以蠟酒冷洗,以拔其毒,再用雞蛋十餘個煮熟,去白,以黃炒焦黑,取油約一盞,用大黃研末二兩,調勻敷上,三日全好,無瘡痕。
(附),治四塊鵝掌風百五十),用千里光草一大握,蒼耳草一中握,朝東牆頭草一小握,共入瓶內,水煎百沸,以手少擦麝香,以瓶薰之,仍用絹帛係臂上,勿令走氣,薰三次即愈。(千里光草即金釵草是也。)
白話文:
【治療火丹】,使用黃鱔頭上的血液塗抹即可痊癒,如果冬天沒有,使用螺螄肉搗碎後壓榨出的汁液塗抹也是可以的。
【治療湯泡火燒的方法】,首先使用蠟酒冷卻清洗,以去除毒素,然後使用十多個雞蛋煮熟,去掉蛋白質,使用蛋黃炒至焦黑色,取得約一杯的油,加入二兩研磨成粉末的大黃,混合均勻敷在傷口上,三天後就能完全恢復,不會留下疤痕。
【治療四塊鵝掌風】,使用一大把千里光草、一中把蒼耳草和一小把東牆頭草,一起放入瓶中,用水煎煮至一百次沸騰,用手稍微擦點麝香,使用瓶子薰蒸,並將絹布綁在手臂上,避免空氣流動,薰蒸三次就能痊癒。(千里光草就是金釵草。)
(附),治腳墊毒,人腳走長路,系被石塊腳底墊腫,不能行步,痛不可忍,急用舊草鞋浸於尿桶內一宿,或半日,外用新磚燒紅,將浸草鞋放在磚上,以腫腳踏在上,火逼尿氣入里即消。此症諸方不載,如不早治,爛人腳甚至殺人,走長路腳腫痛,亦可用此法,即消。
治拍蟹毒(百五十一),人大指次指隔界處忽生腫毒,痛不可忍,若不早治,必爛人手。用鮮蟹研爛塗患處,立消。
(附),治身上虛癢,用四物湯加黃芩煎,調紫背浮萍末一錢,或凌霄花末一錢,尤妙。
白話文:
【治療腳底磨泡】,對於行走長途的人來說,經常會因為石頭或尖銳物質摩擦腳底,導致腳底出現腫脹和疼痛,嚴重時甚至無法行走,痛苦難忍。急切時可以使用舊草鞋浸泡在尿桶中一夜或半天,然後使用新磚燒熱,將浸泡過的草鞋放在磚上,用腫脹的腳踩在上面,利用熱力和尿液的氣味從內部緩解腫脹,達到消腫的效果。這種方法並未在眾多古籍中詳細記載,但如果不盡早治療,可能會導致腳部腐爛,甚至危及生命。對於長途行走後腳部腫痛的情況,也可以使用此方法來迅速消除腫脹。
【治療拍蟹毒】(第151條),人的大拇指與第二根手指之間忽然出現腫脹和疼痛,痛不欲生。若不盡早治療,極有可能導致手部腐爛。可以使用鮮活的螃蟹研磨成泥狀,塗抹在患處,能立即消腫止痛。
【治療身體虛弱引起的瘙癢】,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黃芩煎煮,再調入紫背浮萍粉一錢或凌霄花粉一錢,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