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便》~ 卷三 (1)
卷三 (1)
1. 秋月諸症治例(附)
《內經》曰: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大抵秋三月天氣清肅下降,人氣亦下降,故秋月諸症,宜下(謂下泄也。
)分利,(謂利小便。)宜清和解,不宜升散。秋月肺大腸金氣用事,金旺則木受制,故有諸郁,諸氣,諸痛,諸瘡,諸積等症,治法當隨症輕重加減治之。故秋月宜培脾土以生肺金,滋腎水以養肝木,養血以潤燥,損其有餘,益其不足,此大法也。今將秋月諸症,宜用之方,詳陳於下,隨症活法用之。
白話文:
《內經》提到,在秋季三個月的季節裡,這個時候是收穫的時節,天氣變得急促,地氣顯得清晰。建議人們早睡早起,最好能和雞一起起牀,讓心態保持平靜,以緩解秋天的嚴酷,收斂精神,讓秋氣更加平和。避免有過多的思慮,讓肺氣清淨,這就是對應秋季的養生之道。如果違反這些原則,可能會傷害肺部,冬季時會出現消化不良的問題,身體儲存的能量也會減少。
大體上來說,秋季的天氣清涼而沈降,人的氣機也會呈現沈降的特徵,因此在秋季出現的症狀,適合使用「下」法(指通便或利尿)進行治療,也適合使用清涼調和的方法,不適合使用升發疏散的藥物。秋季肺和大腸的金屬氣息旺盛,金強會導致木被抑制,所以會出現各種鬱結、氣喘、疼痛、皮膚病和腫瘤等症狀,治療時應根據症狀的輕重調整藥物。
因此,在秋季應該培養脾土來滋養肺金,滋潤腎水來養護肝木,滋養血液以潤滑乾燥,補充有餘之處,補充不足之處,這是主要的原則。現將秋季各類症狀的治療方法詳細列出,供依照症狀靈活應用。
毋蹈實實虛虛之弊。
參蘇飲(九十八),治秋月傷寒,發熱頭疼,咳嗽,或中脘痞滿,嘔吐痰水,寬中快膈,不致傷脾,及感冒風邪,頭疼鼻塞,憎寒壯熱,名曰重傷風。服之極效。
人參(八分),紫蘇葉,前胡,半夏,葛根(各一錢),茯苓,桔梗,枳殼,陳皮(各八分),甘草(四分),羌活,蒼朮
白話文:
勿採取實際上虛假的弊端。
參蘇飲(方程式編號:196),用於治療秋季的傷寒,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咳嗽,或者中間腹部有積食,嘔吐痰液,能舒暢中焦,避免傷害脾臟,以及感冒風邪引發的頭痛、鼻塞、畏寒發熱,這被稱為重傷風。服用後效果極佳。
人參(用量:八分),紫蘇葉(用量:一錢),前胡(用量:一錢),半夏(用量:八分),葛根(用量:一錢),茯苓(用量:一錢),桔梗(用量:八分),枳殼(用量:八分),陳皮(用量:八分),甘草(用量:四分),羌活(用量:八分),蒼朮(用量:一錢)
上用水一鍾半,姜三片,蔥頭一根,煎八分熱服。咳嗽,加五味子五分,杏仁七分。久嗽有肺火,去人參,加桑白皮、杏仁(各八分)。鼻衄,加麥門冬、山梔仁(炒黑),烏梅、茅根(各一錢)。嘔逆,加砂仁(五分)。脾泄,加白朮、黃耆、白扁豆、蓮肉(各一錢)。
氣症有九,其治則一,惟順與降,最為要法,須兼郁治,宜用十六味木香流氣飲主之。此方治男婦五臟不和,三焦氣壅,心胸痞悶,咽塞不通,腹脅脹滿,嘔吐之食,上氣喘急,咳嗽痰盛,面目浮,四肢腫,小便秘,大便結,憂思太過,陰陽之氣鬱結不散,壅滯成痰,腳氣腫痛,並氣攻肩背脅肋走注痛,並宜服之。(九十九)
白話文:
上用一杯半的水,加入三片薑和一根蔥頭,煎至八分熟後熱服。若咳嗽,可加入五味子五分、杏仁七分。對於久咳伴有肺火的情況,去掉人參,加入桑白皮、杏仁各八分。若鼻血,可加入麥門冬、山梔仁(炒黑)、烏梅、茅根各一錢。若出現嘔逆,可加入砂仁五分。若脾部出現洩瀉,可加入白朮、黃耆、白扁豆、蓮肉各一錢。
氣症總共有九種,但治療原則都是一樣的,最重要的是順暢和降氣。在治療時,還需考慮到情緒因素的影響,可以使用十六味木香流氣飲進行治療。此方適用於男女老少五臟不調,三焦氣滯,心胸憋悶,咽喉堵塞,腹部脹滿,嘔吐的食物,呼吸急促,咳嗽痰多,臉面浮腫,四肢腫脹,小便不通,大便硬結,過度憂思導致的陰陽氣體凝結不散,積聚成痰,腳氣腫痛,以及氣流攻撲肩背脅肋疼痛等情況。
紫蘇葉,當歸,川芎,青皮,烏藥,桔梗,白芍藥,茯苓,半夏,黃耆,枳實(各八分),防風(五分),甘草(三分),木香(五分),陳皮,檳榔(各六分)
上用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一鍾,不拘時溫服。
五磨飲子(一百),治七情鬱結等氣,或脹痛,或走注攻衛。
白話文:
主要藥物有:紫蘇葉、當歸、川芎、青皮、烏藥、桔梗、白芍藥、茯苓、半夏、黃耆、枳實(各取八分)、防風(取五分)、甘草(取三分)、木香(取五分)、陳皮、檳榔(各取六分)。
以上藥物需用二鍾水,加入三片薑和一枚棗,一起煎煮至一鍾,不分時間,溫服即可。
此方名為「五磨飲子」(一百),用於治療情緒抑鬱引發的諸多氣血不暢問題,包括腹脹疼痛或不定位置的疼痛等症狀。
木香,烏角沉香,檳榔,枳實,臺烏藥
上各等分,以白酒磨服。
開鬱湯(百一),治惱怒思慮,氣滯而鬱,一服即效。
香附(童便浸,炒),貝母(各一錢半),蒼朮,撫芎,神麯(炒),山梔(炒),陳皮(去白),茯苓,枳殼(去穰,麩炒),蘇梗(各一錢),甘草(三分)
上用姜一片,水二鍾,煎一鍾,食遠服。有痰,加半夏、南星(各一錢)。有熱,加黃芩、黃連(各八分),柴胡(一錢)。血鬱,加桃仁、紅花(各八分)。濕加白朮、羌活(各一錢)。氣加木香(五分),檳榔(八分)。食積,加山楂、神麯(各一錢),砂仁(七分)。
白話文:
【開鬱湯】(百一),用於治療因煩惱、怒氣和思考過多導致的氣滯和鬱結,服用後即見療效。
成分包括:
- 木香
- 羽角沈香
- 檳榔
- 枳實
- 臺烏藥
以上各成分等量分開,用白酒研磨後服用。
配方:
- 香附(用童子尿浸泡後炒制)
- 貝母(各1.5錢)
- 蒼朮
- 撫芎
- 神麯(炒製)
- 山梔(炒製)
- 陳皮(去白)
- 茯苓
- 枳殼(去穣,炒製麩)
- 蘇梗(各1錢)
- 甘草(3分)
使用方法:加一片薑,用兩鐘水煎至一鐘,飯後服用。若有痰,可加半夏、南星(各1錢)。若體內有熱,可加黃芩、黃連(各8分),柴胡(1錢)。若血液鬱結,可加桃仁、紅花(各8分)。若為濕氣,可加白朮、羌活(各1錢)。若氣滯,可加木香(5分)、檳榔(8分)。若消化不良,可加山楂、神麯(各1錢),砂仁(7分)。
鐵甕先生交感丹(百二),治先富後貧,先貴後賤,或終身不得志,抑怏不得快,及婦人七情鬱結,師尼寡婦,抑鬱不開,並效。
香附(童便浸,高一指,待七日,洗淨曬乾,搗碎,醋炒,一斤),白茯神(去皮心,四兩,人乳浸,日曬夜露七日夜)
上二味為末,煉蜜七分,神麯三分,打糊和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不拘時滾白湯化下。
加味越鞠丸(百三),常服調脾開鬱思食。
香附(童便浸,曬乾,炒,四兩),蒼朮(米泔浸,去皮,麩炒,四兩),撫芎(四兩),山梔(四兩,薑汁炒),神麯(炒,四兩),陳皮(去白,二兩),白朮(炒,一兩),山楂(去子,淨肉二兩),黃芩(酒炒,一兩半)
白話文:
【鐵翁先生交感丹】(百二顆),用於治療財富與地位不均衡的問題,例如先富後貧、先貴後賤,或是整個人生都無法展開志向,心情低落不能舒暢,以及婦女因情緒鬱結而導致的問題,包括修道尼姑和寡婦,心情鬱悶無法開解,這款藥物都能夠有效緩解。
- 香附(用兒童尿液浸泡,高度約一指,經過七天後清洗晾乾,再研磨成粉,用醋炒,總量一斤)。
- 白茯神(去除外皮和中心,總量四兩,用人乳浸泡,日曬夜露共七天)。
以上兩種材料研磨成粉末,以七分煉製的蜂蜜和三分神麴,混合成糊狀,然後做成丸狀,大小如彈子。每次服用一顆,不論時間,以滾開的白水化開後食用。
【加味越鞠丸】(百三顆),日常服用可以調節脾胃,消除情緒上的煩惱,增加食慾。
- 香附(用兒童尿液浸泡,晾乾後炒熟,總量四兩)。
- 蒼朮(用米漿浸泡,去除皮,再用麩炒熟,總量四兩)。
- 擇芎(總量四兩)。
- 山梔(總量四兩,用薑汁炒熟)。
- 神麴(炒熟,總量四兩)。
- 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總量二兩)。
- 白朮(炒熟,總量一兩)。
- 山楂(去除子,淨化的果肉,總量二兩)。
- 黃芩(用酒炒熟,總量一兩半)。
上為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食後白湯下。
潮熱之症有陰陽之分。平旦潮熱,自寅至申,行陽二十五度,諸陽用事,熱在行陽之分,肺氣主之。宜白虎湯瀉肺中之火。日晡潮熱,自申至寅,行陰二十五度,諸陰用事,熱在行陰之分,腎氣主之。故用地骨皮以瀉血中之火。蓋地骨皮,瀉腎火,總治熱在外。牡丹皮,治心包絡之火,無汗而骨蒸,又能瀉陰中伏火。
四物湯,內加此二味,治陰分潮熱極效。婦人骨蒸潮熱,以逍遙散加此二味,累用尤妙。若氣虛潮熱,用黃耆(三錢),人參、甘草(各一錢五分)。甚者加熟附(五分)。二三服即效。蓋甘溫能除大熱也。若血虛發熱,用四物湯,加柴胡、防風、地骨皮、極效。(附)
白話文:
上級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做成丸狀,每個丸子大小約如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六十個丸子,飯後用白開水送服。
潮熱症狀有陰陽兩種分類。早晨的潮熱從寅時到申時,這段時間是行陽二十五度,所有陽性的器官都處於活動狀態,熱力集中在行陽的部分,由肺部主導。適合使用「白虎湯」來清肺中的熱毒。下午的潮熱從申時到寅時,這段時間是行陰二十五度,所有陰性的器官都處於活動狀態,熱力集中在行陰的部分,由腎部主導。因此使用「地骨皮」來清血中的熱毒。地骨皮可以清腎火,總體來說可以治療外在的熱毒。「牡丹皮」則可以清心包絡的熱毒,對於沒有出汗但有骨頭裡熱的狀況,也能清陰部潛藏的熱毒。
在「四物湯」中加入這兩味藥材,對於陰性部位的潮熱有很好的療效。婦女有骨頭裡熱且潮熱的症狀,可以使用「逍遙散」加上這兩味藥材,效果更佳。如果是氣虛導致的潮熱,可以用黃耆(三錢)、人參、甘草(各一錢五分)。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再加熟附(五分)。服用二三次就會見效。因為甘溫的藥材能夠去除大的熱毒。如果是血虛導致的發熱,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柴胡、防風、地骨皮,效果非常好。(附錄)
加味犀角地黃湯(百四),治吐血嘔血衄血。蓋諸失血,乃火載血上,錯經妄行,其脈必芤,此方主之。身熱脈大者,難治。血症復下惡痢者,易愈。
犀角(鎊),生地黃,芍藥,牡丹皮,麥門冬,黑山梔仁(炒黑,韭菜根自然汁吃透,各等分)
上每服五錢,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
一方,治吐血不止,用乾薑炒黑,臘月裝入牛膽內,至春取出,為末,每用方寸匕,童便調下,立效,此從治也。
白話文:
加味犀角地黃湯(第15563號),用於治療吐血、嘔血、衄血。諸般失血的原因是火氣上升,血液錯亂循行,脈搏必然會顯得虛弱,此方可以治療。若病人出現身體發熱、脈搏大等情況,治療起來較為困難。如果出血症狀還伴有腹瀉等惡性病狀,則容易痊癒。
犀角(鎊)、生地黃、芍藥、牡丹皮、麥門冬、黑山梔仁(炒黑,韭菜根自然汁飲服)各等分。
每次服用量為五錢,用水一鍾半,煎煮後以七分溫度服用。
另一個方子,用於治療不停止的吐血,使用乾薑炒黑,放入牛膽中,到春天取出後研成粉末,每次使用方寸匕,以童子尿調和服用,立即見效,這是按照治療方法進行的。
一方,治諸失血,用壯血餘,燒灰存性,每服二錢,米飲調下,立止。衄者,以少許吹入鼻中妙。
玄霜膏(百五),治吐血虛嗽神效。
烏梅(煎濃汁,四兩),薑汁(一兩),蘿蔔汁(四兩),梨汁(四兩),柿霜(四兩),款冬花,紫苑(各二兩,俱為末,以上藥制下聽用)
另用白茯苓十兩,取淨末半斤,用人乳三斤,將茯苓末浸入,取出曬乾,又浸又曬,乳盡為度。卻將前冬花、紫苑末、柿霜、白糖並各汁,再加蜜糖四兩和勻,入砂鍋內,漫火煎熬成膏,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臨臥時噙化薄荷湯嗽口,半月即效而愈。
白話文:
一方,用於治療各種失血狀況,配方為壯血餘,需先燒製並保留其活性,每次服用二錢,以米湯調和後吞服,可以立即止血。對於鼻血情況,則只需少量使用該藥物塗抹於鼻孔中,效果顯著。
「玄霜膏」(百五),此方對於治療吐血和虛咳具有神奇療效。
烏梅(以熱水煎煮濃汁,四兩)、薑汁(一兩)、蘿蔔汁(四兩)、梨汁(四兩)、柿霜(四兩)、款冬花(二兩,研成粉末)、紫苑(二兩,研成粉末),以上所有藥材均需先研磨成粉末,再進行後續的製作過程。
另外,準備白茯苓十兩,取出半斤淨粉,加入人乳三斤浸泡,取出後曬乾,再次浸泡曬乾,直到乳液完全耗盡為止。接著將先前研磨好的款冬花、紫苑粉末、柿霜,以及白糖和各類汁液,再加入四兩蜂蜜混合均勻,放入砂鍋中,以慢火熬製成膏狀。最後,將藥膏製成如彈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在睡前含在口中,以薄荷湯漱口,一個半月後病情即可痊癒。
溺血屬熱盛。下焦痛者為血淋。不痛者為溺血。生地黃飲主之。(百六)
生地黃(四錢),小薊,滑石,通草,蒲黃(炒),淡竹葉,藕節,當歸,山梔,甘草梢(各等分)
上用水煎,空心服,並治血淋。
小兒溺血(附),用甘草,升麻煎湯,調益原散空心服,立效。
白話文:
「溺血」指的是熱盛的情況,如果下焦有疼痛感,這被認為是「血淋」;若無疼痛感則稱為「溺血」。根據傳統中醫理論,使用「生地黃飲」(配方編號:4802)可以治療這種情況。其成分包括:生地黃(四錢)、小薊、滑石、通草、蒲黃(炒)、淡竹葉、藕節、當歸、山梔和甘草梢(各等分)。這些藥材需用水煎煮後,在空腹時服用,對於血淋有很好的療效。
對於小孩出現的溺血現象,可使用甘草和升麻煎製的湯汁,配合原散在空腹時服用,能立即見效。
清心蓮子飲(百七),治遺精夢泄,青皮。
黃連,生地黃(酒洗),麥門冬,當歸(酒洗,各一錢),甘草(半生半炙,五分),茯苓(一錢二分),遠志(七分),酸棗仁(八分),石蓮肉(一錢二分),人參(八分,初起不用)
上用水煎,空心服。
金櫻煎丸(百八),治夢遺精滑,及小便後遺瀝,或赤白濁。
芡實粉(四兩),白蓮花須(未開者佳,二兩),白茯苓(二兩,去皮心),龍骨(煅,五錢),秋石(真者,一兩)
白話文:
【清心蓮子飲】(第107號方),用於治療遺精和夢中洩漏,其中包含以下成分:
-
青皮(第1142號藥材)。
-
黃連、生地黃(需用酒浸泡)、麥門冬、當歸(需用酒浸泡)、甘草(一半生用一半炙熟)、茯苓(各為1錢2分)、遠志(為7分)、酸棗仁(為8分)、石蓮肉(為1錢2分)、人參(為8分,初期使用時不需加入)。
以上所有材料加水煮沸後,於空腹時服用。
【金櫻煎丸】(第13494號方),用於治療夢中遺精、精液滑落,以及小便後仍有尿液滯留,或者出現尿液混有紅色或白色混濁現象。此方包括以下成分:
- 芡實粉(4兩)。
- 白蓮花須(未開的最好,2兩)。
- 白茯苓(2兩,需去皮和心)。
- 龍骨(煅製後,為5錢)。
- 秋石(真正的,為1兩)。
上藥為末聽用。外採經霜後金櫻子不拘多少,去子並刺,石臼內搗爛,入砂鍋內,用水煎,不得斷火,煎約水耗半取出,澄濾過,仍煎似稀湯,和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鹽酒下。餘膏每用一匙,空心熱酒調服,其功不可具述。
歸脾湯(百九),治思慮過度,損傷心血,健忘怔忡,不寐。此藥解鬱結,養心健脾生血。
白朮,白茯苓,黃耆,當歸(各一錢),木香(三分),圓眼肉(三枚),人參(八分),甘草(炙,三分),酸棗仁(炒研,一錢二分)
上用姜一片,棗一枚,水煎,食遠服。
白話文:
上藥粉末可隨便使用。外採收在霜降後的金櫻子,數量不限,去掉種子和刺,用石臼搗碎,放入砂鍋中,加水煮沸,不能停火,煮到水減少一半取出,過濾,再煮至成稀湯,與藥粉混合做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70-80個,空腹時用鹽水吞服。剩下的藥膏每次用一匙,空腹時用熱酒調服,其功效無法一一描述。
歸脾湯(方程式編號293),用於治療思慮過度導致的心血損傷、健忘和心神不定、失眠。這藥能解開心結,養護心臟,強健脾臟,促進血液生成。
白朮、白茯苓、黃耆、當歸(各一錢)、木香(三分)、圓眼肉(三枚)、人參(八分)、甘草(炙,三分)、酸棗仁(炒後研磨,一錢二分)。
使用薑一片、棗一枚,加水煎煮,飯後服用。
自汗陽虛,宜黃耆白朮湯(主之。百十)
黃耆(一錢),人參(一錢),白朮(麩炒,一錢一分),甘草(炙,五分),當歸(八分)
上用浮小麥一撮,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服。忌五辛熱物。
盜汗陰虛,宜便秘(主之。乃治盜汗之聖藥也。百十一)
當歸,生地黃,熟地(各一錢),黃連(炒),黃柏(炒),黃芩(炒,各八分),黃耆(一錢半),牡蠣(煅,五分)
白話文:
對於陽虛導致的自汗,建議使用「黃耆白朮湯」進行治療。此方由黃耆、人參、白朮、炙甘草和當歸組成,比例分別為一錢、一錢、一錢一分、五分和八分。在煎煮時加入一小撮浮小麥,用水一鍾半,煎至七分即可,應於飯後服用。應避免食用五辛及熱性食物。
對於陰虛引起的盜汗,建議通過調節大便狀況來進行治療。這是治療盜汗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藥。主要成分包括當歸、生地黃、熟地、炒黃連、炒黃柏、炒黃芩和炙黃耆,比例分別為一錢、一錢、一錢、八分、八分、八分和一錢半。另外,還需加入煅牡蠣五分。煎煮時用水一鍾半,煎至七分,應於飯後服用。同樣地,應避免食用五辛及熱性食物。
上用水二鍾,煎一鍾,臨臥通口服。
附:耳鳴,肺火盛,腎氣虛,宜四物湯四錢,黃柏三錢,童便煎,空心服。
通靈丸(百十二),治耳聾。
松香(五錢),巴豆(二十粒,為末)
上將松香溶化,入巴豆末和勻,蔥汁為丸,如棗核大。綿裹塞耳,左聾塞右,右聾塞左,兩耳聾次第塞之。
治耳疳出膿(附)
白枯礬(五錢),麝香(五釐),胭脂胚(三分半),陳皮灰(五分)
白話文:
上用兩杯水,煮至一杯,於臨睡前服用。
附註:若出現耳鳴、肺火旺盛、腎氣不足的情況,應服用四物湯四錢、黃柏三錢,用童子尿煎煮,於空腹時服用。
通靈丸,專治耳鳸。
使用松香五錢,以及巴豆二十粒,研磨成粉末。
將松香融化,加入巴豆粉混合均勻,用蔥汁製成丸狀,大小類似棗核。然後用綿花包裹後塞入耳中,如果左耳有聽力問題則塞右耳,反之亦然,兩耳有問題時可交替塞入。
治療耳廯並引發流膿情況(附註):
使用白枯礬五錢,麝香五釐,胭脂胚三分半,以及陳皮灰五分。
上為末,先用綿枝子纏去膿,另用綿裹藥作丸塞耳內。
四物三黃湯(百十三),治目赤暴發雲翳,赤腫,痛不可忍。
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黃(各一錢),羌活,防風,黃芩,龍膽草,甘菊花,黃連(各八分),玄參,薄荷(各五分)
上用水一鍾半,煎八分,食後通口服。
石膏羌活散(百十四),治久患兩目不見光明,遠年近日,內外氣瘴,風熱上攻昏暗,拳毛倒捷,一切眼疾,並宜服之。
白話文:
取上文提到的藥材,首先用棉枝去除膿液,然後用棉花包裹藥材製成丸狀,放入耳中。
「四物三黃湯」(第一百十三則),用於治療眼睛紅腫、突發雲翳、赤腫,疼痛難耐。
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黃(各一錢),羌活、防風、黃芩、龍膽草、甘菊花、黃連(各八分),玄參、薄荷(各五分)
以上材料用一鍾半的水煮沸,再熬至八分,於飯後服用。
「石膏羌活散」(第一百十四則),用於治療長期雙眼視力模糊,不管是遠年還是近時,內外氣氛混亂,風熱上行導致的視覺昏暗,拳毛倒生,各種眼部疾病,皆適用此方。
羌活(治腦熱頭風),蜜蒙花(治羞明怕日),木賊(退翳障),白芷(清利頭目),麻子(起拳毛),細辛(起倒捷),川芎(治頭風),蒼朮(行氣開鬱),石膏(去胃熱),甘菊花(明目去風),黃芩(退肺火),荊芥(治目中生瘡),藁本(治偏正頭風),甘草(和諸藥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至二錢,食後臨臥,用蜜水一盞調下,或清茶亦可,日進三服,十日漸明,二十日大驗。此方治數十人俱效,後人加當歸、枸杞子、梔子仁、連翹、柴胡、薄荷、防風、桔梗、天麻各等分,為小丸服,亦效。
白話文:
羌活:治療頭部發熱、頭風痛。 蜜蒙花:治療畏光、怕陽光。 木賊:消除眼翳障。 白芷:清潔並舒緩頭部與眼睛。 麻子:治療眼睫毛倒生。 細辛:迅速治療頭風痛。 川芎:治療頭風痛。 蒼朮:促進氣血流通,消除鬱悶。 石膏:消除胃部熱症。 甘菊花:明目,消除風邪。 黃芩:消退肺部之火。 荊芥:治療眼中有瘡。 藁本:治療偏頭風或正頭風。 甘草:調和所有藥物。
這些藥物可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到二錢,餐後睡前用一杯蜂蜜水調和服用,也可以用清茶代替。每日三次,十天後逐漸見效,二十天後效果顯著。這個方子治療過多人,效果良好。後來有人在這個基礎上加入當歸、枸杞子、梔子仁、連翹、柴胡、薄荷、防風、桔梗、天麻等相同份量的藥物,製成小丸服用,也有效果。
請注意,雖然這些藥物在傳統中醫理論中有其特定用途,但使用時仍需考慮個體差異,最好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加味羊肝丸(百十五),治一切目疾,翳膜,內外障。
白乳羊肝(一具,以竹刀割開,去膜,蒸熟,搗如泥),甘菊花(五錢),黃連(一兩),防風(去蘆),薄荷(去梗),荊芥穗(去梗,淨),羌活,當歸,生地黃(各五錢),川芎(三錢)
上為末,羊肝泥和為丸,如丸不就,加少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後漿水下,臨臥茶清下減半。
育神夜光丸(百十六),明目,去翳障神效。
白話文:
加味羊肝丸 (第15539號),治療各種眼病,如眼膜、內障或外障。
白乳羊肝(一具,用竹刀切開,去除眼膜,蒸熟後搗成泥),甘菊花(五錢),黃連(一兩),防風(去除根部),薄荷(去除梗節),荊芥穗(去除梗節,清洗乾淨),羌活,當歸,生地黃(各五錢),川芎(三錢)。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與羊肝泥混合製成藥丸,若丸狀不易形成,可以添加少量的酒糊來製成,形狀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約六七十顆,於飯後以米湯下服,睡前以茶清稀釋後服用,份量減半。
育神夜光丸 (第31167號),具有明目、去除眼障的功效。
當歸(酒浸洗,全用,烘乾),遠志(以甘草水煮,去心),牛膝(去蘆,酒洗,懷慶者佳),甘菊花(去梗葉),地骨皮(去木,洗淨),甘州枸杞子(去梗),菟絲子(酒洗,去土,再以酒浸經宿,煮爛,搗成餅,曬乾聽用),懷生地黃(酒洗),懷熟地黃(酒洗,煮爛,二味同入石臼內,搗如泥)
上除地黃外共為末,以地黃膏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鹽湯,食後溫酒,臨睡茶清送下。
洗眼方(附)
白話文:
材料如下:
- 當歸(用水酒浸泡後洗淨,全部使用並烘乾,再晾乾)
- 遠志(用甘草水煮後去心)
- 牛膝(去掉蘆頭,用水酒浸泡,懷慶產的效果最好)
- 甘菊花(去除梗葉)
- 地骨皮(去掉木質部分,清洗乾淨)
- 甘州枸杞子(去掉梗)
- 菟絲子(用水酒浸泡後洗淨,再用酒浸泡過夜,煮至爛熟,搗成餅狀,曬乾備用)
- 懷生地黃(用水酒浸泡)
- 懷熟地黃(用水酒浸泡,煮至爛熟,兩味一起放入石臼搗成泥狀)
以上除了地黃外,所有材料混合磨成粉末,然後與地黃膏混合均勻,再煉製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60丸,空腹時用鹽水送服,飯後用溫酒送服,臨睡前用清茶送服。
「洗眼方」(附錄)
當歸,黃芩,黃連(各一錢),銅綠,皮硝,白礬(各七分)
上藥以絹袋盛煎湯,洗目極明,去熱。
又方(附),用王瓜(去穰),以皮硝裝入,醃一宿,待其硝點目極明。
清胃散(百十七),治胃經風熱,牙齒或牙根腫痛,或牽引頭腦俱痛,或面上發熱,並治。此方累用極效。
當歸身(酒浸),黃連,生地黃(溫酒洗,各一錢),升麻(二錢),石膏(二錢),牡丹皮(去木,一錢五分)
白話文:
-
方藥組合:當歸、黃芩、黃連(各取一分)、銅綠、皮硝、白礬(各取七十分之一)。將這些藥物放入絹袋中,加水煎煮成湯液,用來清洗眼睛,可以達到極度明亮的效果,並且能消除眼內熱氣。
-
又一方法(附錄):使用王瓜(去除種子),將皮硝包入其中,醃製一夜,等待硝酸液滴入眼中,可以達到極度明亮的效果。
-
清胃散(第117方):專治胃部風熱問題,如牙齒或牙根發炎疼痛,或者牽扯到頭腦的疼痛,或是臉部出現熱感。此方多次使用後效果顯著。
-
藥物組合:當歸身(用水酒浸泡)、黃連、生地黃(用水酒清洗,各取一分)、升麻(取兩分)、石膏(取兩分)、牡丹皮(去根,取十五分之一)。這組藥物對治療胃經風熱、牙齒或牙根發炎、頭腦疼痛以及臉部熱感有很好的效果。
上用水煎,食後少時服。
治風蟲牙疼痛不止(附)
芫花,小麥,細辛,川椒,蜂房,食鹽(各一錢)
上用水煎,漱之勿咽,極效。
白蒺藜散(百十八),治牙疼,齦腫動搖,常擦固齒。
用白蒺藜不拘多少,去刺為粗末,每服五錢,淡漿水半碗,煎七八分,去渣,入炒鹽末一撮,帶熱時時漱之。別無所忌,然雖藥味不眾,蓋單方之藥,取效甚速。《神仙秘旨》云:若人服蒺藜一年,以後冬不寒,夏不熱。服之二年,老者復少,發白復黑,齒落更生。服之三年,長生輕身。今雖不作湯散服餌,久而漱之,其效亦同。
白話文:
【上用水煎,食後少時服。】
治療風蟲引起的牙齒疼痛不止的方法:
- 芫花、小麥、細辛、川椒、蜂房、食鹽(各使用一錢)
以上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效果顯著。
【白蒺藜散_(百十八),治牙疼,齦腫動搖,常擦固齒。】
白蒺藜散(第一百八十一號)用於治療牙痛和牙齦腫脹、鬆動的問題,並有助於固齒。
- 使用任意數量的白蒺藜,去除刺後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加入半碗淡漿水煎煮至七分熟,過濾後加入一撮炒好的鹽粉,然後在溫熱時漱口。
此方雖然藥材不多,但因其為單方,所以療效迅速。《神仙祕旨》中提到,經常服用白蒺藜一年後,冬天不會感到寒冷,夏天不會感到熱熱的。連續服用兩年,老年人會恢復年輕,白髮會變黑,掉落的牙齒會重新生長。連續服用三年,則可以延年益壽、身體輕盈。現在即使不直接服用調製成湯散,長期漱口也有相同的效果。
烏須固齒方(附),七月取旱蓮草連根一斤,用無灰酒洗淨,用青鹽四兩醃三宿,取出,無油鍋內炒存性,時將原汁漸傾入,炒乾為末,每日清晨用一錢刷牙,連涎嚥下,此二方簡而效大。
治陰虛氣鬱。牙出鮮血方(百十九)
川芎,當歸,白芍藥,生地黃,生甘草(減半),牛膝,側柏葉,香附(各等分)
上用水一鍾半,煎八分,食稍遠服。
治舌上無故血出如線不止,用槐花炒為末摻之。(附)
治小兒走馬牙疳,一時腐爛即死,此方極效神速。
白話文:
【烏須固齒方】(附):在七月份採集旱蓮草的全株一斤,用無酒精的酒清洗乾淨,再用四兩的青鹽醃製三天,取出後在沒有油的鍋內炒至其性質保持不變,同時不斷加入原本的汁液直至完全乾燥,研磨成粉末。每天早晨使用一錢來刷牙,連同唾液一起吞下。這兩個方法簡單但效果顯著。
【治陰虛氣鬱。牙出鮮血方】(第119號) 川芎、當歸、白芍藥、生地黃、生甘草(減量一半)、牛膝、側柏葉、香附(各等分)
以上材料用水半杯半,煮至剩下一茶匙八分,稍遠於餐食時服用。
【治舌上無故血出如線不止,用槐花炒為末摻之】(附) 對於小孩突然發生的走馬牙疳,即刻腐爛甚至可能導致死亡的情況,這個方子效果極佳且迅速。
用婦人溺桶中白垢火煅,(一錢),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半),各研和勻,敷上立愈。
既濟丹(百二十),治口舌瘡神效。
用黃連,乾薑等分,為末搽上,流涎即愈。
附:治小兒口瘡,不下乳食,以白礬湯於腳上浸半日頓寬,試效,再以黃柏(蜜炙)、殭蠶(炒),等分為末,敷瘡上,立下乳而安。
蒼耳丸(附),治鼻流濁涕不止,名曰濁淵。
辛夷(去梗,五錢),蒼耳子(一錢半),白芷(一兩),薄荷葉(五錢)
白話文:
使用婦女使用的尿桶內的白色垢塊,經過火煅後(約相當於一錢),加上銅綠(約三分)以及麝香(約一分半),將這些成分各自研磨混合均勻後,敷在患處即可立刻痊癒。
「既濟丹」(方劑編號8860),對於治療口腔潰瘍效果極佳。
使用黃連與乾薑等量(各取適當份量),研磨成粉末後塗抹在患處,即可讓流涎的情況得到改善。
附錄:對於小兒口腔潰瘍,且不願進食乳食的狀況,可以將「白礬湯」(方劑編號33408)浸泡於腳上半日,觀察是否有所舒緩,若有效果,可再將黃柏(蜜炙)、殭蠶(炒)等量研磨成粉末,敷在潰瘍處,這樣可以幫助乳食的消化吸收,並使情況穩定。
「蒼耳丸」(附錄提及的方劑編號26366),適用於治療鼻部流出混濁鼻涕不斷的情況,這種現象常被稱為「濁淵」。
使用辛夷(去除梗節,約五錢)、蒼耳子(約一錢半)、白芷(一兩)以及薄荷葉(約五錢)等草藥,進行合併使用。
上為末水丸,彈子大,每丸一錢。每服二丸,食後蔥茶湯下。
治血熱入肺。名曰酒渣鼻,此丸主之。(百二十一)
用苦參淨末四兩,當歸淨末二兩,和勻,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後熱茶下,一方盡立效。
喉痹十八症,皆屬熱。重者宜吐,宜刺出血,又針少商照海二穴,極效。宜服冰梅丸。此方治喉痹十八腫,俱效。(附)
大南星(鮮者,二十五個,切片),大半夏(鮮者,五十個,切片),白礬(四兩),皂角(四兩,去核子淨),防風(四兩),鹽(四兩),桔梗(二兩),朴硝(四兩)
白話文:
上部的藥物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成丸狀,每個丸子約有彈子大小,每丸重一錢。每次服用二丸,飯後以蔥和茶水送下。
這種藥物主要用於治療血液熱度進入肺部所導致的問題。這種病症在醫學上被稱為「酒渣鼻」,這種藥丸正是對應治療這種疾病的。
使用淨化的苦參四兩,淨化的當歸兩兩,混合均勻,用酒糊調和成丸,每個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約七十到八十丸,飯後以熱茶送下,另外有一個配方則是立竿見影。
對於喉部疾病,共有十八種症狀,這些都是由於熱病引起的。對於病情嚴重的,應當進行催吐或出血治療,同時針灸少商和照海兩個穴位,效果非常顯著。適合服用「冰梅丸」。
以下是配方:
- 新鮮的大南星二十五個,切成片狀。
- 新鮮的大半夏五十個,切成片狀。
- 白礬四兩。
- 未去核的新鮮皁角四兩。
- 防風四兩。
- 鹽四兩。
- 桔梗二兩。
- 朴硝四兩。
揀七分熟梅子大者一百個,先將硝鹽水浸一周時,然後將各藥碾碎入水拌勻,卻將梅子置於水中,其水過梅子三指為度,浸至七日,取出曬乾,又入水中浸透,又曬乾,候藥水盡為度,欲將梅子入磁瓶密瓶封之。如霜衣起更妙。若用時以薄綿裹之噙在口,令津液徐徐嚥下,痰出即愈。一梅可治三人,不可輕棄。
青龍膽(附),治咽喉閉塞腫痛,並單雙乳蛾,大有神效。用青魚膽不拘數以好鴨嘴膽礬逐個裝滿,陰乾為末,淨用三錢,黑牛膽一個,以白硼砂裝入,陰乾為末,淨用二錢,山豆根末一錢,上三味和勻,加冰片三分,點至蛾上,或吹入,神效。此二方俱試效過。
白話文:
選取七分熟的梅子,大的一百顆,先用硝石和鹽的水浸泡一週,接著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後與水混合均勻,再將梅子放入水中,讓水位高出梅子約三指,浸泡七天後取出,晾乾,再次放入水中浸泡至充分吸水,再晾乾,直到藥水完全蒸發為止,然後將梅子放入磁器或密封瓶中保存。如果梅子表面長出白色霜狀物質,效果會更好。使用時,可以用薄棉包裹梅子含在口中,讓唾液慢慢吞嚥,這樣可以治療痰多的情況。
青龍膽(加上附註),能治療咽喉堵塞、腫痛,以及單雙側的扁桃腺炎,效果非常顯著。使用青魚的膽,不論數量多少,加入好鴨嘴的膽礬逐個填滿,陰涼處風乾後研磨成粉,每用三錢。使用黑牛膽一個,加入白硼砂研磨成粉,每用二錢。山豆根的粉末一錢,以上三種材料混合均勻,加入冰片三分,塗抹在扁桃腺上,或者吹入喉嚨,效果極佳。這兩種配方都已經經過實驗驗證有效。
牛蒡子散(百二十二),治風熱上攻,咽喉腫痛,或生癰瘡潰爛。
牛蒡子(二錢),玄參(去蘆),升麻,桔梗(去蘆),黃芩,犀角(鎊),木通(去皮),生甘草(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八分,食後服。
烏須羊肝丸(百二十三),不獨烏鬚髮,亦能明目。
黑羊肝一具,竹刀切片,擺磁盆內,羊膽汁塗,曬乾,日日將膽汁塗曬,至百個為上,少則三五十個。惟膽汁多為佳,曬時以稀絹罩之,免蠅灰點汗次用。
白話文:
【牛蒡子散】(第112頁),用於治療風熱上行,咽喉腫痛,或者出現瘡疹破潰的情況。
- 牛蒡子(兩錢)
- 玄參(去除蘆葦部分)
- 升麻
- 桔梗(去除蘆葦部分)
- 黃芩
- 犀角(鎊量)
- 木通(去除樹皮部分)
- 生甘草(各一錢)
以上材料做成一劑,用水兩鍾,煎煮到剩餘八分,於飯後服用。
【烏須羊肝丸】(第14030頁),不僅能夠烏髮養發,還能明目。
使用黑羊肝一片,用竹刀切成薄片,鋪在磁器盆中,用羊膽汁塗抹,然後晾乾。每日持續使用羊膽汁塗抹晾乾,達到一百個為最佳效果,不足則三五十個即可。越多的羊膽汁越好,在晾乾過程中可用輕薄的絹布覆蓋,以防蒼蠅灰沾染。
當歸(四兩,酒浸),熟地黃(用懷慶者,酒蒸曬九次,干六兩),白芍藥(酒炒),川芎,何首烏(酒拌,洗淨,蒸曬乾,各四兩),覆盆子(炒),旱連草(蒸過),山茱萸(酒浸,去核,曬乾,淨肉各四兩),白茯苓(去皮,切片,人乳浸,日曬夜露,候乾),生地黃(懷慶者,酒洗,各四兩)
壯血餘,並童男童女發,自己發,胎髮不拘數,俱用花椒煎沸湯泡過,洗淨曬乾,入小瓦罐內,黃泥鹽固濟,炭火煅通紅,埋地中三日,取出去土,敲破罐刮下研入,要以四兩為佳,無則一兩亦可。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的一個藥方,主要成分包括:當歸、熟地黃、白芍藥、川芎、何首烏、覆盆子、旱連草、山茱萸、白茯苓和生地黃。這些材料按照特定的比例配比,並進行了特殊的處理,如酒浸、酒蒸、酒炒、酒拌、酒浸、去核、蒸曬等,以增加藥效。
使用方法是:使用花椒煎出熱湯,將上述藥材與童男童女的頭髮、自己的頭髮或胎髮浸泡過後,清洗乾淨並晾乾。然後將這些材料放入小瓦罐中,用黃泥和鹽密封好,用炭火煅燒至通紅,再埋在地下三天。取出後去掉泥土,打開瓦罐,研磨材料至所需的量,一般以四兩為宜,若不足可以減至一兩。
此藥方的主要作用是補血,適合於血虛的人羣使用。但請注意,中醫藥物應用需由專業醫師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指導,不可自行隨意使用。
上藥俱不犯鐵器,各曬乾石磨磨為末,另用熟地黃十二兩,用酒濃煎汁二碗,去渣,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酒下一百丸,臨睡酒下七十丸,極能烏鬚髮,聰耳明目,悅顏色。
染須方(附),一方只用釅茶滷調煮,起金花為度,搽妙。
五倍子(不拘多少,去灰,研,入新鍋內炒存性,再以青布兜腳踏成餅,以瓦罐收,每用一錢),麥面(炒黃色,三分),白礬(二分),食鹽(二分),紅銅末(醋炒通紅,再用醋淬,研細收貯,每用二分)
上為細末,用細茶五錢,石榴皮、柯子肉各一錢,濃煎汁半酒盞,調藥於小盞內,以銅勺注水,將藥盞放勺內,漫火煮量入水平盞七分,勿令水入盞內,煮待藥面如綠雲色皺起為度,次將皂角、白礬,洗淨鬚髮鬢,拭乾,將盞內藥搽根並須數十次,微火烘烙略干,卻盡將藥搽染須鬢上,以濕紙數層摺貼在須上,外以青布兜之,至天明須下幹了,將溫溫皂角水洗淨根下,若黑以指點油擦之。少傾以指搽之。
白話文:
上藥材均不可與鐵器接觸,各自曬乾後使用石磨磨碎成粉末。另外使用十二兩熟地黃,用酒濃烈煎煮出兩碗汁液,去除殘渣,加入糊狀物中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日空腹時服用一百丸,睡前服用七十丸,極具效果讓鬍鬚變黑,耳朵靈敏,眼睛明亮,面色煥發。
【染鬍髮方】(附錄),另一個方法只需使用茶漿調和煮沸,直到出現金色花朵為止,然後塗抹即可見效。
五倍子(不限量,去灰後研磨,放入新鍋內炒至保持其本質,再用青布包裹腳踩成餅狀,放入瓦罐保存,每次使用一錢),麥麵(炒至黃色,三分量),白礬(二分量),食鹽(二分量),紅銅粉(先用醋炒至通紅,再用醋淬,研磨細後儲存,每次使用二分量)。
以上材料混合研磨成細末,用五錢細茶,石榴皮(一錢量),柯子肉(一錢量),濃烈煎煮出半杯酒盞的汁液,將藥物調和在小盞中,用銅勺倒入水,將藥盞放置勺內,用慢火煮至藥液麪呈現綠雲色,有褶紋為止,接著將皁角、白礬清洗乾淨鬍鬚鬢毛,擦乾後將藥液塗抹在鬍鬚鬢毛的根部及表面,數十次,使用微火烘烤至稍乾,再將藥液完全塗抹在鬍鬚鬢毛上,用濕紙幾層摺疊貼在鬍鬚上,外面用青布包裹,等到天亮時,鬍鬚自然乾燥,然後用溫和的皁角水清洗乾淨根部,若已變黑可用手指點上油擦試。稍等後再用手指輕輕擦拭。
如須乾燥,以絹包核桃肉擦之。連染二次如法,其光潤可同生成者。勺內煮藥水且留,每夜擦根下一二次,則不生白短根如同自然之妙。
白話文:
如果要使皮膚乾燥,可以用絹布包裹核桃肉來擦拭。連續進行兩次這樣的過程,皮膚會變得光潤如同新生。在鍋中煮製的藥水可以保留,每天晚上擦拭腳底一到兩次,這樣就可以防止長出白色短根,效果如同自然生長般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