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受孔

《醫便》~ 卷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5)

1. 濟陰類

上用姜一片,棗一枚,水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服。

三合濟生湯(百六十五),治臨產艱難,雖一日不下,服完自然轉動下生。

枳殼(二錢,麩炒),香附(炒,一錢),甘草(七分),川芎(二錢),當歸(三錢),蘇葉(八分),大腹皮(薑汁洗,一錢半)

上用水二鍾,煎至一鍾,待腰腹痛甚時,通口服之。即產,九月尾,下月頭,先服一二服,尤妙。此方用效。

陳繼崖驗方,當歸(五錢),川芎(三錢),枳殼(二錢),鱉甲(五錢),酒醋,炙淬七次,坐產以水煎服,頃刻就下。

催生不傳遇仙丹(百六十六),治難產,累用效見神速。

萆麻子(去殼,十四粒),硃砂(另研),雄黃(另研,各二錢半),蛇蛻(一條全)

上為細末,粥糊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臨產時先以川椒湯淋洗臍下,納藥一丸,以黃紙數重覆藥上,軟帛拴系,產則急取去之,否則連生腸俱下。一丸可用三次。若誤致生腸下,即以本藥放頂門上即收,神效。

治胎衣不下神方(附),凡產後胎衣不下,惡血湊心迷悶,須臾不救,產母即危。此方可預合下以備用,真濟世救急之神方也。

乾漆(二錢,為末),大附子(一枚,炮去皮臍,為末)

上二味和勻,外用大黃五錢為末,酒醋熬成膏子,和前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淡醋湯下,一時連進三服,胎衣即下,神效。

治胎衣不下,一時無藥者(附),用皮硝三錢為末,童便調熱服,即下,亦治橫生逆產,仍將本婦手足爪甲炒黃為末,酒下一匕,更令有力穩婆,將產婦抱起,將竹筒從心上趕下,如此數次,即下。

治橫生逆產方(百六十七),其症,孕婦欲產時,遇腹痛不肯舒伸行走,多曲腰眠臥忍痛,其兒在腹中不得轉動,若手先出,謂之橫生,足先出謂之逆產,須臾不救,子母俱亡,此方立效。

烏蛇蛻(一條),蟬蛻(十四個,去土柳樹上者佳),壯血餘(一球胎髮,更好)

上各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連進二服,仰臥片時,兒即下。

(附),又法,用小針於兒腳心刺三五針,急以燒鹽少許塗刺處,即時順下,子母俱活。

(附)治血暈昏迷欲死者,急取韭菜根一大握切細,放在小口瓶內,用滾熱酸醋泡在瓶中,將瓶口沖在病人鼻口內,使韭氣直衝透經絡,血行即活,再用後方。輕則燒舊漆器薰鼻亦好。

清魂散(百六十八),治產後眩運血暈二症,又能清血行經,逐舊養新。

澤蘭葉,荊芥穗(各二兩),川芎(一兩),人參(五錢),甘草(四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蔥湯或酒送下,煎服亦可。

(附),產後調補氣血方

人參,白朮(各一錢),甘草,川芎(各七分),當歸(八分),黃芩,陳皮(各五分),熟地黃(酒洗,一錢)

白話文:

濟陰類

服用方法:取薑片一片,大棗一枚,加水一杯半,煎煮至八分滿,飯後服用。

三合濟生湯(方劑編號165),主治生產困難,即使一天都沒有生產跡象,服用完畢後,就能自然順利生產。

組成:枳殼(二錢,麩炒)、香附(炒,一錢)、甘草(七分)、川芎(二錢)、當歸(三錢)、蘇葉(八分)、大腹皮(薑汁洗,一錢半)

用法:用水二杯煎煮成一杯,待腰腹疼痛加劇時,趁熱服用。尤其在農曆九月底或十月初生產者,先服用一到兩劑,效果最佳。此方驗效。

陳繼崖驗方:當歸(五錢)、川芎(三錢)、枳殼(二錢)、鱉甲(五錢),以酒醋炙淬七次,產婦坐著時以水煎服,很快就能生產。

催生不傳遇仙丹(方劑編號166),主治難產,屢試不爽,見效迅速。

組成:萆麻子(去殼,十四粒)、硃砂(研磨)、雄黃(研磨,各二錢半)、蛇蛻(一條)

用法:研磨成細末,用粥糊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服一丸,臨產時先用川椒湯清洗肚臍下方,然後放入藥丸,用多層黃紙覆蓋藥丸,再用柔軟的布條綁好,生產後立即取下,否則會連同腸子一起掉下來。一丸藥可服用三次。如果不小心導致腸子脫出,立即將藥物敷在百會穴(頭頂正中)即可收效,神效。

治胎衣不下神方(附方):產後胎衣不下,惡露積聚於心,造成昏迷,危及產婦生命,此方可預先準備以備不時之需,是真正濟世救急的神方。

組成:乾漆(二錢,研磨)、大附子(一枚,炮製去皮臍,研磨)

用法:將以上兩種藥材混合均勻,再加入研磨成粉的大黃五錢,用酒醋熬成膏狀,和前藥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服三十丸,用淡醋湯送服,一次服用三劑,胎衣即可排出,神效。

治胎衣不下,一時無藥者(附方):取皮硝三錢研磨成粉,用童尿調和後趁熱服用,即可排出胎衣,也適用於橫產或逆產。同時,將產婦的手腳指甲燒成灰,用酒送服一匙,並請經驗豐富的穩婆抱起產婦,用竹筒從心臟部位向下按摩,如此數次,即可順利生產。

治橫生逆產方(方劑編號167):孕婦臨產時,腹部疼痛卻不肯舒展身體行走,多半彎腰臥床忍痛,胎兒在腹中無法轉動,如果手先出來稱為橫產,腳先出來稱為逆產,若不及時處理,母子都會死亡,此方立即見效。

組成:烏蛇蛻(一條)、蟬蛻(十四個,取自土中柳樹上的最佳)、壯血餘(一球胎髮,更好)

用法:將以上藥材燒成灰,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酒送服,連續服用兩次,仰臥片刻,胎兒即可順利生產。

(附方):另法,用小針刺胎兒腳心三到五針,迅速用少許燒過的鹽塗抹在針刺處,即可順利生產,母子平安。

(附方):治療產後血暈昏迷,危及生命者,立即取一大把韭菜根切碎,放入小口瓶中,用滾燙的酸醋浸泡,將瓶口對準病人鼻孔,讓韭菜氣味直衝經絡,血液循環恢復後,再服用後方藥物。症狀較輕者,用燒過的舊漆器薰鼻也行。

清魂散(方劑編號168),主治產後頭暈目眩、血暈兩種症狀,也能清血行經,排出舊血,滋養新生血液。

組成:澤蘭葉、荊芥穗(各二兩)、川芎(一兩)、人參(五錢)、甘草(四錢)

用法: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蔥湯或酒送服,煎服亦可。

(附方):產後調補氣血方

組成:人參、白朮(各一錢)、甘草、川芎(各七分)、當歸(八分)、黃芩、陳皮(各五分)、熟地黃(酒洗,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