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受孔

《醫便》~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秋月諸症治例(附)

當歸(四兩,酒浸),熟地黃(用懷慶者,酒蒸曬九次,干六兩),白芍藥(酒炒),川芎,何首烏(酒拌,洗淨,蒸曬乾,各四兩),覆盆子(炒),旱連草(蒸過),山茱萸(酒浸,去核,曬乾,淨肉各四兩),白茯苓(去皮,切片,人乳浸,日曬夜露,候乾),生地黃(懷慶者,酒洗,各四兩)

壯血餘,並童男童女發,自己發,胎髮不拘數,俱用花椒煎沸湯泡過,洗淨曬乾,入小瓦罐內,黃泥鹽固濟,炭火煅通紅,埋地中三日,取出去土,敲破罐刮下研入,要以四兩為佳,無則一兩亦可。

上藥俱不犯鐵器,各曬乾石磨磨為末,另用熟地黃十二兩,用酒濃煎汁二碗,去渣,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酒下一百丸,臨睡酒下七十丸,極能烏鬚髮,聰耳明目,悅顏色。

染須方(附),一方只用釅茶滷調煮,起金花為度,搽妙。

五倍子(不拘多少,去灰,研,入新鍋內炒存性,再以青布兜腳踏成餅,以瓦罐收,每用一錢),麥面(炒黃色,三分),白礬(二分),食鹽(二分),紅銅末(醋炒通紅,再用醋淬,研細收貯,每用二分)

上為細末,用細茶五錢,石榴皮、柯子肉各一錢,濃煎汁半酒盞,調藥於小盞內,以銅勺注水,將藥盞放勺內,漫火煮量入水平盞七分,勿令水入盞內,煮待藥面如綠雲色皺起為度,次將皂角、白礬,洗淨鬚髮鬢,拭乾,將盞內藥搽根並須數十次,微火烘烙略干,卻盡將藥搽染須鬢上,以濕紙數層摺貼在須上,外以青布兜之,至天明須下幹了,將溫溫皂角水洗淨根下,若黑以指點油擦之。少傾以指搽之。

如須乾燥,以絹包核桃肉擦之。連染二次如法,其光潤可同生成者。勺內煮藥水且留,每夜擦根下一二次,則不生白短根如同自然之妙。

白話文:

秋月諸症治例(附)

此方用當歸、熟地黃、白芍藥、川芎、何首烏、覆盆子、旱連草、山茱萸、白茯苓、生地黃等藥材,炮製方法各有不同,如酒浸、酒蒸、酒炒、蒸曬等,最後磨成粉末。另用熟地黃煎汁,與藥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空腹服藥丸一百粒,睡前服七十粒,可烏髮、明目、美容。

方中所用人髮(包括童男童女髮、自身髮、胎髮),需用花椒水煮沸後清洗乾淨,曬乾,再用黃泥和鹽封在瓦罐中,用炭火煅燒至通紅,埋入地中三日後取出,敲碎瓦罐,研磨藥材入藥。

染須方(附)

此方用五倍子、麥面、白礬、食鹽、紅銅末等藥材,製成藥末。用茶葉、石榴皮、柯子肉煎煮藥汁,再用銅勺隔水加熱藥末,直至藥面呈綠色並起皺。然後用皂角和白礬清洗鬚髮,再將藥膏塗抹在鬚髮上,用濕紙包裹,至天明洗淨。若鬚髮乾燥,可用核桃肉擦拭。連續染髮兩次,效果如同天生一般烏黑亮麗。 每次染髮後,將剩餘藥汁塗抹於髮根,可防止白髮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