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受孔

《醫便》~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秋月諸症治例(附)

烏須固齒方(附),七月取旱蓮草連根一斤,用無灰酒洗淨,用青鹽四兩醃三宿,取出,無油鍋內炒存性,時將原汁漸傾入,炒乾為末,每日清晨用一錢刷牙,連涎嚥下,此二方簡而效大。

治陰虛氣鬱。牙出鮮血方(百十九)

川芎,當歸,白芍藥,生地黃,生甘草(減半),牛膝,側柏葉,香附(各等分)

上用水一鍾半,煎八分,食稍遠服。

治舌上無故血出如線不止,用槐花炒為末摻之。(附)

治小兒走馬牙疳,一時腐爛即死,此方極效神速。

用婦人溺桶中白垢火煅,(一錢),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半),各研和勻,敷上立愈。

既濟丹(百二十),治口舌瘡神效。

用黃連,乾薑等分,為末搽上,流涎即愈。

附:治小兒口瘡,不下乳食,以白礬湯於腳上浸半日頓寬,試效,再以黃柏(蜜炙)、殭蠶(炒),等分為末,敷瘡上,立下乳而安。

蒼耳丸(附),治鼻流濁涕不止,名曰濁淵。

辛夷(去梗,五錢),蒼耳子(一錢半),白芷(一兩),薄荷葉(五錢)

上為末水丸,彈子大,每丸一錢。每服二丸,食後蔥茶湯下。

治血熱入肺。名曰酒渣鼻,此丸主之。(百二十一)

用苦參淨末四兩,當歸淨末二兩,和勻,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後熱茶下,一方盡立效。

喉痹十八症,皆屬熱。重者宜吐,宜刺出血,又針少商照海二穴,極效。宜服冰梅丸。此方治喉痹十八腫,俱效。(附)

大南星(鮮者,二十五個,切片),大半夏(鮮者,五十個,切片),白礬(四兩),皂角(四兩,去核子淨),防風(四兩),鹽(四兩),桔梗(二兩),朴硝(四兩)

揀七分熟梅子大者一百個,先將硝鹽水浸一周時,然後將各藥碾碎入水拌勻,卻將梅子置於水中,其水過梅子三指為度,浸至七日,取出曬乾,又入水中浸透,又曬乾,候藥水盡為度,欲將梅子入磁瓶密瓶封之。如霜衣起更妙。若用時以薄綿裹之噙在口,令津液徐徐嚥下,痰出即愈。一梅可治三人,不可輕棄。

青龍膽(附),治咽喉閉塞腫痛,並單雙乳蛾,大有神效。用青魚膽不拘數以好鴨嘴膽礬逐個裝滿,陰乾為末,淨用三錢,黑牛膽一個,以白硼砂裝入,陰乾為末,淨用二錢,山豆根末一錢,上三味和勻,加冰片三分,點至蛾上,或吹入,神效。此二方俱試效過。

牛蒡子散(百二十二),治風熱上攻,咽喉腫痛,或生癰瘡潰爛。

牛蒡子(二錢),玄參(去蘆),升麻,桔梗(去蘆),黃芩,犀角(鎊),木通(去皮),生甘草(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八分,食後服。

烏須羊肝丸(百二十三),不獨烏鬚髮,亦能明目。

黑羊肝一具,竹刀切片,擺磁盆內,羊膽汁塗,曬乾,日日將膽汁塗曬,至百個為上,少則三五十個。惟膽汁多為佳,曬時以稀絹罩之,免蠅灰點汗次用。

白話文:

秋月諸症治例(附)

烏須固齒方:七月採收旱蓮草連根一斤,用無灰酒洗淨,再用青鹽四兩醃製三天,取出後在無油鍋中炒至乾燥,過程中慢慢加入原汁,炒成粉末。每天清晨取一錢用以刷牙,並將含在口中的唾液吞下。此方簡便易行,療效顯著。

治陰虛氣鬱、牙齒出血方:川芎、當歸、白芍藥、生地黃、生甘草(減半)、牛膝、側柏葉、香附(各等分),加水煎煮,服用。

治舌頭無故出血不止方:用槐花炒成粉末,敷在舌頭上。

治小兒走馬牙疳方:取婦女尿桶中白色沉澱物煅燒成灰(一錢),加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半),研磨混合後敷於患處,即可痊癒。

既濟丹:治口舌生瘡,效果神奇。用黃連、乾薑等量研磨成粉末,塗抹患處,流口水即可痊癒。

治小兒口瘡方:用白礬水浸泡小兒腳部半日,待症狀緩解後,再用蜜炙黃柏、炒殭蠶等量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即可恢復食慾。

蒼耳丸:治鼻涕流不止(濁淵)。用辛夷(去梗)、蒼耳子、白芷、薄荷葉製成水丸,每服兩丸,飯後用蔥茶湯送服。

治酒渣鼻方:用苦參、當歸研磨成粉末,用酒做成藥丸,每服七八十丸,飯後用熱茶送服,療效顯著。

治喉痹十八症方:喉痹十八症皆屬熱症,病情嚴重者需催吐、放血,並針刺少商、照海穴位,效果顯著,宜服用冰梅丸。 用大南星、大半夏、白礬、皂角、防風、鹽、桔梗、朴硝,與七分熟的梅子一同製成冰梅丸。服用時以薄布包裹含於口中,慢慢吞嚥唾液,痰液排出即可痊癒。一顆梅子可治癒三人,不可輕易丟棄。

青龍膽:治咽喉閉塞腫痛及單雙乳蛾,效果神奇。用青魚膽、鴨嘴膽礬、黑牛膽、白硼砂、山豆根及冰片製成藥粉,點或吹於患處。

牛蒡子散:治風熱上攻,咽喉腫痛,或生癰瘡潰爛。用牛蒡子、玄參、升麻、桔梗、黃芩、犀角、木通、生甘草煎服。

烏須羊肝丸:不僅能使頭髮烏黑,還能明目。用黑羊肝切片,塗抹羊膽汁曬乾,重複此步驟至百片為佳,曬乾時需用稀薄的絹布遮蓋,避免沾染灰塵。